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2024年中考道德与法治一轮复习课件:主题三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守望精神家园(66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广东省2024年中考道德与法治一轮复习课件:主题三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守望精神家园(66张ppt)

资源简介

(共66张PPT)
主题三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第十四课时 守望精神家园
课标
要求 ◎学段目标
1.体会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与博大精深;理解中华优秀传统
文化的核心思想理念、人文精神和传统美德,弘扬民族精
神,具有强烈的中华民族自豪感。
2.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及其重要意义,在日常生
活和社会活动中自觉践行。
课标
要求 ◎内容要求
1.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
尚和合、求大同的核心理念。
2.理解中华民族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的荣辱观念,崇德向善、
见贤思齐的社会风尚。
3.践行中华民族自强不息、敬业乐群、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的
思想。
4.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修齐治平的理想追求,锤炼高尚人格。
5.感悟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意识,厚植爱国主义情怀。
考点一 中华文化
1.中华文化的产生、内涵和特点
产生 各族人民团结互助,相互学习,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共同
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
内涵 中华文化内涵丰富,包括独具特色的语言文字,浩如烟海
的文化典籍,名扬世界的科技工艺,异彩纷呈的文学艺
术,等等
特点 ①源远流长、博大精深;②具有应对挑战、与时俱进的创
造力和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包容力;③虽历经沧桑仍薪
火相传、历久弥新
易错提示
中华文化是由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中华文化不只是汉文化,也包括各少数民族的文化。
易错提示
源远流长指时间不间断,博大精深指内容,薪火相传体现传承,历久弥新体现与时俱进。
2.为什么要弘扬中华文化?
(1)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中华优秀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
(2)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精神动力。
(3)中华文化独一无二的理念、智慧、气度、神韵,增添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内心深处的自信和自豪。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有何特点?
(1)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2)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3)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
4.坚定文化自信
内涵 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
定,是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是更基础、更广
泛、更深厚的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最基
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
原因 ①没有高度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
族伟大复兴
②坚定文化自信,事关国运兴衰、文化安全和民族精神的
传承发展
做法 ①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②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③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④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
辉煌
5.青少年应如何对待中华传统文化?
(1)学习、保护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易错提示
  传统文化不一定都是优秀文化,我们学习、弘扬的应该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2)要批判地继承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3)珍爱我们的精神家园,展现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
(4)用实际行动做中华文化的建设者、传播者、弘扬者。
考点二 中华传统美德
1.中华传统美德的特点和内涵
易错提示
  传统道德不一定都是传统美德,传统道德中既有精华,也有糟粕。传统美德是指传统道德中的精华。
(1)特点:内涵丰富,博大精深。
(2)内涵:
传统美德 具体表现
爱国情怀 忧国忧民、道济天下等
奋进品格 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等
和乐风范 自尊互敬、助人为乐等
高尚情操 诚信守法、见利思义等
伦理规范 孝敬父母、尊敬师长等
处世准则 律己宽人、扬善抑恶等
2.为什么要传承中华传统美德?
(1)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的精髓,蕴含着丰富的道德资源,熔铸了中华民族坚定的民族志向、高尚的民族品格和远大的民族理想,是世代相传的民族智慧,是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精神力量。
(2)中华传统美德已经融入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方式和风俗习惯,成为一种文化基因。
3.如何践行中华传统美德?
答题技巧
  学生在答题时可以根据题目要求,结合中华传统美德的内涵,回答在日常生活中践行中华传统美德的具体做法。
(1)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青少年责无旁贷。
(2)倡导向上向善、孝老爱亲、忠于祖国、忠于人民,青少年必须身体力行。
(3)在日常生活中,积极践行孝敬父母、尊敬师长、诚实守信等美德。
(4)学习英雄人物事迹,弘扬民族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考点三 中华民族精神
1.中华民族精神
内涵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
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特点 中华民族精神具有与时俱进的品格。它在不同的历
史时期有着不同的表现,并随着时代进步而不断丰
富和发展
2.为什么要弘扬伟大的民族精神?
