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教案【2022年新课标要求】通过了解隋朝的兴亡,知道隋朝速亡的原因;了解科举制度创建、大运河开通等史事,认识隋朝在世界历史上的重要地位。【教学目标】1.通过查看地图,获取重要历史信息,了解隋朝建立的相关史事,知道隋朝统一的意义。(时空观念、史料实证)2. 通过运用史料,对科举制度与前朝选官制度进行剖析,从选官权力、选拔标准、产生影响等方面认识科举制是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变革,使有才学的人能够由此参政。(史料实证、历史解释)3.通过观看视频,了解开通隋朝大运河的目的。运用动态地图填空以及动笔绘图的方式,知道隋朝大运河的三点、四段、五河,从而进一步理解大运河的作用。(时空观念)4.通过分析图片,归纳隋朝灭亡的原因。对隋朝两位皇帝进行评价,学会科学客观的评价历史人物。隋朝兴亡,联系到秦朝,尝试从王朝速亡中得出启示。(历史解释)【教学重点】大运河的开通;科举制度的创立。【教学难点】开通大运河的目的和作用;科举制度的影响。【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同学们,七年级上学期我们学习了史前时期、夏商周时期、秦汉时期、三国两晋南北朝这四个时期。在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最鲜明的时代特征就是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请同学们观看大屏幕,公元589年,在结束南北朝分裂局面后,中国又一次走向统一,同时中国也迎来了一个繁荣与开放的时代……隋朝走向繁荣开放,主要与哪位皇帝有关?为了巩固隋朝的统治,统治者又做了哪些努力呢?隋朝,就像流星一样,瞬间璀璨,瞬间毁灭,这究竟是为什么呢?带着这些问题,让我们进入今天的课堂学习。教师活动:出示课题《隋朝的统一与灭亡》,指出与课题有关的两位皇帝——隋文帝统一隋朝,隋炀帝导致隋朝灭亡。出示学习内容,即隋朝的统一、开通大运河、开创科举取士制度、隋朝的灭亡。圈出开通大运河、开创科举取士制度,明确学习重点。设计意图:通过课题,引出隋朝的两位皇帝。出示学习内容,让学生清楚知道本课的学习框架及学习重点。一、隋朝的统一过渡句:在讲隋朝统一之前,我们先搞清楚隋朝的建立概况,如建立时间、建立者及都城。同学们,请大家结合课本及屏幕上的地图信息,我们来归纳下。学生回答:581年,外戚杨坚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定都长安,杨坚即隋文帝。设计意图:通过查看课本及图片资料,提高学生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一)隋朝的建立建立时间:581年建立者:杨坚(隋文帝)都城:长安教师提问:杨坚在北周是外戚身份,有同学了解他的故事吗?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将自己课外阅读到的历史知识运用到课程学习中,提高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二)隋朝的统一1.隋统一的事件学生回答:589年,隋文帝灭掉陈朝,统一全国。2.隋统一的意义:学生回答:结束了长期分裂的局面,顺应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发展大趋势。教师提问: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在中国古代史上,我们已经学习了几个统一的时期,请同学们来说说。设计意图:在学习新知识的同时,温习学生过去已学的知识,总结中国历史发展的历程,提高整体把握历史发展思维的能力。将秦朝、西晋、隋朝联系起来,都是在长期分裂之后实现统一,顺应民心,符合历史发展趋势。(三)隋文帝巩固统一的措施教师提问:隋文帝为了巩固统治,采取了哪些措施?这些措施又产生了什么影响?1.措施学生回答:(1)经济:发展经济,编订户籍,统一南北币制和度量衡制度。(2)政治:加强中央集权,提高行政效率。教师活动:结合图片资料,介绍含嘉仓(教材P2“相关史事”)、三省六部制。2.