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五上浆、挂糊和勾芡 课件(共38张PPT)-《中式烹调技艺》同步教学(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项目五上浆、挂糊和勾芡 课件(共38张PPT)-《中式烹调技艺》同步教学(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资源简介

(共38张PPT)
项目五
上浆、挂糊和勾芡
前言
【项目导读】
在中式烹调中,上浆、挂糊和勾芡对菜肴的最终质量具有很大影响。
上本项目将介绍上浆、挂糊和勾芡的作用、类型和注意事项,并介绍为烹饪原料上浆、挂糊,以及为菜肴勾芡的具体方法。
【知识目标】
了解上浆的作用、浆的类型和上浆的注意事项。
掌握为原料上浆的具体方法。
了解挂糊的作用、糊的类型和挂糊的注意事项
掌握为原料挂糊的具体方法。
了解勾芡的作用、类型、手法和注意事项。
掌握芡汁的调制方法和为菜肴勾芡的具体方法。
2
  为原料挂糊
3
为菜肴勾芡
1
为原料上浆
目录
为原料上浆
任务一
任务导入
小王是一名美食爱好者,他发现餐厅所做的“杭椒牛柳”“酱爆鸡丁”等菜肴中的肉口感都非常滑嫩,而自己在家中所做的此类菜肴中的肉口感则比较干硬。为此,他专门去请教了一家餐厅的主厨师傅。主厨师傅告诉他,餐厅做此类菜肴中,肉的口感之所以那么滑嫩,是因为在烹制菜肴的过程中,对肉类进行了上浆操作,保持了肉中的水分和鲜味,而小王自己在家做此类菜肴时,没有对肉类进行上浆操作,所以口感比较干硬。
本任务便来介绍为原料上浆的方法。
浆料本身也具有一定营养,可以增加菜肴的营养价值。
原料经过上浆后,在烹制时表面会显得光滑、饱满。
(2)保持原料的形态,使之光滑饱满
浆中含有大量水分,通过上浆可为原料补充水分,使原料更加软嫩。
(1)补充与保持原料的水分
相关知识
一、上浆的作用
为烹饪原料上浆主要有以下几个作用。
(4)缩短菜肴的烹制时间
(3)保持和增加菜肴的营养成分
二、浆的类型
浆通常由淀粉、鸡蛋、盐、水等原料制成,常见的类型有以下几种。
(1)蛋清浆:是指在调味后的原料中加入蛋清、淀粉和清水,并拌匀上劲(搅拌阻力变大,表面发黏),以使原料加热后柔滑松嫩。蛋清浆色泽洁白,多用于制作“熘鱼片”“ 炒虾仁”(见图)等爆、炒、熘类菜肴。使用蛋清浆为原料上浆的用料比例:主料500 g、鸡蛋100 g、干淀粉50 g、清水视原料含水量适量添加。
知识库
市面上常见的淀粉有玉米淀粉、红薯淀粉和土豆淀粉等。其中,玉米淀粉黏性一般,但吸湿性强,适合用于上浆;红薯淀粉黏性和吸湿性都较强,适合用于挂糊;土豆淀粉黏性较强,但吸湿性较弱,适合用于勾芡。
(2)全蛋浆:
其用料和制作方法与蛋清浆相似,只是在调浆时使用整个鸡蛋(包括蛋清、蛋黄)。
全蛋浆色泽微黄,多用于制作“辣子肉丁”“酱爆鸡丁”(见图)等烹调后色彩较浓的菜肴。使用全蛋浆为原料上浆的用料比例与蛋清浆相同。
(3)淀粉浆:
主要用料是淀粉和清水,在调味后的原料中,放入浆料,然后拌匀上劲即可。淀粉浆多用于鱿鱼、腰子、猪肝等含水量较多的原料,如制作“爆炒鱿鱼卷”“荔枝腰花”(见图)等菜肴。使用淀粉浆为原料上浆的用料比例:主料500 g、干淀粉50 g、清水适量。
(4)苏打浆:
其主要用料是小苏打、淀粉、蛋清和清水,制作方法是在调味后的原料中,放入浆料,然后拌匀上劲,静置两小时后即可使用。苏打浆多用于牛肉、羊肉等质地较老、纤维较粗的原料,如制作“杭椒牛柳”“醋熘木须”(见图)等菜肴。使用苏打浆为原料上浆的用料比例:主料500 g、干淀粉50 g、小苏打3 g、蛋清50 g、清水适量。
三、上浆的注意事项
在对原料上浆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上浆时的动作一定要轻,防止抓碎原料。
(3)注意上浆动作
控制好调味品的用量,为烹制菜肴时的正式调味留有余地。
(2)注意淀粉的用量
