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种群的数量特征课件(第一课时)(共44张PPT)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生物人教版选择性必修2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1种群的数量特征课件(第一课时)(共44张PPT)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生物人教版选择性必修2

资源简介

(共44张PPT)
1.1.1 种群的其他数量特征
一定区域
同种
全部
种群是指生活在 的 生物的 个体。
(1)两个要素:“同种”和“全部”。
①“同种”:指同一物种,即种群是物种存在的具体形式。
②“全部”:指一个群体,包括该物种的幼体和成体等全部个体。
一片草地上的所有蒲公英
1. 种群概念:
一定区域
同种
全部
种群是指生活在 的 生物的 个体。
(2)两个条件:“时间”和“空间”.
即种群具有一定的时空限制,离开一定的空间和时间的种群是不存在的。如:徐州云龙湖冬季有野鸭种群,不能说什么季节都有野鸭种群。
1. 种群概念:
一定区域
同种
全部
种群是指生活在 的 生物的 个体。
(3)两个方面
①从生态学的观点来看:种群是生物繁殖的基本单位,又是生物群落的基本组成单位。
②从进化的观点来看: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1. 种群概念:
【多选】下列叙述中属于种群的是( )
A.一个池塘中的全部鱼 B.一片草地上的全部蒲公英
C.一个狼群 D.一片森林中的全部树木
E. 一片森林中全部的毛白杨
F. 一块地里的所有二倍体、三倍体、四倍体西瓜
BCE
理解种群:三个“两”或者“一全、二单、三同”
(1)一“全”:指全部个体,包括各个年龄段的个体,有性别差异的生物包括雌雄个体。
(2)二“单”:指基本单位,种群是生物繁殖的基本单位,也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3)三“同”:指同一物种、同一时段、同一区域的全部个体。种群具有一定的时间和空间限制,离开一定的时间和空间的种群是不存在的。
同一物种在不同区域可以有多个种群,但一个种群内的个体一定属于同一物种。
2. 种群与物种的关系
3. 种群与个体的关系
(1)种群虽然是由许多同种个体组成的,但它并不是个体的简单相加,而是通过 组成了一个有机整体。
(2)个体和种群之间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每个个体携带有本种群 的部分基因。
种内关系
基因库
种群特征是种群有的,但个体没有的特征。
种群特征
个体特征
年龄结构
性别比例
出生率
死亡率
年龄
性别
出生
死亡
……
种群密度 等……
3. 种群与个体的关系
标记重捕法
种群的遗传特征
种群的基本特征
进化、遗传、繁殖的单位; 种群有一定的基因库,以区别其他物种
1.种群的遗传特征
种群是进化、遗传、繁殖的单位;
种群有一定的基因库,以区别其他物种。
2.种群的空间特征
组成种群的个体,在其生活空间中的位置状态或布局,叫种群的空间特征。
均匀分布
随机分布
集群分布
水稻的空间分布
某种杂草的空间分布
瓢虫的空间分布
种群密度
出生率和死亡率
迁入率和迁出率
年龄结构
性别比例
(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3.种群的数量特征:
1.1 种群的数量特征
1.1.1 种群密度及其调查方法
选修二 P2
问题探讨
2015年,我国科学家基于长期的野外观测查明:在我国东北长白山脉北部地区,共监测到东北豹42只,其中,幼体2只,雄性和雌性的成体分别为21只和17只,未能判断性别的成体2只。
讨论:1. 调查东北豹的种群数量对于保护它们有什么意义?
弄清东北豹的数量现状,才能有针对性地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
红外触发相机拍摄到的东北豹
2. 调查东北豹种群中雌雄个体的数目对于预测该种群的发展趋势有什么意义?
