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6张PPT)项目四人文景观导游模拟项目引言人文景观是指人类活动所留下的具有观赏价值的痕迹或实物。与自然景观相比,人文景观具有更加丰富的文化内涵。在正确的引导下,游客从人文景观中获取的信息量要多于自然景观。导游需要掌握人文景观的导游方法,为游客传递人文景观中的文化内涵等信息。知识目标掌握建筑景观导游要点与各类建筑景观导游内容。掌握市容景观讲解内容与沿途导游技巧。掌握博物馆导游技巧与各类博物馆导游要点。熟悉各代表性人文景观的讲解内容。素质目标了解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与丰富的文化遗产,培养民族自豪感。了解我国各文化遗产当中所蕴藏的劳动人民的智慧,传承大国工匠精神,培育民族匠心。项目目标项目目录任务一 建筑景观导游模拟任务二 市容景观导游模拟任务三 博物馆导游模拟任务三博物馆导游模拟案例导入导游小兰第一次带团游览中国国家博物馆,在带团前她做了细致的准备,背熟了各展品的导游词,信心满满。新石器时代陶鹰鼎是中国国家博物馆里的一件重要展品,许多游客都对它很感兴趣。在讲解陶鹰鼎时,小兰是这么讲的:“陶鹰鼎为新石器时代后期仰韶文化陶器,于1958年出土。陶鹰鼎高35.8厘米、口径为23.3厘米、最大腹径为32厘米,采用伫立的雄鹰造型。鼎口设置于背部与两翼之间,将鼎形器物特征与鹰的动物美感巧妙地融为一体,是原始艺术与实用功能完美结合的典范。”跳过情境案例导入然而,在她讲解完后,旁边走过的另一个旅游团的导游对同一件展品是这么讲的:“这件文物是陶鹰鼎,顾名思义,就是陶制的鹰形鼎,但这只鹰却和我们印象中的猛禽形象大不相同。我们先来看它的正面,胖嘟嘟的身子,圆溜溜的眼睛突出来,勾着一张利嘴,前胸的肌肉紧绷着,双翅向后,就像一个可爱的胖老头儿在背着手走路。“再看它的侧面,可以看到它除了有一双粗壮的大腿以外,还有一条尾翼垂在地下,与双腿形成了三个支点,稳稳地撑起了它那胖胖的身躯。看来,远古时期的先民就已经懂得利用三角形的稳定性来设计器具了。“最后,我们再来看看它的背面。从背面可以清晰地看出,在鹰的背部,两翼之间,有一个开口,这就是鼎口。鼎口的直径为23.3厘米,而它的最大腹径则达到了32厘米,因此有着很大的容积。只不过它究竟是用来装水的,还是盛粮食的,或是有其他用途,还有待进一步研究。但可以肯定的是,起码在6 000年前,中国人的生活器具已经达到了实用与美观的完美融合。新石器时代后期的人们用这个陶鹰鼎向后人证明,他们不但擅长彩绘图案的创作,在造型艺术方面也有着很强的实力。”跳过情境案例导入这一套生动的讲解结束之后,这名导游的身边不仅围上来了很多旁听的路人,连小兰所带的旅游团中也有许多游客被吸引了过去。在随后的参观中,小兰团队的许多游客甚至离开了旅游团,去听别的导游讲解,这让小兰感到很尴尬。跳过情境想一想小兰为什么会陷入这样尴尬的境地?导游应当如何正确进行博物馆讲解?博物馆是一种为社会服务的非营利性常设机构,它用于研究、收藏、保护、阐释和展示物质与非物质遗产,面向公众开放,具有可及性与包容性。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文化素养的提高,博物馆已经成为热门的旅游目的地。我国的备案博物馆总数超过6 000家,排名世界前列,其中90%的博物馆面向公众免费开放,提供了丰富的旅游资源。一、博物馆导游技巧博物馆内的藏品往往十分丰富,导游不可能全面了解。但并不是所有的藏品都会被展览出来,能够成为展品的往往都具有代表性与较高的价值。导游需要对这些展品十分熟悉。如果博物馆规模较大,展品较多,导游在了解、记忆展览内容时应分清主次。一、博物馆导游技巧(一)熟悉展览内容这些重点展品也是最吸引游客的部分,导游需要对这些重点展品进行全方位了解,在讲解时也要讲清楚、讲透彻。对于其他展品的了解无须太过深入,但要重视广度,力求全面覆盖。除了展品以外,导游还要熟悉与展览有关的其他内容,如展品的陈列顺序,各展厅的主题等。这些内容与展品本身密切相关,导游只有熟悉了这些内容,在讲解时才能做到胸有成竹,全面、准确地向游客传达信息。