在烹制菜肴时,通常会提前(通常为15 分钟)为原料上浆。
(1)注意上浆时间
(4)注意调味品的用量
上浆时淀粉的用量应以在浆的表面看不到肉纹为佳。
任务实施
为牛肉上苏打浆
下面通过为牛肉上苏打浆,介绍为原料上苏打浆的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提 示
不同原料的质地不同,其在上浆时所用的水量和其他原料的分量也不相同。
例如,牛里脊较嫩,吸水量较少,500 g 牛里脊可加100 g 水、20 g 淀粉、3 g 小苏打和3 g 盐;而500 g 普通牛肉可加300 g 水、60 g 淀粉、10 g 小苏打和10 g 盐。
在实际操作中,应根据原料的具体情况灵活掌握浆料的调配比例。
为原料挂糊
任务二
任务导入
小王学会上浆后,烹制出的菜肴口感好了许多。这一天,他想做一道干炸里脊,却怎么也做不出外酥里嫩的口感,便又去请教主厨师傅。主厨师傅告诉他,由于上浆后原料表面的浆较薄,无法完全隔绝油炸时的高温,导致原料的口感变老,且原料表面也无法形成酥脆的口感。想要将原料炸出外酥里嫩的口感,应该为原料挂糊。
本任务便来介绍为原料挂糊的方法。
如鲜蘑菇、小黄花鱼等可制成风味独特的菜肴,丰富了菜肴的品种。
(2)丰富菜肴的品种
对烹饪原料挂糊后,放入油锅炸制,会形成外酥里嫩的口感。
(1)使原料外酥里嫩
相关知识
一、挂糊的作用
为烹饪原料挂糊的作用与上浆大同小异,除了补充与保持原料的水分外,还有以下两个作用。
二、挂糊的类型
糊通常由淀粉、面粉、米粉、鸡蛋、水等原料制成,常见的类型有以下几种。
(1)水粉糊:
是指将淀粉与清水(比例约为2 ∶ 1)拌匀,或者将淀粉盆中已沉淀的湿淀粉挖出做糊。多用于制作“糖醋熘鱼”“干炸里脊”(见图)等熘、炸类菜肴,成品色泽金黄。
提 示
在为原料挂糊后,可滴入几滴食用油并搅拌均匀,可防止原料在过油时粘连,还可使原料的表皮在过油后更加酥脆。
(2)蛋清糊:
是指将蛋清与淀粉或面粉(比例约为1 ∶ 1)加水拌匀做糊。多用于“软炸排骨”“软炸银鱼”(见图)等软炸类菜肴,成品呈淡黄色。
(3)蛋泡糊:
是指将将蛋清搅打至起泡,使筷子可以在蛋清中直立不倒,然后加入少量淀粉、面粉或米粉(比例约为2 ∶ 1)拌匀做糊。多用于制作“高丽鱼条”“雪衣香蕉”(见图)等松炸类菜肴,成品呈淡黄色。
(4)全蛋糊:
是指将蛋液与面粉、淀粉加水拌匀做糊(面粉与淀粉的比例约为7 ∶ 3,蛋液与粉的比例约为1 ∶ 1)。多用于制作“瓦块鱼”“熘肉段”(见图)等炸、熘类菜肴,成品色泽金黄。
(5)发粉糊:
是指在面粉和淀粉中加入发酵粉并拌匀(面粉与淀粉的比例约为7 ∶ 3,面粉与发酵粉的比例约为23 ∶ 1),然后加入清水和少量色拉油拌匀做糊。多用于制作“香蕉锅炸”“拔丝苹果”(见图)等脆炸类菜肴,成品色泽金黄、丰润饱满。
(6)拍粉拖蛋糊:
将鸡蛋打散与淀粉或面粉(比例约为3 ∶ 1)拌匀制成蛋糊,然后用盐、味精和料酒腌制过的原料表面拍上干面粉或淀粉,再将其在蛋糊中拖过即可。这种糊可以解决因原料含水或油过多,而不易挂糊的问题。多用于制作“软炸栗子”“锅贴鱼片”(见图)等酥炸、煎类菜肴,成品色泽金黄。
(7)香炸糊:
是指在原料挂上拍粉拖蛋糊后,再拍上一层面包屑或香料(如芝麻、杏仁、松子仁、瓜子仁、花生仁、核桃仁等)。多用于制作“炸猪排”“芝麻鸡排”(见图)等脆炸类菜肴,成品特别香脆。
三、上浆的注意事项
在对原料挂糊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3)注意糊的稀稠
若使用湿淀粉为原料挂糊,挂糊后可马上过油;若为干,要放置一会。
(2)注意挂糊的厚度
在挂糊时,首先要将原料中的水分挤干。
(1)注意挤干原料的水分
(5)注意原料的底味
挂糊的厚度应与原料的大小成正比。
(4)注意淀粉的干湿
在对原料挂糊前,通常都会对原料进行腌制,以增加原料的底味。
任务实施
为鱼肉挂拍粉拖蛋糊
下面通过为鱼肉挂拍粉拖蛋糊,介绍为原料挂拍粉拖蛋糊的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为菜肴勾芡
