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刷子李》课时作业(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4《刷子李》课时作业(含答案)

资源简介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刷子李》课时作业(含答案)
一、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包袱    欺诈    泥浆   
露馅    蘸酱    怔住   
二、读拼音,写汉字。
shī fù bāo fú píng zhàng zhī ma
               
qīn fàn lòu xiàn nán kān kǒng pà
               
三、辨字组词。
浆    尼    博    馅   
奖    屁    傅    陷   
四、按意思写词语。
①安闲、闲适的样子。   
②是有点相信,又有点怀疑。表示对真假是非不能肯定。   
③行动、举止过分神气的样子。   
④事物周密完善,找不出什么毛病。   
⑤均匀而又结实。   
五、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填序号)
绝:①完全没有了;②死亡;③隔绝,断绝;④独一无二的;⑤绝对。
(1)他亲眼见到了师傅的拿手绝活。   
(2)每次干完活,他身上绝没有一个白点。   
(3)恐龙因不能适应新环境而逐渐稀少,终于灭绝。   
六、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
(1)   身上有白点,   白刷不要钱。
(2)他  给您刷好一间屋子,屋里什么都不用放,单坐着,  如同升天一般美。
(3)   刷子李技艺高超,   曹小三很佩服他。
七、课文综合回顾。
本文运用了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来塑造刷子李这一人物形象。
(1)文章从正面写了刷子李刷墙的三奇,分别是   、   、   。
A.规矩奇 B.服装奇 C.动作奇 D.效果奇
(2)文章描写了小徒弟的心理变化:   →   →   →   。在这一波三折中从侧面表现了刷子李刷墙技艺的高超。
A.心服口服 B.半信半疑 C.再生质疑 D.彻底信服
八、阅读理解,完成练习。
(一)课内阅读
刷子李干活还有一个规矩。每刷完一面墙,必得在凳子上坐一会儿,抽一袋烟,喝一碗茶,再刷下一面墙。此刻,曹小三借着给师傅倒水点烟的机会,那目光仔细搜索刷子李的全身。每一面墙刷完,他搜索一遍,居然连一个芝麻大小的粉点也没发现。他真觉得这身黑色的衣服有种神圣不可侵犯的威严。
当刷子李刷完最后一面墙,坐下来,曹小三给他点烟时,竟然瞧见刷子李裤子上出现一个白点,黄豆大小。黑中白,比白中黑更扎眼。完了,师傅露馅儿了,他不是神仙,往日传说中那如山般的形象轰然倒去。他怕师傅难堪,不敢说,也不敢看,可忍不住还要扫一眼。
这时候,刷子李忽然朝他说话:“小三,你瞧见我裤子上的白点了吧?你以为师傅的能耐有假,名气有诈,是吧?傻小子,你再仔细瞧瞧吧——”
说着,刷子李手指捏着裤子轻轻往上一提,那白点即刻没了,再一松手,白点又出现,奇了!他凑上脸用神再瞧,那白点原来是一个小洞!刚才抽烟时不小心烧的。里边的白衬裤打小洞透出来,看上去就跟粉浆落上去的白点一模一样!
刷子李看着曹小三发怔发傻的模样,笑道:“好好学本事吧!”
曹小三学徒的头一天,见到听到学到的,恐怕别人一辈子也不一定能明白呢。
1.刷子李是一个怎样的人?请从不同角度,先用一个词概括,再写明理由。
       
