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课 终身学习,追求与时俱进 教案(表格式)-《中职生职业素养》同步教学(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9课 终身学习,追求与时俱进 教案(表格式)-《中职生职业素养》同步教学(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资源简介

课题 终身学习,追求与时俱进
课时 2课时(90 min)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终身学习的内涵和特点 (2)知道终身学习的重要性 能力目标: 能够选择适合自身实际情况的学习方法,主动学习 素质目标: (1)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深刻理解终身学习对个人及社会的重要意义 (2)紧跟时代步伐,愿意接受新事物、新理念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终身学习的内涵和特点 教学难点:终身学习的必要性和践行终身学习的途径
教学方法 案例分析法、问答法、讨论法、讲授法
教学用具 电脑、投影仪、多媒体课件、教材
教学过程 主要教学内容及步骤
考勤 【教师】使用文旌课堂APP进行签到 【学生】按照老师要求签到
案例导入 【教师】讲述课堂导入案例“活到老,学到老”(详见教材),并提出以下问题随机邀请学生回答 请思考:你从于光远的故事中领悟到了什么道理?人为什么要终身学习?又该如何进行终身学习? 【学生】聆听、思考、回答 【教师】总结学生的回答,导入本节课课题:终身学习,追求与时俱进
传授新知 【教师】讲解终身学习的内涵、终身学习的特点、终身学习的必要性和践行终身学习的途径 一、了解终身学习的内涵 【师生互动】 【教师】随机邀请学生回答以下问题: 你是如何理解终身学习的?其内涵是什么? 【学生】聆听、思考、回答 终身学习是指社会成员为适应社会发展和实现个体发展的需要而不断学习、提升自身能力的过程。它贯穿于人的一生。处于终身学习状态中的个体不会满足已有的知识经验,总是积极地从外界吸取对自己有益的知识经验,以满足自身发展的需要,从而更好地实现自身价值。 终身学习是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时代在前进,社会在发展,中职生应该跟着时代和社会的步伐不断前行、持续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知识水平和专业素养,从而成为一个一直被社会需要的、有价值的人。 【见多识广】 【教师】组织学生阅读“终身学习和终身教育的区别与联系”,帮助学生了解终身学习和终身教育的区别与联系 【学生】阅读、学习、理解 二、了解终身学习的特点 (一)过程上的终身性 终身性是终身学习最主要的特征。它要求个体将学习贯穿自己的一生,并把学习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打破了人们以往将学习局限在学校环境中的狭隘认识。 (二)范围上的全民性 终身学习的全民性是指所有人都有终身学习的权利,不受年龄、性别、职业、经济状况等因素的制约。中职生应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通过学习不断丰富和提高自己,以使自己能够在将来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 (三)学习者的自主性 在终身学习的过程中,个体的能动性和内部动机发挥着主导作用。终身学习要求个体将自己的认知方式、学习意愿、学习需求和学习特点结合起来开展学习活动,强调个体主动学习。 三、了解终身学习的必要性 (一)终身学习是知识更新的需要 【教师】组织学生扫码观看“树立终身学习理念”视频(详见教材),帮助学生了解终身学习的必要性 随着大数据、物联网、5G和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发展,新知识以越来越快的速度产生、传播并被得以应用,以满足产业不断升级和经济持续发展的需求。这就对每个职业人都提出了一个前所未有的要求——必须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能才能适应时代发展趋势,满足从业需要。 (二)终身学习是职业发展的需要 终身学习是个体实现职业发展的主观需要。每个行业都在不断发展。如果个体不能持续学习,就不能及时地更新自己的知识经验,也不能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技术水平,更不能紧跟时代的发展和变化,最终会被无情淘汰。 (三)终身学习是时代发展的需要 一个人要想跟上时代的潮流,就要不断地学习。过去,社会发展变化的速度相对缓慢,人们从学校教育中获取的知识和技能基本上可以满足将来工作和自身发展的需要。但是,21世纪是“知识爆炸”的时代,世界每天都在变化,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飞跃发展,专业知识的更新周期越来越短,旧知识的淘汰速度越来越快。在这种情况下,任何人都不可能一劳永逸地拥有足够的知识,而是需要终身学习。因此,中职生只有让自己成为高效的“蓄电池”,给自己持续“充电”,使自己不断进步,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 【师生互动】 【教师】随机邀请学生回答以下问题: 你知道哪些“停止学习跟不上时代步伐”的具体事例?请与同学进行分享。 【学生】聆听、思考、回答 四、践行终身学习的途径 【师生互动】 【教师】随机邀请学生回答以下问题: 实现终身学习的方法渠道有哪些? 【学生】聆听、思考、回答 (一)进行继续教育 继续教育是面向所有社会成员特别是成人的教育活动,其教育形式包括成人高等教育、远程教育、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以下简称“自学考试”)和开放教育等。 1.成人高等教育 成人高等教育是国家承认学历的高等教育,考生在参加成人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以下简称“成人高考”)后,各省(直辖市、自治区)统一组织录取,考试时间为每年10月的最后一个周末。成人高考的授课方式分为脱产(全日制)、业余(包括半脱产、夜大学)和函授(以有计划、有组织、有指导的自学为主,并组织系统的集中面授)三种形式,每个人都可根据自身的情况来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形式。 2.远程教育 远程教育是指通过电视或互联网等多媒体手段进行教学的教育形式,对达到本科或专科毕业要求的学生,颁发高等教育学历证书。它是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而出现的一种教育形式,是构筑知识经济时代人们终身学习体系的主要手段,可以为已步入社会的职业人提供提升自我的机会。 远程教育突破了时空的限制,且招生对象不受年龄和学历限制,但入学前需要参加入学考试。通过入学考试后,学生可以随时随地上课。 3.自学考试 自学考试是对考生进行以学历考试为主的高等教育国家考试。自学考试以国家考试为主导,以个人自主学习为基础,有广泛的社会教育资源参与助学活动,是“没有围墙的大学”。此外,自学考试学习方式灵活、工学矛盾(工作与学习的矛盾)小、费用低,一般实行“宽进严出”“教考分离”的政策,考生不受性别、年龄和已受教育程度的限制。达到毕业要求的考生可获得毕业证书,国家承认其学历。 4.开放教育 开放教育是经过国家教育部批准的,由国家开放大学组织实施的为社会大众提供学历教育的一种教育方式。开放大学不设入学考试,对入学者的年龄、职业、所在地区、学习资历等没有太多的限制。 开放教育的学习方式主要是网络教育平台自学的形式,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大部分专业的学生只需完成在线作业即可顺利毕业,少部分专业则需参加1~2次的现场考试。学生毕业后获得毕业证书,国家承认其学历。 【学无止境】 【教师】组织学生阅读案例“终身学习能力让学生实现‘人生逆袭’”(详见教材),并随机邀请学生回答以下问题: 杭州市旅游职业学校为什么能让学生实现“人生逆袭”? 【学生】阅读、思考、回答 (二)进行专项学习 有针对性的专项学习非常重要。不管是在学习中还是在工作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势和劣势,或者想要专攻的方向。这时就需要个体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需要,进行有针对性的专项学习,以使自己快速成长、不断进步。 (三)进行自主学习 【教师】组织学生扫码观看“利用思维导图进行记忆”视频(详见教材),帮助学生了解思维导图 自主学习是指个体以一种主动而积极的态度进行学习的学习方式。自主学习考验的是个体制订学习目标的能力、针对不同学习任务选择不同学习方法的能力、开展不同学习活动的能力、自我管理的能力、对学习结果进行评估的能力等。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个体需要通过独立分析、探索、实践、质疑和创造等方法来实现学习目标。 【师生互动】 【教师】随机邀请学生回答以下问题: 你认为中职生应如何自主学习呢?你知道哪些自主学习的方法与技巧? 