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5张PPT)项目三自然景观导游模拟项目引言自然景观是指由具有美学价值与游览观赏价值的自然旅游资源所构成的景观,主要包括山体景观、水体景观、生物景观等。自然景观是重要的旅游观赏对象。导游需要掌握自然景观的导游方法,引导游客更好地观赏自然景观。知识目标掌握山体景观导游要点。掌握水体景观导游要点。掌握生物景观导游要点。熟悉各代表性自然景观的讲解内容。素质目标了解祖国丰富的自然资源与其文化内涵,培养家国情怀。树立环保意识,认识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在日常生活中践行绿色环保理念,在工作中向游客宣传环保理念、引导游客文明游览。学习优秀导游的相关事迹,拓宽视野,紧跟时代步伐。项目目标项目目录任务一 山体景观导游模拟任务二 水体景观导游模拟任务三 景观导游模拟任务三生物景观导游模拟案例导入老杨是某旅行社的资深导游,业务技能十分熟练。在多年的带团经历中,他积累了大量的专业知识,无论是天文地理知识,还是历史文化知识,他都是信手拈来。但遗憾的是,他对动植物的相关知识了解甚少。在带团游览时,经常会有游客在公园里看到一些奇形怪状的植物,或者在山上碰到一些野生动物,便向他询问。每次遇到这种情况,他都十分为难,只能含糊其辞,无法给出令游客满意的答复。跳过情境案例导入这天,老杨遇到了一个大难题:他接到了一个亲子团的接待任务,而行程中包括了本市刚刚建成开放的大型动植物园。本来自己就对动植物知之甚少,再加上亲子团中的小朋友都有着十分强烈的好奇心,老杨感到非常苦恼。跳过情境想一想老杨应当如何渡过这次难关?导游应当如何正确地进行生物景观讲解?生物景观包括植物景观与动物景观。生物景观不仅可以以植物园、动物园、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等形式单独存在,也可以依托其他自然、人文景观而存在,如山体景观中的古树名木、水体景观中的花鸟虫鱼、建筑景观中的植物造景等。导游在带领游客游览各类景区时,都会不可避免地涉及生物景观,导游要掌握生物景观的导游技能,做好相应准备。一、植物景观导游要点植物景观的观赏价值在于形态、色彩、香味等。导游要全方位把握植物的观赏价值,使游客在游览中获得全面的植物景观观赏体验。1.形态植物的形态多种多样,不同形态的植物带给人的感受也各不相同。高大的乔木雄伟健壮,低矮的草木精致秀丽;笔直的树木刚毅挺拔,弯曲的树木婀娜多姿;枝叶千姿百态,花形各式各样。导游在进行植物景观讲解时,要突出植物的独特形态,引导游客欣赏植物的形态美。一、植物景观导游要点(一)突出观赏价值植物景观的类型点击此处播放微课示例——九华山凤凰松导游词(节选)面前的这棵树就是被誉为“天下第一松”的凤凰松。这棵古树已经有1 400多岁了,但至今仍枝繁叶茂。凤凰松高7.68米,胸径为1米,它最神奇的地方就在于主干在3米高的地方一分为三,分层次向上、向外伸展,形成了三层扁平的树冠。最上边的一层昂首向上,如同凤头;下边的两层,一层伸向后面,如同凤尾,一层伸向侧面,如同两翼。整棵树面向天台,如同一只凤凰展翅欲飞,因此被称为凤凰松。凤凰松你知道哪些以奇特的形态著称的植物景观?请同学们互相讨论分享。课堂讨论2.色彩植物的花、叶、枝、干、果均有色彩可观,是景观中的重要自然色彩来源。植物色彩中最具观赏价值的是花色和秋色叶植物、彩色叶植物的叶色。导游在进行植物景观讲解时,要突出植物色彩的独特性,吸引游客观赏。一、植物景观导游要点(一)突出观赏价值示例——洛阳牡丹导游词(节选)洛阳的牡丹以它鲜艳的色彩而闻名。大家请看,这一株是“姚黄”,花色乳黄,光彩照人;这一株是“魏紫”,紫中透红,边缘带有浅色光晕,端丽雅致。“姚黄”与“魏紫”也被誉为“花王”与“花后”。除了黄和紫外,还有洁白如雪的“夜光白”,赤红如焰的“火炼金丹”,晶莹粉嫩的“赵粉”,粉中透蓝的“蓝田玉”,一花两色的“二乔”,等等。如今,洛阳牡丹已有九大色系1 000多个品种,每至花期,便争奇斗艳,令人心醉。3.香味与其他自然景观要素不同的是,植物可以散发香味,给人以无形的美感。有些植物外形不出众,但因香气浓烈而深受人们喜爱。导游在进行植物景观讲解时,要在合适的时机与地点引导游客感受植物的芳香,使游客获得视觉之外的审美体验。一、植物景观导游要点(一)突出观赏价值示例——西湖曲院风荷导游词(节选)穿行在荷花池的小桥上,闻着荷花的清香,我们便能体会到“迎薰阁”名称的含义了。在这曲院风荷内,共有 5 个荷池。现在正是荷花盛开的季节,水面不仅红绿相映,散发的香气也沁人心脾。前边的这座小亭叫波香亭,清风袭来,荷花在水中摆动,摇出波香阵阵,这便是“泻入波心水亦香”的真实场景。