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53张PPT)项目九 阵列、镜像、旋转复制目录半圆头底板的绘制(阵列复制)01手柄的绘制(镜像复制)02斜板的绘制(旋转复制)03本项目将介绍复制类命令。使用这些复制类命令可以方便地绘制、编辑图形。任务一 半圆头底板的绘制(阵列复制)101一、直接复制对象使用“复制”命令可以将需要的实体对象一次或多次复制到图纸的某个地方。AutoCAD2022复制默认是多重复制。任务一 半圆头底板的绘制(阵列复制)(2)功能区:“复制”按钮 。(3)命令行:COPY(简化命令:CO、CP)。(1)菜单栏:“修改(M)”→“复制(Y)”。1.命令调用方法012.复制方式(1)指定两点复制对象。该方式需要先指定基点,随后指定第二点,以输入的两个点来确定复制的方向和距离。任务一 半圆头底板的绘制(阵列复制)01操作步骤如下:命令:CO↙ //执行“复制”命令选择对象: //选择需要复制的对象选择对象:↙ //选择完后按“回车”键当前设置: 复制模式 = 多个 //系统提示当前设置指定基点或 [位移(D)/模式(O)]<位移>: //指定基点的位置指定第二个点或 [阵列(A)]<使用第一个点作为位移>://指定第二个点位置任务一 半圆头底板的绘制(阵列复制)01(2)指定位移复制对象该方式是直接输入被复制对象的位移(即相对距离)来确定复制的位置。此时输入的坐标值可直接使用绝对坐标的形式,无须输入@符号,在该命令使用过程中,系统默认为相对坐标形式。任务一 半圆头底板的绘制(阵列复制)01操作步骤如下:命令:CO↙ //执行“复制”命令选择对象: //选择需要复制的对象选择对象:↙ //选择完后按“回车”键当前设置: 复制模式 = 多个 //系统提示当前设置指定基点或 [位移(D)/模式(O)]<位移>:d↙ //选择“位移”方式指定位移 <0.0000,0.0000,0.0000>: //输入需要的点坐标任务一 半圆头底板的绘制(阵列复制)01注意:1)在使用指定两点复制对象时,AutoCAD2022有阵列功能。2)执行“编辑”“复制”命令,可以将绘图区中的图形对象复制到剪贴板中,在其他打开的文件或应用软件中再按“Ctrl+V”组合键,将复制的图形对象粘贴出来。任务一 半圆头底板的绘制(阵列复制)01二、阵列复制对象使用“阵列”命令可以对选定的图形对象进行有规律的一次性多个复制。阵列分为矩形阵列、路径阵列和极轴阵列(环形阵列)三种。任务一 半圆头底板的绘制(阵列复制)(2)功能区:“矩形阵列”按钮 。(3)命令行:ARRAYRECT(简化命令:AR)。(1)菜单栏:“修改(M)”→“阵列”→“矩形阵列”。1.命令调用方法(以矩形阵列为例)012.阵列方式(1)矩形阵列。矩形阵列是将对象按行、列方式进行排列。“矩形阵列”面板如图9-1所示,操作时,应提供矩形阵列的行数、列数、行间距、列间距等,如果生成的矩形阵列是倾斜的,还需要输入阵列的倾斜角度。创建的阵列对象分为关联阵列和非关联阵列,关联阵列后的所有对象构成一个整体对象,非关联阵列后的所有对象每个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矩形阵列效果如图9-2所示。任务一 半圆头底板的绘制(阵列复制)01任务一 半圆头底板的绘制(阵列复制)01操作步骤如下:命令:ARRAYRECT↙ //执行“矩形阵列”命令选择对象:找到1个 //选择需要阵列的对象选择对象:↙ //选择完后按“回车”键类型 = 矩形 关联 = 否 //系统提示当前设置选择夹点以编辑阵列或 [关联(AS)/基点(B)/计数(COU)/间距(S)/列数(COL)/行数(R)/层数(L)/退出(X)]<退出>: //选择需要设置参数的选项选择夹点以编辑阵列或 [关联(AS)/基点(B)/计数(COU)/间距(S)/列数(COL)/行数(R)/层数(L)/退出(X)]<退出>:↙ //按“回车”键确定任务一 半圆头底板的绘制(阵列复制)01(2)路径阵列。