影响学生回答:促进了社会经济的迅速恢复和发展,使人口数量和垦田面积大幅度增长,隋朝成为疆域辽阔、国力强盛的王朝。教师讲述:同学们说得没错,在隋文帝的治理下,隋朝成为疆域辽阔、国力强盛的王朝,历史上称之为“开皇之治”。设计意图:通过指出隋文帝的精心努力,开创出“开皇之治”,从这里可以向学生暗示开明的统治者能使国家强盛、百姓幸福。与后面隋文帝进行对比埋下伏笔。二、开创科举取士制度过渡:隋文帝杨坚除了建立隋朝、实现全国统一外,他还敢于打破以往制度,通过新的方式来选拔人才。追溯古代选官制度,我们来做个连连看活动。(一)古代选官制度学生作答:秦朝——军功爵制(重军功);西汉——察举制(举荐/贤孝);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重门第);隋朝——科举制(重才能)。设计意图:通过连连看的活动方式,引导学生温习和梳理古代选官制度,把握不同时期的官员选拔标准。(二)科举制创立过程学生活动:翻翻看。隋文帝:初步建立起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隋炀帝:创立进士科,标志着科举制的正式创立。设计意图:通过翻翻看活动,引导学生正确指出隋文帝和隋炀帝的不同贡献。(三)科举制的影响教师活动:出示一段材料,让学生根据材料分析科举制与前朝选官制度有何不同。隋唐科举制……自产生之日起就确立了由政府出面招生,考生“皆怀牒(证件)自列于州县”的自由报考原则,不论贵族和平民皆可参加公开考试……举凡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天文、地理、民族等各种与国计民生相关的大事,皆可为考试内容……一切以程文(文章)定去留,为草野寒酸之士开辟了登仕之途。 ——杨齐福《科举制度与近代文化》教师引导学生结合材料归纳不同点:①选拔权力:从地方集中到中央(或由世家大族转到中央政府),加强了中央集权。②选拔标准:从看重门第出身到通过考试看才能。③产生影响:前朝选官制度造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局面;科举制则为寒门之士开辟登仕之途,扩大了官吏选拔范围,促进了社会阶层流动,推动了教育发展。设计意图:通过划线方式,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句,提高分析材料的能力,总结归纳出科举制是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变革,让有才学的人能够由此参政。在这里,既完成了教材P3 “问题思考”——想一想:科举制与前朝选官制度不同?同时,也完成了教材P5 “课后活动”第1题——想一想:科举制度的确立对当时的社会产生了什么影响 过渡:隋文帝在科举制的正式确立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那除了创立科举制以外,他还做了什么呢?设计意图:通过隋炀帝,引出大运河的开通。三、大运河的开通(一)大运河概况教师活动:播放视频《大运河》教师提问:视频中提到,在当时,最方便的交通方式是什么?原因是什么呢?学生回答:最好的交通工具是水路。因为水路运输更便利,成本更低。教师讲述:因此,在隋炀帝杨广时期,他决定开通大运河。同学们,结合刚刚观看的视频以及课本信息,我们来完成几个问题。1.目的教师提问:开通大运河的目的是什么?学生回答:目的是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2.作用教师提问:开通时间是什么时候?大运河有多长?它是在什么基础上开凿而成的?大运河的开通有何作用?学生回答:605年。全长2700多千米,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在已有的天然河道和古运河基础上开凿而成。大运河的作用是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教师讲述:隋朝大运河与我们现在看到的京杭大运河不同。京杭大运河是元朝时期在隋朝大运河基础上修建而成,但不经洛阳。设计意图:让学生分清隋朝大运河和京杭大运河,不产生知识混淆。3.三点、四段、五河学生活动1:将隋朝大运河连通的三点、四段、五大水系拖拽到对应位置。学生活动2:动手绘图——简笔画大运河,并在图上标注重点信息。三点:以洛阳为中心,北抵涿郡,南至余杭。