【学生】聆听、思考、回答 中职生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自主学习。 首先,调整心态。中职生要将“不得不学习”的心态调整为“我想学习”“我要学习”。 其次,明确学习目标。中职生要结合自身情况确定合适的学习目标。学习目标应该是具体的、可衡量的、可实现的,且有一定的时限性。 再次,选择合适的学习资料。在互联网时代,中职生能非常便捷地获取各种学习资料,但在学习时要对这些资料进行筛选。因为学习资料并非越多越好,而是应求精不求多。 最后,学会自我评价和调整。中职生应通过章节测验、任务的完成程度、考试、比赛等方式了解自己对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情况。同时,中职生还应根据自己对知识和技能的实际掌握情况及时调整自己的学习进度。 (四)加强交流学习 无论是学习还是工作,都不能一味地闭门造车,多与人交流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每个人都有值得让他人学习的地方。个体应该不断地向他人学习、与他人交流,以帮助自己更快地进步。 中职生要想积极地与他人交流学习,可以先思考“对于同样的学习任务,为什么有的人就能更快、更好地完成?”“是否可以借鉴别人的学习方法?”“遇到问题时,别人是如何解决的?”“别人有哪些优点值得学习?”等问题。然后,寻找适合自己的方面进行学习,以便提高自己的相关水平。 【课堂互动】 【教师】讲述故事,并随机邀请学生回答以下问题: 故事一:有一次,管仲随齐桓公攻打孤竹国。春天出征时,山青水绿,道路很容易辨认,而返回时已是冬天,山野白雪皑皑,山路弯曲多变,他们走着走着就迷了路。这时,管仲对齐桓公说:“老马有辨认道路的本领。不如挑选几匹老马,让它们在前边带路,或许可以找到出去的路。”齐桓公立刻让人挑了几匹老马,放开缰绳,让它们在前面走,队伍在后面跟着,果然找到了回去的路。 故事二:有一位老教授,在学校附近住了将近半个世纪,自认为对附近的地形很熟悉,自己蒙着眼睛也能从学校找到回家的路。有一次,这位老教授下课后走了一条新路,却发现路的尽头是一条从未见过的大路,车水马龙,自己竟一时找不到回家的路了。最后,老教授在路过学生的帮助下才得以安全回到家。 请思考:上述两则材料带给你什么启示? 【学生】聆听、思考、回答 【学生】聆听、理解、记忆
探索活动 【教师】组织学生完成“素养训练营”活动 一、自我测试——学习主动性测试 【测试题目】 表10-1(详见教材)中的30道题用于测试学习主动性,请你根据自己的第一反应作答。与你的情况相符的选“是”,不相符的选“否”。 【评分标准】 第1~15题,选择“是”得0分,选择“否”得1分;第16~30题,选择“是”得1分,选择“否”得0分。 【测评结果】 (1)得分为25~30分:说明你的学习主动性很强,请继续保持。 (2)得分为16~24分:说明你具有有一定的学习主动性,但还需要提高。 (3)得分为15分以下:学习缺乏主动性,请赶快改变目前的学习状态,向好的方向努力吧! 二、课堂讨论——学会学习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人一生的时间只有“三天”:昨天、今天和明天。对中职生来说,昨天已经过去,无法改变;明天是个未知数,唯一能抓住的就是今天。虚度今天,就是毁了昔日成果,丢了来日前程。中职生应抓紧今天,努力学习,为更好的明天而奋斗。 请学生仔细阅读上面的材料,然后以组为单位开展下面的活动。 (1)学生每3~5人为一组。 (2)小组成员轮流说一说自己有哪些学习经验和学习方法,其他成员认真听。 (3)各组讨论以下问题:我今天是如何度过的?我明天准备如何度过?我为谁学习?我要学什么?我学会了什么?我该怎么学?我还有哪些方面需要改进? (4)小组讨论结束后,小组成员根据讨论结果总结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学生】思考、评测、讨论 【教师】评价各组的表现
课堂小结 【教师】简要总结本节课的要点 终身学习的内涵和特点,终身学习的必要性和践行终身学习的途径 【学生】总结回顾知识点
作业布置 【教师】布置课后作业 一、选择题 1、下列不属于终身学习的内涵的是——[单选题] A 终身学习贯穿人的整个一生 B 终身学习就是学校学习的一种 C 终身学习是一个全面的学习,贯穿于学习的各个层面、各个空间 D 终身学习是学习者主动的学习 2、社会能力包括——[多选题] A.交往和沟通能力 B.自我控制能力 C.推销能力 D.执行能力 3、自我调适的主要方法,有——[多选题] A.自我转化 B.适度宣泄 C.松弛练习 D.自我慰藉 二、简答题 1、简述终身学习的内涵。 2、简述终身学习的特点。 3、说一说终身学习的途径有哪些? 4、如何培养自己终身学习的能力? 【学生】完成课后任务
教学反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