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目标】3.2 依法行使权利 课件(共31张PPT)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核心素养目标】3.2 依法行使权利 课件(共31张PPT)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

资源简介

(共31张PPT)
3.2 依法行使权利
第二课 保障宪法实施
核心素养目标
1.政治认同: 感受宪法权威,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法治要求,增强文化自信、制度自信。
2.道德修养: 践行文明礼貌、遵纪守法的道德要求。
3.法治观念:明确权利边界,树立法治观念;增强权利意识,运用多种形式积极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和自由。
4.责任意识:树立法治观念,守规矩,重程序,依法参与公共事务,做法治社会的合格公民。
新课导入
我可以挥动拳头,
但是绝不能碰到另一个人的鼻子。
美国法学家
霍姆斯
这句话说明了什么道理?
行使权利有界限,公民行使权利时要尊重他人的权利,要依法行使权利。
自主学习
1、公民应怎样正确行使权利?
2、公民应如何做到维护权利守程序
3、公民维护权利的方式有哪些?
请同学们在5分钟之内阅读完教材内容,思考以下问题,并将答案在课本上划出。
01、行使权利有界限
提示:居民有跳广场舞的权利,但是不能损害其他公民的利益。
(1)任何权利都是有范围的。公民行使权利不能超越它本身的界限,不能滥用权利。
探究一 公民应如何依法行使权利?
《噪声污染防治法》已于2022年6月5日起施行,重新界定噪声污染内涵,对恼人的夜间施工噪声、机动车轰鸣疾驶噪声、娱乐健身音响音量大、邻居宠物噪声扰民等问题都作出了相应规定,还静于民,守护和谐安宁的生活环境。
思考:如何看待广场舞扰民事件?
“广场舞扰民”
公民拥有的权利
超越权利范围的违法行为
权利界限
公民合法的自由和权利 超越权利范围的违法行为
…… ……
言论自由
散播谣言、肆意诋毁辱骂他人等
出版自由
出版盗版刊物、淫秽色情读物等
集会自由
聚众赌博、非法集会等
言论自由权的界限:
道德
法律
自由是做法律所许可的一切事情的权利;如果一个公民能够做法律所禁止的事情,他就不再有自由了。
孟德斯鸠(1689—1775年)18世纪法国伟大的启蒙思想家。
言论自由≠自由言论
2023年12月15日,被告人李某在新疆和田地区皮山县赛图拉镇康西瓦烈士陵园内,先是踩踏刻有烈士陵园名称的石碑底座,斜倚碑身摆拍后,又到陈祥榕烈士墓前,满脸嬉笑脚踩墓碑底座,用手比作“手枪”状对着烈士墓碑再次摆拍。
经依法公开开庭审理,皮山县人民法院作出一审判决,认定被告人李某犯侵害英雄烈士名誉、荣誉罪,判处有期徒刑七个月,并责令其自判决生效之日起十日内通过全国性媒体公开赔礼道歉,消除影响。
思考一:该违法言行会产生哪些影响?
“烈士墓前摆拍的博主”
影响
对自己
对他人
对社会
影响个人形象,受到道德的谴责,触犯法律使自己受到法律的惩罚。
侵犯了英雄官兵的荣誉权和名誉权。给他人树立坏的榜样。
造成极其恶劣的社会影响,扰乱社会秩序,影响社会风气,不利于构建和谐社会。
思考二:启示我们在行使权利时要注意什么?
(2)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
查阅宪法,了解我国宪法对公民行使权利作出的限制性规定。
不得用言论进行诬告、陷害其他公民的活动;
不得用言论侮辱、诽谤、诋毁其他公民的人格尊严;
行使申诉、控告和检举权利的公民不得捏造或者歪曲事实进行诬告陷害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任何人不得利用结社自由进行破坏社会秩序、损害公民健康、妨碍国家安全的活动;
任何人不得利用宗教进行破坏社会秩序、损害公民身体健康、妨碍国家教育制度的活动……
探究与分享:
思考:下图中的他的权益真的得到维护了吗?帮帮他,应该怎样正确维护自己的权益?
维权但不能违法!!
近日,有消费者投诉反映,在上海一家加拿大鹅门店花一万多元买了一件羽绒服,却被要求签署“除非相关法律另有规定,所有中国大陆地区专门店售卖的货品均不得退货”的“霸王条款”,以至于这件有明显质量问题的羽绒服经过多次沟通仍无法退换。
2022年12月1日,上海市消保委约谈加拿大鹅;同日,加拿大鹅通过官方微博发布声明,称“在符合相关法律规定的情况下,所有中国大陆地区专门店售卖的产品可以退货退款”。
思考:该消费者的行为启示我们如何维护自身权利?
“加拿大鹅维权事件”
(3)公民行使权利应依照法定程序,按照规定的活动方案、步骤和过程进行。遵守正当的程序,有利于公民实际享受权利,有效避免和化解纠纷。
生活在线
遛狗不牵绳
公共场所随地吐痰
高空抛物
广场舞扰民
网络谣言
在国旗上打广告
归纳:公民应如何依法行使权利?
①任何权利都是有范围的。公民行使权利不能超越它本身的界限,不能滥用权利。(行使权利有范围)
②我国宪法规定,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行使权利有要求)
③公民行使权利应依照法定程序,按照规定的活动方式、步骤和过程进行。(维护权利守程序)
02、维护权利守程序
扬州市民周某在某健身房办了张健身卡,后来他不想在此健身,便找到工作人员退卡。遭到拒绝后,他便用白色塑料桶装了两升左右的汽油上门威胁,以达到退卡目的。结果钱没有要到,却把自己送上了被告席,获刑一年半。
生活中,我的权利受到侵害,应该怎么办呢?
思考:为什么周某这种维权方式反而被判有期徒刑一年半呢?
周某没有用正确方式维护自身合法权利。他的行为已经危及了他人生命、财产安全,构成了危害公共安全罪。
探究二 公民应如何正确维护权利
①每个公民都应该树立按照法定程序办事的意识,通过正确的途径和方式维护自身权益。依法维权
②公民权利受到损害,要依照法定程序维护权利。
思考:周某应该通过哪些途径合法维权呢?
探究二 公民维护权利的方式
公民权利受到损害,要依照法定程序维护权利。维护权利的方式包括和解、调解、仲裁和诉讼等。
和解
周某通过健身房工作人员找到健身房责人,将情况跟负责人进行沟通。希望通过双方协商达成一致解决纠纷。


