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三原料的初步加工 课件(共45张PPT)-《中式烹调技艺》同步教学(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项目三原料的初步加工 课件(共45张PPT)-《中式烹调技艺》同步教学(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资源简介

(共45张PPT)
项目三
原料的初步加工
前言
【项目导读】
烹饪中的原料根据加工状况可分为鲜活原料和干货原料两种类型,根据来源又可分为植物性原料和动物性原料两种类型。无论是鲜活原料还是干货原料,一般都不宜直接用于烹调,需经过初步加工,才能符合烹调需要。本项目将介绍对各种原料进行初步加工的方法。
【知识目标】
掌握新鲜蔬菜的初步加工方法。
掌握水产品的初步加工方法。
掌握对动物性原料进行出肉加工和整料去骨的方法。
掌握干货原料的发制方法。
2
 水产品的初步加工
3
 出肉加工与整料去骨
4
干货原料的发制
1
 新鲜蔬菜的初步加工
目录
新鲜蔬菜的初步加工
任务一
任务导入
赵颖是一名烹饪专业的学生,她利用暑假在一家餐厅打工实习。由于没有经验,餐厅安排她先进行蔬菜的初步加工工作,并让一位老员工教她如何处理。可是赵颖觉得蔬菜的初步加工不就是洗洗菜嘛,有什么可学的,便没有仔细听取讲解。过了两天,餐厅的经理找到她,说她的工作做得不合格,不用再做了。原来赵颖在对蔬菜进行初步加工时,不但一些叶菜的老叶没有择掉,而且很多处理后应该用水浸泡的蔬菜也没有浸泡,导致这些蔬菜都氧化变色了。
本任务便来介绍如何对蔬菜进行初步加工
应遵循先洗后切的原则,以免蔬菜中的营养从切口流失,或者发生氧化。
(4)合理放置
如将叶茎类蔬菜掰开,并用盐水浸泡后再清洗等。
(2)清洁卫生
例如,去除叶菜类蔬菜的老根、黄叶、烂叶;剥去或削去根茎类蔬菜的表皮等。
(1)符合可食用原则
相关知识
一、蔬菜的初步加工要求
在对新鲜蔬菜进行初步加工时,应按以下要求进行操作。
(3)减少营养流失
洗好的蔬菜应放置在可沥水的容器内,且应码放整齐,以便后续进行切配加工。
知识库
蔬菜类原料按食用部位的不同和所属类别,可分为叶菜类、茎菜类、根菜类、花菜类和果菜类等。
叶菜类蔬菜:是指以植物叶片和叶柄作为食用部位的蔬菜,如小白菜、菠菜、油菜、生菜等。
茎菜类蔬菜:是指以植物的嫩茎或变态茎作为主要食用部位的蔬菜,如竹笋、莴笋、洋葱、土豆等。
根菜类蔬菜:是指以植物膨大的根部作为主要食用部位的蔬菜,如萝卜和胡萝卜等。
花菜类蔬菜:是指以花器或肥嫩的花枝作为主要食用部位的蔬菜,如花椰菜、西兰花、黄花菜等。
果菜类蔬菜:是指以果实及种子作为主要食用部位的蔬菜。
二、蔬菜的初步加工方法
新鲜蔬菜初步加工的方法相对较简单,下面分别介绍各类蔬菜的初步加工方法。
削去老根→改刀→清水清洗→沥水备用。
清洗泥土和杂物→去头尾→削去外皮→清水清洗→沥水备用。
(4)花菜类蔬菜的初步加工方法
择除老叶、烂叶→削去老根、外皮→清水清洗→凉水浸泡备用。
(2)茎菜类蔬菜的初步加工方法
择除老叶、烂叶、杂物和老根→盐水泡洗→清水清洗→沥水备用。
