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中考语文模拟练习卷(三)(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4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中考语文模拟练习卷(三)(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3—2024学年度中考模拟练习卷(三)
语文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25分)
近日,哈尔滨的许多公园有了新变化:围栏少,入口多了。市民推窗见绿,出门入园,在家门口即可享受美景。学校开展了相关研学活动,同学们完成了以下研学日志。
以前,许多公园的入口位置偏僻(pì),道路狭窄,游人进出不便。现在,随处都可入国。市民纷至踏来,或欣赏美景,或休闲健身,别有一番韵(yùn)味。老师也带领同学们来这里研学,感受大自然的魅力。
拾级而上,到达公园高处。凭(píng)栏远眺,城市繁华尽收眼底;俯瞰脚下,高树低树俯仰生姿。鸟儿在树上栖(xī)息,清脆的鸣叫声此起彼伏。这一切,宛如一幅写意画,又似一曲交响乐。
围栏拆除后,“无界公园”将自然风景融入了城市。
1.(3分)以上文段中标注的四个字的读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僻(pì) B.韵(yùn) C.凭(píng) D.栖(xī)
2.(3分)以上文段中四个画线词语,书写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纷至踏来 B.拾级而上 C.此起彼伏 D.俯仰生姿
3.(3分)下列对病句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读者深受喜爱的杨绛先生,不凡的一生中,留下了大量文风质朴、寓意深刻的作品。
(将“读者”和“深受”调换位置。)
B.在中央大街街口过马路时,我看到前面有辆汽车突然渐渐地放慢了速度。
(删掉“突然”。)
C.长江安庆段干流、支流水位连续20多天超警戒水位,逼迫历史最高值。
(将“逼迫”改为“逼近”。)
D.为了更好地加强未成年人的思想教育,我们一定要做好引导学生学习先进人物。
(删掉“为了”。)
4.(3分)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叙述有误的一项是( )
A.范仲淹字希文,谥号文正,北宋政治家、文学家。
B.《唐诗三百首》由清代孙洙(zhū)选编,共选入77位唐代诗人的三百余首作品。
C.《大学》是《礼记》的一篇。朱烹把它独立出来,分章断句,加注释,成《大学章句》一书。
D.《儒林外史》是我国清代一部短篇讽刺小说。
5.(3分)下面情境下,语言表达最准确、得体的一项是( )
【情境】有的学生为了迎接中考,整天埋在书堆里,从不参加体育课。体育课上,你邀请不爱运动的小强参加体育活动。你说:
A.小强,你怎么总也不参加体育运动 走!
B.小强,你整天窝在教室里,也不闷得慌 出去活动活动。
C.小强,我们一起出去活动吧,这样可以使你的大脑得到放松,学习效率也可以大大提高。
D.小强,打打篮球吧!
6.(3分)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西安是一块宝地。在这里,中国古代文化仿佛阳光空气一般,弥漫城中。唐代著名诗人的那些名篇名句,很多都与西安有关联。__________________谁看到灞桥、渭水等的名字不会立刻神往盛唐呢 这里到处是诗,美妙的诗;这里到处是梦,神奇的梦;这里是一个诗和梦的世界
A.谁走过丈八沟、乐游原这样的地方不会立即联想到韩愈、柳宗元的文章呢
B.谁走过丈八沟、乐游原这样的地方不会立即联想到杜甫、李商隐的诗篇呢
C.谁走过丈八沟、乐游原这样的地方都会立即联想到韩愈、柳宗元的文章。
D.谁走过丈八沟、乐游原这样的地方都会立即联想到杜甫、李商隐的诗篇。
7.(7分)按教材原文填空。
春到太阳岛,岛上“青树翠蔓,(1)___________________”(柳宗元《小石潭记》);岛内绿草茵茵,你会真切感受到“(2)______________________,浅草才能没马蹄”(白居易《钱塘湖春行》)的绝妙。夏日泛舟松花江,你也许会想起“客路青山外,(3) ”(王湾《次北固山下》);观江上斜阳,会让你联想到“大漠孤烟直,(4) ”(王维《使至塞上》)的别样意境。秋赏五花山,你不由得吟咏“晴空一鹤排云上,(5) ”(刘禹锡《秋词》);见“树木丛生,(6)__________________”(曹操《观沧海》),你不禁发出“实是欲界之仙都”的感叹。走进哈尔滨冰雪大世界,雾凇沆砀,见此情景,你会吟咏“忽如一夜春风来,(7)______________________”(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作为龙江人的你,“乐亦在其中矣”。
