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9)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2第2章第1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共30张PPT3份视频)第一课时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人教版(2019)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2第2章第1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共30张PPT3份视频)第一课时

资源简介

(共30张PPT)
第2章 第1节
人教版 生物(高中)
第一课时
问题探讨
●生长周期短
●繁殖快
●染色体少易观察
体细胞
配子
特殊
过程
特殊
过程
一.减数分裂
魏斯曼预测
精子
卵细胞
受精
证实
减半
恢复




1、对象:进行______生殖的生物
2、时期:__________________
3、特点:细胞分裂_____ 次,而染色体只复制_____次。
4、结果:成熟生殖细胞中________数目比原始生殖细胞的__________。
有性
产生成熟生殖细胞时
染色体
减少一半
2
1
一.减数分裂
减数分裂概念
精子是哪里产生的?
二.精子的形成过程
1、场所:睾丸
曲细精管
精原细胞
有丝分裂
精原细胞
减数分裂
精子
活动一
阅读课本P18-19哺乳动物精子形成过程示意图,找出精子形成过程经历哪些阶段及细胞名称
活动一:精子的形成过程
精原细胞
复制
二.精子的形成过程
( )细胞
减数第 次分裂
( )细胞
( )细胞
变形
精子
减数第 次分裂
初级精母

次级精母



减Ⅰ前
减Ⅰ中
减Ⅰ后
减Ⅰ末
减Ⅱ前
减Ⅱ中
减Ⅱ后
减Ⅱ末
1个精原细胞
1个初级精母细胞
●细胞体积增大
●染色体复制
二.精子的形成过程——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
●精原细胞→初级精母细胞
●出现姐妹染色单体
●染色体呈染色质丝的状态
特点:
1个初级精母细胞
二.精子的形成过程——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前期
●联会、四分体
交换现象
1个初级精母细胞
二.精子的形成过程——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前期
2.联会:
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的现象
1.同源染色体:
配对的两条染色体,形状和大小一般相同,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
3.四分体:
联会后的每对同源染色体中,含有四条染色单体,叫做一个四分体。
4.染色体交换:
四分体时期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发生部分片段的交换现象。
●同源染色体排列在细胞中央的赤道板两侧
1个初级精母细胞
特点:
二.精子的形成过程——减数第一次分裂的中期
●配对的两条同源染色体分离,分别向细胞两级移动
1个初级精母细胞
特点:
二.精子的形成过程——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
1个初级精母细胞
2







二.精子的形成过程——减数第一次分裂的末期
●细胞缢裂,一分为二,
形成2个次级精母细胞
●染色体数
减半
特点:
因此,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减半发生在减数分裂Ⅰ
二.精子的形成过程——减数第一次分裂的末期
1个精原细胞
1个初级精母细胞
二.精子的形成过程——减数第一次分裂全过程
“备”
1个初级精母细胞
“找”
二.精子的形成过程——减数第一次分裂全过程
1个初级精母细胞
“排”
二.精子的形成过程——减数第一次分裂全过程
1个初级精母细胞
2







“分”
“离”
二.精子的形成过程——减数第一次分裂全过程
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
染色体散乱排布
特征:
次级精母细胞
次级精母细胞
特征:
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
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
(没有同源染色体)
次级精母细胞
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次级精母细胞
(没有同源染色体)
特征:
着丝点分裂
姐妹染色单体形成两条子染色体,被纺锤体拉向细胞两极
特征:
减数第二次分裂末期
4个精细胞
细胞膜向中间凹陷均分为两个子细胞
(没有同源染色体)
变形结果:精细胞 精子精细胞精子细胞核→精子头的主要部分高尔基体→头部的顶体中心体→精子的尾线粒体聚集在尾的基部→线粒体鞘膜
减数第二次分裂与有丝分裂对比:
有丝分裂
减数第二次分裂
● 减Ⅱ主要特征:
● 主要区别:
与有丝分裂相似
不存在同源染色体
二.精子的形成过程——减数第二次分裂
减数分裂全过程
初级精母细胞
精原细胞
次级精母细胞
次级精母细胞
精细胞
精子
变形
变形
减Ⅰ前
同源染色体联会形成四分体,染色体交换
减Ⅰ中
同源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两侧
减Ⅰ后
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减Ⅰ末
细胞均等分裂形成两个次级精母细胞
减Ⅱ前
染色体散乱分bu
减Ⅱ中
着丝粒排列在赤道板上
减Ⅱ后
着丝粒分裂,染色单体分开,染色体数量加倍
减Ⅱ末
每个次级精母细胞均等分裂形成两个精细胞
变形
核物质浓缩、核形状改变
减Ⅰ间
细胞体积增大、染色体复制
精子的形成过程
1、排序
A
B
C
D
E
F
G
H
I
G
C
H
E
A
F
D
B
I
练习
谢谢大家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