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5.1 家和万事兴学 习 任 务 核 心 素 养1.描述与分类:父母与子女之间的权利和义务。 2.解析与论证:侵犯家庭成员权利、破坏家庭和睦的主要行为及法律责任。 3.预测与选择:运用法律与道德规范,正确处理家庭关系。 4.辨析与评价:父母对子女的责任不仅是生养,更重要的是教育。 1.科学精神:全面认识家长对孩子进行教育既是权利又是义务,明确孩子健康成长离不开正常的批评教育和合理惩戒。 2.法治意识:明确家庭关系既需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家庭美德的引领,又要落实全面依法治国,用法律规范家庭关系与家庭成员的行为,追求家庭幸福,在此基础上实现社会和谐。 3.公共参与:学会运用民法典婚姻家庭编内容维护家庭成员合法权益。议题一| 育小职责大1.亲属关系(1)内容:体现着浓浓的亲情与爱情,但亲情与爱情的背后,还存在着法律上的权利义务关系。(2)处理:民法典等法律为处理家庭成员间的权利义务关系提供了准则。民法典婚姻家庭编既调整夫妻关系,也调整父母子女等家庭成员关系。2.父母对子女的义务(1)不仅有抚养义务,也有教育义务。①父母不得虐待、遗弃未成年子女,不得歧视女性未成年人或有残疾的未成年人,更不得有溺婴、弃婴和其他残害婴儿的行为。②父母应当让适龄儿童按时入学,接受并完成义务教育,不得阻碍其入学或迫使其中途退学、辍学。③父母与子女间的关系不因父母离婚而消除。离婚后,父母对子女仍有抚养、教育、保护的权利和义务。【拓展】: 抚养是指父母从物质上、经济上对子女的养育和照料,如负担子女的生活费、教育费,在生活上照管子女等。教育是指思想、品德、学业等方面对子女的全面培养。父母是子女的法定监护人,对子女负有不可推卸的抚养、教育的责任。父母对子女的抚育应当是从精神上、物质上、经济上对子女尽养育和照顾之责,这种养育和照顾是子女赖以生存、成长的基本保障,缺少了这种保障,子女是不可能健康成长的。提醒:法定监护人,是指依照法律的直接规定担任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监护人,履行监护职责的人。法定监护人包括未成年人的法定监护人和精神病人的法定监护人。未成年人的法定监护人包括三种:一是未成年人的父母;二是未成年人的祖父母、外祖父母,关系密切的其他亲属、朋友;三是未成年人的父母所在单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民政部门等法人组织。担任监护人的顺序依血缘关系和组织关系的远近而确定,顺序在前者排斥顺序在后者。(2)必须履行对未成年子女的监护职责①保护未成年子女的人身安全和健康。②在履行监护职责时,父母应当保护未成年子女的财产利益。③未成年子女造成他人损害的,父母应当依法承担民事责任。[想一想] 初中生小明因打架不慎将同学小亮打伤,小亮的父母要求小明的父母支付医疗费,遭到小明父母的拒绝。结合所学知识评价小明父母的态度。提示:父母必须履行对未成年子女的监护职责,未成年子女给他人造成损害的,父母应当依法承担民事责任。小明属于未成年人,小明的父母需要履行监护职责,负有侵权责任中的无过错责任。【拓展】父母对子女不履行义务的处理:(1)父母不履行抚养义务时,未成年的或不能独立生活的子女,有要求付给抚养费的权利。不能独立生活的子女,是指尚在校接受高中及其以下学历教育,或者丧失或未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等。(2)因迫索抚养费而发生的纠纷,可由有关部门进行调解,也可由人民法院依诉讼程序处理。对拒绝抚养、情节恶劣,构成犯罪的,应依法追究刑事责任。(3)一般来说,子女成年独立生活后,父母在物质和生活上不再有抚养义务。但是,对以下情况下的成年子女,父母有能力负担时,父母有教育抚养的义务:①丧失劳动能力或丧失部分劳动能力,其收入不足以维持生活的;②尚在校就读的;③确无独立生活能力和条件的。3.父母的权利(1)教育和保护未成年子女既是父母的义务, 也是父母的权利。(2)父母有权对子女的行为进行必要的约束和引导,并对子女进行批评教育和合理惩戒。[典例1] 小军随改嫁的母亲到继父家生活,因家庭困难继父让小军从初二退学外出打工贴补家用。