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课领会科学思维 学案(习题含解析)—选择性必修三《逻辑与思维》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三课领会科学思维 学案(习题含解析)—选择性必修三《逻辑与思维》

资源简介

2024.3 班级 姓名 第三课 领会科学思维
〓〖复习目标·领航〗〓
课标要求 考点要求 核心素养
掌握科学思维的特点,体悟学会科学思维的意义。 1.科学思维的特点。 2.科学思维的意义。 1.科学精神:正确把握科学思维的条件、含义及特征;理解科学思维的思维素养意义和思想政治意义。 2.公共参与:在生活和学习中自觉发挥正确思维的积极作用,自觉树立科学思维。
〓【本课体系·概览】〓
〓【课本复盘·强基】〓
一、科学思维的含义与特征
(一)科学思维的含义
1.科学思维的条件和含义
任何思维都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内容真实和形式正确是科学思维的两个基本条件。这里所说的科学思维,泛指符合认识规律、遵循逻辑规则的思维,是能够达到正确认识结果的思维。科学思维与不科学思维相对立。不科学思维是主观臆想的、不合逻辑的、片面僵化的思维。
2.科学思维是一种统称
科学思维不是与逻辑思维、辩证思维和创新思维并列的思维形态,而是对实践中遵循逻辑思维要求、运用辩证思维方法、创新性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的统称。
(二)科学思维的特征
1.科学思维追求认识的客观性
科学思维总是从实际出发,力图如实地反映认识对象。科学思维不盲目崇拜权威,不盲目相信书本结论,它尊重实践检验的结果,注重实事求是的推理和论证,坚持以理服人,努力把握和遵循客观规律。
2.科学思维的结果具有预见性
科学思维总是通过对事物历史与现实材料的分析,找出事物发展的规律,并对事物的发展趋势、发展前景作出合乎逻辑的推断。
3.科学思维的结果具有可检验性
思维的结果必须接受实践的检验。越是复杂的事物,对它的认识越要经过实践的反复检验。科学思维能够以实事求是的态度接受实践的严格检验,修正错误,坚持真理。
二、学习科学思维的意义
(一)学习科学思维的思维素养意义
1.捍卫真理
学习科学思维,有利于我们纠正逻辑错误,驳斥诡辩,捍卫真理。科学的抽象思维一定是符合逻辑要求的思维,违背逻辑要求的思维不是科学思维。通过学习逻辑知识,我们可以更好地担当起维护真理的责任。
2.把握本质
学习科学思维,有利于我们把握事物的本质和发展规律。世界是普遍联系、变化发展的。认识世界,不仅要认识事物的部分、方面、阶段,而且要认识事物变化发展着的整体。学会运用辩证思维方法,我们可以更为全面、动态地把握客观事物。
3.着眼创新
学习科学思维,有利于我们把握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从而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提高我们的创新能力。
(二)学习科学思维的思想政治意义
1.树立正确思想
人的思想是经过思维活动而产生的结果,有正确与错误之分。正确思想只能从社会实践中来,而成功的社会实践离不开科学思维的参与。
2.提高政治觉悟
学习科学思维,有助于我们认清社会发展规律和阶段性特征,正确认识不同的社会实践中的国情和世情,准确把握我们所在的历史方位,提高我们的政治站位,提升我们的思想水平和政治觉悟。
3.投身政治实践
学习科学思维,有助于我们发扬科学精神,积极投身于当代中国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以锐意进取的态度和负责任的行动促进社会和谐,助力国家强盛和民族复兴。
4.提高效率 担当奉献
总之,把握科学思维的精髓,学会运用科学思维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正确认识事物,提高学习和工作的效率;可以帮助我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成为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更好地报效国家、服务社会、造福人类。
【综合探究】 提升思维品质 学会科学思维
1.思维与科学思维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人们的思维风格虽然不同,但都具有间接性、概括性和能动性等共同特征。思维有不同的形态,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是思维的两种基本形态,二者各有特点,却又相辅相成。思维的方法不同,效果千差万别。科学思维是以科学精神为向导的思维,是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思维,是符合认识规律、遵循逻辑要求的思维,是能够达到正确认识结果的思维。
2.学习和运用科学思维
科学思维之所以需要逻辑,是因为合乎逻辑的思维具有确定性、一致性、明确性,这是任何正确思维都必须具备的品质。能不能正确地认识问题、分析问题,有效地解决问题,顺利地推进工作,既是思维品质和水平如何的体现,也是思维是否科学的表现。学会科学思维,终身受益。
