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45张PPT)主题四 革命传统教育第十五课时 坚持党的领导课标要求 2.初步了解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知道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3.知道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4.领悟伟大建党精神的内涵,能够以恰当的方式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开展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教育。5.学习和理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革命文化,坚定文化自信。6.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课标要求 ◎内容要求1.了解中国产生了共产党,这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理解伟大建党精神的内涵,领悟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2.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浴血奋战、百折不挠,创造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成就,实现了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理解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中国发展从此开启了新纪元。课标要求 3.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自力更生、发愤图强,创造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成就,实现了一穷二白、人口众多的东方大国大步迈进社会主义社会的伟大飞跃,理解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4.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解放思想、锐意进取,创造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实现了人民生活从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奔向全面小康的历史性跨越,推进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伟大飞跃,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指引中国发展繁荣的正确道路。课标要求 5.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自信自强、守正创新,创造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中华民族迎来了从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6.理解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对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具有决定性意义。7.了解习近平法治思想,理解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就要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考点一 坚持党的领导1.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宗旨和最高理想(1)性质: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2)根本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3)最高理想: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2.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3.党和政府坚持的发展思想和奋斗目标(1)党和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2)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党的奋斗目标。4.中国共产党在实现强国富民历史进程中的贡献历史进程 历史贡献站起来 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族终于站起来了富起来 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完成社会主义革命,确立社会主义制度,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为中国发展富强、人民生活富裕奠定了坚实基础强起来 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人民生活显著改善,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际地位显著提高5.为什么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1)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制定宪法,以法律形式确立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这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2)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3)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系、命运所系。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4)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坚定不移地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6.中国共产党依据宪法和法律治国理政(1)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制定宪法和法律,领导人民实施宪法和法律,做到党领导立法、保证执法、支持司法、带头守法。(2)中国共产党要履行好执政兴国的重大职责,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依据宪法和法律治国理政。考点二 伟大建党精神1.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内涵 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原因 ①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②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坚定不移地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弘扬伟大建党精神③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具体体现。弘扬伟大建党精神,才能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向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向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奋勇前进,实现党的初心和使命2.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历史时期 具体表现 与民族精神的联系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遵义会议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红岩精神 这些精神都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具体体现,都具有鲜明的先进性和时代性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 抗美援朝精神、红旗渠精神、大庆精神和铁人精神、雷锋精神、焦裕禄精神、“两弹一星”精神 历史时期 具体表现 与民族精神的联系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特区精神、抗洪精神、抗击“非典”精神、载人航天精神、抗震救灾精神 这些精神都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具体体现,都具有鲜明的先进性和时代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 探月精神、新时代北斗精神、伟大抗疫精神、脱贫攻坚精神、北京冬奥精神 考点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1)时间: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2)原因: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综合国力进入世界前列,国际地位实现前所未有的提升,党的面貌、国家的面貌、人民的面貌、军队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中华民族正以崭新姿态屹立于世界的东方。