路径阵列是使图形对象沿路径或部分路径均匀分布,用于阵列的路径对象可以是直线、多段线、样条曲线、圆或圆弧等。“路径阵列”面板如图9-3所示,创建路径阵列时需要指定阵列项目数、项目间距值、定数等分或定距等分、是否对齐项目等。路径阵列效果如图9-4所示。任务一 半圆头底板的绘制(阵列复制)01任务一 半圆头底板的绘制(阵列复制)01操作步骤如下:命令:ARRAYPATH↙ //执行“路径阵列”命令选择对象: 找到1个 //选择需要阵列的对象选择对象:↙ //选择完后按“回车”键类型 = 路径 关联 = 否 //系统提示当前设置任务一 半圆头底板的绘制(阵列复制)01选择路径曲线: //选择需要的路径曲线选择夹点以编辑阵列或 [关联(AS)/方法(M)/基点(B)/切向(T)/项目(I)/行(R)/层(L)/对齐项目(A)/Z方向(Z)/退出(X)]<退出>: //选择需要设置参数的选项选择夹点以编辑阵列或 [关联(AS)/方法(M)/基点(B)/切向(T)/项目(I)/行(R)/(L)/对齐项目(A)/Z方向(Z)/退出(X)]<退出>:↙ //按“回车”键确定任务一 半圆头底板的绘制(阵列复制)01(3)极轴阵列(环形阵列)。极轴阵列是使图形对象环绕阵列中心等角度均匀分布。“极轴阵列”面板如图9-5所示,创建极轴阵列时需要指定阵列中心、阵列总角度、阵列总数目等参数。极轴阵列效果如图9-6所示。任务一 半圆头底板的绘制(阵列复制)01任务一 半圆头底板的绘制(阵列复制)01操作步骤如下:命令:ARRAYPOLAR↙ //执行“极轴阵列”命令选择对象:找到1个 //选择需要阵列的对象选择对象:↙ //选择完后按“回车”键类型 = 极轴 关联 = 否 //系统提示当前设置指定阵列的中心点或 [基点(B)/旋转轴(A)]: //指定阵列中心点任务一 半圆头底板的绘制(阵列复制)01选择夹点以编辑阵列或 [关联(AS)/基点(B)/项目(I)/项目间角度(A)/填充角度(F)/行(ROW)/层(L)/旋转项目(ROT)/退出(X)]<退出>://选择需要设置参数的选项选择夹点以编辑阵列或 [关联(AS)/基点(B)/项目(I)/项目间角度(A)/填充角度(F)/行(ROW)/层(L)/旋转项目(ROT)/退出(X)]<退出>:↙ //按“回车”键确定任务一 半圆头底板的绘制(阵列复制)013.阵列经典模式系统有默认的阵列模式。在命令行执行“ARRAYCLASSIC”或者简化命令“AR”,系统即弹出“阵列”对话框,用户也可在对话框中完成阵列相关参数的设置。“阵列”对话框只适用于矩形阵列和环形阵列。图9-7所示为“矩形阵列”参数设置界面。任务一 半圆头底板的绘制(阵列复制)01图9-8所示为“环形阵列”参数设置界面。在“阵列”对话框中,“矩形阵列”界面中“行偏移”的值为正,表示向右移,“列偏移”的值为正,表示向上偏移,“阵列角度”的值为正,表示阵列后的图形逆时针旋转。在“环形阵列”界面中,如果需要阵列的图形对象围绕阵列中心点旋转,则需要选中“复制时旋转项目”复选框。任务一 半圆头底板的绘制(阵列复制)01三、打断对象打断对象是指将已有的线条分离为两段,而被分离的线段不能是任何组合形体,如图块等,只能是单独的线条。“打断”命令可将图形对象一分为二,也可以删除图形对象的一部分。任务一 半圆头底板的绘制(阵列复制)(2)功能区:“打断”按钮 。(3)命令行:BREAK(简化命令:BR)。(1)菜单栏:“修改(M)”→“打断(K)”。1.命令调用方法012.打断方式(1)将对象打断于一点。将对象打断于一点是指将线段分离成两条独立的线段,但线段之间没有空隙,即进行无缝断开,如图9-9所示。任务一 半圆头底板的绘制(阵列复制)01操作步骤如下:命令:br↙ //执行“打断”命令选择对象: //选择需要打断的对象指定第二个打断点或 [第一点(F)]:f↙ //重新指定第一点指定第一个打断点: //在对象上要打断的位置单击指定第二个打断点:@↙ //输入“@”后按“回车”键,表示第二个打断点与第一个打断点为同一点打断于一点不能用于将圆、椭圆在某点处打断。