(1)叶菜类蔬菜的初步加工方法
(3)根菜类蔬菜的初步加工方法
择除杂物、虫蛀→去蒂、去筋膜→清水清洗→沥水备用(以豆荚为原料),
或者剥去荚壳→取出籽粒→清水清洗→沥水备用(以籽粒为原料)。
清洗泥土和杂物→去皮、去蒂或去籽→清水清洗→沥水备用。
(6)茄果类蔬菜的初步加工方法
去蒂、去花托→削去外皮→清水清洗→沥水备用。
(5)瓠果类蔬菜的初步加工方法
(7)荚果类蔬菜的初步加工方法
任务实施
一、初步加工小白菜——叶菜类蔬菜的初步加工
二、初步加工土豆——茎菜类蔬菜的初步加工
三、初步加工西兰花——花菜类蔬菜的初步加工
四、初步加工四季豆——荚果类蔬菜的初步加工
水产品的初步加工
任务二
任务导入
小王是一名烹饪爱好者,平时很喜欢自己做菜。这一天他请朋友来家里吃饭,并做了很多菜。朋友品尝了几道菜后对小王的厨艺赞不绝口,可是当朋友吃到他做的红烧鲤鱼时,却说鱼肉是苦的,没法吃。原来小王在处理鲤鱼时,不小心把鲤鱼的苦胆弄破了,导致鲤鱼的肉变苦了。
本任务便来介绍对水产品进行初步加工的方法。
一般淡水鱼都有苦胆,在开膛取内脏时,千万不要弄破苦胆。
(4)物尽其用
一般鱼类是从腹部开膛取内脏,而黄花鱼应从口中将内脏拉出来,以保持鱼体完整。
(2)按品种和用途加工
水产品中带有较多的血水、黏液、寄生虫等污秽杂物,在初步加工时必须除尽。
(1)符合卫生要求
相关知识
一、水产品的初步加工要求
在对水产品进行初步加工时,应按以下要求进行操作。
(3)熟悉组织结构
充分利用鳙鱼头、黄鱼鳔、青鱼肝肠等具有食用价值的部位,避免浪费。
二、水产品的初步加工方法
下面分别介绍各类水产品的初步加工方法。
清水刷洗→撬壳→去内脏→清水清洗。
盐水浸泡→宰杀→清水刷洗→掀开蟹壳→去除蟹腮和内脏→清水清洗。
(4)扇贝的初步加工方法
清水清洗→剪去虾枪、虾须、虾脚→挑出头部砂袋→开背去沙线→清水清洗。
(2)虾类的初步加工方法
宰杀(通常用刀身或棍棒敲击头部)→放血→刮鳞→取内脏→去鳃→清水清洗。
(1)鱼类的初步加工方法
(3)蟹类的初步加工方法
(5)龟、鳖类的初步加工方法
宰杀→烫泡→开壳取内脏→清水清洗。
盐水浸泡→煮至张开→去壳留肉→原汤清洗。
盐水浸泡→清水清洗→去尾壳。
(7)田螺的初步加工方法
清水清洗→煮制取肉→去除内脏和腹足→清水刷洗。
(6)鲍鱼的初步加工方法
(8)蛤蜊的初步加工方法
(9)蛏子的初步加工方法
开壳→取肉→挤沙→清水清洗。
任务实施
一、初步加工鲤鱼——鱼类的初步加工
知识库
在对鲨鱼、鳐鱼等鱼皮表面带有砂粒的鱼类进行初步加工时,应先用热水烫泡,然后用小刀或其他工具将砂粒刮净,再进行其他操作;在对鳝鱼、鳗鱼等鱼皮表面带有黏液的鱼类进行初步加工时,应在去除鱼鳃和内脏后进行烫泡,并用软布或筷子擦除或刮去黏液;在对宽体舌塌、半滑舌塌等鱼皮粗糙且不美观的鱼类进行初步加工时,应在去除鱼鳃和内脏后剥去鱼皮。
二、初步加工对虾——虾类的初步加工
三、初步加工河蟹——蟹类的初步加工
四、初步加工扇贝——贝类的初步加工
出肉加工与整料去骨
任务三
任务导入
小张是一名烹饪专业的毕业生,在一家餐厅从事原料初步加工的工作。这一天有位客人点了道“八宝鳜鱼”,这道菜的初步加工需要将鳜鱼整鱼去骨,这可难住了没有学过整鱼去骨的小张。厨师长看着手握菜刀却不敢下手的小张,无奈之下只能亲自动手,并让小在旁边学习。