东北豹种群中雌雄个体的比例影响种群的出生率,从而影响种群数量的变化。
从上面的数据中,我们知道了长白山脉北部地区有42只东北豹,以及组成种群个体的年龄状况和雌雄个体的数目,都是种群的数量特征。如果你进一步追问在某区域内平均每只东北豹有多大的生活面积,这个问题就涉及东北豹的种群密度。
一、种群密度及其调查方法
种群在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中的_________就是种群密度;
1. 概念
单位面积
单位体积
个体数
种群密度=
种群的个体总数量
空间大小(面积或体积)
陆生生物
水生生物
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
逐个计数法
估算法
适用范围
分布范围较小、个体较大的种群
黑光灯诱捕法
样方法
标记重捕法
适用范围
有趋光性的昆虫
适用范围
植物或昆虫卵及一些活动范围较小的动物(如蚜虫、跳蝻)
适用范围
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的动物
其他方法
航拍法、红外触发相机、分析粪便、标记声音等
一、种群密度及其调查方法
2. 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
2. 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
(1)逐个计数法
在调查____________、________的种群时,可以逐个计数,如调查某山坡上的珙桐(湖北神农架的国家一级保护植物)密度;
在多数情况下,逐个计数非常困难,需要采取_____的方法。
分布范围较小
个体较大
估算
珙桐,因其花形酷似展翅飞翔的白鸽而被西方植物学家命名为“中国鸽子树”
2. 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
(2)估算法
①黑光灯诱捕法
A. 原理:黑光灯是一种发射人眼看不见的、波长在365 nm左右的紫外线的电光源。 黑光灯具有很强的诱虫作用,是杀虫用灯的理想光源。
B. 适用范围:
对于有_______的昆虫,可以用黑光灯进行灯光诱捕的方法来估算它们的种群密度。
趋光性
紫外线黑光灯
①黑光灯诱捕法
C. 估算相对密度:
在该区域均匀放置适宜数量的黑光灯,每日统计捕捉到的该昆虫的数量即可,这样得到的并不是该种群的具体数量,而是多度等级。这种统计的意义主要在于与往年的情况进行对比,预测害虫的成灾程度。
例如:今年每个黑光灯每晚捕获 30 只某害虫,查阅往年的数据得知每个黑光灯每晚捕获 20 只该种害虫就会爆发严重的虫灾,那么今年的虫灾就已经达到非常严重的程度了。
2. 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
(2)估算法
在一个封闭的种群里,用同样的方法连续捕捉被调查动物,随着连续的捕捉,导致种群内个体数逐渐减少,造成每次捕获数逐次递减,但捕获的总累积数则逐渐增加,当单次捕获数降到0时,捕获的总累积数就等于该种群的总个体数。
累积捕获数(x)与每次捕获数(y)之间的函数关系为:y=ax+b
如图,利用几次实验数据,得出每次捕获数(y)与累积捕获数(x)的一次函数关系,当y=0时,x即为该种群的总个体数。
累积捕获数(x)
每次捕获数(y)
y=—0.2x+18.7
2. 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
(2)估算法
去除取样法
随堂练习
1. (2018,全国3)某同学运用黑光灯诱捕的方法对农田中具有趋光性的昆虫进行调查,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趋光性昆虫是该农田生态系统的消费者
B.黑光灯传递给趋光性昆虫的信息属于化学信息
C.黑光灯诱捕的方法可用于调查某种趋光性昆虫的种群密度
D.黑光灯诱捕的方法可用于探究该农田趋光性昆虫的物种数目
B
2. 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
(2)估算法
②样方法
A. 概念:
在被调查种群的分布范围内,________选取________个样方,通过计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求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为该种群的种群密度的估算值。
随机
若干
每个样方内的个体数
每个样方的种群密度
所有样方种群密度的平均值
例:某同学对某地蒲公英数量调查结果如下(样方大小为1m2),则该地蒲公英的种群密度约为_______株/m2。
样方编号 1 2 3 4 5
株数 3 4 5 4 4
4
2. 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
(2)估算法
②样方法
B. 适用范围:
一般适用于植物, 也可以用于昆虫卵的数量调查及一些活动范围较小的动物,如作物植株上的蚜虫、跳蝻等。
植物
昆虫卵
蚜虫
跳蝻
注意: 丛生或蔓生的单子叶植物不适用。
选修二 P5
探究·实践:调查草地中某种双子叶植物的种群密度
平行脉
单子叶(小麦苗)
双子叶(大豆苗)
网状脉
单子叶草本植物通常是丛生或蔓生的,从地上部分很难辨别是一株还是多株;而双子叶草本植物的个体数目则易于辨别。
选修二 P5
探究·实践:调查草地中某种双子叶植物的种群密度
一、提出问题 二、制定计划 1 调查地点和范围
2 调查时间
3 携带的工具
4 小组分工
三、实施计划 1 准备
2 调查对象
3 确定样方
4 计数
5 计算
6 注意事项
四、结论 选修二 P5
探究·实践:调查草地中某种双子叶植物的种群密度
三、实施计划
1.准备:来到调查地点后,先大致观察一下地形,分析有没有安全隐患,提出安全注意事项。
2.确定调查对象:观察该地段中有哪些双子叶草本植物,记录下这些植物的名称。确定本小组要调查的种群。
3.确定样方:观察调查对象的分布状况和地段的形状,根据观察结果,结合下面的提示,讨论确定样方的多少、样方大小和取样方法。
样方的大小一般以 1 m2 的正方形为宜。如果该种群个体数较少,样方面积可适当扩大。
C. 样方的数量:选取的样方越多,估算的种群密度越接近实际值;
D. 样方的大小:一般,草本1 m2 ,灌木16 m2,乔木100 m2。
选修二 P5
探究·实践:调查草地中某种双子叶植物的种群密度
②样方法
E. 取样的关键:随机取样,不能掺入主观因素。
F. 常用的取样方法:五点取样法和等距取样法。
调查总体为非长条形时,选择五点取样法。
选修二 P5
探究·实践:调查草地中某种双子叶植物的种群密度
调查总体为长条形时,选择等距取样法。
②样方法
F. 常用的取样方法:五点取样法和等距取样法。
选修二 P5
探究·实践:调查草地中某种双子叶植物的种群密度
样方内+相邻两边上(一般,计上不计下,计左不计右,不强制要求,一次计数过程中取相同邻边即可)
②样方法
G. 计数原则:
——蒲公英
——其他植物
因此,该样方中有_____株蒲公英;
9
②样方法
G. 计数原则:
样方内+相邻两边上(一般,计上不计下,计左不计右,不强制要求,一次计数过程中取相同邻边即可)
H. 计算方法:以各样方种群密度的平均值作为该种群的种群密度的估算值(与实际值不一定完全一致)
估算一块100m2草地中蒲公英的数量
N=
11+13+12+14+12+10+13+17+11+15
10
=12.8
N=13株/m2
选取样方(1m2)
【讨论】
1. 为什么强调随机取样?