一、博物馆导游技巧(一)熟悉展览内容贾湖骨笛基本陈列与临时展览基本陈列也称为固定陈列或长期陈列,是博物馆的展览主体,汇集了一个博物馆多年的研究成果,展出时间长,内容与形式不易更改。临时展览是博物馆在一定时间内临时开设的展览,一般会持续几个月到一年不等。展品或是从外馆引进,或是本馆展品但短期对公众开放。相对于基本陈列来说,临时展览形式更加多样,内容更加丰富,是对基本陈列的补充和延伸。与其他景观讲解不同的是,博物馆讲解以传授知识为主,因此导游在讲解博物馆内的展品时,所有的讲解内容都要符合科学,不能涉及任何没有科学依据的民间传说、故事、野史等。即便需要“借题发挥”,也要着眼于展品的历史、工艺、美学价值等,力求做到客观公正,没有任何主观偏向性。一、博物馆导游技巧(二)客观讲解一、博物馆导游技巧(三)通俗易懂博物馆导游中涉及的专业知识较多,经常会出现社会历史领域或自然科学领域的专有名词、科学道理等。导游的讲解面向的是不同知识背景的游客,虽然需要符合科学,但不能过于深奥,要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深入浅出地将展品背后的知识讲述出来,起到科普的效果。适当的时候,导游可以在讲解中融入趣味元素,用形象生动、幽默风趣的语言讲述本来枯燥的科学知识。搜集资料,了解西汉直裾素纱 (d`n)衣的制作工艺,改写下面这段导游词,使其变得通俗易懂。教师挑选几名学生进行现场模拟讲解。“西汉直裾素纱 衣的衣料为轻薄的、没有染色的素纱,是一种由单经单纬丝交织而成的方孔平纹织物,经密度为每厘米58~64根纱,纬密度为每厘米40~50根纱,透空率为75%左右。其经丝弱拈,拈向交错,纬丝强拈,拈向一致,因此幅面自然形成了皱纹。此外,西汉时期采用的是‘三俯三起’的一化性三眠蚕,相对于现代所用的四眠蚕,这种蚕吐出的蚕丝更加纤细,因此织出的衣物也更加轻薄。”情景演练社会历史类博物馆是以研究和反映社会历史的发展过程、历史上的重要事件和重要人物等为主要内容的博物馆。二、各类博物馆导游(一)社会历史类博物馆社会历史类博物馆中的展品大多数为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劳动工具、生活用品、艺术品等,导游可以从实用特点、工艺特点、美学特点、文化特点等方面进行讲解。二、各类博物馆导游1.实用特点社会历史类博物馆中的许多展品都是古人的各种劳动工具与生活用品,具有较强的实用价值。导游需要结合这些展品的原有功能,向游客讲解这些展品的实用特点,以此还原古人的日常生产生活场景。(一)社会历史类博物馆示例——杜虎符讲解大家可以看到,杜虎符只有左半边是完整的,而它的右半边有像榫卯结构一样的槽口,似乎可以与另一半拼合起来。没错,“符”就是中国古代常用的一种信物,它被分为两半,分别持有半边的两人如果能将它合起来,就可以作为办理某件事物的凭证,现代汉语中“符合”一词就是这么来的。这件杜虎符身上的铭文也揭示了它的作用,铭文的大意为:这是调兵之符,右半边存于君王处,左半边在杜地的军事长官手中,凡是调兵超过50人,杜地将军手中的左符须与君王的右符契合验证无误,才能调兵行动;如果遇到点燃烽火的紧急情况,不必合验兵符即可行动。二、各类博物馆导游2.工艺特点古代虽然没有现代工业技术,但古人凭自己的智慧发明了各种工艺,制造出了丰富多彩的工具、艺术品。社会历史类博物馆中的许多精美的展品都展现了这些令人叹为观止的工艺,导游在讲解时需要科普它的工艺特点。(一)社会历史类博物馆示例——云纹铜禁讲解云纹铜禁是目前中国发现的最早的失蜡法铸件。失蜡法是中国古代用于铸造金属器物的工艺,它的做法是先用蜡制作出器物的样子,由于蜡的质地软,工匠们可以对蜡样反复雕琢,做出复杂的模具。随后再在蜡样外反复浇淋细泥,做成外范。外范固化定型后,对整个模具进行加热,蜡受热熔化,从预留的小孔中流走,得到一副空范。最后再将铜水灌注在空范内,便可造出结构非常精细的铸件。中国文献中所见的失蜡法工艺最早出现在唐代,学界一般认为中国失蜡法工艺来源于印度。但云纹铜禁的出土证明,至少在2 500年前的中国,失蜡法工艺就已相当成熟。二、各类博物馆导游3.