二、阅读(45分)
(一)阅读下面甲乙两段文言文,回答8—10题。(9分)
【甲】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节选自《送东阳马生序》)
岳飞,字鹏举,相州汤阴人。少负①气节,沉厚寡言。天资敏悟,强②记书传,尤好《左氏春秋》及孙吴兵法。家贫,拾薪为烛,诵习达旦,不寐。生有神力,未冠,能挽弓三百斤。学射于周同③。同射三失,皆中的④,以示⑤飞。飞引弓一发,破其筈⑥;再发,又中。同大惊,以所爱良弓赠之。飞由是益自练习,尽得同术。
【注释】①负:具有②强;擅长于。③周同;人名,岳飞的射箭师傅。④的:箭靶的中心。⑤示:显示给人看。⑥筈(kuò);箭的末端,射箭时搭在弓弦上的部分。
8.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3分)
(1)每假借于藏书之家 假借: (2)走送之 走:
(3)尤好《左氏春秋》 好:
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1)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2)家贫,拾薪为烛,诵习达旦,不寐。
10.开国文臣之首宋濂,一代名将岳飞,他们的家境共同点是(用原文回答)_____________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爱好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古人去哪里找“热搜”》,回答11-14题。(10分)
古人去哪里找“热搜”
李方恩
①拜科技革命所赐,现代人可以运用各种方便的条件去查询各类知识,了解热点所在。那么,古人没有搜索引擎,如果有类似的需求,该怎么办呢?有办法,他们可以查询类书。   ②中国古代的图书大体上分成“经史子集”四类。其中,经是指儒家经典,史是指史书,子汇集了先秦诸子百家的著作和一些宗教典籍,集收录的则是文学作品。这种分类方法是从隋朝开始的。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这种分类方法越来越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了,因为很多知识无法装到“经史子集”这个体系中。于是,类书就逐渐出现了。  
③类书类似于我们经常用到的各种工具书,但是它有着自身的特点。首先,从内容来看,类书广泛搜集了各种书籍,内容包括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各类知识,这和今天的百科全书有得一比。其次,类书只是把各种知识汇聚到一起,不添加任何评论和批注。最后,从编辑方式来看,类书分门别类地编排了搜集而来的资料,以便于使用者查询。这三个特点是类书最突出的特点。  
④那么,第一部类书是哪一本呢?研究者普遍认为,编订于曹魏年间的《皇览》是我国第一部类书。《皇览》是魏文帝曹丕召集大臣刘劭、王象等人编辑的,全书分成四十多部,一千多卷,八百多万字。A曹丕雅好文章,热爱文学创作,在创作过程中,他经常要查询一些典章故事,在治理国家时,他也希望可以学习先贤明君的事迹。于是,公元220年,他召集了一些名臣儒士,想要编辑这样一部书。这部书费时三年编成,是严格意义上的类书。   ⑤令人遗憾的是,这样一部价值极高的书,大部分都失传了。B到了明朝,一部规模空前的类书《永乐大典》横空出世。《不列颠百科全书》在“百科全书”条目中称《永乐大典》是“世界有史以来最大的百科全书”。注意,此处没有之一。  
⑥《永乐大典》编纂于明朝永乐年间,由明成祖朱棣下令名臣解缙和姚广孝等人主持编纂。朱棣告诉他们:“凡书契以来经史子集百家之书,至于天文、地志、阴阳、医卜、僧道、技艺之言,备辑为一书,毋厌浩繁!”意思是说,从文字形成以来所有的著作,你们都要把它们分门别类地弄成一部书,不要嫌多。这部书从1403年开始编纂,直到1408年才最后完成。全书一共22937卷,11095册,约3.7亿字,汇集图书近8000种,是一部全面反映中国传统文化光辉成就的扛鼎之作,也成为中国文化的一张名片。  