①意味着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②意味着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在世界上高高举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③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3)意义:2.新时代必须坚持的指导思想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3.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1.(2022·广东)《广东省革命遗址保护条例》自2022年3月1日起施行。广东是近代民主革命的策源地和先行地,是全国革命遗址延续年代最长、序列最完整、种类最齐全的省份之一。该条例的施行( D)①为全国各地的革命遗址保护提供了法律依据②可以根治各类破坏、损毁革命遗址的犯罪行为③可以加强对广东革命遗址的保护管理和合理利用④有利于充分发挥广东红色资源的社会教育功能D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2.(2022·广东)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下,市场主体尤其是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面临较大困难。根据中央部署,各地各部门出台减税降费等助企纾困政策,帮助企业解决生产经营中的困难。这表明( )A.党和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B.国家巩固和增强中小微企业的主导地位C.个体工商户是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D.我国坚持以市场为主体的基本经济制度A3.(2021·广东)在渡江胜利纪念馆馆藏文物中,有一封陶迅烈士写于1947年4月17日的绝笔家书,信中写道:“我党是有史以来的真正为人民服务的一个政党,是最公正无私的,他的革命目的是为了世界上人人有饭吃,人人有事做……我是读书明理的人,如果共产党不好,我也不会冒了许多危险、吃了多少辛苦,参加革命事业。”从中我们可以领悟到( A )①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②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③中国共产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④中国共产党提出的“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已经实现AA.①②③ B.①②④C.①③④ D.②③④一、选择题考点一 坚持党的领导1.(2023·鄂州)我国宪法第一条规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 C )A.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B.社会主义制度C.中国共产党领导D.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C2.(2023·朝阳)2022年初秋,习近平总书记赴辽宁沈阳考察,走进基层治理示范社区——牡丹社区。习近平总书记说,把老百姓关心的事一件件办好,是共产党人的共同心愿,社区党组织要牢记党的根本宗旨。党的根本宗旨是( B )A.增进民生福祉 B.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C.实现共产主义 D.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B3.(2023·乐山)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围绕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行了全面系统深刻的论述。这些重要论述,是中国共产党人基于中国国情、中国现实的重大理论创新,进一步明确了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任务和路径,是中国式现代化十分重要的顶层设计。材料说明( A )①中国共产党领导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系②中国共产党领导立法,履行执政兴国的重大职责③中国共产党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保证④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A考点二 伟大建党精神4.(2023·绍兴)一百多年前嘉兴南湖上的一艘游船,桨声欸乃里记录下中国共产党梦想起航的时刻,见证了中国共产党精神之源的诞生。这一精神之源是指( A )A.伟大建党精神 B.井冈山精神C.长征精神 D.延安精神A5.(2023·常德)出生于石门的红军优秀指挥员、革命烈士王尔琢在给父母的家书中写道:“为了让千千万万的母亲和孩子能过上好日子,为了让白发苍苍的老人皆可享乐天年,儿已决意以身许国,革命不成功,立誓不回家。”你能从中收获的力量是( D )①孝敬父母,报答养育恩泽 ②不忘初心,厚植家国情怀③牢记使命,凝聚复兴力量 ④重温家书,追寻革命足迹A.①②③ B.①②④C.①③④ D.②③④D6.(2023·泸州)“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饱受磨难而生生不息、历经百年而风华正茂的奥秘所在。党的二十大强调继续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这是因为伟大建党精神( D)①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②具有海纳百川、兼收并蓄的包容力③是在长期奋斗中锤炼出的鲜明的政治品格④是中国共产党事业不断发展进步的强大精神动力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D7.(2023·北京)赤红色的忠诚热烈、鲜橙色的温暖活力、琉璃黄的庄重典雅……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推出“漫步北京——五一假期七彩缤纷游”线路,部分线路如下。如果有同学只想体验“赤红色的忠诚热烈”,你应该推荐( C )C线路1 天坛公园—中山公园—景山公园—北海公园—颐和园—圆明园线路2 北京大学红楼—《新青年》编辑部旧址—中山公园来今雨轩—蒙藏学校旧址—李大钊故居线路3 清华园火车站—颐和园益寿堂—中共中央香山驻地旧址—香山革命纪念馆线路4 国家体育场—国家游泳中心—国家速滑馆—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奥林匹克塔—首钢滑雪大跳台A.线路1或线路2 B.线路1或线路4C.线路2或线路3 D.线路3或线路4考点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8.(2023·陕西)2022年10月16日至22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习近平代表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作报告时指出,十年来,我们经历了对党和人民事业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的三件大事。这三件大事是( B )①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③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④完成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BA.①②③ B.①②④C.①③④ D.②③④9.(2023·天水)2022年10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瞻仰革命圣地延安时满怀深情地说:“延安革命旧址见证了我们党在延安时期领导中国革命、探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光辉历程,是一本永远读不完的书。”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集中体现是( D )A.邓小平理论 B.“三个代表”重要思想C.科学发展观 D.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D10.(2023·福建)中共中央政治局决定,从2023年4月开始,在全党深入开展以“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为总要求的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这能够( A )①加强党的自身建设 ②提高党员政治素质③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④确保经济高速增长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A二、非选择题11.(2023·泰安)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5分)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把党的领导落实到党和国家事业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使党始终成为风雨来袭时全体人民最可靠的主心骨,确保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正确方向,确保拥有团结奋斗的强大政治凝聚力、发展自信心,集聚起万众一心、共克时艰的磅礴力量。