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第二课第一框《坚持依宪治国》教学设计
核心素养目标:
科学精神、政治认同:通过看宪法发展等视频、材料分析、合作探究等,能依照课本说出宪法的构成、基本内容,懂得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懂得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增强国家认同感,培养爱国主义情感。
健全人格、法制意识及公共参与:通过分析材料、图示、讨论交流等,能举例说明宪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和法律效力,懂得保障宪法的实施,必须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教学重难点:
宪法是根本活动准则;宪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的原因
教学方式:分组讨论法、比较法、合作探究法等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首先有请我们今天的时政播报员进行时政播报。
【设计意图:每节课让学生搜集相关时政素材、讲解,拓宽学生的视野,了解国家国际大事,提高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能力。】
展示本单元的思维导图(提前布置,让学生在课堂上,小组内进行交流。)【设计意图:把教材中有关联的知识点联结在一起,从大处着眼,从小处入手,便于学生了解知识的来龙去脉,提升学科素养。】
小组竞赛:在进入今天的新课之前,老师给大家介绍一下本节课我们采用的活动形式是:小组间知识竞赛的形式,给大家温馨提示一下:
1、请同学们集中精力,认真阅读情境材料或看视频,然后积极举手回答相关问题;
2、以快、准为得分标准,每答对一题,给所在的小组得一分;
3、得分最高小组,评为状元组;第二名为榜眼组;第三名为探花组。希望同学团结合作,争取优异成绩。下面我们小试牛刀.回顾旧知,最后一题:我国治国的基本方略是?
生答:依法治国。
教师追问:那么同学们知道,依法治国的核心是什么?
生答:依宪治国。
师:非常棒!那我们今天就来学习第一单元第二课第一节坚持依宪治国。
【设计意图:本环节旨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绝大多数学生主动参与课堂,精诚团结,为本小组的荣誉而战,让枯燥的课堂变得鲜活起来。】
议题介绍:本节课我们采用议题式教学,本节课的总议题是:为什么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两个子议题:
1、为什么说宪法是根本活动准则?
2、为什么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那同学们有没有发现总议题和子议题之间是什么关系?
(如果生茫然,可以让同学们们迅速浏览课本,找出它们之间的联系。
(因果关系)
【设计意图:本环节旨在让学生比较迅速地读懂本课的脉络,即两个子议题是总议题的原因。】
下面我们进入议题一:宪法是根本活动准则观看视频及材料:下面通过观看宪法知多少环节了解宪法的构成;观看宪法的发展视频以及82年宪法诞生过程。
师:广泛征询各地区、各部门、各阶层的意见,并发动和组织广大群众进行全民讨论。在历时四个月的全民讨论。
师:那么问题来了,
1、为什么宪法要经过全民讨论 小组讨论:我国宪法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是国家的根本法。让生明白宪法修改的必要性和宪法的本质。
2.我国对宪法的多次修改说明了什么问题?宪法是随着时代进步,党和人民事业发展而不断发展的。
宪法宣誓:大家知道,我国自2018年增加了国家公职人员就职时进行宪法宣誓制度,让我们一起再重温今年3月份习主席就职时,那庄严的时刻。请大家认真观看,注意观察习主席的宣誓细节。师播放习近平宪法宣誓视频
师:视频看完了,同学们看的很认真,大家很棒。你发现了视频里哪些细节
生:习主席左手拂宪法,右手举拳进行宣誓。
师:习近平作为国家元首向宪法宣誓,这说明了宪法具有什么样的地位 生:宪法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
师:对。宪法宣誓制度体现了我们在治国理政中必须尊崇宪法的权威,坚持依宪治国。
师:现在延伸思考,如果宪法没有权威或权威受到漠视会有什么后果
生:如果宪法没有权威,法治的权威就树立不起来;如果宪法受到漠视,人民的权利和自由就无法得到保障。
辨一辩:那下面有两个观点,你赞成哪个观点?
第一个:宪法是中国共产党制定的,所以作为执政党,可以不受宪法的约束。
第二个: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必须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让生回答。
选第二种。用宪法序言中的规定加以印证。宪法在序言中规定:“全国各族人民、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并且负有维护宪法尊严、保证宪法实施的职责。”然后抛出问题:到底是“宪法”大呢,还是“党”大呢?