美学特点社会历史类博物馆中的许多展品都是实用功能与美学结合的典范,导游需要有一定的审美能力,从美学特征出发讲解展品的外形特点,引导游客感受展品之美。(一)社会历史类博物馆示例——花瓣纹彩陶钵讲解庙底沟类型是仰韶文化的重要类型之一,主要分布于中原地区,对周边地区文化的影响非常大。它的彩陶达到了艺术发展的高峰,这件花瓣纹彩陶钵就是其中的代表。强烈的黑、红色调对比,清爽明朗;简洁的线条勾勒出了富有生命力的动感。仔细观察可以发现,花瓣中心的黑色圆点是最先绘制的,起到定位的作用;圆点之间用黑色的弧形三角形连接,留白之处便自然呈现出白色的花瓣。整个纹饰图案已经体现了图地反转原理,形成了循环往复的视觉效果。花瓣纹彩陶钵二、各类博物馆导游4.文化特点游客参观社会历史类博物馆,最主要的目的就是了解历史文化知识。因此,导游在进行社会历史类博物馆讲解时,要注重挖掘展品背后的文化内涵,使游客深入了解展品的文化特点。(一)社会历史类博物馆示例——曾侯乙编钟讲解在曾侯乙编钟上,铭刻着编号、记事、标音、乐律理论等内容的铭文2 828字,再加上钟架横梁、配件上的铭文共有3 755字,这些文字记载的内容是研究先秦乐律的重要资料,是先秦“钟律”实践的直接记载。因此曾侯乙编钟也被称为“一部珍贵的音乐理论论著”“一部不朽的古代乐律学典籍”。全套编钟共 65 件,每件都能奏出呈三度音阶的双音,全套钟12个半音齐备,可以旋宫转调。这就证明,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我国的音乐理论与实践就已经发展到了相当成熟的阶段。获评全国特级导游时,部晓磊已经40岁了,但他看起来十分年轻。“可能是导游这份职业要求从业者投入更多热情和耐心,而长久地从事这份工作,也不断塑造着我的内心,让我保持了年轻的心态。”他说。部晓磊在大二时就考取了导游资格证,成为一名持证上岗的年轻导游。大学期间,在老师的支持下,他一边上学,不断积累基础知识,一边利用课余时间带团,不断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我是在不断的学习中逐渐喜欢上这份职业的。看到游客在我的讲解下能够了解到景点的文化历史,从中有所受益,我就觉得很有成就感。”部晓磊说。大学毕业后,部晓磊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导游作为自己的职业。好学好问是部晓磊增加知识储备和提高讲解水平的一大法宝。面对自己不了解的知识点,他总是第一时间去学习和了解。有一次,为了记住公交车上一句优美的宣传标语,他忘记下车,坐过了站。他并没有因此而懊恼,而是高兴地将记住的标语融入自己的讲解词中,讲给更多的游客听。全国特级导游部晓磊:“做好游客审美的引导者”近年来,部晓磊坚持从事志愿讲解服务,在甘肃省博物馆、敦煌研究院兰州分院敦煌艺术馆等场所为广大群众提供义务讲解服务,通过专业的讲解展示、宣传甘肃文化。早在2011年,部晓磊就成为甘肃省博物馆的一名志愿讲解员。多年的志愿讲解,让他对馆内的陈设十分熟悉,对展品的相关历史和文化艺术信息更是了如指掌,对于游客提出的问题,他都能一一回答。10多年的义务讲解,让部晓磊不仅仅得到了游客的认可,更得到了社会的认可,他先后获得甘肃省博物馆“荣誉馆员”“十佳志愿者”“优秀志愿者”“荣誉之星”等荣誉称号。多年的工作经历,让部晓磊对导游这份职业有了自己的认识。他说:“导游的功能就是带领游客在参观游览中发现美、审视美,享受美带来的乐趣。导游与游客最大的区别就是导游要在自己司空见惯的事物中找到美的所在,要学会在一遍又一遍的讲解中抵抗审美疲劳,还要真诚地与游客沟通,建立信任关系,做到‘先感动自己,再感动别人’。”全国特级导游部晓磊:“做好游客审美的引导者”二、各类博物馆导游自然科学类博物馆是以研究、展示自然界和人类对自然的认识、保护、改造为内容的博物馆。(二)自然科学类博物馆自然科学类博物馆最主要的功能就是科普教育。在带领游客参观自然科学类博物馆时,导游担任的是科普者的角色。这要求导游具有严谨的科学精神,在准备导游词时不求全面,但力求准确,务必向游客传授正确的科学知识。示例——巨型山东龙讲解在马门溪龙的右侧,陈列着中华恐龙园的三大镇馆之宝之一——巨型山东龙。