〓【归纳释疑·拓展】〓
科学思维 思维
含义 泛指符合认识规律、遵循逻辑规则的思维,是能够达到正确认识结果的思维 认识的高级阶段,是对事物的本质及其规律的反映
特征 追求认识的客观性、结果具有预见性、结果具有可检验性 间接性、概括性、能动性
作用 可以帮助我们正确认识事物,提高学习和工作的效率;可以帮助我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成为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更好地报效国家、服务社会、造福人类 思维对实践具有反作用:正确的思维如实地反映认识对象,能够帮助人们在实践中实现预期的目的;错误的思维歪曲地反映认识对象,会阻碍实践的发展
形态 逻辑思维、辩证思维和创新思维等 根据思维的方向,分为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 根据思维对认识对象的思考角度,分为综合思维和分析思维; 根据思维反映认识对象的方式,分为辩证思维和形而上学思维; 根据思维运行的基本单元,分为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
疑惑与问题
〓【要点探究·透悟】〓
高考要点1:科学思维的含义和特征
[例题1]科学思维,也叫科学逻辑,即形成并运用于科学认识活动、对感性认识材料进行加工处理的方式与途径的理论体系。它是真理在认识的统一过程中,对各种科学的思维方法的有机整合。可见,科学思维()
①是与逻辑思维、辩证思维并列的思维形态
②必须符合认识规律、遵循逻辑规则、能够达到正确认识结果
③坚持真理,接受实践的检验并修正错误
④目的是发现和发展人们的思维能力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例题2]由于天文学家作出了准确预报,使得众多的天文爱好者目睹了流星雨这一天文奇观。这一事实表明科学思维()
①尊重实践检验的结果,不盲目崇拜权威,不盲目相信书本结论
②对事物的发展趋势、前景作出合乎逻辑的推断
③人们只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就能认识和把握规律
④具有预见性,能够把握和遵循事物发展的规律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高考要点2:科学思维的意义
[例题1]贯彻落实好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就必须自觉运用战略思维、历史思维、辩证思维、创新思维、法治思维等科学思维和工作方法,最大程度提升党的组织建设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科学化水平,为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坚强保证。从思维素养角度,自觉运用科学思维有利于()
①杜绝逻辑错误,驳斥诡辩,捍卫真理 ②我们把握事物的本质和发展规律
③把握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提高创新能力 ④准确把握所处的历史方位,提高政治站位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例题2]广大青年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领会马克思主义的精髓要义,能够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学习科学理论,掌握科学思维方法,也能够更好养成历史思维、辩证思维、系统思维、创新思维等思维方式。可见,掌握科学思维对青年的思想政治教育意义有()
①揭示社会发展的规律,建立事物间新的联系
②能提高青年的政治站位,提升其政治觉悟
③有利于驳斥诡辩等错误思维,纠正思维中的逻辑错误
④有利于正确认清国情和世情,助力民族复兴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检测巩固·提能】〓
1.数字李生城市是在建筑信息模型和城市三维地理信息系统的基础上,利用物联网技术把物理城市的各种要素进行数字化,然后在网络空间上构造一个与之完全对应的“虚拟城市”,形成物理上的实体城市和信息上的数字城市同生共存、虚实交融。数字李生城市中运用的思维()
①对事物发展前景作出合乎逻辑的推断 ②运用联想和想象触及事物本质和规律
③可以把头脑中的主观臆想转化为现实 ④努力遵循和把握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敦煌莫高窟第158窟中一尊身长15.8米的唐塑卧佛像,造型洗练、比例适度、睡态自然,面部神情似睡非睡,庄重愉悦、恬静安详、超凡脱俗,恰如其分地表现了大乘佛教所追求的永恒常在、永无苦痛、远离世俗狭隘、断除一切烦恼的最高理想境界。通过佛像表达佛教思想()
①运用了抽象思维的方式,其运行方式具有推导性,思维表达具有严谨性
