资源简介 课题 市容景观导游模拟课时 2课时(90 min)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掌握市容景观讲解内容与沿途导游技巧 (2)熟悉各代表性人文景观的讲解内容 能力目标: 能够熟练将各类市容景观讲解内容与沿途导游技巧应用到导游工作中 素质目标: 了解我国各文化遗产当中所蕴藏的劳动人民的智慧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市容景观讲解内容与沿途导游技巧 教学难点:市容景观讲解内容与沿途导游技巧教学方法 案例分析法、问答法、讨论法、讲授法、情景演练法教学用具 电脑、投影仪、多媒体课件、教材教学过程 主要教学内容及步骤案例导入 【教师】将学生分组并让学生阅读案例导入(详见教材),然后思考以下问题: 这名导游的行为有哪些不妥之处?导游应当如何正确进行市容景观讲解? 【学生】每3~5人一组,并以小组为单位,各小组成员在组内轮流发言,阐述自己的观点并讨论 【教师】参与到每组的讨论中,及时为学生答疑解惑 【学生】分小组阐述观点 【教师】总结学生的回答,并导入本节课课题并板书:任务二 市容景观导游模拟传授新知 【教师】讲解市容景观讲解内容、沿途导游技巧 任务二 市容景观导游模拟 游客对市容景观的欣赏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以了解某处市容景观为目的进行深入参观,一种是在前往饭店、景区、交通站点等地的途中进行沿途参观。 导游需要了解市容景观的讲解内容,并掌握沿途导游技巧,由宏观到微观、由浅到深地引导游客欣赏城市之美,领略城市的风貌。 一、市容景观讲解内容 (一)城市历史 城市历史是指一座城市产生与发展的过程。 导游对任何一座城市的讲解,都需要从这座城市的历史入手。城市历史讲解内容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城市起源 城市是聚落的高级形态,城市的起源过程不仅包括聚落的产生过程,也包括聚落发展直至形成原始城市的过程。 可举例说明,详见教材示例——南昌市导游词(节选) 2.城市变迁 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一座城市的名称、规模、城区位置等都会发生变动。导游需要把握城市发展中的关键节点,向游客讲述城市的历史变迁。 可举例说明,详见教材示例——武汉市导游词(节选) 【课堂互动】 【教师】将学生分组,让学生思考并讨论以下问题: 你知道哪些城市是合并而来的?你的家乡所在的城市经历过哪些行政区划上的变迁?请同学们互相讨论分享。 【学生】聆听、思考、讨论、发言 【教师】做出总结 3.历史事件与人物 导游可以通过对历史事件与人物的讲解串联起城市的发展史,并与行程中的游览景点相结合,做好铺垫。 可举例说明,详见教材示例——绍兴市导游词(节选) 4.城市现代化发展 一座城市是经历了现代化发展才形成了如今的风貌,通过对城市现代化发展的讲解,可以向游客展示这座城市的人民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当中取得的伟大成就。 可举例说明,详见教材示例——深圳市导游词(节选) 【情景演练】 【教师】让全班学生自由分组,每组2~5人,了解改革开放以来,你家乡所在城市在现代化发展历程当中所取得的成就,并将其写成一篇导游词。挑选几名学生进行现场模拟讲解 【学生】聆听、讨论、撰写、讲解 【教师】点评、做出总结 (二)城市文化 城市文化是从历史的长河中一点一滴地积累而来的,可以从文物古迹、历史街区、社会习俗、传统技艺等物质或非物质要素中体现出来。 导游要抓住这些物质或非物质要素,向游客讲解城市的文化,使游客感受到这座城市的内在美。 可举例说明,详见教材示例——洛阳市导游词(节选) 【资料卡】中国十大古都 中国最初有“四大古都”之说,分别是指西安、洛阳、南京、北京。随后开封、杭州、安阳先后列入,形成“七大古都”。2004年,中国古都学会把郑州列为第八大古都;2010年,中国古都学会认定大同为第九大古都;2016年,中国古都学会将成都列为中国第十大古都。 (三)城市特色 城市的特色即一座城市当中最引人注目的、与众不同的地方,如独特的地理环境、奇异的民风民俗、特产、地标等。 导游在进行市容景观讲解时,要对城市的诸多元素进行提炼、筛选,抓取最有特色的部分,加深游客对城市的印象。 可举例说明,详见教材示例——大连市导游词(节选) 【课堂互动】 【教师】将学生分组,让学生思考并讨论以下问题: 你家乡所在的城市有哪些可以被称为“城市名片”的特色?请同学们互相讨论分享。 【学生】聆听、思考、讨论、发言 【教师】做出总结 二、沿途导游技巧 (一)点、线、面结合 1.找点 导游首先需要在行进路线当中寻找可以讲解的点。找点时,不仅要选取那些醒目的、容易吸引游客目光的景观,也要注意那些不醒目、但具有特殊意义与内涵的景观。 2.连线 在沿途导游过程中,受时间关系影响,导游无法将每个点都讲得面面俱到,必须对这些点进行取舍,并根据立意串联起来。