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1连接板的绘制 课件(共51张PPT)-《机械制图与计算机绘图》同步教学(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3.1连接板的绘制 课件(共51张PPT)-《机械制图与计算机绘图》同步教学(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

资源简介

(共51张PPT)
项目十三 图块的创建与应用
目录
连接板的绘制
01
多段线的编辑
02
在机械制图中,经常需要用到大量相同或相似的对象。为提高绘图效率,AutoCAD为用户提供了图块功能。使用图块功能可以把图中的部分对象保存为一个单元,然后在需要使用的地方插入。本项目将对图块的应用进行讲解。
任务一 连接板的绘制
1
01
一、图块
图块是多个图形对象的组合。在设计过程中,经常会绘制许多相同的图形对象,如表面粗糙度符号、标题栏、标准件等,这时可以把需要重复绘制的图形创建成块加以保存,需要时可以随时调用,从而提高绘图的速度和工作效率,并且节省磁盘空间。用户还可以给块定义属性,在插入时填写可变信息。
图块可分为内部块和外部块两种。
任务一 连接板的绘制
01
(一)内部块
使用创建内部块命令可以将一个或多个图形对象定义为新的单个对象,并保存在当前图形文件中。内部图块只能在定义它的图形文件中调用,并和定义它的图形文件一同保存在图形文件内部。
任务一 连接板的绘制
(2)功能区:“创建”按钮 。
(3)命令行:BLOCK(简化命令:B)。
(1)菜单栏:“绘图(D)”→“块(K)”→“创建(M)”。
1.命令调用方法
01
2.说明
执行“内部块”命令后,将打开“块定义”对话框,如图13-1所示,在该对话框中设置相应的参数后即可创建一个
内部图块。
任务一 连接板的绘制
01
其中主要选项的说明如下:
任务一 连接板的绘制
(1)名称:用于输入块的名称,最多可以输入255个字符。
(2)“拾取点”按钮 :单击“拾取点”按钮,可以在绘图区使用鼠标指定插入基点的位置。另外,用户也可以直接在“X”“Y”“Z”文本框中输入插入点的坐标值。
(3)“选择对象”按钮 :单击“选择对象”按钮,可以选择组成块的对象,也可以使用其右侧的“快速选择”按钮来进行对象选择。
01
任务一 连接板的绘制
(5)转换为块:将创建成块的对象转换为块。
(6)删除:创建成块后删除转换为块的原对象。
(7)注释性:选中“注释性”复选框可以使当前创建的块具有注释功能。
(4)保留:将创建为块的原始对象保留在绘图区域中,其是一组零散的图形。
01
3.注意事项
(1)创建块必须有块名,并且名称要尽可能表达这个块的用途。
(2)创建块时,其组成对象所处的图层非常重要。若处在0图层,则块插入后,
其组成对象的颜色和线型与插入当前图层的颜色和线型一致;若处在非0图层,则块插入后,其组成对象的颜色和线型仍然保持原来的特性,与插入当前图层的颜色和线型无关。
任务一 连接板的绘制
01
(二)外部块
外部块又称外部图块文件、写块、块存盘。使用创建外部块命令可以将当前图形中的块或图形对象保存为独立的 AutoCAD文件,以便在其他图形文件中调用。
任务一 连接板的绘制
命令行:WBLOCK(简化命令:W)。
1.命令调用方法(以矩形阵列为例)
01
2.说明
执行“外部块”命令后,系统弹出“写块”对话框,如图13-2所示。其与“内部块”命令对应的“块定义”对话框的主要区别是多了一个“目标”选项区,即需要指定该外部块的存储路径,而且该路径是独立于 AutoCAD软件的。
任务一 连接板的绘制
01
二、插入块