特殊的植物景观往往能够引起游客的好奇心,因此导游在进行植物景观讲解时,不仅要引导游客观赏,还要结合植物的特征进行科普。科普的内容包括植物的分类、分布、习性、实用价值等。在带团前,导游要检查相应的知识储备,保证科普内容的准确性,避免对游客产生误导。一、植物景观导游要点(二)进行科普讲解示例——文昌红树林导游词(节选)在船上远眺海岸,我们可以看到“海岸卫士”的身姿,那就是红树林。红树林由红树组成,生长在热带、亚热带海岸潮间带,在净化海水、防风消浪、固碳储碳、维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是一道守卫着海岸的“绿色长城”。红树之所以能够在海水中生长,是因为它的根系发达,有着错综复杂的支柱根、板状根和呼吸根。此外,它还是罕见的“胎生”植物,种子可以在树上的果实中生芽,长成小苗,然后再脱离母株,坠落于淤泥中发育生长。选择一处植物景观,搜集资料,写一段以科普为主要内容的导游词。教师挑选几名学生进行现场模拟讲解。情景演练植物的内涵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某株或某些植物因人类活动而被赋予的特定内涵,二是某类植物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因其固有特征而被赋予的普遍内涵。前者如种植植物的名人、植物被赐予的称号、围绕植物发生的故事等,后者如植物代表的精神、植物的“花语”等。导游在进行植物景观讲解时,要借助典故、诗词、文物等,引申植物的文化内涵,使游客在观赏植物的同时获取精神上的享受。一、植物景观导游要点(三)引申文化内涵示例——蜀南竹海导游词(节选)蜀南种竹的历史十分悠久,在宜宾南溪城郊出土的东汉画像石棺上,有浮雕“凤蛇竹复合图腾”,可见本地的先民早已盛行对竹的图腾崇拜;长宁的七个洞东汉崖墓群中的岩画上,绘有各类竹制的工具、饰品、兵器等,可以表明,在秦汉时期,竹子就已在当地人民的生产生活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以竹为居,以竹为食,以竹为器,以竹弘文,无不体现着这里浓郁的竹文化。此外,竹的飘逸潇洒,竹的虚心高洁,竹的傲雪凌霜,也历来深受人们喜爱。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踏入竹的海洋,感受竹的魅力吧。中华传统文化中的植物称号四君子:梅、兰、竹、菊。岁寒三友:松、竹、梅。园中三杰:玫瑰、蔷薇、月季。雪中四友:山茶花、梅花、水仙、迎春花。花草四雅:兰花、菊花、水仙、菖蒲。动物的奇特性包括形态的奇特性与行为的奇特性,这些奇特性是最能够吸引游客的要素。导游在进行动物景观讲解时,要抓住各动物最独特的形态与行为特征,引导游客欣赏动物的奇特性。二、动物景观导游要点(一)突出奇特性动物景观的类型点击此处播放微课示例——白唇鹿导游词(节选)大家请看,那只卧在树荫下的鹿,与其他的鹿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吗?最明显的区别就是它的嘴唇周围都是白色的,所以被称为白唇鹿。在它臀部尾巴的周围有黄色斑块,因此人们也称它为黄臀鹿。雄性白唇鹿有角,角的主干扁平,所以又被称为扁角鹿。这种鹿是中国特有的珍贵动物,仅在青藏高原及其边缘地带的高山草原地区有分布。你在动物园中见到过哪些具有奇特性的动物?请同学们互相讨论分享。课堂讨论许多具有观赏价值的动物都是保护动物,且绝大多数物种数量的减少都是因为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导游在进行动物景观讲解时,要突出它们的珍稀性,并科普人类活动对动物生存的影响、人类为保护动物所做的努力等,激发游客的环保意识。二、动物景观导游要点(二)突出珍稀性示例——丹顶鹤导游词(节选)现在出现在我们眼前的就是丹顶鹤。丹顶鹤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被称为“仙鹤”。然而,随着人类活动的干扰,丹顶鹤的栖息地遭到破坏,丹顶鹤的数量也越来越少,并一度濒临绝迹。丹顶鹤如今仍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截至2022年,全球的野生丹顶鹤只有3 000余只。我国一直在为保护丹顶鹤而努力,如今已经在各个重要的丹顶鹤繁殖地、越冬地与迁徙途径地建立了以保护丹顶鹤为主要任务的自然保护区,基本形成了严密的保护网,并建成了相应的监测系统。希望象征着吉祥与长寿的仙鹤能够在中华大地繁衍生息,在绿水青山中自由地翱翔。选择一种在动物园中可以观赏到的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了解国家为保护这类物种所做的工作,并将其写成一段导游词。