小军继父的行为是违法的,因为( )①父母有保护和教育未成年子女的义务 ②父母有教育和抚养未成年子女的义务 ③继父母与受其抚养的继子女关系适用父母与子女的权利义务关系 ④父母不得遗弃未成年子女,否则要担刑事责任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跟踪训练】1.我国民法典规定父母有保护和教育未成年子女的义务。下列行为符合父母保护未成年子女的义务的是( )①父母限制未成年子女与其他同学交往 ②父母要求未成年子女不要随意到医院看望因传染病住院的同学 ③父母教育未成年子女不要与任何外人说话 ④父母要求未成年子女将其参加电视剧演出获得的报酬交给他们保管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2.王某7周岁的儿子在家里玩打火机引发火灾,消防人员接警后迅速赶来。因李某的私家车停在小区消防通道,消防车无法顺利进入火灾现场,导致王某的财产损失扩大。本案中,应对王某的财产损失承担民事责任的是( )①王某的儿子 ②物业公司和消防部门 ③王某 ④李某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议题二| 敬老是义务1.成年子女对父母有赡养的义务(1)经济上供养父母、生活上照料父母、精神上慰藉父母,照顾父母的特殊需求。(2)尊重、体贴父母,不干涉父母的婚姻自由,使父母幸福安度晚年。【拓展】:非婚生子女的权利与义务(1)民法典婚姻家庭编规定,非婚生子女享有与婚生子女同等的权利,任何人不得加以危害和歧视。(2)不直接抚养非婚生子女的生父或生母,应当负担子女的生活费、教育费,直到子女能独立生活为止。(3)养父母和养子女间的权利和义务、继父母和受其抚养教育的继子女间的权利和义务,适用民法典婚姻家庭编对父母子女关系的有关规定。提醒:婚生子女和非婚生子女都是亲生子女,子女无法选择亲生父母 ,他们在法律地位上是相同的,非婚生子女享有与婚生子女同等的权利,同时也必须履行子女对父母的赡养义务,这种子女对父母的赡养义务是法律规定必须履行的,子女不能以自己对父母的亲疏好恶等看法来选择是否赡养父母。2.成年意定监护制度(1)含义: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成年人,可以与其近亲属、其他愿意担任监护人的个人或者组织事先协商,以书面形式确定自己的监护人。(2)要求:监护人在该成年人丧失或者部分丧失民事行为能力时,履行监护职责。(3)必要性:随着年龄增长,活动能力减弱,老年人容易与社会生活脱节,导致判断力下降。(4)意义: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成年意定监护制度可以更好地保障老年人的合法权益。3.侵犯家庭成员权利、破坏家庭和睦的行为(1)表现:家庭暴力、虐待和遗弃等。①遗弃:一个人拒绝扶(抚)养其有义务扶 (抚)养的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家庭成员的行为。②家庭暴力:对家庭成员进行身体、精神上的暴力侵犯的行为,这是破坏家庭关系的祸首。③虐待:对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经常以打骂、冻饿、禁闭、有病不治、强迫过度劳动或限制人身自由、凌辱人格等方法,从身体或精神上进行摧残迫害的行为。(2)处理:实施家庭暴力、虐待或者遗弃老年人的,应当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相关行为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①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家长不得遗弃未成年人;遗弃未成年人的,依照刑法追究刑事责任。②民法典婚姻家庭编规定,实施家庭暴力或虐待家庭成员,受害人有权提出请求,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以及所在单位应当予以劝阻、调解,公安机关有权依照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予以行政处罚,对构成犯罪的追究其刑事责任。提醒:办理家庭暴力犯罪案件需要遵循的原则(1)依法及时、有效干预。