(1)一个民族要生存和发展,就要有昂扬向上的民族精神。
(2)伟大民族精神始终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强大精神支柱,是维系我国各族人民世世代代团结奋斗的牢固精神纽带,是激励中华儿女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的不竭精神动力。
3.如何传承和弘扬民族精神?
答题技巧
  学生在答题时可以根据题目要求,结合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回答在日常生活中传承和弘扬民族精神的具体做法。
(1)在国家危难、民族危亡的紧要关头能够挺身而出、舍生忘死、前仆后继。
(2)在他人生命、财产遇到危险的关键时刻能够见义勇为、扶危济困、无私奉献。
(3)在日常学习工作中勤勤恳恳、任劳任怨、敬业创优。
(4)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自觉高扬民族精神,创造精彩人生。
4.爱国主义的地位和本质
(1)地位(作用):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维护民族独立和民族尊严的强大精神动力。
(2)本质:当代中国,爱国主义的本质就是坚持爱国和爱党、爱社会主义高度统一。
5.什么是中国精神?
中国精神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易错提示
  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时代精神的核心是改革创新。
考点四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什么是价值观?
(1)价值观是文化最深层的内核。
(2)生活中,人们常常依循各自尊崇的价值观判断是非曲直和决定行为取向。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
国家层面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社会层面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公民层面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3.为什么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是中国人民在共同生活中形成的价值共识,而且吸收了世界文明的有益成果,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人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
易错提示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人的价值观,而不是全世界人民的价值观。
(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导向,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价值引领。
(4)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引领社会全面进步。
4.如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答题技巧
  学生在答题时可以根据题目要求,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回答在日常生活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做法。
(1)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做到落细、落小、落实。
(2)青少年应自觉做到勤于学习、敏于思考,注重修养、勇于实践,明辨是非、善于选择,认真做事、踏实做人。
(3)培育和践行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价值准则,继承中华传统美德,弘扬民族精神,承担社会责任。
5.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关系
(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丰富营养。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利于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增强文化自信。
考点五 文明交流互鉴
1.文化多样性的积极意义
易错提示
  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往往从自身的文化视角、用自己的价值观来理解和判断事物,有时会导致彼此误解与冲突。这是文化多样性的消极影响。
(1)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是世界文化充满活力的表现,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
(2)多样的文化提供了更为广泛的选择,让人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让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姿。
(3)文化多样性是实现文化创新与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2.如何正确对待不同国家、民族的文化?
(1)每个民族的文化都是独特的,都有其存在的价值,都有值得尊重的经验和智慧。
易错提示
  每个民族的文化都有其自身的特点和价值,不能说中华文化是最优秀的。
(2)正确认识文化差异,相互尊重,通过平等交流、对话,达成彼此的理解和包容。
(3)用开放和包容的心态,学习和借鉴优秀外来文化,促进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文明交流。
易错提示
  学习和借鉴优秀外来文化,不能说学习和借鉴一切外来文化,或者说抵制外来文化。加强文明交流不能理解为要消除文化差异,使不同文化融合统一。
3.为什么要学习和借鉴人类优秀文明成果?
(1)文明是世界各国各民族对人类作出的不可磨灭的贡献。
(2)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中华文明在交流互鉴中发展。
(3)学习和借鉴人类优秀文明成果,不仅有助于自身文明的发展,而且能够推动世界文明的进步,还能为人类社会发展提供精神支撑和心灵慰藉。
4.如何学习和借鉴人类优秀文明成果?