图形对象被定义为块后,可以使用“插入块”命令直接调用。插入图形中的块被称为块参照。插入块有多种方式,包括直接插入单个图块、阵列插入图块、以等分方式插入图块、以等距方式插入图块等。
任务一 连接板的绘制
1.直接插入单个图块
(1)命令调用方法。
1)菜单栏:“插入(I)”→“块(B)”。
2)功能区:“插入”按钮 。
3)命令行:INSERT(简化命令:I)
01
(2)说明。
执行“插入块”命令后,将打开“块”对话框,如图13-3所示,在其中可设置插入图块的缩放比例、旋转角度等参数。
任务一 连接板的绘制
01
2.阵列插入图块
阵列插入图块可以将图块以矩形阵列的方式插入图形中。
(1)命令调用方法。
命令行:MINSERT(简化命令:MIN)。
(2)说明。
命令:MINSERT↙ //执行MINSERT命令
输入块名或 [ ]: //输入要插入的块名称及路径
单位:毫米 转换:1.0000
任务一 连接板的绘制
01
指定插入点或 [基点(B)/比例(S)/X/Y/Z/旋转(R)]: //单击鼠标左键拾取一点
输入X比例因子,指定对角点,或[角点(C)/xyz(XYZ)/]<1>://输入块缩放比例
输入X比例因子或 <使用X比例因子>:
指定旋转角度 <0>: //输入图块旋转的角度
输入行数 (---)<1>: //输入阵列的行数
输入列数 (|||)<1>: //输入阵列的列数
输入行间距或指定单位单元 (---): //输入阵列的行间距
输入列间距 (|||): //输入阵列的列间距
任务一 连接板的绘制
01
3.以等分方式插入图块
前面已经讲解了绘制等分点的方法,其中在要求输入线段数目处有一个选项为“块(B)”,选择该选项即可将对象等分并在等分处以等分方式插入图块。
命令:DIVIDE↙ //执行DIVIDE命令
选择要定数等分的对象: //选择需要等分的对象
输入线段数目或 [块(B)]:b↙ //选择“块(B)”选项
输入要插入的块名: //指定要插入的图块名称
是否对齐块和对象 [是(Y)/否(N)]: //指定将图块与所选对象是否对齐
输入线段数目: //指定所选对象的等分数
任务一 连接板的绘制
01
4.以等距方式插入图块
以等距方式插入图块与以等分方式插入图块类似,在执行 MEASURE命令的过程中选择“块(B)”选项即可按一定间距插入图块,直到余下部分不足一个间距为止。
任务一 连接板的绘制
注意:以等分的方式插入图块时,系统只支持内部图块。
01
三、定义图块属性
使用“定义属性”命令可为图块定义属性。在定义属性时,需要对属性的提示信息、默认值以及属性值的高度和对齐方式等参数进行设置。
任务一 连接板的绘制
(2)命令行:ATTDEF(简化命令:ATT)。
(1)功能区:“定义属性”按钮 。
1.命令调用方法
01
2.说明
执行“定义属性”命令后,将打开“属性定义”对话框,如图13-4所示,在其中即可为图块定义相应的参数。
任务一 连接板的绘制
01
四、连接板的绘制实例
绘制图13-5所示的连接板平面图并进行标注。
任务一 连接板的绘制
01
1.分析图形
该平面图由带倒角和圆角的大矩形、四周倒圆角R10的小矩形、七个相同尺寸和结构的螺钉孔构成。内部的螺钉孔既可以通过复制和阵列来完成,也可以使用创建内部块的方式来完成。本例采用创建内部块的方式绘制。
任务一 连接板的绘制
01
2.绘制步骤
第一步:设置绘图环境,操作过程略。
第二步:使用“直线”或“矩形”命令,绘制基本图形,如图13-6所示。
任务一 连接板的绘制
01
第三步:分别使用“倒角”和“圆角”命令,对两个矩形相应倒直角和圆角,如图13-7所示。
任务一 连接板的绘制
01
第四步:使用“点”命令,绘制两个定位点,如图13-8所示。
在绘制“点”之前,先设置“点样式”参数。
任务一 连接板的绘制
01
