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一 烹饪综述 课件(共25张PPT)-《烹饪概论》同步教学(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项目一 烹饪综述 课件(共25张PPT)-《烹饪概论》同步教学(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资源简介

(共25张PPT)
项目一
烹饪综述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质量逐渐提高,对饮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社会对烹饪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要求越来越高。作为一名烹饪专业的学生,首先应对烹饪有一个基本的认识,才能更好地学习烹饪相关的专业知识。本项目将介绍烹饪的相关概念和烹饪的社会作用,使学生对烹饪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了解烹饪、烹调、烹调技术、烹饪学等概念。
了解烹饪的社会作用。
了解烹饪的社会作用
任务二
了解烹饪的相关概念
任务一
近几年,《舌尖上的中国》《寻味顺德》《早餐中国》等一系列美食纪录片大火,它们用琳琅满目的美食、精湛的烹饪工艺吊足了观众的胃口,道道佳肴令人垂涎欲滴,被网友戏称为“舔屏”大片。但当被问到“烹饪”的含义究竟是什么时,大概很多人都会回答,烹饪就是做饭、做菜嘛。
其实,烹饪并不仅仅是简单地做饭、做菜,更是一门对食品进行加工处理,使其更美味、更美观、更有营养价值的艺术。为了更好地理解烹饪的含义,下面先来了解烹饪的相关概念。
一、什么是烹饪
中国烹饪具有悠久的发展历史,不同时期“烹饪”的概念也有所不同。
《周易》 “鼎卦”:
“以木巽火,烹饪也。”
简单地说,古代的烹饪就是把生食加热成熟食的过程。
古代烹饪
烹饪是艺术
现代烹饪
涉及:生物学 物理学
营养卫生学 农学
水产学 食品学
工艺学 营销学
历史学 民俗学
现代烹饪已发展成一门综合学科,有些学者还将烹饪列为文化范畴,称其为“烹饪的艺术”和“吃的科学”。
狭义的烹饪是指以手工为主,将食物原料加工成饭食菜品的过程。现在通常所说的烹饪,一般就是指狭义的烹饪。
广义的烹饪泛指主食(米饭、馒头、面条等)、副食(蔬菜、鱼、肉、蛋等)和饮料(酒、茶、咖啡、冰淇淋等)等各种食品的加工制作过程。无论是手工制作还是机械加工,都属于广义烹饪的范畴。
二、什么是烹调
“烹调”一词最早出现于800多年前的南宋,见于陆游的《剑南诗稿》,原文是:“菜把青青间药苗,豉香白盐自烹调。”意思是园圃中的菜苗青青夹杂着药苗,将采下的青菜用喷香的豆豉和雪白的盐巴来烹调。
烹调是指通过加热和调制,将加工、切配好的烹饪原料熟制成菜肴的操作过程。
“烹”可理解为通过加热的方法将烹饪原料制成菜肴;
“调”可理解为通过调味、调色、调香、调形等方法,使菜肴滋味可口、色泽诱人、形态美观。
三、什么是烹调技术
烹调技术的概念可分为狭义和广义两种。
狭义的烹调技术是指菜肴的制作方法与技能,包括原料的挂糊、上浆、勾芡、预熟处理,以及菜肴的制熟、调味、装盘技艺等;
广义的烹调技术除菜肴制作技术外,还包括面点制作技术。
四、什么是烹饪工艺
烹饪工艺是有计划、有目的、有程序地利用炊制工具和炉灶设备,对烹饪原料进行切割、组配、调味、烹制和美化,使其成为能满足人们饮食需要的菜点的手工工艺。
“工”
“艺”
烹饪工艺
即加工技术
即烹饪艺术
将两者有机结合,形成技术与艺术的统一,才能称之为完整意义上的烹饪工艺。
五、什么是烹饪史
烹饪史是以历代烹饪原料、炊饮器皿、调制方法、菜品属性、筵宴格局和菜系演变等作为研究课题,对中国烹饪的发展过程及其规律进行研究的科学。它可以勾画出各个历史时期的饮食风貌,指出烹饪在不同时期的成就与不足。了解烹饪史有助于我们深刻了解中国的烹饪文化,并对烹饪未来的发展趋势做出预测。
06
烹饪古籍研究
02
专题史研究
04
通史研究
05
烹饪文物研究
03
地方史研究
01
断代史研究
中国烹饪史的研究
六、什么是烹饪学
烹饪学是一门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的学科,它研究中国菜品的制作及消费规律,揭示中国烹饪发展的基本规律,剖析中国烹饪的基本特征,阐述中国烹饪的基本理论。
烹饪学既是综合学科,又是边缘学科,它涉及化学、物理学、生理卫生学、营养卫生学、饮食心理学、哲学、工艺美术学、民俗学、经济学等50多门学科,并以此构成自己的科学基础和理论依据。我国烹饪学尚处于起步阶段,主要以烹饪食材、烹饪工艺、烹饪产品消费、烹饪和养生的关系等为研究内容。