(1)要学习和借鉴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坚持以我为主,兼收并蓄。
(2)积极主动地与世界各国交往,从不同文明中寻求智慧、汲取营养。
(3)不能只满足于欣赏物件的精美,更应该领略其中蕴含的人文精神。
1.(2022·广东)近年来,我国博物馆利用新媒体、新技术开展
“云展播”,结合馆藏文物开发文创产品,不断创新展示和传播手
段,让馆藏文物“活”了起来,为文化遗产走近大众、走向国际提
供了重要助力。博物馆展示和传播手段的创新( A )
①能够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②有利于扩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影响力
③能够推动中外文化的融合与统一
④丰富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
A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2021·广东)凉茶是粤港澳地区人民根据当地的气候、水土特征,在长期预防疾病与保健的过程中,以中医养生理论为指导,以中草药为原料制作,具有清热解毒、生津止渴、祛火除湿等功效的日常饮料。凉茶已被列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其原因是( A )
A.凉茶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和历史价值
B.凉茶是抵御外来饮食文化影响的重要手段
C.凉茶具有巨大的商业利益和经济价值
D.凉茶文化是维系各族人民情感的精神纽带
A
3.(2023·广东)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6分)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博物馆(院)工作,强调“一个博物院
就是一所大学校”。在第47个“国际博物馆日”到来之际,学校组
织学生走进博物馆观展、研学,开启一场“博悟之旅”。
【感悟文化现象】
博物馆热 悄然兴起
  当下,博物馆已成为人们出游的热门“打卡地”之一。据国家
文物局不完全统计,2023年“五一”假期,全国6000多家博物馆
共接待游客超5000万人次,达历史同期最高水平。
(1)“博物馆热”的悄然兴起传递出什么信息?(4分)
①人民群众对文化生活的需求日益增长。②博物馆成为人们感受历
史和文化的重要平台。(每点2分,共4分)
【领悟文化力量】
古今博览 文脉赓续
  ◆ 1号展厅:推出“盛世修典——‘中国历代绘画大系’阶
段性成果展”,展示1 750件(套)历代绘画佳作高清打样稿,再
现中国古代绘画2000余年的发展历程。
  ◆ 2号展厅:推出“人格的力量——中国共产党人的家国情
怀展”,陈列中国共产党人饱含深情的手稿、书信等珍贵文献及实
物170余件,用故事化的方式讲述党史。
  ◆ 3号展厅:推出“逐梦寰宇问苍穹——中国载人航天工程
30年成就展”,展出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等模型和航天服、火箭发动
机等实物,展示我国载人航天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
(2)同学们在观展后纷纷感叹:“这次参观让我们增强了文化自
信!”结合材料,请你分析大家发出这个感叹的理由。(6分)
①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和
独特的精神标识。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
我们坚定文化自信的深厚基础。③党领导人民创造革命文化和社会
主义先进文化,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④观展增强了我们对中
华文化的自豪感和认同感,增强了我们的文化自信。(每点2分,
任答三点得6分)
【体悟文化担当】
展现行动 弘扬传播
近年来,各地各级博物馆积极联合中小学校开展“小小讲解
员”培训活动,为青少年搭建一个学习历史、展示自我、参与社会
的平台,越来越多的青少年加入“小小讲解员”队伍,他们通过在
博物馆的学习、生活,将文化根植于心,肩负起文化传承的使命。
(3)如果你是博物馆的“小小讲解员”,你将如何讲好中华文化
故事?(6分)
①要认真学习中华文化,丰富历史文化知识储备,热爱中华文化。
②要增强文化认同感,坚定文化自信,坚守中华文化立场。③要增
强社会责任感,提高服务社会的意识,以饱满的热情做好解说工
作。④要熟练掌握解说的各项技能和礼仪知识,提高讲解的水平和
能力。⑤要自觉弘扬中华文化,做中华文化的建设者、弘扬者和传
播者。(每点2分,任答三点得6分)
一、选择题
考点一 中华文化
1.(2023·绍兴)七千多年前余姚河姆渡的一根榫卯,穿越时光与北京故宫惊艳世界的榫卯结构遥相呼应。这从侧面说明中华文化( A)
A.源远流长 B.浩如烟海
C.兼容并包 D.多元一体
A
2.(2023·遂宁)第29届自贡国际恐龙灯会传承非遗彩灯工艺,融合现代科技,是全国首个“故事化+游戏化”沉浸式灯会。“剑侠江湖”展现国风文化魅力,“潮玩联盟”联动全球化游戏IP,在海外60多个城市同步传播,让更多海外友人领略东方之美。这( B )
①说明中华文化有海纳百川的包容力
②有利于中华文化成为世界主流文化
③彰显中华文化魅力,增强文化自信
④有利于推动革命文化的创新性发展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B
