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课 水体景观导游模拟 教案(表格式)-《模拟导游》(江苏大学出版社)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7课 水体景观导游模拟 教案(表格式)-《模拟导游》(江苏大学出版社)

资源简介

课题 水体景观导游模拟
课时 2课时(90 min)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掌握水体景观导游要点 (2)熟悉各代表性自然景观的讲解内容 能力目标: 能够熟练运用水体景观导游要点 素质目标: 树立环保意识,认识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在日常生活中践行绿色环保理念,在工作中向游客宣传环保理念、引导游客文明游览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水体景观导游要点 教学难点:水体景观导游要点
教学方法 案例分析法、问答法、讨论法、讲授法、情景演练法
教学用具 电脑、投影仪、多媒体课件、教材
教学过程 主要教学内容及步骤
案例导入 【教师】将学生分组并让学生阅读“案例导入”中的相关案例(详见教材),然后思考以下问题: 小田的行为有哪些不妥之处?导游应当如何正确地进行水体景观讲解? 【学生】每3~5人一组,并以小组为单位,各小组成员在组内轮流发言,阐述自己的观点并讨论 【教师】参与到每组的讨论中,及时为学生答疑解惑 【学生】分小组阐述观点 【教师】总结学生的回答,并导入本节课课题并板书:任务二 水体景观导游模拟
传授新知 【教师】讲解水体景观导游要点、水体景观导游示例 任务二 水体景观导游模拟 【课堂互动】 【教师】让学生通过文旌课堂APP观看微课——水体景观的讲解技巧(详见教材),思考并讨论以下问题: 导游在进行水体景观的讲解时需要注意哪些技巧? 【学生】观看、聆听、思考、讨论、发言 【教师】做出总结 导游在进行水体景观讲解时,要把握游客需求,突出不同水体景观的外在特征,并结合自然或人文要素,全方位体现水体景观的美感。 一、水体景观导游要点 (一)突出美学特征 1.形态美 水体的形态可以分为静态与动态两大类,其中湖泊多为静态,泉水、瀑布等多为动态,河流与海洋则受地形、时节的影响呈现不同的形态。 不同规模的水体也呈现着不同的美学特征。导游在讲解时,要结合水体的形态特征,让游客体验到水体的形态美。 可举例说明,详见教材示例——壶口瀑布导游词(节选)。 2.声音美 大规模动态水体的声音美主要表现为波涛的咆哮、瀑布的轰鸣等,小规模动态水体的声音美主要表现为溪流的潺潺、泉水的汩汩等。导游在讲解时,可以通过介绍水体的声音美来展现水体之美。 可举例说明,详见教材示例——钱塘江潮导游词(节选)。 3.色彩美 水体的色彩由水体形态、水质、环境等因素共同决定。此外,还有部分水体中含有特殊的微生物或其他杂质,呈现出多样的色彩。导游在讲解时,要引导游客欣赏水体的色彩美,对于罕见的水体色彩,还应对其成因进行科普。 可举例说明,详见教材示例——黄龙导游词(节选)。 4.光影美 水体景观的光影美具有时效性,导游在讲解时,要抓住时机,在最合适的时间与视角引导游客观赏。 可举例说明,详见教材示例——三塔倒影公园导游词(节选)。 【情景演练】 【教师】让全班学生自由分组,每组2~5人,选择本地的一处水体景观,分析它最具代表性的美学特征,并据此写一篇导游词,要求讲解时间控制在3分钟左右。挑选几名学生进行现场模拟讲解 【学生】聆听、讨论、撰写、讲解 【教师】指正、点评、做出总结 (二)注重环境融合 导游在进行水体景观讲解时,不仅要讲解水体本身,还要结合周边景观要素,引导游客欣赏水体所处的环境,并强调水体与环境的融合效果。 可举例说明,详见教材示例——鼋头渚导游词(节选)。 (三)结合人文因素 导游在进行水体景观讲解时,要发掘与水体有关的历史事件、名人名言、诗词歌赋等,使游客感知到蕴藏在水体背后的人文因素。 导游在讲解水的人文因素时,可以结合这些物质遗留,使游客对文化的感受更加直观。 可举例说明,详见教材示例——都江堰导游词(节选)。 (四)把握游客需求 同一水体景观有不同的观赏角度与游览方式,而不同的游客往往也有着不同的游览需求。 导游在进行水体景观讲解时,要全方位了解相应景点特色,并把握不同游客群体的需求,合理安排游览项目,分配游览时间,调节讲解内容的比重。 ……(详见教材) 【案例分析】 【教师】将学生分组,让学生阅读课本同步案例——一次失败的总结(详见教材),思考并讨论以下问题: 案例中的导游小郑犯了哪些错误? 【学生】阅读、聆听、思考、讨论、发言 【教师】做出总结 二、水体景观导游示例 (一)河南郑州黄河风景名胜区 1.景观分析 郑州黄河风景名胜区位于河南省郑州市西北,依托黄河打造而成。河流是人类文明的摇篮,以黄河为代表的大江大河孕育了诸多文明,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导游在进行河流景观讲解时,不仅仅要引导游客欣赏景色,更要结合景点挖掘景观蕴含的历史文化,让游客感受到历史的厚重感。 2.导游词(节选) 游客朋友们,我们现在来到的是黄河风景名胜区的中心景区——五龙峰景区。在五龙峰山脚下,坐落着一尊 5 米高的汉白玉雕像,名为“哺育”。雕像表现的是一个怀抱婴儿的母亲,温柔慈祥的母亲象征着伟大的黄河,健壮的婴儿则象征着被黄河哺育的中华民族。这座雕像,完美地展示了黄河在中华民族心目中的母亲河形象。千百年来,黄河母亲就是像这样哺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滋养了中华民族的精神根脉。 ……(详见教材) 【课堂互动】 【教师】将学生分组,让学生思考并讨论以下问题: 你的家乡有没有母亲河?它们为什么会被称为母亲河?请同学们互相讨论分享。 【学生】聆听、思考、讨论、发言 【教师】做出总结 (二)云南泸沽湖风景区 1.景观分析 泸沽湖位于云南省宁蒗彝族自治县与四川省盐源县交界处,是深藏在崇山峻岭中的一个高原淡水湖泊。我国湖泊众多,共有24 800多个湖泊,其中1平方千米以上的天然湖泊约有2 800个。这些湖泊的大小、形态、水质、色彩等各不相同,所处的环境也各不相同。因此,在进行湖泊景观导游时,不仅要突出湖体本身的特征,也要强调水体与环境的融合、自然与人文的融合。 【资料卡】湖泊类型 按成因划分,湖泊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个类型。 (1)潟湖。 (2)构造湖。 (3)火山口湖。 (4)堰塞湖。 (5)岩溶湖。 (6)冰川湖。 (7)风成湖。 (8)河成湖。 (9)人工湖。 ……(详见教材) 2.导游词(节选) 经过了一路的颠簸,我们终于目睹了泸沽湖的真容。登上观景台眺望,呈现在眼前的是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湛蓝的泸沽湖镶嵌在翠绿的群山之中,水面在阳光的照射下波光粼粼。前方横卧在湖中的半岛是吐布半岛,它由东向西蜿蜒伸入水中,几乎把湖面一分为二。半岛延伸方向的那座小岛是里务比岛,半岛的后边还有黑瓦俄岛、大嘴岛、里色岛等。这些小岛仿佛一条条漂在湖上的小船。湖岸分布着十多个摩梭村落,左前方离我们最近的这一个叫落水村,对面还有里格村、尼赛村、小落水村等。蓝天、白云、青山、碧水、木屋和谐共生,宛若人间仙境。 ……(详见教材) 【课堂提问】 【教师】让学生思考以下问题: 在游览水体景观时,为了保护水质,导游应当提醒游客注意哪些事项? 【学生】聆听、思考、发言 【教师】做出总结 (三)山东趵突泉公园 1.景观分析 山东济南的趵突泉是著名的泉水景观。大多数泉水的水体规模较小,有名的泉水景观多依托于其他自然或人文景观而存在。导游在进行泉水景观讲解时,不仅要抓住泉水本身的特征,还要结合其周边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从地理、历史方面进行科普,使游客对泉水的成因、文化内涵有所了解。 2.导游词(节选) 过了双御碑,就来到了泺源堂。趵突泉是古代泺水的源头,因此古代“泺”也常常用来代指趵突泉,春秋时期就有鲁桓公“会齐侯于泺”的记载。此外,趵突泉在历史上又有“娥英水”“槛泉”等称呼,到宋代开始使用“趵突泉”这个名称。 ……(详见教材) 【资料卡】中国各地的“天下第一泉” 庐山谷帘泉:唐代茶学家陆羽在编著《茶经》时,尝遍全国多地的碧水清泉,并排出了“天下二十名泉”,其中将庐山谷帘泉奉为第一。 镇江中泠泉:唐代名士刘伯刍品尝了全国各地的泉水后,将水分为七等,中泠泉因其水味和煮茶味佳为第一等,被誉为“天下第一泉”。 北京玉泉:清代乾隆皇帝取全国名泉之水,用特制的银斗进行鉴定,认为玉泉泉水含杂质最少,水质最好,便将其钦定为“天下第一泉”。 