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课 山体景观导游模拟 教案(表格式)-《模拟导游》(江苏大学出版社)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6课 山体景观导游模拟 教案(表格式)-《模拟导游》(江苏大学出版社)

资源简介

课题 山体景观导游模拟
课时 2课时(90 min)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掌握山体景观导游要点 (2)熟悉各代表性自然景观的讲解内容 能力目标: 能够熟练运用山体景观导游要点 素质目标: 了解祖国丰富的自然资源与其文化内涵,培养家国情怀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山体景观导游要点 教学难点:山体景观导游要点
教学方法 案例分析法、问答法、讨论法、讲授法、情景演练法
教学用具 电脑、投影仪、多媒体课件、教材
教学过程 主要教学内容及步骤
案例导入 【教师】将学生分组并让学生阅读“案例导入”中的相关案例(详见教材),然后思考以下问题: 小周为什么会陷入这样的困境?导游应当如何正确地进行山体景观讲解? 【学生】每3~5人一组,并以小组为单位,各小组成员在组内轮流发言,阐述自己的观点并讨论 【教师】参与到每组的讨论中,及时为学生答疑解惑 【学生】分小组阐述观点 【教师】总结学生的回答,并导入本节课课题并板书:任务一 山体景观导游模拟
传授新知 【教师】讲解山体景观导游要点、山体景观导游示例 任务一 山体景观导游模拟 一、山体景观导游要点 (一)把握形态美 山体景观的形态美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1.雄伟 山体的雄伟一般需要在远处或者山脚下才能感受到,因此导游需要在进入景区前的讲解中就将山体的雄伟特征介绍出来,引导游客欣赏并为后续的游览做铺垫。 可举例说明,详见教材示例——泰山导游词(节选)。 2.险峻 山体的险峻可以通过远观感受到,也可以置身山中特定的景点进行体验,因此导游可以将观赏与体验结合,引导游客感受山的险峻。 可举例说明,详见教材示例——华山导游词(节选)。 3.秀丽 山体的秀丽要通过游客进入山中体验,因此导游需要在做好铺垫的同时,结合山中的相应景点,引导游客感受山的秀丽。 可举例说明,详见教材示例——庐山导游词(节选)。 4.幽深 山体的幽深在外部难以感受,要深入山中才能体会得到,导游需要在山中游览的过程中,引导游客感受山的幽深。 可举例说明,详见教材示例——青城山导游词(节选)。 5.奇特 这些奇特之处往往是游客游览的重点,导游需要重点提示。 可举例说明,详见教材示例——黄山导游词(节选)。 6.象形 导游不能将自己的想法强加给游客,而是需要逐步传递山体景观的形态信息,引导游客自己去发现。 可举例说明,详见教材示例——可可托海导游词(节选)。 【资料卡】我国著名山体景观的地貌类型 (1)花岗岩地貌。 (2)丹霞地貌。 (3)流纹岩地貌。 (4)岩溶地貌。 (5)石英砂岩峰林地貌。 (6)冰川地貌。 ……(详见教材) (二)挖掘文化内涵 导游在讲解山体景观时,要注重挖掘其文化内涵,结合山上的景点介绍与此山有关的历史事件、名人、诗词歌赋、神话传说、宗教等,在增加讲解深度的同时使讲解内容更有趣味性。 导游在挖掘文化内涵时,要注意甄别资料,对于不真实的野史、牵强附会的故事、迷信的内容等要予以摒弃。 可举例说明,详见教材示例——穹窿山导游词(节选)。 【情景演练】 【教师】让全班学生自由分组,每组2~5人,选择本地一处山体景观中的某个景点,搜集资料,针对它的文化内涵写一段导游词。挑选几名学生进行现场模拟讲解 【学生】聆听、讨论、撰写、展示、讲解 【教师】指正、点评、做出总结 【案例分析】 【教师】将学生分组,让学生阅读课本同步案例——景区讲解乱象何时休(详见教材),思考并讨论以下问题: 案例中提到了哪些景区讲解的乱象?