本任务便来介绍对原料进行出肉加工和整料去骨的方法。
在出肉加工时,应做到骨不带肉,肉不带骨,以避免浪费。
熟悉家畜家禽类及水产品原料肌肉和骨骼的结构,正确掌握下刀部位。
(2)熟悉组织结构
出肉加工是为烹调服务的,必须符合烹调的质量要求。
(1)符合质量要求
相关知识
一、出肉加工的基本要求
(3)避免浪费
(1)猪的出肉加工
称剔骨,在操作时,应先将半片猪肉皮朝下放在砧板上,然后用砍刀将脊骨砍为前腿、腹背、后腿三段,并依次剔去各部位的骨骼。
(2)鸡的出肉加工
也称剔鸡,在操作时,应先将初步加工过的整鸡的鸡爪朝左、鸡背朝右、鸡头朝外放在砧板上,然后依次割取鸡爪、鸡腿、鸡翅、鸡脯肉、鸡颈、鸡头、鸡小胸,最后拆去鸡大腿骨和翅膀骨。
二、出肉加工的方法
不同原料的出肉加工方法各不相同,下面介绍一些常用原料的出肉加工方法。
(3)鱼类的出肉加工
梭形鱼和扁形鱼的出肉加工可先将鱼身两侧的鱼肉片下,然后去净鱼刺并修整鱼肉边缘,可根据需要去除或保留鱼皮。
(4)虾类的出肉加工
虾类的出肉加工也称出虾仁,有挤(适用于体型较小的虾)和剥(适用于体型较大的虾)两种方法。
(5)蟹类的出肉加工
也称剔蟹肉,是将蟹蒸熟或煮熟,待冷却后剥去蟹脐、掀开蟹盖、挖去蟹腮,然后用牙签依次剔出蟹黄、蟹肉、蟹腿肉和蟹螯肉。
(6)贝类的出肉加工
贝类的出肉加工可分为生出和熟出两种。
其中,生出是将贝类一剖为二或砸开,然后将肉取下并清理污物;熟出是将贝类烫熟后,将肉取出或挑出并进行清洗。
在整料出骨的操作过程中,应注意刀刃、刀背、刀尖、刀根的综合运用。
作为整料出骨的原料,在进行初步加工时,要符合放尽血液(避免血液污染皮肉),烫毛水温和时间恰当(避免出骨时表皮破裂),刮鳞勿伤皮,不取内脏(要进行整料出骨的原料,在初步加工时均不剖腹取内脏)的要求。
(2)初步加工符合要求
作为整料出骨的原料对质地要求较高,应选择肥壮多肉、大小和老嫩适宜的原料。
(1)精挑细选
三、整料出骨的基本要求
(3)下刀准确
整料出骨是指将整形原料中的全部或主要骨骼去除,并保持原料的原有形态。
在对原料进行整料出骨时,应按以下要求进行操作。
(1)禽类的整料出骨步骤
出颈骨→出翅骨→出躯干骨→出腿骨→翻转外皮。
(2)鱼类的整料出骨步骤
出脊椎骨→出胸骨→出整骨→成形。
四、整料出骨的方法
整料出骨的常见原料主要有禽类和鱼类,下面简单介绍对这两类原料进行整料出骨的方法。
任务实施
一、对鲤鱼进行出肉——鱼类的出肉加工
二、去除整鸡的骨骼——禽类的整料出骨
干货原料的发制
任务四
任务导入
小李的弟弟今天从外地回家,她知道弟弟喜欢吃鱼肚,于是便做了一道“三鲜鱼肚”。可是在吃饭时,小李的弟弟只吃了一口鱼肚,就再也不碰那道菜了。原来小李在发制鱼肚时,用碱水将鱼肚上的油去除后,没有用清水洗去鱼肚上的碱,使得鱼肚的味道受到了影响。
本任务便来介绍干货原料的正确发制方法。
冷水发具体可分为以下几种。
(1)浸发:指将干货原料放在冷水中浸泡,使其慢慢吸收水分、涨大回软,恢复原来的形态,并浸出原料异味的涨发方法。
(2)漂发:指将干货原料放在冷水中,用手不断挤捏或用工具使其漂动,将附着在干货原料上的泥沙、杂质、异味等漂洗干净的涨发方法。
