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47张PPT)第1章 中国历史文化学习目标引例1.1 中国历史发展概要1.2 中国历史文化常识本章概要单元训练单元考核引例 “历史朝代歌”唐尧虞舜夏商周,春秋战国乱悠悠,秦汉三国晋统一,南朝北朝是对头,隋唐五代又十国,宋元明清帝王休。古人类 代表性考古发现直立猿人 云南元谋人、陕西蓝田人、北京人智人 早期智人 陕西大荔人、山西丁村人、广东马坝人晚期智人 北京山顶洞人、广西柳江人、四川资阳人1.1 中国历史发展概要1.1.1 远古时代原 始 社 会 考 古 文 化氏族社会 代表性考古文化 特点母系氏族社会 河姆渡文化(浙江余姚) 仰韶文化(西安半坡遗址) 母权财产公有父系氏族社会 山东大汶口文化 山东龙山文化 浙江良渚文化 父权财产私有1.1 中国历史发展概要1.1.2 夏、商、周时期1.1.3 秦、汉时期1.1.4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1.1.5 隋、唐时期1.1.6 五代十国、辽、宋、西夏、金、元时期1.1.7 明、清时期(鸦片战争以前)1.1.8 近代讨 论“这个人姓X”,“某某人,XX氏”,请问“姓”“氏” 有什么区别呢?1.2 中国历史文化常识1.2.1 姓氏称谓1) 姓氏中国人在三皇五帝以前(距今约五千年),就有了姓。据传说,姓的最早起源与原始民族的图腾崇拜有关。氏族部落不但对图腾奉若神明,而且把它作为本氏族的标记。姓的形成还与女性分不开。母系氏族社会,只知有母,不知有父。所以“姓”是“女”和“生”组成,就说明最早的姓,是跟母亲的姓。在上古三代,姓和氏不是一码事。氏是从姓那儿派生出来。从汉代开始,姓氏混而为一。现代我们中国人的姓,大部分是从几千年前代代相传下来的。讨 论古代多数人,尤其是做官的和知识分子既有“名”又有“字”,有些人名、字之外还有“号”。如唐伯虎又叫唐寅。请问“名”与“字” 有什么区别呢?名是幼时起的,供长辈呼唤。男子到了二十岁成人,要举行冠礼,这标志着本人要出仕,进人社会。女子长大后也要离开母家而许嫁,未许嫁的叫“未字”,亦可叫“待字”。十五岁许嫁时,举行笄(ji)礼,也要取字,供朋友呼唤。2)名、字、号所谓“名”,是社会上个人的特称,即个人在社会上所使用的符号。“字”往往是名的解释和补充,是与“名”相表里的,所以又称“表字”。现在的人,大多数有“名”,无“字”,所以当我们说到“名字”的时候,通常指的仅仅是人的名,或姓名。号号是人的别称,所以又叫“别号”。号的实用性很强,除供人呼唤外,还用作文章、书籍、字画的署名。李白号“青莲居士”;白居易自称‘香山居士”;苏轼号“东坡居士”,范成大自号“石湖居士”;李清照自号“易安居士”。3)帝王的各种名号(1)后、王、天子、皇帝“后”、“王”的称谓始于原始社会,夏、商、周三代的最高统治者都称为“王”。“天子”一称始于西周。自春秋战国诸侯争霸以后,各诸侯国的君主纷纷开始自称为“王”。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统一全国,建立中央集权制国家,始称“皇帝”。此后,“皇帝”的称谓被我国封建社会历代君主所沿用,成为最高统治者的专有名称。(2)谥号皇帝死后,大臣们根据皇帝生前事迹拟定的一种称号。美谥:如昭、文、武、庄、烈恶谥:如厉、炀、幽平谥:如怀、悼、哀(3)庙号帝王死后,根据他在皇族中的世系,奉入祖庙祭祀,并追尊为某祖、某宗,就是庙号。如:宋太祖(赵匡胤)唐太宗(李世民)提问:下列帝王的称号哪是谥号?哪是庙号?周厉王 隋炀帝汉高祖(刘邦)唐太宗(李世民)元太祖(成吉思汗)提问:下列帝王的称号哪是谥号?哪是庙号?明太祖(朱元璋)明成祖(朱棣)提问:下列帝王的称号哪是谥号?