生:宪法大。
师:强调: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必须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师继续延伸:党既领导人民制定宪法法律,也领导人民实施宪法和法律,做到党领导立法、保证执法、支持司法、带头守法。
总结议题一的主要观点:
①宪法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是国家的根本法。
②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③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必须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
【设计意图:通过创设宪法情境材料,尽量贴近学生实际,由浅入深,让学生更加通过分析材料总结出以宪法为活动准则的原因和要求。】
议题二: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模拟法律家族成员“对话”:你能看出哪部法律处于最高的法律地位?为什么?分析得出结论:
①宪法规定的是国家生活中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普通法律所规定的内容只是对国家生活和社会生活中某一方面的规定。以下前三部法律有何共同点?如何理解“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②从法律效力上看: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通过对比宪法和普通法律修改程序上,从中可以得出什么结论?课本25页
③从制定和修改程序来看:宪法制定和修改的程序比其他法律更加严格。法律大树:为什么宪法是这棵树的主干?得出:
④宪法是国家法制统一的基础。用党的二十大报告继续延伸: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习总书记在报告中指出: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设计意图:通过模拟法律家族成员、具体的材料分析题,让生合作探究解决,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从而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宪法与其他法律在内容、法律效力、制定和修改程序上的区别以及宪法是国家法制统一的基础。】
总结议题二的主要观点:
①从内容上看:宪法所规定的内容是国家生活中带有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而其他法律所规定的内容通常只是国家生活中的一般性问题,是对某一方面的规定。
②从法律效力上看: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其他法律是根据宪法制定的,不得与宪法的原则和精神相违背。否则,就会因违宪而无效。
③从制定和修改程序来看:宪法制定和修改的程序比其他法律更加严格。
④宪法是国家法制统一的基础:全面依法治国,保障宪法实施,必须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归纳总议题的观点:
(为什么要坚持依宪治国,主要就是因为宪法的重要性,而宪法的重要性就体现了两个议题的内容,具体如下:
①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和法律效力。
②我国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③宪法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设计意图:在前面充分理解掌握两个议题的基本知识后,水到渠成,归纳出本节课的课题:如何坚持依宪治国?宪法的重要性,就是两个议题所体现的道理。】
小结过渡: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宪法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我想宪法在我们心中的分量都是足够重要的。播放《宪法的颜色》视频,想一想在你心中,宪法是什么颜色的?学生思考问答。
【设计意图:提升学生对宪法的认识,加深对宪法精神的理解。】
本课小测:【设计意图:检验学生对宪法的认识有无误区,澄清认知。】
最后评选出状元组、榜眼组和探花组,对他们给予表扬,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教师寄语:
(老师编了一个顺口溜,咱们一起来宣传一下宪法:请同学们全体起立!)
宪法宣传要趁早,新时代少年少不了。学宪法做榜样,法精神来弘扬。根本法高至上,记在心不能忘。让人民把家当,要拥护共产党。法意识要增强,尽义务权利享,有宪法来保障。为前进来护航,你我他来传唱,迎明天筑辉煌。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本节课所学的知识为本单元的重点内容。学好本课要用好比较法,对宪法和普通法律进行比较,从而明确宪法是根本的活动准则,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同时要借用典型案例加深理解,做到用所学的知识理解、分析具体案例,从而提高对宪法的认识,增强宪法观念,自觉去维护宪法。
评测练习
1. 某校八年级(1)班围绕“宪法关系你我他”这一主题开展系列活动,请你参与。
【诵读宪法】以下是大家诵读的宪法部分内容:
第一条:①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制度。
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②(1分)。请你将上述宪法的部分内容补充完整。
答案:1、①社会主义制度;②人民。
2、【班会讨论】班会上,同学们提出了以下观点:
①宪法规定了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
②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
③宪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应当把校园欺凌问题写入宪法;
④宪法规定了最低刑事责任年龄;⑤宪法是其他法律的总和。上述观点哪些是错误的?为什么?
答案:
2、③④⑤观点错误。
③:宪法所规定的内容是国家生活中带有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校园欺凌问题不是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不能写入宪法;
④:刑法规定了最低刑事责任年龄;
⑤: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不是其他法律的总和。
课后反思
本节课所学的知识为本单元的重点内容。学好本课要用好比较法,对宪法和普通法律进行比较,从而明确宪法是根本的活动准则,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同时要借用典型案例材料加深理解,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具体案例,从而提高对宪法的认识,增强宪法规念,自觉去维护宪法。反思本节课,我运用了多种教学方法。授课过程中运用“角色扮演,法律家族聚会”的情景教学,让学生们介绍不同法律的职责、了解普通法律与宪法的区别,凸显宪法的权威性。课堂中采用小组交流、合作探完、灌启等教学方法,理解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各个教学环节过渡自然,学生的参与度也较高。此外根据教学的需要,充分利用了图片、文字资料、图表、视频等创设情境,让学生在生动教学中掌握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并取得了效果。不足之处,对学生的启发不够到位,对学生的中肯评价以及即时追问等方面还需改进提高。
展开更多......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