任务一 半圆头底板的绘制(阵列复制)01(2)将对象打断于两点。将对象打断于两点,通常称为打断对象,它是指在对象上创建两个打断点,使对象以一定的距离断开,如图9-10所示。任务一 半圆头底板的绘制(阵列复制)01操作步骤如下:命令:br↙ //执行“打断”命令选择对象: //选择需要打断的对象指定第二个打断点或 [第一点(F)]:f↙ //重新指定第一点指定第一个打断点: //在对象上要打断的位置单击鼠标左键指定第二个打断点: //在对象上第二个打断点处单击鼠标左键任务一 半圆头底板的绘制(阵列复制)01执行“打断”命令的过程中,系统会自动将选择对象时单击处的点作为第一个打断点,如果不需要这个点,那么可以选择“第一点(F)”选项重新指定第一个点。使用打断于两点时,要注意两个点的先后顺序,系统默认为逆时针方向。任务一 半圆头底板的绘制(阵列复制)01四、合并对象合并对象是指将同一平面上相似的对象合并为一个对象。使用该命令可以合并直线、圆弧、椭圆弧、多段线或样条曲线。任务一 半圆头底板的绘制(阵列复制)(2)功能区:“合并”按钮 。(3)命令行:JOIN(简化命令:J)。(1)菜单栏:“修改(M)”→“合并(J)”。1.命令调用方法012.操作说明以直线为例,合并对象步骤如下:命令:j↙ //执行“合并”命令选择源对象: //选择一条直线或多段线、圆弧、椭圆弧或样条曲线选择要合并到源的直线: //选择对象后系统提示选择要合并的对象选择要合并到源的直线:↙ //按“回车”键结束选择对象已将1条直线合并到源 //结束选择合并对象任务一 半圆头底板的绘制(阵列复制)01可以通过“合并”命令将圆弧和椭圆弧合并为完整的圆和椭圆。例如,将椭圆弧合并为椭圆的效果如图9-11所示。任务一 半圆头底板的绘制(阵列复制)注意:对于源对象和要合并的对象,若是直线,则必须共线,若是圆弧,则必须位于同一个假想的圆上,若是椭圆弧,则必须位于同一椭圆上。对象之间可以有间隙,也可以没有间隙。01五、比例缩放对象比例缩放是把图形对象以指定点为基点按指定的比例进行放大或缩小,也可将图形对象放大或缩小到指定的尺寸。任务一 半圆头底板的绘制(阵列复制)(2)功能区:“缩放”按钮 。(3)命令行:SCALE(简化命令:SC)。(1)菜单栏:“修改(M)”→“缩放(L)”。1.命令调用方法012.比例缩放方式(1)比例因子缩放。比例因子缩放是缩放图形最直接的方法,该方法可以将图形放大或缩小一定的分辨率。如图9-12所示,耳板缩放的比例因子为2,缩放基点为B点。任务一 半圆头底板的绘制(阵列复制)01操作步骤如下:命令:SC↙ //执行“缩放”命令选择对象:指定对角点:找到10个 //选择需要缩放的图形对象选择对象:↙ //选择完成后按“回车”键指定基点: //选择B点作为基点指定比例因子或 [复制(C)/参照(R)]<0.1667>:2↙ //输入比例因子并按“回车”键注意:比例因子大于1,放大对象;比例因子小于1,缩小对象。任务一 半圆头底板的绘制(阵列复制)01(2)比例因子复制缩放。比例因子复制缩放方式下,在进行缩放操作后原图形对象不被删除,而在新的指定位置生成该图形缩放后的图形,如图9-13所示。任务一 半圆头底板的绘制(阵列复制)01操作步骤如下:命令:SC↙ //执行“缩放”命令选择对象:找到1个 //选择正六边形选择对象:↙ //选择完成后按“回车”键指定基点: //捕捉到圆的圆心指定比例因子或 [复制(C)/参照(R)]: C↙ //选择“复制(C)”选项缩放一组选定对象 //系统提示指定比例因子或 [复制(C)/参照(R)]:0.4↙ //输入比例因子任务一 半圆头底板的绘制(阵列复制)01(3)参照缩放。参照缩放需要了解缩放后图形对象的尺寸,无须了解比例因子,因为系统将根据用户提供的参照长度和新长度的比例作为比例因子缩放所选择的图形对象。例如,已知未知尺寸的正八边形,将其缩放为边长为25的正八边形,如图9-14所示。