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司法行政机关对已发现的家庭暴力,应当依法采取及时、有效的措施,进行妥善处理,不能以家庭暴力发生在家庭成员之间,或者属于家务事为由而置之不理,互相推诿。(2)保护被害人安全和隐私。办理家庭暴力犯罪案件,应当首先保护被害人的安全,通过对被害人进行紧急救治、临时安置等措施,制止家庭暴力并防止再次发生,消除家庭暴力的现实侵害和潜在危险。对与案件有关的个人隐私,应当保密,但法律有特别规定的除外。(3)尊重被害人意愿。在立案、采取刑事强制措施、提起公诉、判处刑罚、减刑、假释时,应当充分听取被害人意见,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作出合情、合理的处理。(4)对未成年人、老年人、残疾人、孕妇、哺乳期妇女、重病患者特殊保护。【拓展】区分抚养、赡养与扶养抚养 赡养 扶养区别 定义 父母为子女的生活、学习等提供物质条件,在生活上加以妥善照料 子女应该在精神上、生活上给予父母关心和照料 平辈人之间在物质上和生活上相互扶助适用范围 适用于长辈对晚辈 适用于晚辈对长辈 适用于平辈之间联系 三者都是法律规定的家庭成员间应履行的义务,不履行这些义务将会受到法律的制裁;三者都是构建和睦家庭的条件[典例2] 张大爷中年丧妻,自己一人既当爹又当娘将儿子张某抚养成人。张某结婚后,媳妇经常虐待张大爷,可儿子不闻不问。张大爷年老体弱,孤苦伶仃,他要求儿子尽赡养义务,反遭儿媳一顿臭骂,张某也不管。假如你是有关部门工作人员,你可以这样说服张某夫妇( )①从道德上讲,子女对父母有赡养扶助的权利 ②“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父母把我们带到这个世界上,不辞辛苦地养育我们长大成人,这份感情我们一生都难以报答 ③遗弃行为要承担法律责任 ④告诉张某夫妇,对有赡养能力而拒不赡养的子女,如情节恶劣,可以依法追究刑事责任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跟踪训练】3.90岁的刘老汉曾与儿子签订协议,写明其由儿子、儿媳负责养老。但几年后,刘老汉与儿子产生矛盾,赌气出走一个人居住生活。之后,儿子对刘老汉不闻不问。为此,刘老汉一怒之下将儿子告上法庭。法院依法判决刘老汉儿子必须常常去看望刘老汉并尽快接刘老汉回家照顾。法院判决的依据是( )①子女对父母有扶助的义务 ②子女对父母有赡养的义务 ③子女对父母有抚养的义务 ④子女对父母有保护的义务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4.敬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常回家看看”不仅是对子女的道德要求,也是法律规定子女必须履行的义务。因为这是子女应当履行的( )A.赡养义务 B.扶助义务 C.保护义务 D.抚养义务【案例】小莲12岁时父母离婚,她被判给母亲张某,第二年母亲张某想与贾某结婚,遭到小莲的强烈反对,声称只要母亲再婚,就要与母亲断绝关系,再不上门。经过母亲张某与小莲的不断沟通,小莲同意了母亲再婚。婚后一年生下一男孩小亮。继父贾某觉得小莲不是自己的亲生子女,就不让小莲去上学,还让小莲到镇上的一家餐馆帮工。家里的脏活累活都让小莲干,小莲稍有不满,贾某非打即骂,还经常不让小莲吃饱穿暖,有时还把小莲关在家里,不让小莲出去,母亲张某慑于贾某的暴力,不敢制止贾某的所作所为,一家人几乎没有和睦的一天。三年后,贾某出车祸,丧失了劳动能力,母亲张某要求小莲履行赡养义务,小莲拒绝。探究1 (解析与论证·科学精神)张某与贾某结婚,小莲能否阻挠?她声称与母亲断绝关系、再不上门的做法为什么是错误的?提示:成年子女对父母有赡养的义务,这种义务不仅表现在经济上供养、生活上照料,还要精神上慰藉,条件允许尽量多看望父母是子女义务的重要要求。同时,子女不能干涉父母的婚姻自由,使父母幸福安度晚年。探究2 贾某以小莲不是自己的亲生子女为由不让小莲去上学,错在哪里?提示:父母对子女不仅有抚养义务,也有教育义务。有抚养关系的继子女在法律上的地位与婚生子女地位一样。探究3 怎样看待贾某把家里的脏活累活都让小莲干,小莲稍有不满,贾某非打即骂,还经常不让小莲吃饱穿暖,有时还把小莲关在家里,不让小莲出去的行为的性质?有何法律后果?这种行为的危害有哪些?提示:①这是一种家庭暴力和虐待行为。②要承担法律责任,甚至要追究刑事责任。