3.(2023·河南)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我们要坚守中华文化立
场,提炼展示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加快构建中国话语
和中国叙事体系,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
爱、可敬的中国形象。我们要深化文明交流互鉴,推动中华文化更
好地走向世界。这段话给我们的启示是( C )
①应该学习和复制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超越文明冲突
②必须坚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③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
④要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创造优越的中华文明,形成世界影响力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C
4.(2023·陕西)陕西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为打造文旅融合
的陕西特色,各地采取一系列举措,积极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
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下列选项中体现这一举措的是( A )
①用实景舞剧《长恨歌》再现历史场景,带游客梦回大唐
②利用现代科技让历史博物馆的文物“活起来”“火起来”
③开发穿汉服、奏鼓乐、演皮影等沉浸式旅游体验项目
④建设宪法主题公园,加强宪法宣传,增强人们宪法意识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A
考点二 中华传统美德
5.(2023·福建)中华传统美德内涵丰富。如图体现的是( C )
A.忧国忧民、道济天下的爱国情怀
B.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奋进品格
C
C.孝敬父母、尊敬师长的伦理规范
D.律己宽人、扬善抑恶的处世准则
6.(2023·鄂州)某校准备举办以“中华美德永流传”为主题的板
报制作比赛,下面是和谐小组制作的四大板块,其中内容与标题
不.相.符.的板块是( D )
D
个人品德 家庭美德 爱国爱党 明礼遵规 自强自律 做品行优良的
践行者 尊老爱幼 勤劳节俭 邻里互助 做家庭的好成员
社会公德 职业道德 助人为乐 爱护公物 遵纪守法 做社会的好公民 爱岗敬业 奉献社会 见利忘义 做祖国的建设者
A.个人品德 B.家庭美德
C.社会公德 D.职业道德
考点三 中华民族精神
7.(2023·杭州)近年来,杭州市深入实施榜样引领行动,用身边
的“最美人物”引领市民追求真善美,营造城市文明新风尚,孕育
了“最美群像”,形成了“最美精神”。这种精神( C )
①具有鲜明的先进性和时代性 ②为杭州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
③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具体体现 ④是促进杭州发展的强大动力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C
8.(2023·云南)历史川流不息,精神代代相传。下列精神与其产
生的历史时期对应不.正.确.的是( C )
选项 历史时期 精神
A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延安精神
B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 红旗渠精神
C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
时期 雷锋精神
D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 探月精神
C
9.(2023·嘉兴)舟山有一“红色根脉”——蚂蚁岛精神。20世纪
50年代以来,蚂蚁岛人民依靠“艰苦创业、敢啃骨头、勇争一流”
的精神改天换地,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奇迹。这一精神( A )
①是激励舟山人民奋进新征程的不竭精神动力
②是以自强不息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具体体现
③有利于增添舟山人民内心深处的自信和自豪
④将成为当代舟山人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A
考点四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0.(2023·新疆)2023年是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为雷锋同志题词
60周年。雷锋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这体现出的社会主义
核心价值观中公民层面的价值要求是( B )
A.爱国 B.敬业 C.和谐 D.友善
B