含义:和解是当事人之间通过协商自行解决纠纷的方式。
特点:快速、简便。
过程:当事人可以在自愿、互谅的基础上,依据法律,直接对话,分清责任,达成协议,解决纠纷。
适用范围:一些常见的消费、劳动争议和交通事故纠纷等。
方式一:
调解
双方协商不成,情绪激动,导致问题搁置。后在朋友提醒下,周某找到了街道的人民调解委员会,请求调解。
人民调解员在倾听了双方的表述后,依照国家相应的法律法规与周某和老板进行交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最终双方达成了调解协议。
方式二:


含义:调解是通过调解组织解决纠纷的方式。(中立的第三方介入)
依据:以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以及社会公德为依据。
调解方式: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和司法调解。
晓之以理,动之以情
过程:对纠纷双方进行疏导、劝说,促使他们相互谅解,进行协商,自愿达成协议,解决纠纷。
人民调解:
依法设立的调解民间纠纷的群众性组织,常由村委会和居委会负责。
调解由“人民调解员”完成。
行政调解:
由行政机关主持,通过说服教育来调解民事纠纷或轻微刑事案件。
司法调解:
也称诉讼调解,在人民法院法官的主持下,对民事案件诉讼双方当事人进行调解的结案方式。
调解书具有强制力。
调解方式与区别:
优势:便民性、主动性、亲和性、低耗性、和谐性
“小刮擦”交通事故,协商解决
消费者享有“7天无理由退换货”
和解
行政调解
仲裁
出现纠纷
和解无果
调解无效
双方自愿
申请仲裁
通过诉讼
向法院起诉