③这种行为会破坏家庭成员之间的感情,不利于构建和谐关系,不利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探究4 小莲拒绝履行赡养义务,父母该怎么办?提示:小莲的父母有权通过有关部门调解或向法院起诉要求子女给付赡养费。对有赡养能力而拒不赡养的子女,如果情节恶劣,还可以依法追究他们的刑事责任。课后练习题1.7岁的刚刚因撒谎,被爸爸罚站。11岁的梅梅生病了,妈妈带她到卫生室打针。以上两事例分别体现了( )A.抚养 教育 B.教育 保护 C.保护 抚养 D.教育 抚养2.刘某夫妇有一子4岁,2020年6月,两人离婚后儿子随母亲薛某一起生活,9月,母亲让儿子改姓薛,刘某便不再支付儿子的生活费。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A.刘某因儿子改姓薛,已不是自己的孩子,故不应支付生活费B.父母子女关系,因刘某夫妇离婚而解除,刘某不支付生活费有理C.父母子女关系不因父母离婚而解除,刘某应付生活费D.薛某让独生子改姓薛,理应由其一人抚养,但刘某与儿子的父子关系仍然存在3.下列各项中,既是父母的义务,又是父母的权利的是( )A.对子女的抚养和教育 B.对未成年子女的保护和教育C.对自己父母的赡养和扶助 D.起诉不履行赡养义务的子女4.林某系叶某(女)所育子女。在林某10岁时,叶某与林某父亲离婚,并与卞某结为夫妻。多年来,叶某与林某母子关系一直较好,但自2020年以后,双方因故不再来往。叶某诉至法院,请求判令林某履行探望义务。关于本案法院将 ( )A.不予支持,叶某与林某父亲已经离婚 B.不予支持,叶某须先通过有关部门调解C.予以支持,非婚生子女对父母有同等义务 D.予以支持,子女对父母有赡养扶助义务5.张某和李某,与子女达成《老人分包赡养协议》:长子赡养张某,次子赡养李某,互不干涉。几年后张某得重病住院治疗,花去数万元,长子以经济困难、次子以赡养协议为由都拒绝支付。张某诉至法院,要求两儿子分担医疗费。法院最终判决《老人分包赡养协议》无效,张某的诉讼主张得到法院的支持。法院作出上述判决的依据是( )A.父母和子女有相互继承遗产的权利 B.子女对父母有赡养扶助的义务C.实施家庭暴力,受害人有权提出请求 D.父母对子女有抚养和教育的义务6.李某与田某离婚,当时尚未成年的子女跟随母亲生活,与李某很少来往,在涉及赡养问题上其子女以李某未尽到做父亲的责任为由,拒绝如期支付赡养费。为此,李某将其子女告上法庭,可要求( )①子女如期支付赡养费 ②子女应尽扶助保护的义务 ③子女进行生活上照料 ④子女放弃继承财产的权利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7.老年人的权益保障不能仅仅依托给子女,成年意定监护制度为老年人权益保障提供了法律依据。对这一制度认识正确的是( )①其原因是子女不孝 ②必须采取书面形式 ③必须在老年人意识正常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时订立 ④可能限制老年人的自主决定权A.①② B. ②④ C.①③ D.③④8.对下边漫画认识正确的是( )A.父亲是在为子女前途着想,因为他知道上学无法发家致富B.子女要遵从家长意愿,因为他无权要求上学C.父亲的观点错误,这样做是违反义务教育法的行为D.父亲的观点与社会上绝大多数人的观点是一致的9.萌萌是妈妈生下的第五个女孩。萌萌的爸爸一直想要个男孩,可一连生了五个女孩。在萌萌出生后第三天,爸爸就将她抱养给一个山村的老头抚养。萌萌在了解了自己的身世后,应该( )①依照刑法追究其父亲的刑事责任 ②在父母年老时承担对亲生父母的赡养义务 ③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权利 ④在养父母年老时,承担赡养义务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10.某养母因虐童案被法院判决:犯故意伤害罪,判处有期徒刑6个月。这主要告诉我们( )A.养父母对子女也应尽保护和教育的义务 B.虐待属于侵犯家庭成员权利的犯罪行为C.实施家庭暴力构成犯罪的要追究法律责任 D.我国儿童合法权益已得到法律有力保护11.一位精神异常的流浪孕妇,剖腹产下一名健康女婴,妈妈为她取名“元宝”。一对来自南京的博士夫妻表示愿意收养元宝。