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风筝的魅力》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一)了解“风筝之都”,了解风筝的历史。 (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小组合作能力。 (三)培养学生的审美素养,激发学生对中国传统民间艺术的热爱。教学重点: 了解风筝的结构特征和制作方法,学会绘制色彩鲜艳的风筝面。教学难点:1.风筝面的绘制要点:色彩对比强烈,色彩鲜艳夺目。2.风筝骨架的左右对称安装方法。3.风筝提线的连接。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谜语导入:天上一只鸟,用线拴得牢,不怕大风吹,就怕细雨飘。故事《村居》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今天我们就来一起感受《风筝的魅力》。(板书)二、观察欣赏,发现探索(一)、风筝的种类风筝从造型上来说分为:硬翅、软翅、串式、板子、桶式、自由类等等。(1)硬翅风筝(实物)(将风筝展示在黑板上)硬翅风筝,它的翅膀上下都有骨架,翅膀两侧骨架向后弯曲,形似古代元宝的形状,所以也叫元宝翅风筝。(2)软翅风筝(实物)(将风筝展示在黑板上)这种属于软翅风筝,它是用一根竹条支撑翅膀上沿,翅膀的下端是软的,飞起来的时候随风飘扬美极了!(3)(课件图片)串式风筝,板子风筝,还有自由类风筝,也叫现代风筝,新技术的应用使它变得更加有趣。(二)、联系生活实际,学生找一找生活中的风筝。(三)、观察分析:仔细观察这些风筝,找一找、想一想,看看这些不同种类的风筝有那些共同特点呢?(课件图片)小组讨论分析总结风筝的特点:(板书)特点:造型多样图案精美色彩鲜艳结构对称三、自主探究,示范点拨(一)、看实物,自主研究探索风筝制作方法。1、师提供自己做的风筝范做,让学生摸一摸,看一看,小组讨论讨论,看看风筝的结构组成及做法?小组汇报:经过观察发现风筝是由骨架和表皮组成的,所以应该先做骨架,再贴表皮。请同学们打开课本25页,来看一看风筝的具体制作步骤:第一步:将竹条绑扎成“十”字形,也就是“扎”骨架,(板书扎)第二步:用两根竹条做斜杆,将薄纸蒙在骨架上,这就是“糊”风筝表皮。(板书糊)第三步:将风筝线拴在横杆和竖杆的交点上,另一端拴在下端,这就是“绑”风筝线。(板书绑)要想让风筝更美观,我们还可以怎么做呢?引导学生总结制作风筝第四步,“绘”花彩。(板书绘)小结:扎、糊、绑、绘,是制作风筝的四个步骤,也是传统风筝的制作方法,简称四艺。(板书四艺)2、难点解析示范:老师以一个菱形风筝为例给大家示范如何扎骨架。①扎骨架时,两根竹条呈十字摆放,横向竹条要放在竖向竹条三分之一的地方,左右对称。这样做可以使风筝重心偏上,利于飞行。②、用十字交叉缠绕法固定骨架。四、小组合作,实践创新请根据今天学习的风筝制作方法,小组合作完成一件精美的风筝作品。1、小组讨论,构思主题;2、分工合作,共同完成;(合作提示:1号、2号扎骨架号、4号设计风筝表皮。)3、为风筝起个好听的名字, 赋予它美好的寓意。温馨提醒:制作的时候注意安全使用剪刀,废纸废料及时放入垃圾袋。五、合作交流,展示评价自评:小组代表拿着作品到前面来展示作品。互评:对自己或者别人不好的地方进行表扬或建议。将举行春季风筝会,请同学们积极参加。六、拓展延伸,放飞梦想同学们,你知道吗?风筝以它丰富的寓意、变化多姿的图案,体现了人们健康向上的进取精神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是我国宝贵的民族文化瑰宝。同学们,请你们带上自己亲手制作的风筝满载着希望和梦想去体验放飞的快乐吧!下课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