第五步:使用“圆”“正多边形”和“直线”命令在空白处绘制螺钉的端面视图,如图13-9所示。
任务一 连接板的绘制
01
第六步:使用“创建块”命令,创建名为“内六角螺钉-M12”的内部块。
(1)将当前图层切换到0图层,执行“创建块”命令后,系统打开“块定义”对话框,在“名称”下拉列表框中输入“内六角螺钉-M12”,如图13-10所示。
任务一 连接板的绘制
01
(2)单击“对象”选项区中的“选择对象”按钮,返回绘图区域,选择螺钉端面视图,
按“回车”键,返回对话框。
(3)单击“基点”选项区中的“拾取点”
按钮,返回绘图区域,拾取螺钉的中心点作为
块的基点,按“回车”键,返回对话框。
(4)在“方式”选项区中选中“按统一比
例缩放”复选框,在“设置”选项区中选择
“块单位”为“毫米”,如图13-11所示。
任务一 连接板的绘制
01
(5)单击“确定”按钮,完成块的创建。创建之后,块由原来的几个图形对象变成一个整体的对象,如图13-12所示。
任务一 连接板的绘制
01
第七步:使用“插入块”命令,插入最左侧单个块。
(1)执行“插入块”命令后,系统打开“块”对话框,如图13-13所示。
任务一 连接板的绘制
01
(2)在“名称”下拉列表框中选择“内六角螺钉-M12(端面视图)”,设置比例“1”,旋转角度为“0”。
(3)单击“确定”按钮,返回绘图区,拾取最左边定位点,确定块的插入位置,如图13-14所示。
任务一 连接板的绘制
01
第八步:使用“阵列块”命令,插入矩形阵列块(2行3列,行间距为66,列间距为40),一次性插入六个成矩形阵列的块,如图13-15所示。
任务一 连接板的绘制
01
操作步骤如下:
命令:MINSERT↙ //执行MINSERT命令
输入块名或 [ ]//<内六角螺钉-M12(端面视图)>:↙
//系统已经找到块,直接按“回车”键
单位:毫米 转换: 1.0000
指定插入点或 [基点(B)/比例(S)/X/Y/Z/旋转(R)]://用鼠标拾取第二个定位点
任务一 连接板的绘制
01
输入X比例因子,指定对角点,或[角点(C)/xyz(XYZ)/]<1>://输入块缩放比例
输入X比例因子或 <使用X比例因子>:↙ //选择默认比例,按“回车”键
指定旋转角度 <0>:↙ //选择默认角度,按“回车”键
输入行数 (---)<1>:2↙ //阵列行数为2
输入列数 (|||)<1>:3↙ //阵列列数为3
输入行间距或指定单位单元 (---):-66↙//方向向下,所以为负
指定列间距 (|||):40↙ //列间距为40
任务一 连接板的绘制
01
第九步:使用“直线”命令,绘制表面粗糙度符号(不标注),如图13-16所示。
任务一 连接板的绘制
01
第十步:定义表面粗糙度参数代号的属性。
(1)使用“定义属性”命令,系统打开“属性定义”对话框,如图13-17所示。
任务一 连接板的绘制
01
(2)在“标记”文本框中输入属性标记“CS”(当然,也可根据自己的习惯采用其他属性标记)。
(3)在“提示”文本框中输入提示内容“请输入表面粗糙度参数代号”。
(4)在“默认”文本框中输入默认表面粗糙度参数代号“Ra”。
(5)在“文字设置”选项区中选择“对正”方式为“正中”,“文字样式”为“Standard”,“文字高度”为“3.5”。
(6)单击“确定”按钮,返回绘图区,在表面粗糙度符号水平线的下方适当位置单击鼠标左键,确定属性的位置,如图13-18所示。
任务一 连接板的绘制
01
(7)选中属性标记“CS”,右击鼠标,在快捷菜单中选择“特性”选项,打开“特性”对话框,在“文字”选项区的“倾斜”文本框中输入“15”,如图13-19所示,即指定属性标记“CS”倾斜15°,完成后的效果如图13-20所示。
任务一 连接板的绘制
01
(8)复制上述表面粗糙度参数代号的属性标记,如图13-21所示。