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请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此的理解。①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②中国共产党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带领中国人民走上了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之路。③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④中国共产党领导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系、命运所系。⑤中国共产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才能确保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正确方向,凝聚起实现中国梦的磅礴力量。(每点3分,共15分)12.(2023·包头)阅读材料,回答问题。(5分) 历经五千年,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逐步形成,随着时代的进步不断丰富和发展。壮阔百年间,中国共产党创建并不断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一如既往地百折不挠、团结奋斗,迎来了党的百年华诞、进入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这些伟大成就的取得充分彰显了伟大建党精神的价值。伟大成就彰显伟大建党精神的价值,请你结合材料予以说明。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表现、丰富和发展,它来源于中华民族精神,其价值表现在历史成就取得过程中。(2分)伟大建党精神为我们百折不挠、团结奋斗,迎来建党百年、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提供精神支柱、精神纽带和精神动力,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3分)一、选择题1.2023年7月1日,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2周年。从只有50多名党员发展到拥有9600多万名党员、领导着14亿多人的大国、具有全球巨大影响力的世界第一大执政党,中国共产党已成为领航中国行稳致远的巍巍巨轮。对此,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D )A.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一切权力属于人民C.中国共产党是当代中国的最高政治领导力量和唯一政党D.坚持党的领导是中国各项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的政治保证D2.2023年8月初,受台风“杜苏芮”影响,华北、黄淮等地出现极端降雨过程,引发洪涝和地质灾害。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各地区和有关部门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全力以赴开展抢险救灾工作。这充分表明,在我国( A )①人民幸福生活是最大的人权 ②中国共产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③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④人民是国家的主人,直接行使国家权力A.①②③ B.①②④C.①③④ D.②③④A3.2023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对全军党的建设会议作出重要指示,要持续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全面从严治军,为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提供坚强政治保证。新时期加强军队建设( C )①要坚持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②要求我们青少年人人都要服兵役③是适应国家安全环境变化的需要④是因为人民军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强柱石A.①②③ B.①②④C.①③④ D.②③④C4.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要弘扬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下列图片呈现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按照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C )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C.①③④② D.③①②④C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凝结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不懈探索实践的智慧结晶,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依据教材知识,④的内容应该是( A )A.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B.毛泽东思想C.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D.马克思列宁主义A二、非选择题6.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4分) 材料一:2023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2周年。一百多年来,中国共产党风雨兼程,不懈奋斗,领导人民书写了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上最恢宏的史诗,创造了“四个伟大成就”:一是浴血奋战、百折不挠,创造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成就;二是自力更生、发愤图强,创造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成就;三是解放思想、锐意进取,创造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四是自信自强、守正创新,创造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1)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书写了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结合材料并运用所学知识,请谈谈你对中国共产党的认识。(8分)①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②中国共产党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③中国共产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④一百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推翻了封建主义、帝国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取得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胜利;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取得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创造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每点2分,共8分,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材料二:2023年7月1日出版的第13期《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文章《努力成长为对党和人民忠诚可靠、堪当时代重任的栋梁之才》。文章强调,年轻干部健康成长关系党和人民事业后继有人。要锤炼对党忠诚的政治品格,树立不负人民的家国情怀,追求高尚纯粹的思想境界,练就堪当重任的过硬本领,为党和人民事业拼搏奉献,在新时代新征程上留下无悔的奋斗足迹。①树立崇高远大理想,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思想道德水平,增强法治观念。②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立志成才,全面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③弘扬民族精神,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无私奉献。④增强自己的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实践能力,报效祖国、服务社会,勇担民族复兴的崇高使命。(每点2分,任答三点得6分,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2)结合材料,谈谈作为新时代的接班人,我们应该怎样成为堪当时代重任的栋梁之才。(6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