导游需要揣摩游客的兴趣,选取游客最可能感兴趣的点作为讲解重点。 3.扩面 沿途导游中的讲解以所见景观展开,但不能拘泥于所见景观,而是要挖掘景观背后的故事,以此来扩展讲解内容的深度与广度。 【案例分析】 【教师】将学生分组,让学生阅读以下案例,思考并讨论相关问题: 小王是某旅行社新招聘的导游员,他对所在城市游览点的导游词背得滚瓜烂熟,对自己的工作充满信心。一天,他带领游客去游览岳王庙。在正殿,小王讲解道:“这天花板上绘的是松鹤图,共有 372 只仙鹤,在苍松翠柏之间飞翔,寓意岳飞精忠报国精神万古长青。”一游客听了后,问小王:“为什么是372 只仙鹤, 而不是 371 或 373 只 这有什么讲究吗 ” 小王回答说:“这个我不清楚, 应该没什么讲究吧!” 来到碑廊区,小王指着墙上 “尽忠报国” 四个字,说这是明代书法家洪珠所写。一游客问:“为什么前面正殿墙上写的是‘精忠报国’,而这里却写成‘尽忠报国’呢 ”小王考虑了一会,说:“这两个字没什么区别,就是赞扬岳飞的。”那游客还想说什么,小王已经带着大家去看岳飞墓了。 到了墓区,小王指着墓道旁的石翁仲讲解:“这三对石人代表了岳飞生前的仪卫。”游客要求小王解释一下 “仪卫”是什么,小王犯难地说:“应该就是为岳飞守坟的吧。”游客问:“石人守坟 有什么用呢 ”小王只有回答:“这个, 我不知道。” 思考: 你从案例中得到什么启示? 【学生】阅读、聆听、思考、讨论、发言 【教师】做出总结 导游要做什么?能带路,能用现成的导游词来进行讲解还远远不够。 导游工作是一项与人打交道的工作,各种类型的人可能会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尤其是外国游客对中国文化不了解,导游更是应该承担起传播中国文化的重任。倘若导游一问三不知,如何能起到文化传播的作用。 有人说, 导游应该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无所不晓。 可见,对于导游而言,知识面的要求有多高。 当然,我们不能要求每个导游都是全能的,但是多看书,多学习,不懂就问,提前准备,使自己具备相当广的知识面,却是对导游人员的一项重要要求。 ……(详见教材) 【课堂互动】 【教师】让学生通过文旌课堂APP观看微课:示例——太原市导游词(节选)(详见教材),思考并讨论以下问题: 你认为在沿途导游讲解时怎么做到点、线、面结合? 【学生】观看、聆听、思考、讨论、发言 【教师】做出总结 (二)把握讲解节奏 汽车的行进速度不会受到沿途景观的影响,因此沿途导游是一个被动的导游过程。导游需要把握各景观出现在视线内的时间、淡出视线的时间、各景观出现的间隔时间等,控制各景观讲解的时机、讲解时间的长短,同时还要兼顾游客情绪、互动情况等,形成合理的讲解节奏。 【案例分析】 【教师】将学生分组,让学生阅读课本同步案例——不要让游客“瞻前顾后”(详见教材),思考并讨论以下问题: 你从案例中得到什么启示? 【学生】阅读、聆听、思考、讨论、发言 【教师】做出总结 (三)注重即兴发挥 受道路交通状况、与游客互动的情况等影响,沿途导游的不确定性较强,导游很难全程按照计划进行讲解,这就要求导游有较强的即兴发挥能力,能根据现场情况调整讲解的时间与内容。 导游在平日里应注重知识积累,这样才能做到厚积薄发,在需要的时候进行即兴发挥。导游在即兴发挥时,讲解的内容要因人而异、因时而异、因景而异、因事而异,灵活多变。 【知识拓展】工业旅游 工业旅游是指以工业生产过程、工厂风貌、工人劳动生活场景等工业元素为主要吸引物的旅游活动。国务院印发的《“十四五”旅游业发展规划》中提出,鼓励依托工业生产场所、生产工艺和工业遗产开展工业旅游,建设一批国家工业旅游示范基地。随着国家和地方陆续出台一系列政策文件,资源型地区的工业旅游得到了快速发展。 作为一种专项旅游产品,工业旅游既有一般旅游方式的基本特征,也有其自身明显的个性特征。工业旅游的个性特征主要体现在功能的多样性、效益的多重性、较强的依附性、市场的明确性、较强的季节适应性等方面。 1.功能的多样性 2.效益的多重性 3.较强的依附性 4.市场的明确性 5.较强的季节适应性 ……(详见教材) 【学生】聆听、理解、记忆模拟实训 【教师】组织学生分组完成市容景观导游模拟实训任务 (1)全班学生自由分组,每组6~8人。 (2)每组根据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四个城市中选取一处具有代表性的市容景观,搜集图片、视频及其他资料,写四篇相应的导游词。 (3)各组派四个代表上台,结合图片或视频,对四处景观进行讲解。 (4)教师观看各组学生的模拟过程,并对学生的展示成果进行点评。 【学生】思考、分析、讨论、撰写、讲解 【教师】巡堂辅导、评价各组的表现,对活动进行总结发言课堂小结 【教师】简要总结本节课的要点 市容景观讲解内容、沿途导游技巧 【学生】总结回顾知识点作业布置 【教师】布置课后作业 完成课后学习成果检测相关习题 【学生】完成课后任务教学反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