(9)双击复制后的属性标记,弹出“编辑属性定义”对话框,如图13-22所示。
任务一 连接板的绘制
01
(10)将“标记”内容更改为“CCD”,“提示”内容更改为“请输入粗糙度值”,“默认”内容更改为“3.2”,如图13-23所示。
(11)单击“确定”按钮,完成属性的编辑,如图13-24所示。
任务一 连接板的绘制
01
(12)选中属性“CCD”,右击鼠标,在快捷菜单中选择“特性”选项,打开“特性”对话框,在“文字”选项区的“倾斜”文本框中输入“0”,如图13-25所示,即指定属性标记“CCD”不倾斜,完成后的效果如图13-26所示。
任务一 连接板的绘制
01
第十一步:创建表面粗糙度外部块。
(1)在命令行输入“WBLOCK”命令(简化命令:W),系统打开“写块”对话框,如图13-27所示。
任务一 连接板的绘制
01
(2)在“源”选项区中选中“对象”单选按钮,指定通过选择对象的方式确定所要定义的块的来源。
(3)单击“对象”选项区中的“选择对象”按钮,返回绘图区,选择已定义属性的表面粗糙度符号,按“回车”键,返回对话框,源对象的处理方式为“保留”。
(4)单击“基点”选项区中的“拾取点”按钮,返回绘图区域,拾取表面粗糙度符号最下方的点,以该点作为块插入时的基点,选择后返回对话框。
(5)在“文件名和路径”下拉列表框(或单击其右方的 按钮)中选择块的保存路径并确定块名[本例块的保存路径为(自定义)“C:\Users\Crystal-Z\Desktop\表面粗糙度.dwg”]。
(6)单击“确定”按钮,关闭对话框,完成外部块的创建。
任务一 连接板的绘制
01
第十二步:插入表面粗糙度外部块。
(1)将当前图层切换到“标注”图层,使用“插入块”命令,系统打开“块”对话框,如图13-28所示。
(2)在“名称”下拉列表框中选择“表面粗糙度”,
如果没有,需要单击 按钮,找到“表面粗糙度”所在
的位置。
(3)设置比例为“1”。
(4)单击“确定”按钮,返回绘图区,在矩形孔表面
的适当位置单击鼠标左键,确定插入块的位置。
任务一 连接板的绘制
01
(5)根据命令行提示在命令栏中输入所需表面粗糙度值“6.3”,按“回车”键,表面粗糙度参数代号为默认的“Ra”,按“回车”键,完成第一个块的输入,如图13-29所示。
任务一 连接板的绘制
01
(6)采用同样的方法,在图形左侧面插入另一个表面粗糙度符号,比例为“1”,旋转角度为“90”,表面粗糙度值为“12.5”,表面粗糙度参数代号为“Ra”,完成后的效果如图13-30所示。
任务一 连接板的绘制
01
第十三步:创建定义属性的基准符号。
(1)将当前图层切换到“0”图层,使用“直线”命令和“填充”命令,绘制图13-31所示的基准符号图形(不标注)。
任务一 连接板的绘制
01
(2)使用“定义属性”命令,定义基准符号的属性,按图13-32所示进行设置。
(3)单击“确定”按钮,返回绘图区,在
矩形的中心单击鼠标左键,确定定义属性的
位置,完成后的效果如图13-33所示。
任务一 连接板的绘制
01
第十四步:使用“写块”命令,创建基准符号外部块,按图13-34所示进行设置。
第十五步:使用“线性标注”命令,完成各尺寸的标注,如图13-35所示。
任务一 连接板的绘制
01
第十六步:插入基准符号外部块。
(1)调用“插入块”命令,系统打开“块”对话框,如图13-36所示。
任务一 连接板的绘制
01
(2)参数设置保持默认状态。
(3)单击“确定”按钮,回到绘图区,在尺寸标注66的下端点单击鼠标左键,以确认基准符号的位置,当命令行提示“请输入基准符号”时直接按“回车”键,效果如图13-37所示。
任务一 连接板的绘制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