       
2.主人公是刷子李,作者却用大量笔墨来写曹小三,下面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对曹小三的描写是叙事的线索。
B.通过描写曹小三,侧面表现了刷子李真有绝活。
C.曹小三只是一个徒弟,粉刷技艺差,衬托了刷子李的技艺高超。
D.写曹小三一波三折的心理活动,衬托了刷子李的绝活名副其实。
3.对选文中画线的句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刷子李的绝活,若非目睹,很难相信。
B.绝活是刷子李自我挑战、不断磨炼的结果。
C.刷子李的所言所行深深震撼了曹小三,曹小三获益多多。
D.曹小三领悟力极高,别人一辈子都难以领悟的他一天就明白了。
4.冯骥才写的《俗世奇人》里还写了很多像刷子李这样的奇人故事,请把他们的别号与高超技能连一连。
泥人张 深藏不露的船夫,功夫高,身手快如风
张大力 从鞋底抠下一块泥巴就捏出了海张五瓢似的脑袋
苏七块 能举起聚合成店铺门口死沉死沉的青石大锁
一阵风 医术精湛,善于正骨拿环,诊金七块银元
(二)
我敬爱的外公
我的外公年过五旬,一道道皱纹爬上他的额头,两鬓也添了许多白发。但是他那乌黑发亮的眼睛,深嵌在慈祥的面庞上,却显得炯炯有神。他身材不高,常穿一身褪了色的邮政制服,一看就知道他是一位工作多年的老邮递员。
我外公十七岁就开始送信了,如今已有三十多年的工龄。多年来,他对工作认真负责。
我的外公工作多年,对周围的一些地方了如指掌,不知有多少疑难的“死信”在他手中“复活”了。
一次,邮局收到一封来自美国的信,信上用的是早已不用的解放前的地址,邮局的工作人员试投多次,可总是找不到这个地方。有的人认为这封“死信”是不能“复活”了,外公看了看信封,说:“这封信一定是远隔重洋的人寻找失散多年的亲人,让我试一试!”
清晨,天刚蒙蒙亮,他就上路了,直到已是万家灯火的时候,他才回家。一天,两天,一连半个多月,外公终于从小港码头一位搬运工人那里打听到了收信人的地址。
收信人是一位白发苍苍的年过八旬的老太太,老太太小心翼翼地接过信,感动得老泪纵横,说不出话来……半晌,老太太擦干了泪水,连声说:“谢谢,太谢谢了!同志,是您使我得知儿孙们还活着的______(确切 正确)消息,我做梦也没想到今天还能和我的孙子联系上。真是托您的福,托新社会的福啊!”
外公没有说什么,脸上露出了______ (安慰
欣慰)的笑容。他背起邮包,又向另一家走去。
1.把括号里不恰当的词语划掉。
2.结合上下文理解词语。
了如指掌:    小心翼翼:   
3.找出描写外公外貌的语句。
4.“不知有多少疑难的‘死信’在他手中‘复活’了。”这句话中的“死信”是指   ,“复活”是指   。
5.外公能使“死信”“复活”的原因是什么?
6.外公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答案
一、fu;zhà;jiāng;xiàn;zhàn;zhèng
二、师傅;包袱;屏障;芝麻;侵犯;露馅;难堪;恐怕
三、刷浆;尼龙;博大;露馅;奖品;屁股;师傅;陷入
四、悠然;半信半疑;派头十足;天衣无缝;匀匀实实
五、(1)④(2)⑤(3)②
六、(1)只要;就(2)要是;就(3)因为;所以
七、(1)A;C;D(2)B;A;C;D
八、(一)1.技艺高超;每一面墙刷完,曹小三都搜索一遍,居然连一个芝麻大小的粉点也没发现。;自信;说着,刷子李手指捏着裤子轻轻往上一提,那白点即刻没了,再一松手,白点又出现,那白点原来是一个小洞,刚才抽烟时不小心烧的。
2.C
3.D
4.
(二)1.正确;安慰
2.好像指着自己的手掌给人看一样,形容对情况非常清楚。;形容举动十分谨慎,丝毫不敢疏忽。
3.我的外公年过五旬,一道道皱纹爬上他的额头……常穿一身褪了色的邮政制服。
4.找不到收信人的信;找到了收信人
5.外公早出晚归、坚持不懈地寻找。
6.对工作认真负责。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