11.(2023·滨州)下列古语中能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公民层面的
价值要求的是( D )
①法令行则国治,法令弛则国乱 ②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③天地之大,黎元为先 ④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D
考点五 文明交流互鉴
12.(2023·江西)2022年,亮点纷呈的文化活动成为加深中俄两国人民友谊的桥梁。中俄青年论坛、汉语桥比赛在俄开展,中俄两国艺术家联袂打造的芭蕾舞剧《小河淌水》在莫斯科再度上演,俄方在中国举办的“俄罗斯文化节”也获得中国民众广泛关注。这表明(  )
①文明因交流而多彩 ②文化隔阂导致冲突
③文明因互鉴而丰富 ④世界文化和而相同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B
13.(2023·鄂州)“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
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2022年10月,意大利女宇航员
萨曼莎·克里斯托福雷蒂在国际空间站行经中国上空时,分别用汉
语、意大利语、英语写下了这段中国古文,引来众人赞叹。这给我
们的启示是( C )
①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
②中华传统文化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文化
③文化经典具有穿越时空的永恒魅力
C
④文明交流互鉴共存推动世界文明进步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4.(2023·龙东)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因此,
我们对待世界各国文明的正确态度应该是( B )
A.坚守立场,消除差异 B.交流互鉴,和而不同
C.相互融合,相互取代 D.独立自主,拒绝交流
B
二、非选择题
15.(2023·山西)阅读材料,回答问题。(8分)
材料一:“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标识”(如图)一经国家知识产
权局发布,立刻好评如潮:设计得太妙了,不仅形似空间站外形,
而且蕴含着“满满的中国式浪漫”。
  材料二:随着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该标识再次进入
人们的视野。某服装厂老板很快把它印在一批文化衫上进行出售,
受到了当地相关部门的处罚。
(1)请从传统文化的角度,解读标识里的“中国式浪漫”。
(4分)
标识图案是汉字“中”字的变形,体现出中国汉字的结构之美,
“中”字又是“中国”的“中”,简明的表达里饱含中国自信。
(2分)遒劲有力的竖笔既充满中国书法艺术的韵味,又让人感受
到豪气冲天,笔触中展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2分)
(2)请你简要分析该服装厂老板受到处罚的原因。(4分)
服装厂老板的行为是错误的,不被法律所许可。(1分)该标识经
国家知识产权局发布,就表明它的创新设计作为一种知识产权,受
到国家法律保护。服装厂老板擅自把该标识用在自己的商品上,侵
犯了该标识所有者的知识产权,是一种违法行为。(3分)
16.(2023·达州)“微行为”虽小,但可以折射出学生的素养。校
园生活中很多“微行为”不经意间影响着同学们的日常生活与社会
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8分)
校园微行为 思政微点评
举行升国旗仪式时庄重严肃 热爱祖国,有家国情怀
成绩下降后寻求提升策略,做更好的
自己 ①
履行自己的承诺,义务值日一天 ②
打饭后跟食堂阿姨说“谢谢您” ③
(1)请在上表空白处填写适当的内容。(6分)
①精益求精,有敬业精神;②讲诚信,有责任感;③友善,以礼待
人。(每点2分,共6分)
(2)简要谈谈“校园微行为”对青少年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的启示。(2分)
①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
做到落细、落小、落实。②青少年处在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我
们应自觉做到勤于学习、敏于思考,注重修养、勇于实践,明辨是
非、善于选择,认真做事、踏实做人。(2分,任答一点、言之有
理即可)
一、选择题
1.2023年3月4—6日,中国非遗制茶大会在浙江湖州举行,全球100
余座城市通过短视频同步举行惊蛰祭茶喊山仪式。活动创新非遗传
播形式,展现了当下非遗制茶产业的蓬勃发展,推动中国茶文化的
国际传播。开展这一活动有利于( D )
A.弘扬中国茶文化,推动中外文化的融合
B.学习和借鉴优秀外来文化并汲取其营养
C.丰富和发展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内涵
D.加强中国非遗制茶文化保护和传承工作
D
2.2023年暑假,国风动漫《长安三万里》受到追捧。《长安三万里》展现盛唐时期的文化、诗词和历史,李白、杜甫、王维等熠熠生辉的名字,从书中走上银幕,再现中国历史上1300多年前的“群星璀璨”时刻,让观众可以通过电影深入了解盛唐文化的魅力。国风电影的成功( B )