假如收养成功,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博士夫妻和女孩之间构成养父母和养子女的关系 ②博士夫妻是女孩的继母和继父 ③博士夫妻和女孩之间的关系受法律保护 ④博士夫妻和女孩之间的权利和义务与博士夫妻和自己的亲生子女之间的权利和义务是一样的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2.十年前,老宅拆迁,两套拆迁安置房到手,产权证上赫然出现小儿子的名字,周某(女)把小儿子给告了,但是官司没打赢。周某(女)感到,假如有朝一日昏迷、糊涂、失去意识,不能把自己交到小儿子手里。但是大儿子身体不好,她带着年纪轻轻的孙女(大儿子的女儿)到公证处办理了成年意定监护公证,万一到了文件里说的那个地步,周某(女)的护理照管、医疗救治、财产监管、权益诉讼甚至死亡丧葬,都归孙女负责。半年后她因“血管性痴呆”住进精神卫生中心护理院。小儿子大吵大闹,要把她接回自己家。从下午一两点到凌晨一两点,护理员换了个班,他还没停下来。院方都心虚了,儿子来接妈,有什么理由拦着?大儿子去了公证处,公证处的人先到护理院看了周某,又去精神卫生中心核实诊断书,确定她的状况“符合原先设定的成年意定监护生效条件”,把监护人资格公证书发给了他们,监护权纠纷得到解决。这一案例告诉我们( )A.应该选择与老年人血缘关系更近的人担任监护人 B.法律是维护公民各种权利的最可靠手段C.成年意定监护人比法定监护人更可靠D.成年意定监护制度可以更好地保障老年人的合法权益13.白某在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的情况下产下小丽,后独自带着小丽生活。在小丽还不满一周岁时,白某就经常带着她到鼓浪屿等地乞讨。2020年下半年,白某把家搬至湖里区高林三里一带后,继续强迫小丽外出乞讨,还经常不给小丽吃饭,多次置小丽走失而不顾,甚至殴打小丽,小丽饱受身心折磨。(1)从父母与子女间的权利和义务角度,指出白某的不当之处。(2)从法律对破坏家庭和睦行为的处罚规定角度,小丽可以通过何种方式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14.房某育有一子,2020年,70岁的房某因车祸导致高位截瘫,生活无法自理,要求儿子进行赡养和照顾。但儿子认为父亲在他13岁的时候就逼迫他辍学去外地打工,还经常毒打自己,导致自己留下了不少病根, 因此拒绝赡养。房某则认为当初是由于家境困难,逼迫儿子辍学是迫不得已。因此,双方就赡养问题诉至法庭,法院在审理该案件后作出判决,房某的儿子每月支付2 000元赡养费。(1)指出法院作出判决的依据。(2)房某的观点是否正确?为什么?典例1 [思维建模]审设问 1.首先要明确小军继父行为具有违法性。 2.从关键词“因为”可判断题型为因果类选择题。审材料 1.从“初二”可判断小军为未成年人。 2.“继父让小军从初二退学”表明父母未尽对子女的教育义务。析选项 父母有教育和抚养未成年子女的义务,要让未成年子女接受义务教育,而继父母与受其抚养的继子女关系适用父母与子女的权利义务关系,②③正确。题意不是反映保护和教育未成年子女问题,也不是遗弃未成年子女,①④不符合题意。定答案 D追踪训练 C [父母限制未成年子女与其他同学交往侵犯子女的合法权利,①错误;父母教育未成年子女不要与任何外人说话错误,③不选。]D [王某7周岁的儿子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因此应由王某承担民事责任,③入选;李某将私家车停在小区消防通道致使消防车无法顺利进入火灾现场,李某应承担民事责任,④入选。]典例2 [思维建模]审设问 1.从“你可以这样说服张某夫妇”可知此处要求具备公共参与素养。 2.此处的主体是“有关部门工作人员”,不属于以个人行为,需要特定的法律素养。 3.题型为措施类选择题。审材料 1.“虐待”属于破坏家庭关系的违法行为,不同于遗弃行为。 2.“儿子不闻不问”“张某也不管”体现了张某未尽子女的法定义务。析选项 子女对父母的赡养扶助是义务、不是权利,①不选;此处是虐待行为、不是遗弃行为,③不选。定答案 C追踪训练D [③混淆了抚养与赡养的区别。题目中,法院依法判决刘老汉儿子必须常常去看刘老汉并尽快接刘老汉回家照顾。法院判决的依据是子女对父母有扶助、赡养以及保护的义务,故①②④入选。]B [抚养义务是指长辈对晚辈的抚育、教养,D不符合题意;扶助是指子女应该在精神上、生活上给予父母以关心和照料。