哪是庙号?(4)尊号帝、后在生前接受的尊崇颂扬性称号。如:慈禧、圣母皇太后(叶赫那拉氏)则天大圣皇帝(则天顺圣皇后 )(5)年号封建帝王即位,为纪年而设置的称号,是某皇帝当政的时代标志,它起源于汉代。汉武帝第一个年号是“建元”,为中国史上的第一个年号纪年(公元前140年)。建元七年改换年号为“元光”,这一年就是元光元年。元年:1.帝王即位的第一年。2.指帝王改换年号的第一年。新君继位于次年改用新年号,叫“改元”。一个皇帝在位期间,遇到重大事件如瑞祥灾异等,也常改元.如武则天在位期间,一共用了17个年号。年号的拟定,均选吉利样瑞词语一般选用两个字。如东汉章帝年号建初、元和、章和;晋武帝司马炎年号泰始、咸宁、太康、太熙等等。乾 隆庙号.谥号和尊号:高宗法天隆运至诚先觉体元立极敷文奋武钦明孝慈神圣纯皇帝 讳弘历 )唐武则天年号:天册万岁、万岁登封、万岁通天;宋太宗赵光义年号:太平兴国建武中元(汉光武帝)年号个别也用六个字的:西夏惠帝赵秉常年号“天赐礼盛国庆”。年号没有超过六个字的.因年号过长不便称谓。(6)陵号帝王陵墓的名号,始于西汉。如:汉茂陵茂陵是汉武帝的陵墓,位于陕西兴平县城东15公里。昭陵是唐朝第二代皇帝李世民的陵墓,是陕西关中“唐十八陵”中规模最大的一座,被誉为“天下名陵” 。唐 乾 陵4)皇族、皇戚的称谓太皇太后、皇太后、皇后、嫔妃太皇太后:皇帝的祖母。皇太后:皇帝的母亲。皇后:皇帝的正妻。嫔妃:皇帝诸妻的通称。有美人、贵人、才人、昭仪、贵妃等称号。5)避讳“避讳”就是不直接说出或写出君主或尊长的名字,凡遇到和君长名字相同的字或音,用改字、空字、缺笔或改变读音的办法来回避。起源于周朝,避讳有“国讳”,“家讳”和“圣人讳”三种。1.2.2 古代科举制度名称 主考 称呼 第一名称谓 童试 生员(秀才) 乡试 省城 举人(孝廉) 解元连中三元会试 京城(礼部) 贡士 会元 (会魁) 殿试 (廷试) 皇帝 进士 一甲三名 (三鼎甲) 第一:状元 第二:榜眼 第三:探花 1.2.3 古代天文历法1)古代农历(1)阴阳历阳历:以太阳的运动为依据。阴历:以月亮的运动为依据。每月的第一天叫“朔”,每月的十五日叫“望”,十五日的后一日叫“既望”,每月的最后一日叫“晦”。(2)四时二十四节气四时也称四季。一季为三个月,孟、仲、季。正月、二月、三月为春,可称为孟春、仲春、季春之月。二十四节气以回归年为周期循环往复。它根据季节的变化,将一年分为24个节,也称“气”或“节气”。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为了便于记忆,人们编了一首二十四节气歌: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3)干支纪时干支是天干,地支的合称。干指天干,共有10个符号:1 2 3 4 5 6 7 8 9 10甲 乙 丙 丁 戊 己 庚 辛 壬 癸支指地支,共有12个符号: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子 丑 寅 卯 辰 巳 午 未 申 酉 戌 亥鼠 牛 虎 兔 龙 蛇 马 羊 猴 鸡 狗 猪干支纪年干和支组合后用于纪年。将十天干和十二地支按顺序搭配组合成干支,用于纪年。按此排法,当天干10个符号排了六轮与地支12个符号排了五轮以后,可构成60干支。续排下去又将恢复原状,周而复始,即如民间所说“六十年转甲子”。计日干支纪时,即将一昼夜分为十二时辰,用十二地支记录每天的时辰。每日24小时,2个小时为一时辰。子时 23:00——1:002)古代计时器(1)漏壶每个壶近底部都有一个滴水口,壶盖上开有一个进水孔。(2) 圭 表圭表是一种既简单又重要的测天仪器,它由垂直的表(一般高八尺)和水平的圭组成。