②运用联想、想象和幻想等方式反映认识对象,触及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③说明科学思维的结果具有可检验性,在实践中通过检验修正错误,坚持真理
④说明思维具有能动性,能够提炼加工感性材料,形成有别于客观实际的认识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3.202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颁发给了三位获奖者,因为“他们发现了宇宙中最奇异的现象之一——黑洞”。英国科学家因证明黑洞是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的直接结果而获奖;德国科学家和美国科学家因在银河系中央发现超大质量天体而获奖。这说明()
①广义相对论是科学思维的结果,具有预见性
②黑洞是科学思维的必然产物,具有可检验性
③科学家的发现体现了遵循逻辑思维要求与创新性的统一
④证明黑洞与广义相对论的关系必须以形象思维为基础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4.我国科研人员通过基因组测序和荧光原位杂交实验,提出“桑树染色体断裂一融合循环”理论,打破了“以往一种生物只有一套染色体基数”的认知,为绘制桑树亲缘关系“家谱”奠定了基础,也将为桑树学科和产业发展提供更精准的指导。科研人员()
①通过对实验材料的科学分析,驳斥了诡辩,捍卫了真理
②坚持科学的思维方法,可以透过现象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③通过科学实验深化对生物染色体基数的认知,证明了科学思维的可检验性
④运用科学思维的目的是为了获得“生物染色体基数”的正确认知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5.受国内国际多种因素影响,我国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根据经济发展形势,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于2022年12月5日降低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25个百分点(不含已执行5%存款准备金率的金融机构)。央行通过货币政策的有效性,精准发力,巩固经济回稳向上基础。材料表明()
①思维在实践中产生,又反作用于实践
②思维能够帮助人们在实践中实现预期目的
③运用科学思维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正确认识事物
④科学思维从主观需要出发,力图如实地反映认识对象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6.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习总书记说过:“了解我们党和国家事业的来龙去脉,汲取我们党和国家的历史经验,正确了解党和国家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和重要人物。这对正确认识党情、国情十分必要,对开创未来也十分必要。”我们要努力从党走过的风云激荡的历史中、从党开创和不断推进的伟大事业中、从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和长期实践中,深化对党的信赖,坚定对党的领导的信念。我们要坚定信仰,勇敢斗争,为新时代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不懈奋斗。
有人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唯一正确道路。运用“领会科学思维”的知识,谈谈你对这一观点的理解。
收获与反思
参考答案
〓【要点探究·透悟】〓
高考要点1:科学思维的含义和特征
[例题1]C。①:科学思维不是与逻辑思维、辩证思维和创新思维并列的思维态,而是对实践中遵循逻辑思维要求、运用辩证思维方法、创新性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的统称,①错误。②③:科学思维,是真理在认识的统一过程中,对各种科学的思维方法的有机整合,是人类实践活动的产物,这说明科学思维必须符合认识规律、遵循逻辑规则、能够达到正确认识结果,坚持真理,接受实践的检验并修正错误,②③正确。④:科学思维目的是更好地为实践服务,④错误。故本题选C。
[例题2]C。②④:天文学家对天文奇观的准确预报,表明科学思维具有预见性,能够把握和遵循事物发展的规律,对事物的发展趋势、前景作出合乎逻辑的推断,②④符合题意。①:材料没有体现尊重实践检验的结果,不盲目崇拜权威,不盲目相信书本结论,①不符合题意。③:认识和把握规律,需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但不是说只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就能认识和把握规律,③说法错误。故本题选C。
高考要点2:科学思维的意义