在中国历史上有很长一段时间,厨师的地位非常低下,被认为是“下九流”的职业。这是由于在封建社会中,劳动者的社会地位比较低下,人们普遍认为只有迫于生计的人才会去做厨师。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和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步提高,逐渐对厨师所从事的烹饪行业在人类社会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有了了解。因此,厨师和烹饪行业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尊重和重视。下面便来了解烹饪的社会作用。
一、烹饪的社会功能分类
01
家庭烹饪
04
差旅烹饪
05
特殊烹饪
02
团餐烹饪
03
筵宴烹饪
烹饪按照其社会功能不同分类
家庭烹饪是以家庭为单位的、分布最广泛的烹饪活动,如图所示。它对整个国家、整个民族的人民体质有着最直接的影响。
1.家庭烹饪
家庭烹饪具有设备简单、技术单一的特点,其主要追求实用性、经济性和便捷性。
民族风俗习惯
地理气候
物产状况
经济条件
个人好恶
家庭烹饪的影响因素
团餐烹饪以“大锅菜”的形式为主,在供应上消费者的选择性较少。团餐烹饪更侧重于为消费者提供健康的餐饮,要求配菜合理、营养均衡,但通常对餐饮的品种、花色和味道要求不高。
团餐烹饪是对大型工业企业、商业机构、政府机构和其他社团的职员餐饮,以及教学机构的教师和学生餐饮等进行制作和供应的烹饪活动,如图所示。
2.团餐烹饪
团餐烹饪
筵宴烹饪是以盈利为主要目的,能够适应不同层次、不同目的和不同需求的烹饪活动。筵宴烹饪是社会烹饪的主要力量,基本上代表着社会烹饪的发展水平,并对整个社会的餐饮市场具有重要的引导作用。
3.筵宴烹饪
筵宴烹饪通常在酒店、饭店、度假村等设施中进行,由专业厨师主持其主要技术工作,在技术上追求饮食美。
选料精细
工艺考究
表现手法多样
筵宴烹饪的特点
4.差旅烹饪
差旅烹饪是为出差人员和旅行者等流动人群提供服务的烹饪活动。
差旅烹饪大致可分为两种:
一种主要用于补充人体营养,类似于团餐烹饪,如火车和飞机上的盒饭制作;
一种除了补充营养的作用外,对其选料、外观和味道等也有较高要求,类似于筵宴烹饪,如一些高级旅行团的餐饮供应。
5.特殊烹饪
特殊烹饪是对孕妇、老人、婴幼儿和各类病患等特殊人群提供服务的烹饪活动。此类烹饪一般都有特殊要求,必须严格按照要求进行操作。
二、烹饪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烹饪在人类社会的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推动社交活动
繁荣社会经济
促进人类文明发展
改善人类饮食生活
烹饪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烹饪的诞生是以用火熟食为标志的,而火的使用是人类区别于动物的起始点,因为这是人类第一次支配了一种自然力量。
用火熟食改变了人类茹毛饮血的野蛮生活方式,能很大程度上保障人类的身体健康,有助于人类消化食物和改善营养。从这个角度来说,烹饪为人类的体力和智力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使人类社会的文明程度得到进一步发展。
1.促进人类文明发展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饮食是人类生存的基本需求,而烹饪技术的高低直接关系到饮食的质量。高超的烹饪技术,不仅可为人类提供富含营养的高品质饮食,满足人类饮食生活中的物质需求,还可使人类在精神上获得美的享受,感受饮食文化所包含的底蕴。
2.改善人类饮食生活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交际性的社会活动也越来越多。一般情况下,社交活动大都伴随着餐饮活动,而烹饪技术是餐饮质量的保障。因此,可以说烹饪在许多社交活动中起着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
3.推动社交活动
烹饪行业属于第三产业,为社会提供服务性劳动,在将食品原料加工成人们需要的餐饮产品的劳动过程中,不断为社会创造着物质财富,直接影响着整个社会经济的繁荣。
4.繁荣社会经济
谢谢观赏!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