正如它的名字所表达的那样,巨型山东龙的体型特别高大,高约8米,接近三层楼高,长度更是达到了 15 米,仅化石重量就超过了2.3吨,它是迄今为止发现的世界上最大的鸭嘴龙。它的嘴又宽又扁,就像鸭子的嘴一样。这种恐龙前肢短小,后肢粗壮,所以是以两条后腿站立行走的。站起来时,它那条约6米长的尾巴与两条下肢一起构成了三角形的支撑。巨型山东龙生活在距今7 000多万年前的白垩(-)纪晚期,由于体型庞大,不善于奔跑或快速行走,因此只能在气候温暖湿润、植物茂盛的湖边或沼泽地行动,以植物为主食,偶尔也会捕食水中的蚌类、鱼类等小动物。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因受生活环境、历史文化、经济水平等因素的影响,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民俗风情。此外,我国疆域辽阔,即使是同一个民族,因地域分布的不同也会产生不同的民俗风情。而民俗旅游就是以民俗为主要观赏内容的文化旅游活动,这些民俗具体包括生活文化、婚姻家庭文化、民间歌舞娱乐文化、节日文化、信仰文化等。民俗旅游民俗旅游1.集锦荟萃式民俗景观集锦荟萃式民俗景观是指将散布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的典型民俗集中于一个人造区域内表现出来的景观,如深圳锦绣中华、云南民族村等。集锦荟萃式民俗景观可以使游客在短时间内了解多样的民俗文化,但展示的民俗文化会有所失真。云南民族村民俗旅游2.原生自然式民俗景观原生自然式民俗景观大多依靠传统聚落而存在,以传统聚落当中居民的原始生产生活方式为主要参观内容,较好地保存了民俗的原生性。徐州民俗民俗旅游3.短期表现式民俗景观短期表现式民俗景观多依附于传统民族节庆活动而存在,因此持续时间较短,但短期内吸引的人流量较大。我国著名的传统民族节庆活动有蒙古族的那达慕大会、傣族的泼水节、彝族的火把节等。那达慕大会博物馆导游模拟实训(1)全班学生自由分组,每组6~8人。(2)以小组为单位,参观、调研本地的一座博物馆。(3)每组各选取博物馆中的一个展厅,写一段对应的导游词。(4)各组派代表上台,结合自己拍摄的图片或视频,对此展厅中的展品进行讲解。(5)教师观看各组学生的模拟过程,并对学生的展示成果进行点评。模拟实训人文景观主要包括建筑景观、市容景观、博物馆等。在进行建筑景观导游时,导游可以围绕“建筑三原则”,从建筑结构、建筑功能与建筑风格三个方面讲解建筑景观的特征。导游还需要了解官式建筑、民居建筑、军事建筑等不同类型建筑的讲解要点,从不同的重点入手讲解不同类型的建筑,使游客了解建筑背后所蕴含的建造智慧与文化内涵。在进行市容景观导游时,导游需要抓住城市历史、城市文化与城市特色,使这座城市在游客心目中留下深刻的印象。此外,导游还要掌握沿途导游技巧,通过点、线、面结合,把握讲解节奏,注重即兴发挥,引导游客欣赏沿途的景色。博物馆导游可以分为社会历史类博物馆导游与自然科学类博物馆导游。无论带领游客参观哪种类型的博物馆,导游都应熟悉展览内容,做到客观讲解,并使自己的讲解通俗易懂,当好知识的传播者与游客审美的引导者。项目总结学习成果评价请进行学习成果评价,并将评价结果填入表中。学习成果评价表院系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 指导教师______评价项目 评价内容 评价方式 满分 评分知识40% 建筑景观导游 理论测试 15 市容景观导游 15 博物馆导游 10 技能40% 能够正确运用建筑景观导游技能 实践操作 10 能够正确运用市容景观导游技能 10 能够正确运用博物馆导游技能 10 能够独立创作人文景观导游词 5 能够搜集、分析人文景观相关资料 5 素养20% 积极参加学习活动,主动思考、讨论 综合评价 5 具备良好的学习态度 5 具有敬业、精益、专注、创新的工匠精神 5 了解悠久灿烂的中华文明,具有民族自豪感 5 合计 100 自我评价 教师评价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