含义:仲裁是通过仲裁机构解决纠纷的方式。
适用范围:公民与其他个人或组织之间发生合同纠纷和其他财产权益争议。
过程:当事人根据他们之间订立的仲裁协议,自愿将其争议提交仲裁,并受仲裁裁判约束。
方式三:
相关链接:仲裁的特点
(1)在仲裁中,当事人享有选定仲裁员、仲裁地、仲裁语言以及适用法律的自由,还可以协议设计符合自己特殊需要的仲裁程序。与法院严格的诉讼程序和时间表相比,仲裁程序较为灵活。
(2)仲裁裁决不同于法院判决,仲裁裁决不能上诉,一经作出即为终局,对当事人具有约束力。
(3)仲裁案件不公开审理,从而有效地保护了当事人的商业秘密和商业信誉。
(4)《承认及执行外国仲裁裁决公约》现有缔约国家和地区100多个。根据该公约仲裁裁决可以在这些约的国家和地区得到承认和执行.
灵活性
快捷性
保密性
国际性
种类
含义:诉讼是通过人民法院解决纠纷的方式。(打官司)
过程:公民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诉,维护自身权益。
①公民遇到人身关系或财产关系的争议,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②公民对于某些侵犯自己人身、财产权利的行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刑事自诉;
③公民认为行政机关的行政行为侵犯了自己的权益,可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民告官
诉讼
被害人提起诉讼
刑事诉讼
刑事自诉
刑事公诉
检察院提起诉讼
起诉人不同
刑事诉讼
刑事自诉
刑事公诉
检察院提起诉讼
方式四:
长期从事中国经济史研究的赵德馨,1998年退休后笔耕不辍,2018年获评第二届“荆楚社科名家”荣誉称号。鲜为人知的是,老人对中国知网擅自收录他的100多篇论文打起了官司且全部胜诉,累计获赔70多万元。
89岁教授起诉知网维权:
“把我100多篇文章收录(到)数据库,还通过电脑、手机这些端口来传播,不仅不告诉我,读者包括我自己下载还要付费,我本人却从没拿到过一分钱稿费。”
小结:公民维护权利的方式
方式 参与人 依 据 适 用 特点 备注
协商
调解
仲裁
诉讼
当事人
仲裁协议、法律
广泛适用
合同纠纷和其他财产权益争议
人身、财产争议;行政违法、犯罪行为
快速便捷
事实、法律
常见的消费、劳动争议和交通事故纠纷
当事人
调解组织
法律法规、政策、公德
当事人
仲裁机构
当事人及代理人、人民法院
事实、法律
有效方式
程序灵活、
不公开、
裁决不上诉
最正规、最权威、最后屏障
自愿互谅
人民调解
行政调解
司法调解
仲裁裁判
民事诉讼
刑事自讼、公诉
行政诉讼
第一种方式
第三种方式
第二种方式
第四种方式
和解
调解
仲裁
诉讼
不成
不成
构建和谐社会,节约司法成本。
耗时、严格
最正规、最权威,维权的最后屏障
依法行使权利
行使权利有界限
不得损害国家利益
不得损害社会利益
不得损害集体利益
不得损害其他公民合法的自由和权利
协商:适用、要求、优势
调解:依据、实施、方式
仲裁:适用、依据
诉讼:适用、方式
维护权利守程序
课堂小结
链接中考
1.(2023·湖南岳阳·统考中考真题)罗某观看电影《长津湖》后,在网上使用侮辱性语言抹黑中国人民志愿军“冰雕连”英烈,被判处有期徒刑七个月,并在相关网站及报纸上公开赔礼道歉。该案例表明( )
①权利和自由都是有界限的
②违法必定犯罪,犯罪不一定违法
③罗某的行为属行政违法行为
④诋毁英雄的行为为法律所不容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B
2.(2023·重庆·统考中考真题)近年来,网络直播日渐繁荣,许多人随时随地直播,并通过网络平台与观众进行即时互动。以下是在以“‘随手播’侵权/不侵权”为题的辩论赛中,正反双方四辩的部分观点。如果你是点评专家,你认为其中不正确的是( )
A.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随手播”他人违法行为,不构成侵权
B.宪法规定,公民有进行文化活动的自由,“随手播”不构成侵权
C.公民的合法权利受法律保护,若拍摄时损害了他人合法权利则会造成侵权
D.未经他人同意,以私密方式对他人进行“随手播”,要视具体情况判定是否侵权
B
3.(2023·贵州贵阳·统考中考真题)随着网络通讯技术的发展,下图中的现象偶有发生。面对这种现象,你的建议是( )
①暴力追讨被诈骗的财产
②加强防诈骗知识的学习
③掌握防诈骗的有效方法
④用正确的方式进行维权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D
4.(2023·重庆·统考中考真题)15岁的黄某在参与“重度恐怖”的“密室逃脱”游戏中意外受伤,入院治疗共花费医药费11822.92元。之后,黄某父亲与商家协商赔偿事宜未达成一致,遂将其诉至法院。2023年5月16日法院经审理判决,商家未按法律规定设置适龄提示、提供安全保障措施等,应承担相应赔偿责任,赔偿原告医疗费等共计18790.77元。此案例中( )
①商家未对黄某实施有效保护 ②黄某应当加强自我保护意识
③法院通过行使审判权解决行政争议
④黄某父亲依法向法院起诉维护其合法权益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B
5.(2023·山东威海·统考中考真题)针对下列漫画中的侵权现象,以下建议,你不赞同的是( )
A.要敢于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B.向所在的居民委员会起诉
C.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D.要有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的意识和行动
B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