任务一 半圆头底板的绘制(阵列复制)01操作步骤如下:命令:SC↙ //执行“缩放”命令选择对象:找到1个 //选择正八边形选择对象:↙ //选择完成后按“回车”键指定基点: //捕捉A点指定比例因子或 [复制(C)/参照(R)]<0.1667>: R↙ //选择“参照(R)”选项指定参照长度 <31.3356>: //捕捉A点指定第二点: //捕捉B点指定新的长度或 [点(P)]<15.0000>:25↙ //输入新的长度任务一 半圆头底板的绘制(阵列复制)01六、半圆头底板绘制实例绘制图9-15所示的半圆头底板平面图。任务一 半圆头底板的绘制(阵列复制)011.分析图形该图内、外轮廓均由矩形框和半圆弧组成,中间有两组M12和M10的螺纹孔,M12的螺纹孔有6个,呈矩形分布,M10的螺纹孔有3个,呈半圆周分布。螺纹孔的定位尺寸根据内、外轮廓以及标注可以算出。螺纹孔的小径用粗实线表示,大径用细实线表示并约等于整圆的3/4。任务一 半圆头底板的绘制(阵列复制)012.绘制步骤第一步:设置绘图环境,操作过程略。第二步:将图层切换到“轴线”图层,再使用“矩形”命令,绘制90×40的矩形,如图9-16所示。第三步:使用“圆”命令,以矩形右边线中点为圆心、20为半径画圆,如图9-17所示。任务一 半圆头底板的绘制(阵列复制)01第四步:使用“修剪”命令,将矩形和圆修剪成图9-18所示的效果。第五步:将当前图层切换至“轮廓线”图层,再使用“偏移”命令,偏移距离均为10,绘制内、外轮廓,如图9-19所示。任务一 半圆头底板的绘制(阵列复制)01操作步骤如下:命令:offset↙ //执行“偏移”命令当前设置:删除源=否 图层=源 OFFSETGAPTYPE=0指定偏移距离或 [通过(T)/删除(E)/图层(L)]<通过>:l↙ //选择“图层(L)”选项任务一 半圆头底板的绘制(阵列复制)01输入偏移对象的图层选项 [当前(C)/源(S)]<源>:c↙ //选择“当前(C)”选项指定偏移距离或 [通过(T)/删除(E)/图层(L)]<通过>:10↙ //输入偏移距离选择要偏移的对象,或 [退出(E)/放弃(U)]<退出>: //选择偏移的对象指定要偏移的那一侧上的点,或 [退出(E)/多个(M)/放弃(U)]<退出>: //指定偏移的方向任务一 半圆头底板的绘制(阵列复制)01注意:对处于不同图层的图形对象使用“偏移”命令时,可以在“偏移”命令中将偏移对象层设置为当前图层,以减少更改图形对象图层的工作。第六步:将当前图层更改为“轴线”图层,使用“直线”命令,绘制定位轴线,如 图9-20所示。任务一 半圆头底板的绘制(阵列复制)01第七步:绘制 M10的螺纹孔。(1)在图9-21所示的位置,首先将当前图层切换到“0图层”,使用“圆”命令绘制 10的圆,然后将当前图层切换到“轮廓线”图层,绘制直径为 8.5的圆。效果如图9-21所示。(2)使用“打断”命令,将M10螺纹孔大径线打断约1/4,如图9-22所示。任务一 半圆头底板的绘制(阵列复制)01第八步:使用“复制”命令,将 M10螺纹孔复制至左下角的轴线交点处,如图9-23所示。第九步:使用“缩放”命令将左下角的 M10螺纹孔放大至1.2倍,如图9-24所示。任务一 半圆头底板的绘制(阵列复制)01第十步:环形阵列 M10螺纹孔。(1)执行 ARRAYCLASSIC命令,打开“阵列”对话框,选择“环形阵列”选项,设置界面如图9-25所示。任务一 半圆头底板的绘制(阵列复制)01(2)完成环形阵列后的效果如图9-26所示。任务一 半圆头底板的绘制(阵列复制)01第十一步:矩形阵列 M12螺纹孔。(1)执行 ARRAYCLASSIC命令,打开“阵列”对话框,选择“矩形阵列”选项,设置界面如图9-27所示。任务一 半圆头底板的绘制(阵列复制)01(2)完成矩形阵列后的效果如图9-28所示。第十二步:完善 M12螺纹孔的轴线。第十三步:保存图形。任务一 半圆头底板的绘制(阵列复制)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