济南趵突泉:趵突泉被誉为“第一泉”始见于明代晏璧的诗句“济南七十泉流乳,趵突独称第一泉”。后来传说乾隆皇帝将趵突泉封为“天下第一泉”。 【情景演练】 【教师】让全班学生自由分组,每组2~5人,搜集资料,了解与趵突泉有关的地理知识,并改写相应的导游词,要求讲清趵突泉的成因,讲解时间不少于3分钟。挑选几名学生进行现场模拟讲解 【学生】聆听、讨论、撰写、讲解 【教师】指正、点评、做出总结 (四)贵州黄果树瀑布景区 1.景观分析 黄果树瀑布是中国著名的瀑布景观之一。瀑布是一种极具吸引力的自然现象,导游在进行瀑布景观讲解时,不仅要突出瀑布的美感,还要科普相关的地理知识,满足游客的好奇心。 【课堂互动】 【教师】将学生分组,让学生思考并讨论以下问题: 不同类型的瀑布可以引申出哪些不同的精神内涵?请发表你的看法。 【学生】聆听、思考、讨论、发言 【教师】做出总结 2.导游词(节选) 游客朋友们,现在映入我们眼帘的就是黄果树瀑布了。滔滔流水从悬崖倾泻而下,咆哮着跌入潭中,形成了这个77.8米高、101米宽的中国第一大瀑布。数百年来,凡是亲眼看到它的,都会感叹于它的雄伟壮丽。明代的徐霞客目睹了黄果树瀑布后,这样描述:“一溪悬捣,万练飞空,溪上石如莲叶下覆,中剜三门,水由叶上漫顶而下,如鲛绡万幅,横罩门外,直下者不可以丈数计,捣珠崩玉,飞沫反涌,如烟雾腾空,势甚雄厉。所谓‘珠帘钩不卷,匹练挂遥峰’,俱不足以拟其壮也。” ……(详见教材) 【情景演练】 【教师】让全班学生自由分组,每组2~5人,选择一处瀑布景观,写一段导游词,要求能够激发游客的环保意识。挑选几名学生进行现场模拟讲解 【学生】聆听、查阅、讨论、撰写、讲解 【教师】指正、点评、做出总结 (五)海南天涯海角游览区 1.景观分析 天涯海角游览区位于海南省三亚市,坐落于三亚湾和红塘湾之间的岬角上,是我国著名的海滨景观。海滨景观以海水、沙滩、礁石等海滨自然要素为主体,辅以码头、灯塔等人文要素。与其他水体景观不同的是,海滨景观的参与性较强,因此导游在进行海滨景观讲解时,要把握游客需求,选择合适的讲解时机,合理分配讲解时间,为游客留出足够的自由活动时间,并主动引导游客游玩、体验。 2.导游词(节选) 游客朋友们,我们马上就要到达著名的天涯海角了。提起“天涯海角”,你会想到什么?大家可能会想到王勃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白居易的“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还有其他文人的“君在天一涯,妾身长别离”“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等诗词名句。可以看出,在古代,“天涯”这个词一直伴随着一种愁绪,代表着遥远的空间带来的伤感与绝望。古人认为,天是圆的,地是方的,必定有一个地方是天的边缘、海的尽头,因此“天涯海角”也就常被用来形容极遥远的地方。 ……(详见教材) 【课堂互动】 【教师】将学生分组,让学生思考并讨论以下问题: 讲解天涯海角景区时,面对亲子、年轻情侣、老年人等不同类型的游客,讲解的侧重点应当有哪些不同?请发表你的看法。 【学生】聆听、思考、讨论、发言 【教师】做出总结 【知识拓展】湿地旅游 湿地旅游是一种对湿地的景观、物种、生态环境、历史文化等进行了解和观察的旅游活动。湿地旅游以欣赏湿地自然景观、野生动植物及相关文化特色为对象,以生态环境保护为原则,以具有观赏性和可进入性的湿地生态系统作为旅游目的地。 1.湿地 2.中国的湿地 3.国家湿地公园 ……(详见教材) 【学生】聆听、理解、记忆
模拟实训 【教师】组织学生分组完成水体景观导游模拟实训任务 (1)全班学生自由分组,每组6~8人。 (2)每组选取一处以水体景观为主的景区,并根据课前挑选的景区中最具代表性的三个景点的图片、视频及其他资料,写三篇导游词。 (3)各组派三个代表上台,结合图片或视频,对三个景点进行讲解。 (4)教师观看各组学生的模拟过程,并对学生的展示成果进行点评。 【学生】思考、分析、讨论、撰写、讲解 【教师】巡堂辅导、评价各组的表现,对活动进行总结发言
课堂小结 【教师】简要总结本节课的要点 水体景观导游要点、水体景观导游示例 【学生】总结回顾知识点
作业布置 【教师】布置课后作业 完成课后学习成果检测相关习题。 【学生】完成课后任务
教学反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