⑦从古代各种各样的类书,再到今天各种各样的搜索引擎,变化的只是形式,不变的则是人类对各种旧闻新知的好奇心。
(摘自《知识窗》2020年第4期,有改动)
11.(2分)结合第③段内容,请用一句话说说什么是类书。
12.(3分)下面这句话放在A、B两处的哪一处更适合 为什么
好在这部书开了类书编纂的先河,此后各种类书层出不穷,名气较大的有唐朝的《艺文类聚》、宋朝的《太平御览》《册府元龟》。
13.(2分)第⑥段划线句子运用了哪两种说明方法
14.(3分)为了准备辩论赛,你需要到古籍图书室去查阅下列语句的相关资料。为提高检索效率,你应该到“经史子集”哪一类去查找
甲: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陈涉世家》)
乙: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大道之行也》)
丙: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岳阳楼记》)
甲: 乙: 丙:
(三)阅读《孩子,有些东西不属于你》,回答15—19题。(15分)
孩子,有些东西不属于你
周海亮
我在始发站上了公共汽车,坐到最后一排。在我的后面,紧跟着上来一对母女。妈妈三十多岁,戴着无框眼镜。她的女儿五六岁,怀里紧抱着一只毛绒玩具。那时车厢里尚有部分空座,可是小女孩瞅瞅那些空座,然后坚定地指指我,对她妈妈说:“我要坐那里。”
我愣住了。
女人抱歉地冲我笑笑。她低下头,对小女孩说:“咱们去那边靠窗的位置坐吧。”
“不,我要坐那里!”小女孩再一次指指我。
我不知道小女孩为什么非要坐到我的位置,但我知道,现在她与妈妈犟上了,任女人如何哄她,就是站在那里,不肯随女人去坐。她不去坐,女人也不去,两个人站在狭窄的过道里,任很多人用异样的目光打量她们。
我想,现在小女孩想要的并非一个座位,而是一种满足,习惯性的满足,有理或者无理要求的满足,或许大多数时候,她的这种满足可以在家里得到,在她妈妈那里得到,问题是,现在,她并不是在家里。
“你应该向我要这个座位,而不是你的妈妈。”我终于忍不住了,提醒她说。
小女孩似乎没有听到我的话。她看着妈妈,拽着妈妈的手,说:“我要坐那里,我要坐那里。”
“那你们过来坐吧。”我说,“你和你妈妈挤一挤,或者你妈妈抱着你……”虽然我并不想惯着她,可是我实在不忍看到女人尴尬的模样。
“不!”她说,“我不要和妈妈一起坐!我要一个人坐!”
这就太过分了。或者说,对她的妈妈来说,这已经远非胡搅蛮缠,而是威胁了。
我告诉小女孩,她乘公共汽车是免费的,她的妈妈并没有为她花一分钱。既然是免费,公共汽车上就没有给她准备座位。现在我把座位让给她,她应该把座位让给妈妈。或者,就算她花了钱,就算她有一个座位,有老人或者孕妇上来,她也应该给他们让座。现在,全社会都在这样做。
“我要坐那个座位!”小女孩对我的话充耳不闻,她一门心思缠着她的妈妈。
我想起一个词:教养。
那天,直到终点,我也没有给她让座。我始终坐得安安稳稳,再也没有和小女孩说一句话。而她则始终站在我的面前,拽着妈妈的手,每隔一会儿,就要说一遍“我要坐那个座位”。
可是,没有用。她的要求在今天、在这辆公共汽车上、在我的面前,注定不会得到满足。
车上的人看着我,看着她,看着她的妈妈,目光里,各种情绪都有。但不管如何,我想,大概没有人觉得这个小女孩可怜,也没有人觉得我应该把座位让给她。
那天我必须拒绝她,不仅要用语言,还要用行动。我想告诉这个小女孩:这世上,有些东西并不属于她。不属于她的东西,并非撒娇,或者威胁唯一可以对她没有立场和底线的妈妈就可以得到的。
小女孩终会长大。但愿长大后她会明白:世界不是她家的客厅,别人的东西不是她怀里的毛绒玩具,别人也绝非她的妈妈。
这是世间最为简单的道理。
(选文有改动)
15.(3分)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16.(3分)车上明明有空座,小女孩却偏要坐“我”的位置。对此中原因,作者是如何推断的
17.(3分)在要座的过程中,作者写了小女孩哪些没有教养的表现 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填在横线上。
(1)当我告诉她“应该向我要这个座位”时,小女孩
(2)当我说让她过来“和妈妈一起坐”时,小女孩
(3)当我给她讲关于让座的道理时,小女孩
18.(3分)体会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根据文章内容,说说在此情境下,人们对我们三个人(我,
小女孩和她的妈妈)可能会有哪些不同的情绪
19.(3分)读了此文,你想给小女孩(或者她的妈妈)怎样的忠告
(四)阅读《“咬咬牙”的坚持》,回答20—23题。(11分)
