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二单元 春天的畅想春天的畅想学习领域:造型表现课时:1课时一、教材分析本节课的主题紧紧围绕春天展开,启发学生大胆的想象和联想。通过欣赏引发学生对春天色彩的主观感受,完成对春天主题的色彩创作。从赞美春天出发,感悟生命的意义,使学生情感得到升华。教材中以画家“桃花谷”创作过程为线索,使学生能够很容易理解自然美和艺术美的关系。“活动一”教材安排了不同风格的美术作品欣赏,丰富了学生的审美经验。“活动二”学生通过对色彩的分析,运用色彩的对比、协调,达到情感表现的目的,使其逐步形成审美趣味和美术欣赏能力。二、学情分析选择适合自己的难度进行作画,相信都可以画出来。三、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欣赏艺术家笔下的春天,感受艺术家们从不同角度,以不同形式对春天的赞美。2.结合自己的观察、发现,大胆的想象和联想,引发自己对春天的感受。3.提出适合自己表现春天的艺术形式或表现方法。四、教学重点难点艺术家从不同角度,以不同形式的作品赞美春天。 用恰当的形式表现出自己对春天的感受。五、教法学法讲授法 讨论法 对比法六、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 相关图片七、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师:同学们,现在我们置身在一个什么季节里?生:春天。师:在这个春天的季节里,就让我们一起来放飞想象的翅膀,去感受着天、体验春天、探究春天好吗?《春天的畅想》——感受春光,了解春天。 二、多角度感受1、听春天师:春天是怎样的呢?咱们听听老师是怎样描绘春天的。春天到了,万物复苏。小草从地里探出了头,柳树飞舞着嫩绿的枝条······师:我们再来听听同学们口中的春天是怎样的。点名学生说一说心目中的春天美景。师:咱们一起再来听听大自然春天的声音。微风吹过树梢的沙沙声,鸟儿在枝头喳喳叫的声音,溪水潺潺流动的声音······2、看春天(1)看美景师:现在调动我们的眼睛看一看春天的美景。讨论:春天的代表事物有哪些?春天有哪些颜色?他们有哪些特点?(2)看画作师:这是现代画家吴冠中的国画作品,谁来说一说你在画面中看到了什么?生:深浅粗细不一的线,颜色不同的点师:这些线和点给你怎样的感觉?生:线条相互缠绕就像春天的藤蔓,又像落在水面的雨丝。嫩绿、橙红色的点像春天的绿芽,春天的花蕾······师总结:画家没有采用具象的手法来表现春天而是描绘了一些抽象符号,纵横交错,上下遨游,充满韵律的线条像是藤蔓、像是雨丝。随意泼洒的墨点,如春芽,似蓓蕾,使整个画面充满生机,展现了春天的清新之美。试一试:请同学们尝试用线条和色点来表现春天。3、画春天(1)画春景师:看画中描绘的是哪些春景?生讨论回答。师:《梅石溪凫图》是南宋马远的作品,画面中生于崖壁的梅树倒悬而下,花朵怒放,溪水碧波中,野鸭嬉戏,处处洋溢着春日勃勃的生机。《初春》干枯的树叶还未落尽,远处的河岸边还有未消融的冰雪,远山还是一片沉寂。在枯黄的草地上,已经透出寂寞不经意的绿色。画家表现出初春独特的颜色,冷暖对比强烈。师生探讨《桥之春》讨论:此画属于哪一种形式的作品?作品表现的是哪一个地方的景色?色彩运用有什么特点?看了作品有什么感受?学生讨论后回答。(2)画生活师:春天的美更加体现在生活中,说一说生活中的春天之美。师:面对美丽、动人的春天,每个人都可以发挥出丰富而自由的畅想,采用各种绘画形式创作出自己满意的美作,丰富我们的生活。(3)画感受师:最能代表春天的肯定是桃花了,它们热烈奔放,鲜艳夺目,充满了春的激情。你在春日里来到了桃花谷,看到山谷中盛开的桃花有怎样的感受?生讨论回答。看看油画家王克举笔下的《桃花谷》师:这幅作品画家重点表现的桃花外在的样子还是看到桃花时的感受?生讨论回答。总结:娇艳,怒放和富有生命力的景象,激发了作者的创作欲望,要表达这样的一种激动,首先需要溢满画面的构图和具有冲击力的画面构成,以及热烈奔放的色彩和笔触。画中不是要再现一棵棵完整的桃树或者盛开的花朵,而是通过抽象化的视觉符号传达一种对生命的感受。三、自主与合作练习请同学们创作一幅作品,表现你心目中的春天。作业要求:寻找可以表现春日景象的色彩,确定所要表达的主题。按照自己确定的表现意图和主题,通过色彩绘画的形式进行表现。3、学生作品体现创新思想,构思新颖,能够体现春天的美。学生画作品,教师巡视指导四、合作评价美术小组长负责组织本组内的讨论、交流、评价,评选出本组最好的作品。各组将评选的作品张贴于黑板各组选出一名代表代表本组进行投票,选出全班最优秀的作品,评出一、二、三等奖教师评价作品并总结学生修改作品并上交五.总结及拓展 教师总结本课学生及小组的表现。教师寄语: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是一个充满活力的季节,充满希望的季节,同学们,正值人生的春天,希望的春天。希望大家好好把握,创造属于自己的春天!八、板书春天的畅想听 听老师 看 看美景 画 画美景听学生 画生活听自然 看画作 画感受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