四段: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五河:连接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设计意图:通过两种活动,让学生明确知晓大运河贯通南北,连接五大水系,增强时空观念。同时也进一步理解大运河的开通对南北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交流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二)评价大运河的开通学生活动3: 开通大运河是好事还是坏事?请对屏幕上的不同说法予以分类。设计意图:让学生学会评价科学评价历史现象、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学会一分为二的评价方法。教师讲述:自古以来,大运河的开通,人们对其褒贬不一,我们在评价历史人物、历史事件时,一定要学会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隋朝大运河的开通,是有利也有弊,利是因为大运河加强了南北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方面的交流;弊是因为开通大运河过急过快,给百姓带来了沉重的徭役负担,导致社会矛盾激化。由此可见,开通大运河,既是隋朝绚烂成就的表现,但同时也是隋朝灭亡的因素之一。那导致隋朝速亡,还有什么原因吗?设计意图:通过评价大运河的开通,评价其利弊,从弊端入手,从而引出隋朝的灭亡。四、隋朝的灭亡(一)隋亡原因教师活动:分析隋朝迅速灭亡的原因。设计意图:最后,通过图示的方式,归纳梳理隋朝的灭亡原因就是隋炀帝的暴政,而暴政主要表现为三点,即隋炀帝奢侈享乐、徭役繁重、兵役沉重,导致引发农民起义,于公元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叛军杀死,隋朝灭亡。在这里,也可以引导学生顺带回答教材P4“材料研读”出现隋末社会状况的原因,还有教材P5“课后活动”第2题隋炀帝落得不得善终的下场,以及隋朝速亡的原因。(二)评价历史人物探究活动:隋朝是一个短命的王朝,历二世而亡。让学生对隋文帝和隋炀帝这两位皇帝进行评价。设计意图:引导学生通过结合历史人物所做出的历史事件进行梳理分析。1.隋文帝581年建立隋朝。589年灭陈朝,统一全国。开创“开皇之治”局面。初步建立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2.隋炀帝(1)功开通隋朝大运河。创立进士科,科举制正式确立。(2)过好大喜功,不恤民力,纵情享乐,奢侈无度,营建了一系列重大工程,屡次发动战争,致使矛盾激化,隋朝灭亡。设计意图:通过对比隋朝两位皇帝,让学生明白统治者是影响国家兴亡的重要因素。英明的统治者能使国家繁荣昌盛、百姓安居乐业;残暴的统治者会导致社会矛盾激化,百姓流离失所,国破家亡。教师讲述:在《绚烂的世界帝国:隋唐时代》一书中指出,“文帝和炀帝的政治手法大相径庭。前者集思广益,稳扎稳打地逐步推行各种强化体制的举措;而后者却倚仗着文帝时代留下的资本,亲自冲锋陷阵,企图一气呵成地达到目的”。课堂小结设计意图:通过思维导图方式,先让学生尝试总结本课内容,教师最后予以补充或改进,从而提升学生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引导学生掌握构建知识框架学习历史的方法。课后活动秦、隋就像流星一样,瞬间璀璨,瞬间毁灭。(1)完成以下表格。秦朝 隋朝历史地位确立重要制度营建大型工程统治时间灭亡原因(2)结合秦、隋速亡原因,谈谈对今天国家治理的启示。设计意图:秦朝与隋朝都是在长期分裂之后完成统一,开创了影响深远的政治制度,但又统治时间短暂的王朝。可将二者联系起来进行对比分析。通过灭亡原因,得出历史教训和启示。教学反思本节课讲述的是隋朝的统一与灭亡,要突出隋文帝和隋炀帝的不同表现,以展示统治者对国家兴亡的重要性。通过启发诱导式教学,让学生结合视频、图片、文字资料,了解隋朝瞬间璀璨、瞬间毁灭的原因,辨证地看待隋朝大运河的开通这一历史事件,以及科学客观地评价历史人物。同时,要清楚科举取士制度的影响,以凸显隋朝在历史上的重要地位。含嘉仓示意图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