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纸的发明》 第一课时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0.《纸的发明》 第一课时教案

资源简介

《纸的发明》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了解纸的历史和发明过程。掌握纸的基本制作原理。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讨论和实验,让学生了解纸的制作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对纸文化的兴趣和热爱。引导学生认识到科技发展对人类社会的重要性。
二、教学重点:纸的历史和发明过程。纸的基本制作原理。
三、教学难点:理解纸的制作过程中的化学变化。
四、教学准备:
1.纸的历史和发明过程的视频或PPT。
2.纸制作实验器材:纸浆、筛网、烘干设备等。
五、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
(1)通过展示不同种类的纸制品,引导学生思考纸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性。
教师:大家好,今天我们要谈论一个在我们生活中非常常见但又非常重要的物品——纸。你们看看周围,有多少东西是用纸做的?
学生1:书、笔记本、包装纸、餐巾纸……
(2)提问学生:“你们知道纸是怎么发明的吗?”引出本课主题。
教师:没错,纸无处不在,它的用途非常广泛。那么,有没有想过纸是怎么发明的呢?为什么我们会这么依赖它?
学生2:老师,我知道纸是由树木制成的。
教师:对的,纸的主要原料确实是木材。但是,你们知道吗?纸的发明其实有一个非常有趣的历史。在古时候,人们并没有纸,他们用什么来记录事情呢?
学生3:石头、泥土、兽皮?
教师:你们说的都对。在古代,人们用各种方法来记录信息,但这些方法都有很大的局限性。然后,有一位叫蔡伦的中国人,他发明了一种新的记录材料,那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纸。
学生4:哇,原来纸有这么深的历史啊!
教师:是的,纸的发明不仅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也推动了文明的进步。接下来,我们将一起探索纸的奥秘,了解它的制作过程,以及它在我们生活中的各种应用。大家准备好了吗?
全班学生:准备好了!
2. 学习新课:
(1)播放纸的历史和发明过程的视频或PPT,让学生了解纸的发展历程和发明者蔡伦的贡献。
老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一项关于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物品——纸的历史和发明过程。请大家观看这段视频或PPT,了解纸的发展历程和发明者蔡伦的贡献。
学生:认真观看视频或PPT,并做好笔记。
(2)介绍纸的基本制作原理:将植物纤维、动物纤维或矿物纤维等原料经过化学处理、机械加工等步骤制成纸浆,再通过筛网将纸浆均匀铺设在平面上,最后经过烘干、压光等工序制成纸张。
老师:现在,我们已经对纸的历史和发明有了一定的了解。接下来,我要向大家介绍纸的基本制作原理。纸的制作过程包括将植物纤维、动物纤维或矿物纤维等原料经过化学处理、机械加工等步骤制成纸浆,再通过筛网将纸浆均匀铺设在平面上,最后经过烘干、压光等工序制成纸张。这个过程虽然复杂,但是它为我们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学生:认真听讲,并做好笔记。
(3)组织学生进行纸制作实验,让学生亲手体验纸的制作过程,加深对纸制作原理的理解。
老师:为了让大家更好地理解纸的制作过程,我们接下来要进行纸制作实验。请大家按照实验步骤进行操作,注意安全,并认真观察每一个步骤。
学生:按照实验步骤进行操作,认真观察每一个步骤,并记录下自己的体验和感受。
老师:现在,请大家分享一下自己在实验中的体验和感受,以及对纸制作原理的理解。
学生:积极发言,分享自己的体验和感受,并表达对纸制作原理的理解。
老师:好的,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和实验,我们不仅了解了纸的历史和制作原理,还亲手体验了纸的制作过程。希望大家能够珍惜每一张纸,减少浪费,保护环境。
3. 课堂小结:
(1)总结纸的历史和发明过程,强调蔡伦对造纸术的贡献。
老师:同学们,今天我们来聊聊纸的历史和发明过程。纸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载体,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最初,人们使用各种材料如竹简、丝绸、羊皮等作为书写材料,但这些材料要么价格昂贵,要么不便于携带。直到东汉时期,蔡伦的出现改变了这一切。他利用树皮、破渔网、破布、麻头等作为原料,经过浸泡、捣碎、漂洗、晒干等步骤,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张真正意义上的纸。蔡伦的发明不仅极大地降低了书写材料的成本,还使得知识的传播变得更加容易和广泛。
学生:哇,蔡伦真是太厉害了!他的发明对我们现在的生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老师:没错,蔡伦的造纸术不仅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也是人类文明史上的重要里程碑。我们应该铭记他的贡献,珍惜纸张,让知识的传播更加顺畅。
(2)回顾纸的基本制作原理,并强调纸制作过程中的化学变化和机械加工的重要性。
老师:接下来,我们来回顾一下纸的基本制作原理。纸的制作过程实际上是一个复杂的化学和机械加工过程。首先,原料中的纤维素在碱性条件下会发生水解反应,生成可溶性的纤维素衍生物。然后,这些衍生物在纸机上经过一系列的机械加工,如搅拌、压榨、干燥等,最终形成我们常见的纸张。
学生:原来纸的制作过程这么复杂啊!化学变化和机械加工都起到了关键作用。
老师:是的,化学变化使得原料中的纤维素得以分解和重组,为纸张的形成提供了基础。而机械加工则将这些纤维素衍生物加工成具有一定厚度和强度的纸张。这两者的结合使得纸的制作成为可能,也让我们能够享受到便捷的书写和阅读体验。
学生:老师,我明白了!纸的制作过程既神奇又有趣,我们应该更加珍惜每一张纸,不浪费资源。
老师:很好,同学们!我们不仅要了解纸的历史和制作原理,还要在日常生活中养成节约用纸的好习惯。这样既能保护环境,又能传承和发扬蔡伦的造纸精神。
4. 作业布置:
(1)要求学生回家后查阅相关资料,了解更多关于纸的历史和制作方法的信息。
(2)鼓励学生动手制作一张自己的手工纸,并分享制作过程和心得。
六、板书设计:
《纸的发明》
1. 纸的历史与发明
蔡伦的贡献
2. 纸的制作原理
化学处理
机械加工
纸浆制作
纸张成型
烘干与压光
七、教学反思: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应该能够了解纸的历史和发明过程,掌握纸的基本制作原理。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纸制作过程中的化学变化和机械加工的重要性。同时,也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确保学生能够顺利完成学习任务。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