[例题1]C。①:自觉运用科学思维有利于我们纠正逻辑错误,驳斥诡辩,捍卫真理,而不是杜绝逻辑错误,①说法错误。④:该选项是从思想政治意义角度分析的,故④不符合题意。②③:自觉运用科学思维有利于我们把握事物的本质和发展规律,把握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提高创新能力,②③符合题意。故本题选C。
[例题2]C。①:人们可以根据实践的需要,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建立新的具体的联系,但联系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的,不可随意创造联系,故①不选。②④:材料中指出广大青年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能够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学习科学理论,也能够更好养成历史思维等思维方式,可见,掌握科学思维对青年的思想政治教育意义有能提高青年的政治站位,提升其政治觉悟,有利于正确认清国情和世情,助力民族复兴,故②④正确。③:题干设问的角度是掌握科学思维的思想政治教育意义,而“驳斥诡辩等错误思维,纠正思维中的逻辑错误”属于个人成长的思维素养角度的意义,故③不选。故本题选C。
〓【检测巩固·提能】〓
1.B。①④:数字孪生城市是在建筑信息模型和城市三维地理信息系统的基础上,把物理城市的各种要素进行数字化,构造一个“虚拟城市”,形成物理上的实体城市和信息上的数字城市同生共存、虚实交融。这里运用了科学思维方法,努力遵循和把握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对事物发展前景作出合乎逻辑的推断,①④正确。②:运用联想和想象触及事物本质和规律是形象思维的特点,而数字孪生城市运用到的是抽象思维,②不选。③:主观臆想不属于科学思维,不能转化为现实,③表述错误。故本题选B。
2.D。②④:卧佛像是一种艺术形式,通过佛像表达佛教思想运用了形象思维的方式,运用联想、想象和幻想等方式反映认识对象,触及事物的本质和规律;通过卧佛像表达大乘佛教的思想,说明思维具有能动性,能够提炼加工感性材料,形成有别于客观实际的认识,②④符合题意。①:抽象思维是以概念、判断和推理等反映认识对象,提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通过佛像表达佛教思想不是抽象思维的体现,①不符合题意。③:思维的结果必须接受实践的检验,但材料没有涉及科学思维的结果具有可检验性,③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D。
3.A。①:科学思维具有预见性和可检验性,广义相对论是科学思维的结果,具有预见性,①说法正确。②:黑洞是客观存在的事物,发现黑洞是科学思维的结果,②说法错误。③:科学家的证明和发现遵循逻辑思维方法创新性地解决问题,体现了遵循逻辑思维要求与创新性的统一,③说法正确。④:证明黑洞与广义相对论的关系必须以抽象思维为基础,④说法错误。故本题选A。
4.A。①:我国科研人员通过基因组测序和荧光原位杂交实验,提出新理论,打破了已有的的认知,为绘制桑树亲缘关系“家谱”奠定了基础,也将为桑树学科和产业发展提供更精准的指导,这说明科研人员通过对实验材料的科学分析,驳斥了诡辩,捍卫了真理,①正确。②:材料中指出我国科研人员通过实验提出“桑树染色体断裂一融合循环”理论,为绘制桑树亲缘关系“家谱”奠定了基础,也将为桑树学科和产业发展提供更精准的指导,这表明科研人员坚持科学的思维方法,通过科学实验深化对桑树染色体基数的认知,可以透过现象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②正确。③:科学思维的结果具有可检验性,它是指科学思维能够以实事求是的态度接受实践的严格检验,修正错误,坚持真理,材料并没有说明接受实践严格检验的问题,③排除。④:运用科学思维的目的是为了指导实践,而不是获得正确认知,④错误。故本题选A。
5.B。①③:我国根据经济发展形势,调整货币政策,精准发力,从而促进经济回稳向上发展。这说明思维在实践中产生,又反作用于实践;运用科学思维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正确认识事物,①③正确。②:正确的思维能够帮助人们在实践中实现预期目的,②说法错误。④:科学思维总是从实际出发,力图如实地反映认识对象,④说法错误。故本题选B。
6.
①内容真实和形式正确是科学思维的两个基本条件。这一观点符合认识规律,遵循逻辑规则,属于科学思维。
②科学思维追求认识的客观性、结果具有预见性和可检验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唯一正确道路这一认识符合客观实际、遵循客观规律,对中国社会发展的趋势、前景做出了正确的推断,并且得到了实践的检验。
③坚持这一观点,有助于我们纠正错误、捍卫真理;认清我国的国情,把握历史方位;提高政治站位,提升思想水平和政治觉悟,发扬科学精神,助力国家强盛、民族复兴。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