任务三
任务导入
刘玲是一名美食爱好者,经常去餐厅享受美食,也喜欢自己烹制菜肴。但是她发现,餐厅烹制的菜肴口感都很滑嫩,而自己在家烹制的菜肴却怎么也做不出那种口感,于是便去请教一位做厨师的朋友。那位朋友告诉她,餐厅在烹制一些菜肴时会为其勾芡,由于芡汁中的淀粉遇热会发生糊化,导致汤汁变得浓稠,并包裹在菜肴表面,所以菜肴的口感才
会那么滑嫩。
本任务便来介绍为菜肴勾芡的方法。
为菜肴勾芡后,芡汁裹覆在菜肴表面,可使菜肴表面光亮,还可延长菜肴的保温时间。
勾芡后可使菜肴口感变得滑嫩、浓厚。
(2)改善菜肴口感和味道
为菜肴勾芡后,由于淀粉的糊化作用,可增加菜肴汤汁的黏稠度。
(1)增加菜肴汤汁浓稠度
相关知识
一、勾芡的作用
为菜肴勾芡主要有以下几个作用。
(3)增加菜肴光泽和保温时间
(4)减少营养损失
汤汁会与糊化后的淀粉一起裹覆在菜肴表面,减少营养损失。
二、勾芡的类型
勾芡根据其浓度,可分为厚芡和薄芡两种类型。
1.厚芡
厚芡的芡汁中淀粉较多,为菜肴勾芡后汤汁浓稠。可分为包芡和糊芡。
(1)包芡:又称油包芡,芡汁浓稠,多用于“油爆肚仁”“油爆双脆”(见图1)等爆、炒类菜肴的烹制。
(2)糊芡:芡汁比包芡略稀,多用于“红烧茄子”“葱烧海参”(见图2)等烧类菜肴的烹制。
图2
图1
又称杨柳芡、二流芡,芡汁较稀薄,可增添菜肴的滋味和光泽。流芡多用于“滑熘里脊”“熘鱼片”等滑熘、软熘和烧类菜肴的烹制。
(1)流芡
又称玻璃芡、清二流芡,淀粉用量很少,为菜肴勾芡后,可使汤汁更加黏稠,浮托主料。米汤芡多用于“酸辣汤”“西湖牛肉羹”等汤羹的烹制。
(2)米汤芡
2.薄芡
芡的芡汁中淀粉较少,为菜肴勾芡后汤汁较为稀薄。根据勾芡后汤汁对菜肴的附着程度,薄芡又可分为流芡和米汤芡。
是用湿淀粉加清水调匀制成,也称为单一粉汁芡。通常在烹制烧、烩类菜肴时,会在放好调味品后,淋入此类芡汁进行收汁,再起锅成菜。
(1)单纯芡汁
是由调味品和水淀粉放在一起调匀制成的,也称为粉汁加调味品。通常使用旺火快速成菜的菜肴,在菜肴即将成熟时,会加入此类芡汁,再起锅成菜。
(2)调味芡汁
三、芡汁的调制方法
芡汁的调制方法根据是否添加调味品,可分为单纯芡汁和调味芡汁两种。
是指在烹制菜肴时,先对原料进行过油,再迅速将准备好的调味芡汁倒入锅内,并翻炒,待芡汁糊化包住原料后,明油。这种手法常用于烹制“火爆腰花”“熘肉段”等爆、炒、熘类菜肴。
(1)烹入法
是指在菜肴即将成熟时,将单纯芡汁缓缓淋入锅内,边淋边晃动炒锅,淋完芡汁后再用炒勺推动菜肴,使芡汁均匀分布,待芡汁糊化后即可出锅。
(2)淋入法
指先将调味芡汁下锅加热,将过好油的原料放入锅中翻炒,使芡汁均匀地包裹在原料表面,如“锅包肉”等;或者将芡汁淋在已经成熟装盘的原料上,如“松鼠鱼”等。
(3)包盖法
四、勾芡的手法
勾芡的手法主要包括烹入法、淋入法和包盖法三种。
(1)注意勾芡的时机
在烹制菜肴时,通常是在菜肴即将成熟时勾芡。
(2)注意芡汁的稀稠
在调制芡汁时,应注意芡汁稀稠,芡汁过稀则不易裹覆在原料上,芡汁过稠则会影响菜肴的口感。
五、勾芡的注意事项
在对菜肴进行勾芡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3)注意芡汁的分量
在调制芡汁时,应注意根据菜肴原料的分量确定芡汁的分量。
(4)注意调味的时机
在使用单纯芡汁为菜肴勾芡时,必须在已添加调味品并定味后再倒入芡汁。
(5)注意菜肴的油量
在为菜肴勾芡时,应注意油的用量。
(6)注意勾芡的火候
在为菜肴勾芡时,由于芡汁的加入,会使锅内温度下降,若想使芡汁中的淀粉完全达到糊化,就必须及时升温,并使芡汁均匀分布。
任务实施
为醋熘白菜勾芡
下面通过为醋熘白菜勾芡,介绍为菜肴勾芡的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感谢一路有你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