为了使调查结果不受主观因素的影响,保证调查结果的准确性。
选修二 P5
探究·实践:调查草地中某种双子叶植物的种群密度
2. 样方的多少会影响调查结果吗?
会。
样方的多少与被调查地段的总面积呈正相关。
一般来说,选取的样方越少,误差越大;选取的样方越多,求得的种群密度越接近实际情况;
3. 比较各小组对同一种群的种群密度的调查结果,就发现的问题进行讨论。
随堂练习
例. (2016,全国2)如果采用样方法调查某地区(甲地)蒲公英的种群密度,下列做法中正确的是( )
A.计数甲地内蒲公英的总数,再除以甲地面积,作为甲地蒲公英的种群密度
B.计数所有样方内蒲公英总数,除以甲地面积,作为甲地蒲公英的种群密度
C.计算出每个样方中蒲公英的密度,求出所有样方蒲公英密度的平均值,作为甲地蒲公英的种群密度
D.求出所有样方蒲公英的总数,除以所有样方的面积之和,再乘以甲地面积,作为甲地蒲公英的种群密度
C
阅读教材第3页,思考:
1、标记重捕法适用于什么类型的生物?
2、标记时需要注意什么?
3、如何估算种群密度?
4、标记物脱落对结果有什么影响?
③标记重捕法
2. 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
(2)估算法
③标记重捕法
A. 概念:
在被调查种群的活动范围内,捕获_______个体,做上______后再_________________,经过一段时间后进行_________,根据_____________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估算种群密度;
B. 适用范围:
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的动物。
2. 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
(2)估算法
一部分
标记
放回原来的环境
重捕
重捕到的动物
标记个体数占总个体数的比例
③标记重捕法
C. 原理:
2. 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
(2)估算法
M只
首次捕获
N只
放回原来的环境,充分混合
重捕
n只
(其中有m只带标记)
因此,种群在该区域内的个体总数N=__________,求得N的数值再除以该地面积或体积值,即得种群密度;
M÷(m÷n)
③标记重捕法
C. 原理:
2. 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
(2)估算法
M
N
充分混匀
m
n
局部
m
n
=
M
N
初次捕获并标记数(M)
总个体数(N)
重捕获的标记个体数(m)
再次捕获的个体数(n)
=
阅读教材第3页,思考:
1、标记重捕法适用于什么类型的生物?
2、标记时需要注意什么?
3、如何估算种群密度?
4、标记物脱落对结果有什么影响?
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的动物
标记物不易脱落,且对动物生活没有影响(如:不影响动物活动、对其无害、不能太显眼等)
m
n
=
M
N
偏大
随堂练习
1. 为调查黄鹂的种群密度,用捕鸟网捕获30只鸟,其中黄鹂5只,做标记后放回自然界,第二年又捕获了30只鸟,其中有标记的黄鹂有2只,没有标记的有6只,则此地区黄鹂的种群数量大约有(  )                 
A.20只 B.15只 C.75只 D.450只
A
初次标记数M=5 个体总数 N
重捕标记数m=2 重捕总数n=8
N=20
初次捕获并标记数(M)
总个体数(N)
重捕获的标记个体数(m)
再次捕获的个体数(n)
=
③标记重捕法
D. 注意事项:
2. 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
(2)估算法
Ⅰ. 标记物不能过分醒目;
Ⅱ. 标记物和标记方法不能影响标记对象正常的生理活动;
Ⅲ. 标记物不易脱落;
Ⅳ.标记个体需与未标记个体混合均匀后再重捕,保证在重捕时被捕的概率相等;
Ⅴ.确保调查期间没有个体的迁入、迁出、出生、死亡;
③标记重捕法
E. 误差分析:
2. 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
(2)估算法
①若被标记个体变得更难被调查者捕捉,则估算值偏_____;
②若被标记个体易被天敌捕食,则估算值偏___;
③若被标记个体的标志脱落,则估算值偏___;
④若因个体间相互接触,未被标记的个体也沾上了标记颜料,则估算值偏____;
⑤如果标记的个体因标记过于醒目,易被调查者发现,则估算值偏____;





初次捕获并标记数(M)
个体总数(N)
重捕获的标记个体数(m)
再次捕获的个体数(n)
=
利用标记重捕法估算种群密度的误差分析
①红外触发相机
2. 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
选修二 P6
(3)调查种群数量的其他方法
②分析 粪便
2. 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
选修二 P6
(3)调查种群数量的其他方法
③分析 动物的声音
2. 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
选修二 P6
(3)调查种群数量的其他方法

长臂猿
秧鸡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