“咬咬牙”的坚持
向贤彪
①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干事创业,往往需要一番“咬咬牙”的坚持。
②党史上,有位干部因“咬牙”而闻名。1943年,冀南抗日根据地斗争异常艰苦与残酷:与敌战斗频繁,又遇严重旱灾,白花花的盐碱地颗粒无收;日军还放水淹地造成水患,导致痢疾、霍乱等瘟疫盛行。时任冀南区党委书记、行署主任兼冀南军区政治委员的宋任穷,一边坚持对敌作战,一边组织生产自救,还深入敌后做群众工作,累得多次吐血。凭着顽强的意志和乐观主义精神,他率领冀南军民咬紧牙关度过了最艰难的时期,因此得名“咬牙干部”。
③“咬牙”体现的是坚韧。(1)人生之路难以一帆风顺,惟有不畏艰险、直面挑战,坚持不懈、持之以恒,才能采撷成功的果实。(2)习近平总书记当年在梁家河插队时,什么活儿都干,开荒、种地、铡草、放羊、拉煤、打坝、挑粪……从来不惜力,磨砺出不畏艰险、百折不挠的意志品格。成功往往只奖赏那些坚韧的人。一项事业、一件工作干到最艰难的时候,往往也最需要咬紧牙关。而一旦坚持下来,就容易突出重围、打开局面。
④“咬牙”彰显的是智慧。京剧《沙家浜》中,18名新四军伤病员被困于芦苇荡,因连续多日面临日伪军的“扫荡”,体力和毅力几近于极限。指导员郭建光激励大家:有利的情况和主动的恢复,往往产生于再坚持一下的努力之中。最终,他们以“再坚持一下”的顽强精神,迎来了大部队的反“扫荡”行动。咬紧牙关的坚持精神,不仅需要不畏艰难的勇敢,也需要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智慧。咬紧牙关坚持下去,就能变被动为主动。
⑤“咬牙”蕴含的是担当。在重压和困难面前“咬牙”坚持,强健的是人的内心。“拼命黄郎”黄大年,平均每年出差130多天,一回来就一头扎进办公室。正是“咬牙”背后的担当精神,成就了黄大年无悔的人生。
⑥行百里者半九十。越接近成功就越艰难,越艰难就越要坚持,否则就会前功尽弃、半途而废。从某种意义上说,“咬牙”是成功的序曲。没有松骨峰战斗中志愿军的“咬牙”,就没有以“气”胜“钢”的功绩;没有王进喜用身体堵住井喷的“咬牙”,就没有大庆油田的传奇;没有谷文昌一次次面对失败后的“咬牙”,就没有沙海变绿洲的奇迹。拿出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执着,砥砺千磨万击还坚劲的意志,知难而进、久久为功,多经历几次“咬牙”,一个人必能闯关夺隘、化险为夷,用奋斗之犁开辟前行之路。
⑦惟其艰难,更显勇毅。“咬牙”是一种修炼,在一次次“咬牙”中,软弱将变得坚强,稚嫩将变得成熟,徘徊将变得坚定。
20.(3分)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1.(3分)文章③-⑤段是从哪三个方面论述“咬牙”精神的
22.(2分)请指出下面句子所运用的论证方法。(一个括号只能填写一种论证方法)
(1)人生之路难以一帆风顺,惟有不畏艰险、直面挑战,坚持不懈、持之以恒,才能采撷成功的果实。( )
(2)习近平总书记当年在梁家河插队时,什么活儿都干,开荒、种地、铡草、放羊、拉煤、挑粪……( )
23.(3分)说说第⑥段画线句有何含义。
三、作文(50分)
24.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作文
(1)命题作文
培根说:“欣赏者心中有朝霞、露珠和常年盛开的花朵。”我们希望得到他人的欣赏,他人的欣赏如暖流滋润心田,让人获得奋进的力量;我们也要学会欣赏他人,欣赏他人会在自己心中插下善与爱的种子,不断提升人生境界;我们还要学会欣赏自己,欣赏自己才会内心有光,自信乐观地面对生活。对此,你有怎样的经历和感悟呢
请以“学会欣赏”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①将题目抄写在答题卡作文纸的第一行(题目前空四格);
②文体自选(诗歌、戏剧除外);
③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④不少于600字;
⑤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
(2)给材料作文
孔子有个学生看到一小孩掉进湍急的河里,就奋不顾身跳下去把他救起。这个小孩的父亲很感动,于是送了一头牛给他表示感谢,他高兴地接受了。当时一头牛价格昂贵,类似现在的一辆豪华摩托车。大家议论纷纷,认为他太贪心,这让他很苦恼。孔子听说此事后对这个学生说,你做得对,因为你的行为向社会宣告:只要冒着危险救了人,无论多大的奖赏都可以心安理得地收下,这样可以鼓励更多的人去教人。
这个材料至少给了我们这样一些启示;