A.说明中华民族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
B.有利于传播中华文化并展现其独特魅力
C.体现中华文化对世界的影响越来越大
D.彰显了中华文明在交流互鉴中不断发展
B
3.2023年7月2日,在女篮亚洲杯决赛中,中国队以73∶71的比分战
胜日本队,时隔12年再次捧起该项赛事冠军奖杯。中国女篮那永不
言弃的拼搏精神、脚踏实地的奋斗精神、精诚合作的团队精神,激
励着中国青年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为国之崛起注入青春能量。由
此可见,女篮精神( D )
A.具有与时俱进的品格
B.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
C.丰富了民族精神的内涵
D.为民族复兴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D
4.《感动中国》被誉为“中国人的年度精神史诗”。通过它,100
多位人物和群体的事迹走进人们的精神世界,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
值观,向世人彰显了“中国精神”和“中国力量”。举办“感动中
国”年度人物评选活动( D )
①是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根本举措
②有利于弘扬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③有利于弘扬社会正气,传递社会正能量
④有利于提高人们的道德品质和文明素养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D
5.在兔年央视春晚上,以庆祝“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周年为主题
的组合节目《一带繁花一路歌》,令人耳目一新,以国际化的元
素,展现文明交流互鉴带给各国人民的喜悦与欢欣。这给我们的启
示是( D )
A.经济全球化给文化多样性带来挑战
B.中华文化对世界的影响力越来越大
C.中国顺应了合作与共赢的时代主题
D.文明因交流而多彩,因互鉴而丰富
D
二、非选择题
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4分)
  2023年7月28日—8月8日,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以
下简称“成都大运会”)在四川成都举行。
【魅力中国】
成都大运会不仅是一场体育盛会,更是中国文化传播的重要舞台。吉祥物“蓉宝”的设计充分考虑到大熊猫、川剧脸谱和“火”文化,体现了本地文化的特色;火炬“蓉火”和奖牌“蓉光”都采
用了古代文化遗产“太阳神鸟”的设计元素,凸显出中国文化的深厚底蕴;奖牌绶带的材质选择了蜀锦,传承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工艺技术……可以说,这些成都大运会的形象元素无不蕴含浓浓的
“中国风”“巴蜀韵”。
(1)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简要分析成都大运会融入这些“中
国元素”的意义。(8分)
①有利于弘扬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②有利于向世界展
示中华文化元素,促进文化交流,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③有利
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坚定文化自信;
④有利于提升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建设
文化强国;⑤有利于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
性发展;⑥有利于促进文明交流互鉴和世界文化的繁荣发展。(每
点2分,任答四点得8分,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交流互鉴】
  世界大学生运动会作为一场全球青年体育盛会,不仅是展现全
球青年运动员努力拼搏的赛事平台,更是一场世界各地文化交流的
盛会,也是一个文明互鉴、美美与共的舞台。在赛场上,青年人基
于共同遵守的赛事规则和体育精神,展示自己的能力,彰显自己代
表国家的文化气质;在赛场外,青年人共同体验成都的各种文化魅
力和城市风格,绘就了一幅新时代文明交流互鉴的画卷。
①我们要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使每个民族的文化都各美其
美。②我们要正确认识文化差异,相互尊重,通过平等交流、
对话,达成对彼此的理解和包容。③我们应当用开放和包容的
心态,学习和借鉴优秀外来文化,促进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
文明交流。④我们要在交流互鉴中促进中外文化的融合,奏响
不同文明“美美与共”的旋律。(每点2分,任答三点得6分,
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2)世界大学生运动会不仅是体育盛会,也是文化盛会。结合
材料,谈谈我们应该如何奏响不同文明“美美与共”的旋律。
(6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