1.冷水发
相关知识
一、水发
水发根据水温不同可分为冷水发和热水发两种。
热水发具体可分为以下几种。
(1)泡发:指将干货原料直接放入热水中浸泡,并按时更换热水,以保持水温,使干货原料缓慢回软的涨发方法。
(2)煮发:指将干货原料放入水中并不断加热,使水温保持在微沸的状态,促使干货原料快速吸水膨胀,质地回软的涨发方法。
(3)焖发:是煮发的关联涨发方法。焖发适用于鱼翅、海参、驼掌、鲍鱼等体积大、质硬、腥膻味重,或者鲜味充足的干货原料。
(4)蒸发:是指将干货原料放入蒸笼中隔水蒸,利用蒸汽使原料吸水膨胀的涨发方法。蒸发适用于采用焖发也不易发透,以及容易散碎的干货原料。
2.热水发
二、碱发
碱发是指将干货原料用清水浸软,然后放入碱性溶液浸泡,利用碱的脱脂和腐蚀作用,使原料涨发回软的涨发方法。碱发可分为生碱水发和熟碱水发两种。
(1)生碱水发:首先用清水将干货原料浸泡至柔软,然后将原料放入1 ∶ 20(食用纯碱和水的体积比)的生碱水中泡发,并将碱水的温度保持在80℃~ 90℃,最后用开水洗净碱味。
(2)熟碱水发:首先将水、食用纯碱、生石灰按照18 ∶ 1 ∶ 0.4(体积比)的比例配制碱溶液,滤取澄清,接着将用清水泡软的干货原料放入其中进行涨发,涨发过程中无须加热,发透后捞出原料,最后用清水浸泡原料并不断换水,使其退碱。
油发是指将干货原料放入凉油或温油(低于60℃)锅中浸泡,待其回软、体积缩小后再升高油温,使原料浸泡至体积膨胀、质地疏松(若干货原料体积较大,可在油中浸泡回软后改刀成小块,再进行涨发)。
油发适用于鱼肚、肉皮、蹄筋等富含胶质和结缔组织的干货原料。
油发后的原料中含有大量油脂,使用前应先用碱溶液浸泡脱脂,并在碱溶液中进一步浸泡涨发,恢复原料的原有质地后,再用清水浸泡,以清除碱味。
三、油发
火发是牛掌、驼峰、岩参、乌参等特殊干货原料,在进行水发前的一种辅助加工方法。
火发是利用火的烧燎清除干货原料表面的绒毛、角质及钙化的硬皮,通常包含烧、刮(刮皮)、浸(浸泡)、滚(滚烫)、煨(用大火将水烧开后,用小火长时间加热)等工序。
四、火发
晶体发是将干货原料放入盛有食盐或沙子的锅内并加热,然后炒、焖一定时间,使原料膨胀松软的涨发方法。晶体发可分为盐发和沙发两种。
(1)盐发:指用食盐作为传热媒介发制干货原料的方法。
(2)沙发:指用沙子作为传热媒介发制干货原料的方法。沙发的操作与盐发基本相同,由于原料上附着的沙粒很难清除,故很少采用。
五、晶体发
提 示
晶体发与油发的原理相似,因此使用油发的干货原料也可使用晶体发进行涨发。
相对于油发,晶体发不但节约用油,且可直接涨发受潮的干货原料,而不必另行烘干,但晶体发原料的色泽不如油发的光洁美观,且晶体发后的原料必须用热水再泡发来清除原料中的盐分或沙粒。
任务实施
一、发制海参——水发
提 示
海参涨发的质量要求为:质地爽滑、脆嫩,涨发率达250%。
由于海参大小和质地不同,不能同时发透,因此在涨发过程中应随时将涨发好的海参拣出,以免过度涨发。对于外皮又厚又硬的无刺海参,可先用炭火将其表皮烧至炭化,并刮去炭化部分,然后再进行涨发。
二、发制牛蹄筋——油发
感谢一路有你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