你认为应该制止这类现象? 【学生】阅读、聆听、思考、讨论、发言 【教师】做出总结 (三)掌握游览节奏 成熟的山体景观景区一般都有固定的游览路线,每条路线都串联起了若干景点。导游在带领游客按路线游览时,要合理配置各景点的停留时间、各景点间的行进时间与休息时间,同时还要兼顾各景点的最佳观赏时间,合理安排餐饮时间等,尽量让游客以最旺盛的精力观赏到景点最美的一面。 二、山体景观导游示例 (一)四川海螺沟冰川森林公园 1.景观分析 海螺沟冰川森林公园位于四川省泸定县,属于贡嘎山风景名胜区的一部分。有些位于我国高原、边疆等地的山体景观,由于长期远离文化中心与大规模人类聚居地,受到人类活动干扰较少,因此较为完整地保留了原始的自然景观,贡嘎山就是其中之一。 导游在讲解时,要以山体的具象特征为主,突出景观的原始性、稀有性,并融入科普元素,满足游客的好奇心。 2.导游词(节选) 各位游客朋友,欢迎来到海螺沟,体验神奇的冰川世界。我们正在前往景区的路上,往车窗外看,大家会发现我们的车辆正行驶在陡峭的峡谷中。这条峡谷位于贡嘎山主峰脊线以东,大渡河从这里奔流而过,山谷狭窄,水流湍急,十分险峻。穿过这条峡谷,海螺沟就静静地躺在贡嘎山下,等待着各位的到来。(在前往景区的路上,讲解沿途景色。) (1)在前往景区的路上,讲解沿途景色。 (2)通过窗外的景色,引出对景区所在地的介绍。 (3)从贡嘎山冰川的科普引出景区的介绍。 【课堂提问】 【教师】让学生思考以下问题: 游客进入冰川景区时,需要注意哪些事项? 【学生】聆听、思考、发言 【教师】做出总结 (4)从历史角度挖掘景区的文化内涵。 (5)简要介绍行程。 (6)在观光车上进行沿途讲解。 (7)突出自然的原始性与物种的珍稀性。 (8)泡温泉活动需要在游览结束后才能进行,但在这里要先留下悬念,使游客保持游览热情。 【课堂提问】 【教师】让学生思考以下问题: 海螺沟的泉水以甘甜可口、富有疗效而闻名,导游是否应当引导游客饮用当地的泉水呢? 【学生】聆听、思考、发言 【教师】做出总结 (9)讲述景点背后的故事,强调安全问题。 (10)强调最佳观赏时间。 【课堂提问】 【教师】让学生思考以下问题: 如果当时的气候不适合看日出,导游应当如何讲解这一景点? 【学生】聆听、思考、发言 【教师】做出总结 (11)用比喻的手法,引出后续景点。 (12)山体景观中往往存在丰富的地质现象,导游需做好知识储备,结合景点进行科普,并解答游客的疑问。 (13)时刻提示游客最佳观赏角度。 ……(详见教材) (二)江苏虎丘山风景名胜区 1.景观分析 虎丘山风景名胜区位于江苏省苏州市。苏州的地形以平原为主,山地与丘陵较少,山体景观大多在自然风景方面并不突出。 这类山体景观的特点是相对高度较小、离城市较近、文化底蕴深厚、开发强度较大。游客游览此类景观的主要目的是在休闲娱乐的同时感受历史文化,因此导游在讲解时,要以山体背后蕴含的文化特征为主,结合景点,讲好故事,使游客获得精神上的享受。 2.导游词(节选) 游客朋友们,走过了七里山塘后,我们就来到了虎丘。虎丘山风景名胜区位于苏州古城的西北,自古就有“吴中第一名胜”的美誉。有人曾做出过这样的总结:“到苏州不游虎丘,乃憾事也。”现在,就让我来带领大家游览虎丘,作为苏州之行的结尾,让大家不留遗憾。 (1)点明景观的重要地位,激发游客的游览兴趣。 (2)设置悬念,引出科普。 【资料卡】虎丘山成因之争 自古以来,就有人认为虎丘山是人工堆叠形成的。例如,唐代陆广微在《吴地记》中引《史记》说,造阖闾墓时,“以十万人治冢,取土临湖”;宋代范成大在《吴郡志》中引《吴越春秋》说,“阖闾死,葬于国西北虎丘,穿土为山,积壤为丘”。 也有人持不同的意见,如宋代朱长文在《吴郡图经续记》中说:“然观其岩壑之势,出于天成,疑先有是丘,而阖闾因之以葬也。”他认为虎丘山是自然形成的,造墓是后来的事。 (3)虎丘山体量较小,壮观的地质现象较少,可以从山体的形成入手,通过其历史变迁吸引游客。 (4)由地理科普转入历史科普。 (5)通过讲故事提升讲解的趣味性。 (6)对于虚构的故事要及时点明,并提供合理、科学的解释。 【课堂提问】 【教师】让学生思考以下问题: 对于有明确历史记载,却明显迷信、荒谬的故事,导游在讲解时应当怎样处理? 【学生】聆听、思考、发言 【教师】做出总结 ……(详见教材) 【课堂提问】 【教师】让学生思考以下问题: 导游在讲解与墓葬有关的景点时,应当如何引导游客正确地认识发掘与保护之间的关系? 【学生】聆听、思考、发言 【教师】做出总结 【情景演练】 【教师】让全班学生自由分组,每组2~5人,完成以下活动,然后挑选几名学生进行现场模拟讲解 选择本市附近的一座山,搜集资料,了解它的形成过程,并将其写成一段导游词。教师挑选几名学生进行现场模拟讲解。 【学生】聆听、讨论、撰写、展示 【教师】点评、做出总结 (三)山东泰山风景名胜区 1.景观分析 泰山风景名胜区位于山东省泰安市,是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遗产。导游在进行此类景观的讲解时,要两者兼顾,使游客在观赏自然风光的同时体验到山体背后所蕴含的历史文化,并视游客的游览目的调整不同部分的讲解比重。 【资料卡】中国的名山 三山:黄山、庐山、雁荡山。 五岳:泰山、华山、嵩山、衡山、恒山。 佛教名山:五台山、峨眉山、九华山、普陀山、梵净山…… 道教名山:齐云山、青城山、龙虎山、武当山…… 其他:“江南诗山”敬亭山、“天下第一福地”终南山、“古北岳”大茂山、“古南岳”天柱山…… 2.导游词(节选) 游客朋友们,欢迎来到五岳独尊的中华泰山。现在我们面前的这道门,就是泰山的一天门,也是我们步行登山的起点。我们今天要走的这条路线,是泰山上人文和自然景观最集中的中线,是泰山的精华所在。历朝的皇帝登泰山,就是走的这条路线,因此这条路线又称泰山御道。古人把泰山视作天的象征,从一天门经过之后,就意味着我们暂时脱离了红尘俗世,开始步入了“天庭仙界”。 (1)从历史人物入手挖掘山体景观的文化内涵。 (2)将地质现象与历史文化相结合。 (3)传递环保意识与斗争精神。 (4)如果一个景点的历史背景有争议,则需要将所有合理的解释都讲出来。 (5)强调景点的天然性与偶然性。 【课堂提问】 【教师】让学生思考以下问题: 到达中天门时,如果旅游团中有游客体力不支,提出脱团乘缆车上山或乘汽车下山休息,导游应当怎样处理? 【学生】聆听、思考、发言 【教师】做出总结 (6)结合景点讲述人生哲理,并激励游客前行。 (7)讲解山体景观中的建筑时,要强调建筑与地形的结合效果。 (8)要留出充足的时间让游客自行游览体验。 ……(详见教材) 【案例分析】 【教师】将学生分组,让学生阅读课本榜样力量——金牌导游张娟:“把泰山故事讲给更多人听”(详见教材),思考并讨论以下问题: 你从金牌导游张娟身上学习到了什么? 【学生】阅读、聆听、思考、讨论、发言 【教师】做出总结 【知识拓展】常见的气候和天象景观 1.云海 2.雾凇 3.冰雪 4.蜃景 5.日出日落 6.极光。 ……(详见教材) 【学生】聆听、理解、记忆
模拟实训 【教师】组织学生分组完成山体景观导游模拟实训任务 (1)全班学生自由分组,每组6~8人。 (2)每组在三山五岳中选择一处景区,并挑选景区中最具代表性的三个景点,搜集图片、视频及其他资料,写三篇相应的导游词。 (3)各组派三个代表上台,结合图片或视频,对三个景点进行讲解。 (4)教师观看各组学生的模拟过程,并对学生的展示成果进行点评。 【学生】思考、搜集资料、分析、讨论、撰写、讲解 【教师】巡堂辅导、评价各组的表现,对活动进行总结发言
课堂小结 【教师】简要总结本节课的要点 山体景观导游要点、山体景观导游示例 【学生】总结回顾知识点
作业布置 【教师】布置课后作业 完成课后学习成果检测相关习题。 【学生】完成课后任务
教学反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