石板制成的尺子平铺在地面上,与立表垂直,尺子的一头连着表基,另一头则伸向正北方向,这把用石板制成的尺子叫“圭”。正午时表影投在石板上,古人就能直接读出表影的长度值。古人就以正午时的表影长度来确定节气和一年的长度。圭表在阴天与夜间不能使用。日晷(gui)又称“日规”,是我国古代利用日影测得时刻的一种计时仪器。通常由铜制的指针和石制的圆盘组成。铜制的指针叫做“晷针”,垂直地穿过圆盘中心,起着圭表中立竿的作用,因此,晷针又叫“表”,石制的圆盘叫做“晷面”,安放在石台上,呈南高北低,使晷面平行于天赤道面。晷面的正反两面刻划出12个大格,每个大格代表两个小时。(3)香篆(更香)一盘香可用二十四小时,由于香篆的价格便宜,即使平民百姓也能使用,因而它的流传也就异常广泛。香篆的优点除了材料易得、价格便宜、使用方法简便之外, 还可以随身携带,用于行进中的车船、军队和商旅。但它也有缺点,如使用时易受空气湿度和空气流动的影响。(4) 辊 弹辊弹是唐代僧人文浩发明的一种计时器,由于避免了上述缺点,在实际应用中有着自己独特的风格。在宽、高各3尺的 屏风上,装贴一根7尺5寸长的竹管。竹管分成四段,做成 “之”字形。管顶是一朵铜制的莲花,竹管的出口下也是一朵铜莲花。用10个重半两铜圆弹,依次从竹管上口投下,经过 “之”字形竹管落入铜荷花中,发出清脆的响声。听到响声即投第二个铜弹。屏风上挂有20块木牌,投完10弹,翻牌1块。20 块都翻完了,再重复进行。一昼夜翻牌60遍,投弹1.2万次。按 古人把一昼夜分为一百刻计算,一刻要翻12块,投弹120次。1.2.4 阴阳五行八卦1)阴阳“阴阳”最早见于《易经》,原指向日为阳,背日为阴,后扩展引申为事物的对立统一,并由此产生了我国古代朴素的辩证法。2)五 行“五”是指金、木、水、火、土五种物质。“行”就是运动变化、运动不息的意思。“五行”就是金、木、水、火、土五种物质的运动变化。这一学说认为:宇宙间的一切事物,都是由金、木、水、火、土五种物质所构成的。它们相生相克,构成万事万物的变化发展。自然界各种事物或现象的发展变化,都是这五种物质不断运动和相互作用的结果。五行相生五行相生好比母生子,有相亲相爱之情,意味着畅顺、吉祥。木生火:火要依靠柴薪来维持燃烧火生土:土要依靠太阳来普照土生金:金要依靠山岩来储存金生水:水要依靠铁器来开导疏通水生木:木要依靠雨露来灌溉五行相克五行相克,好比战争,彼此敌对。木克土:树木可以入土火克金:烈火可以溶金土克水:土可以覆水金克木:金可以伐木水克火:水可以灭火火土金水生木生生生生克克克克克五行跟五色木=青色,为木叶萌芽之色火=赤色,为篝火燃烧之色土=黄色,为地气勃发之色金=白色,为金属光泽之色水=黑色,为深渊无垠之色五行、五方、五色关系图水 北 黑火 南 红金西白木东青土 中 黄3)八卦八卦是《易》中的八种符号,由阴爻(- -)阳爻变化而来,每个卦都有三个爻(yao)乾——天 坤——地震——雷 艮(gen)——山离——火 坎——水兑——泽 巽(xun)——风1.2.5 古代科技成就1)数学2)天文历法3)医药学4)地理学5)中国具有世界意义的科学发明中国历史发展概要中国历史文化常识中国历史文化远古时代夏、商、周时期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五代、辽、宋、西夏、金、元时期姓氏称谓古代天文历法古代科技成就秦、汉时期隋、唐时期明、清时期(鸦片战争以前)近 代古代科举制度阴阳五行八卦中国历史文化资料搜集实训题:中国历史文化资料分析及运用【情境设计】每位学生根据某地历史文化旅游资源构成情况,利用图书馆、网络以及实地考察,搜集某地的历史文化旅游资源构成情况的资料,并在此基础上撰写《××历史文化旅游资源搜集实训报告》。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