教师挑选几名学生进行现场模拟讲解。情景演练与其他自然景观要素不同的是,动物的活动性更强,动物的各种活动是吸引游客的重要因素之一。动物的活动分为两种类型,一是自发活动,如进食、娱乐、休憩等;二是人类引导的活动,如动物表演。导游要熟悉动物的习性,结合动物的当前活动引导游客欣赏,并进行科普讲解。二、动物景观导游要点(三)引导欣赏动物活动示例——大熊猫导游词(节选)在这边有一只正在进食的大熊猫。只见它抓起一根竹子,用双爪握住,从中间把它咬成两截,然后用锋利的牙齿一点点把皮剥掉,最后再一节一节地啃食。看着眼前悠闲地吃着竹子的熊猫,我们似乎很难将它和凶猛的食肉动物联系起来。其实,熊猫的祖先是吃肉的,但是在冰川时期,动物越来越少,捕食越来越难,熊猫就开始吃竹子补充部分营养。那些没有努力去改变食性的食肉动物如剑齿虎等,纷纷灭绝,而熊猫靠着吃竹子,成功生存了下来。国家公园是指由国家批准设立并主导管理,边界清晰,以保护具有国家代表性的大面积自然生态系统为主要目的,实现自然资源科学保护和合理利用的特定陆地或海洋区域。2021年10月,我国正式设立首批国家公园,包括三江源、大熊猫、东北虎豹、海南热带雨林、武夷山共5个国家公园。1.三江源国家公园三江源国家公园位于青藏高原的腹地、青海省南部,由长江源、黄河源、澜沧江源3个园区组成。园内广泛分布冰川雪山、高海拔湿地、荒漠戈壁、高寒草原草甸,生态类型丰富,结构功能完整,是地球第三极青藏高原高寒生态系统大尺度保护的典范。2.大熊猫国家公园大熊猫国家公园位于中国西部地区,跨四川、陕西与甘肃三省,是野生大熊猫集中分布区和主要繁衍栖息地。园内生物多样性丰富,是生物多样性保护示范区、生态价值实现先行区和世界生态教育样板。中国国家公园中国国家公园3.东北虎豹国家公园东北虎豹国家公园位于中国东北地区,在吉林省和黑龙江省交界处。园区内分布着我国境内规模最大的野生东北虎、东北豹种群。园内植被类型多样,生态结构相对完整,是温带森林生态系统的典型代表。4.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位于海南省中部山区。园区保存了我国最完整、最多样的大陆性岛屿型热带雨林,是全球最濒危的灵长类动物——海南长臂猿的唯一分布地,是热带生物多样性和遗传资源的宝库。5.武夷山国家公园武夷山国家公园横跨江西、福建两省,既是世界人与生物圈保护区,也是世界自然和文化双遗产。园区内分布有全球同纬度最完整、面积最大的中亚热带原生性常绿阔叶林生态系统,是我国东南地区的一座动植物宝库。生物景观导游模拟实训(1)全班学生自由分组,每组6~8人。(2)每组选取一处植物景观和一处动物景观,搜集图片、视频及其他资料,写两篇相应的导游词。(3)各组派两名代表上台,结合图片或视频,对两处景观进行讲解。(4)教师观看各组学生的模拟过程,并对学生的展示成果进行点评。模拟实训自然景观主要包括山体景观、水体景观、生物景观等。在进行山体景观导游时,导游首先需要把握山体的形态美,如雄伟、险峻、秀丽、幽深、奇特、象形等,引导游客欣赏山体景观的外在美;其次要挖掘山体的文化内涵,使游客体验到山体景观的内在美;最后要掌握游览节奏,使游客在游览过程中达到观赏、体验与休息之间的平衡。在进行水体景观导游时,导游首先需要突出水体的美学特征,包括水体的形态美、声音美、色彩美、光影美等,引导游客欣赏水体本身的美感;其次要注重水体与环境的融合效果,引导游客欣赏水体景观的整体美感;再次要结合人文因素,使游客感知到水体景观背后蕴含的文化内涵;最后要把握游客需求,使不同的游客群体都能获得满意的游览体验。生物景观包括植物景观与动物景观。在进行植物景观导游时,导游首先需要突出植物的形态、色彩、香味等直观的观赏价值,其次要在讲解中融入科普元素,最后要引申植物的文化内涵。在进行动物景观导游时,导游要突出动物的奇特性、珍稀性,并引导游客欣赏动物的活动。项目总结学习成果评价请进行学习成果评价,并将评价结果填入表中。学习成果评价表院系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 指导教师______评价项目 评价内容 评价方式 满分 评分知识40% 山体景观导游 理论测试 15 水体景观导游 15 生物景观导游 10 技能40% 能够正确运用山体景观的导游技能 实践操作 10 能够正确运用水体景观的导游技能 10 能够正确运用生物景观的导游技能 10 能够独立创作自然景观导游词 5 能够搜集、分析自然景观相关资料 5 素养20% 积极参加学习活动,主动思考、讨论 综合评价 5 具备良好的学习态度 5 具有科学精神 5 具有环保意识 5 合计 100 自我评价 教师评价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