“常回家看看”主要体现要给父母以精神上的慰藉,B符合题意;C不符合题意;赡养义务是指晚辈对长辈在物质和生活上给予照顾和帮助,A与题意不符。]D [刚刚因撒谎被爸爸罚站,是爸爸对刚刚的教育;妈妈带梅梅看病,体现家长对子女的抚养。]C [子女可以随父姓,也可以随母姓,故A、D错误;根据民法典婚姻家庭编,父母子女关系不因父母离婚而解除,一方抚养的子女,另一方应负担必要的生活费和教育费的部分或全部,故B项错误,C项正确。]B [父母有保护和教育未成年子女的义务,这同时也是父母的权利,故本题选B项。]D [子女对父母有赡养扶助义务,本案中林某为叶某所育,法院应予以支持,D正确。A、B结论和理论都错误。林某并非非婚生子女,C错误。]B [子女对父母有赡养扶助的义务,因而次子有赡养父母的义务,应该出资赡养父母,B项正确;材料与继承遗产无关,A项不选;材料没有体现次子实施家庭暴力,C项不选;材料与父母对子女有抚养和教育的义务无关,D项不选。]B [李某将其子女告上法庭,根据民法典婚姻家庭编规定,可要求子女应尽扶助保护的义务,对其进行生活上照料,如期支付赡养费,①②③符合题意。父母不能要求子女放弃继承财产的权利,④错误。]B [其原因可能因为子女不孝,也有可能因为子女本身的现实问题,①不选;成年意定监护必须在老年人意识正常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时订立,③不选。]C [从漫画可以看出,其父母未尽到教育子女的义务,C符合题意。]C [萌萌爸爸的行为没有构成犯罪,①说法错误;萌萌在法律上不需要承担赡养义务,②说法错误;③④说法正确。]C [案例体现了法律对未成年人的司法保护,对养母的判刑主要告诉我们,实施家庭暴力构成犯罪的要追究法律责任,C项符合题意;材料侧重于对家庭暴力的惩处,A项与题意不符;虐待是否构成犯罪,要看是否符合虐待罪的构成要件,B项说法错误;材料主要强调家暴构成犯罪的要追究法律责任,D项与题意不符。]C [收养成功,博士夫妻就是女孩的养父和养母,他们与女孩之间的权利和义务与他们自己的亲生子女之间的权利与义务是一样的,故①③④正确,②错误。]D [选择与老年人财产没有利害关系的人担任监护人,A错误;公民合法权利受法律保护,不是各种权利,B不选;成年意定监护人也存在侵犯老年人合法权益的情形,C说法太绝对。][解析] 第(1)问可结合材料,从父母对子女最重要的义务是抚养和教育义务、父母还有保护和教育未成年子女的义务、父母要保护子女的人身安全等方面,指出白某对未成年的小丽不仅经常不给饭吃,没有好好抚养,而且带着她四处乞讨,剥夺了她接受教育的权利。白某多次置小丽走失而不顾,甚至殴打小丽,小丽饱受身心折磨,没有尽到保护义务。第(2)问可依据民法典婚姻家庭编的相关规定,为小丽指出其维权方式和途径。[答案] (1)①父母对子女最重要的义务是抚养和教育义务。白某对未成年的小丽不仅经常不给饭吃,没有好好抚养,而且带着她四处乞讨,剥夺了她接受教育的权利。②父母还有保护和教育未成年子女的义务。父母要保护子女的人身安全,白某多次置小丽走失而不顾,甚至殴打小丽,小丽饱受身心折磨,没有尽到保护义务。(2)实施家庭暴力或虐待家庭成员,小丽有权提出请求,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予以劝阻、调解,或者向公安机关提出依照治安管理处罚规定对其父母予以处罚。[解析] 第(1)题为原因依据类,要求说明法院作出房某的儿子每月支付2 000元赡养费的判决的法律依据,涉及子女对父母的义务。根据民法典婚姻家庭编规定,子女对父母具有赡养扶助的义务,房某由于高位截瘫生活无法自理,作为子女理应尽到赡养义务,这与房某过去是否让适龄子女按时入学无关。第(2)题为判断说明类,首先要对房某的行为作出正确判断,明确其让适龄子女按时入学,接受义务教育的义务,这种义务不以家境困难为转移。其次说明原因,以义务教育法相关规定加以阐释。[答案] (1)子女对父母具有赡养扶助的义务,为父母提供物质上、经济上的帮助是子女不可推卸的义务,所有具有赡养能力的子女都应当赡养父母,付一定的赡养费用。房某由于高位截瘫生活无法自理,作为子女理应尽到赡养义务。(2)房某的观点错误。父母对子女最重要的义务是抚养和教育义务。房某以家境困难为由迫使儿子辍学打工的行为违反了义务教育法规定的父母必须让适龄子女按时入学,接受义务教育的规定。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