1.善举应该得到酬报,不让行善之人蒙受损失。
2.传统观念里过分强调道德而忽视利益,其实二者并不矛盾,重义轻利但不排斥利。
3.评价好事的标准应是于己于人都有好处,这样才能促进社会道德风尚的良性循环。请根据以上材料,自选角度,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所写文章主旨必须从所给材料中提炼,但不要对材料扩写、续写和改写,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②立意自定,题目自拟,文体自选(诗歌、戏剧除外);
③不少于600字;
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
2023—2024学年度中考模拟练习卷(三)
语文试卷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25分)
1.D
2.A
3.D (在结尾加上“工作”。)
4.D (《儒林外史》是我国清代一部长篇讽刺小说。)
5.C
6.B
7.(1)蒙络摇缀 (2)乱花渐欲迷人眼 (3)行舟绿水前 (4)长河落日圆
(5)便引诗情到碧霄(6)百草丰茂 (7)千树万树梨花开
二、阅读(45分)
(一)阅读下面甲乙两段文言文,回答8—10题。(9分)
8.(1)借。(2)跑。 (3)喜爱。
9.(1)天气特别冷的时候,砚池里的墨水结成坚冰,手指不能屈伸,也不敢放松。
(2)他家里贫穷,捡拾柴火当作灯烛来照明,背诵学习到天亮都不睡觉。
3.生有神力/未冠/能挽弓三百斤。
4.家贫 读书
(二)阅读《古人去哪里找“热搜”》,回答11-14题。(10分)
11.类书是广泛搜集书籍中的各种知识,并分门别类地编排起来,以便于查询的工具书。
12.应放在B处。因为“好在这部书”指的就是上面提到的“编订于曹魏年间的《皇览》”,④⑤⑥三段是按照时间顺序,从曹魏时的《皇览》到明朝的《永乐大典》来介绍类书。
13.示例一: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准确、具体地说明了《永乐大典》具有广泛搜集书籍中的各种知识这一特点,增强了说明文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示例二:运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把《永乐大典》比作中国文化的名片,生动形象地说明了《永乐大典》的重要性,使说明对象具体可感。
4.史 经 集
[解析]阅读文章第②段,我们知道经是指儒家经典,史是指史书,子汇集了先秦诸子百家的著作和一些宗教典籍,集收录的则是文学作品。甲选自《陈涉世家》,属于“史”;乙选自《大道之行也》,是儒家经典,属于“经”;丙选自《岳阳楼记》,属于文学作品,属于“集”。
(三)阅读《孩子,有些东西不属于你》,回答15—19题。(15分)
15.公交车上一个小女孩缩着妈妈要坐“我”的座位,“我”因其自私无理的表现而拒绝了她。16.小女孩想要的并非是一个座位,而是一种满足。习惯性的满足,有理或者无理要求的满足。
17.(1)无视我的话继续缠着妈妈要座;(2)坚决拒绝,非得要一个人坐。(3)对我的话充耳不闻,仍然缠着妈妈要座,
18.对我:理解,支持,称赞;对小女孩:生气,无奈,生厌;对她妈妈:同情,批评,责备。
19.示例1(对小女孩):世上每个人都是平等的,没有人有特权要求别人必须满足自己的要求,不能以自我为中心(固执、任性、自私》,要懂得为人处事的道理,使自己成为一个有教养的人。
示例2(对小女孩妈妈):孩子家长要有自己的立场和底钱,不要因溺爱孩子面无原则地迁就;要教育孩子懂得礼貌和谦让,懂得为别人着想,把孩子培养成明辨是非的有修养的人。
(四)阅读《“咬咬牙”的坚持》,回答20—23题。(11分)
20.干事创业,往往需要一番“咬咬牙”的坚持。
21.“咬牙”体现的是坚韧;“咬牙”彰显的是智慧;“咬牙”蕴含的是担当。
22.(1)道理论证 (2)举例论证
23.示例:咬牙’是成功的序曲”的含义是,虽然“咬牙”代表了一种困难和挑战,但正是这种面对困难和挑战的决心和毅力,才为后来的成功打下了基础,成为了成功的前奏。换句话说,只有经过艰苦的努力和奋斗,才能迎来成功的到来,因此“咬牙”是成功的必经之路。这句话鼓励人们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要有坚定的信念和毅力,勇往直前,才能最终获得成功。
三、作文(50分)
24.略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