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 公民基本权利 课件(共40张PPT)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3.1 公民基本权利 课件(共40张PPT)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

资源简介

(共40张PPT)
关于《热辣滚烫》那些事
新知导入:
公民走出家门,去电影院观看《热辣滚烫》,说明公民具有什么权利?《热辣滚烫》爆火的同时,被指过度营销。贾玲接连受到大量言论攻击,一些微博、论坛、贴吧不断出现造谣、侮辱等黑帖和评论,这侵犯了贾玲什么权利?
3.1 公民基本权利
第二单元 理解权利义务
第三课 公民权利
区分权利和义务
权利:法律赋予你的权益。
义务:道德或法律规定应尽的义务。(“我”应该做的)
权 利
宪法规定的权利
其他法律规定的权利
公民基本权利
义 务
法定义务
道德义务
宪法规定的义务
公民基本义务
其他法律规定的义务
基本权利
权利
核心素养目标:
1.通过观看视频、欣赏图片、阅读教材,知道公民基本权利的具体内容,了解其实现的具体方式,要增强权利意识,学会珍惜、爱护、依法行使这些权利,同时也要积极同侵犯自己合法权利的行为作斗争,依法维护自己的各项权利;
2.通过视频赏析、探究与分享、小组讨论等活动,了解社会经济与文化教育权利的基本内容,增强权利意识,感受宪法与每个人息息相关,感受享有公民权利在个人成长及参与公共生活中的作用,学会依法行使权利,提高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
学习导航:
1.我国公民享有的基本权利有哪些?
2.政治权利的内容和意义是什么?
3.公民人身自由的内容和意义是什么?
4.公民享有的社会经济与文化教育权利有哪些?
一、政治权利
1.我国公民享有哪些政治权利?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我国公民享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
监督权
新华社北京3月5日电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5日上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近3000名全国人大代表肩负人民重托出席大会,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神圣职责。习近平、李强、王沪宁、蔡奇、丁薛祥、李希、韩正和大会主席团成员在主席台就座。
  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应出席代表2956人。5日上午的会议,出席2872人,缺席84人,出席人数符合法定人数。
思考: 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那为什么选举人大代表没有让我参与呢
时政链接:
A:条件
①国籍:必须是拥有中国国籍的中国公民;
②年龄:必须年满18周岁;
③政治权利:没有被剥夺政治权利。
B:重要性(意义)
①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政治权利,
②行使这项权利是公民参与管理国家和管理社会的基础
不是每一个公民都具备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2.我国公民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条件和意义:
外国公民
小学生
少数民族
农民工
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


×
×
×
僧侣

参加班级的班委选举是不是行使选举权?
请你判断:下列哪些人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为什么?
小岩的爸爸参加了新一届区人大代表选举。小岩好奇的问爸爸投了谁的票。爸爸认真的说:“参加选举是我们参与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重要途径。我赞成的候选人都是能够为我们着想、替我们说话、真心为我们服务的人。”小岩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说:“等我有了选民资格,也会认真投下我的一票!”
(1)公民享有选举权需要哪些条件
(2)你心目中的人大代表是什么样的
我心目中的人大代表是:要有小强的法律意识、群众观念和履职能力,要密切联系群众,充分反映民意,广泛集中民智,按照人民的意愿办事。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②年满十八周岁 ③没有被剥夺政治权利
探究与分享:
有共同意愿或利益的公民,为了一定宗旨而组织形式上具有持续性、稳定性的社会团体的自由。
结社自由
公民可以通过公开出版物的形式,自由地表达自己对国家事务、经济和文化事业、社会事务的见解和看法。
出版自由
公民有通过各种语言形式表达其思想和见解的自由。
言论自由
公民为着共同目的,临时聚集于露天公共场所或公共道路上,发表意见、表达意愿的自由。
集会自由
公民在公共道路、露天公共场所列队行进,表达共同愿望的自由。
游行自由
公民在露天公共场所或者公共道路上以集会、游行、静坐等方式,表达要求、抗议或者支持、声援等共同意愿的自由。
示威自由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三十五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享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
内容:我国公民享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
意义:公民享有政治自由,有助于公民参与国家政治生活,充分表达自己的意愿。
3. 政治自由的内容和意义:
必须在宪法和法律限定的范围内行使
自由 绝对自由

罗先生通过媒体实名举报某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刘某违法犯罪问题。经调查,刘某及其亲属非法收受巨额财物,刘某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他人谋取利益,违规为其亲属经营活动谋取利益。经审理,人民法院以受贿罪判处刘某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
罗先生实名举报是在行使什么权利?
他在举报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公民行使这项权利有什么意义?
监督权
探究与分享:
A:内容
B:注意事项
对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
a: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
其违法失职行为:
b:提出申诉、控告或检举的权利
不得捏造或者歪曲事实进行诬告陷害。
要依法通过各种途经和形式行使监督权。
D:具体途径
写信、打电话、写电子邮件、向人大代表直接反映情况、通过新闻媒体监督、参加听证会
C:重要性(意义)
有助于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依法行使权力,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4.监督权的内容、注意事项、意义、途径:
5、政治权利的内容和意义是什么?
(1)内容:是公民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权利和自由的统称。主要有①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②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 ③监督权;
(2)意义:我国公民依法行使政治权利,参与国家政治生活,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这是人民行使当家作主权利的重要体现。
二、人身自由
6.人身自由的含义、内容、重要性:
含义:人身自由是指公民的人身不受非法侵犯的自由。
重要性:人身自由是公民最基本、最重要的权利,只有在人身自由得到保障的前提下,公民才能独立、自由、有尊严地生活。
内容:包括人身自由不受侵犯、人格尊严不受侵犯、住宅不受侵犯、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
我国宪法规定:任何公民,非经人民检察院批准或者决定或者人民法院决定,并由公安机关执行,不受逮捕。禁止非法拘禁和以其他方法非法剥夺或者限制公民的人身自由,禁止非法搜查公民的身体。
侵犯公民人身自由权的表现:非法逮捕、非法拘禁、非法搜身、非法禁闭、非法绑架
7. 我国公民人身自由不受侵犯的法律依据:
8. 我国公民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的原因、法律依据:
(1)原因:公民都有自我尊重和受人尊重的需要,都应当享有受他人和社会尊重的权利。
(2)宪法规定: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禁止用任何方法对公民进行侮辱、诽谤和诬告陷害。
包括: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隐私权。
名誉权:人们依法享有的对自己所获得的客观社会评价、排除他人侵害的权利。
荣誉权:公民、法人所享有的,因自己的突出贡献或特殊劳动成果而获得的光荣称号或其他荣誉的权利。
肖像权:公民可以同意或不同意他人利用自己肖像的权利。
姓名权:公民依法享有的决定、使用、改变自己姓名的权利。
隐私权:私人生活安宁与私人信息秘密依法受到保护,不被他人非法侵扰、知悉、收集、利用和公开。
知识拓展
名誉权:
区分
荣誉权:
人人都有。(侮辱、诽谤、损害他人名誉)
不是人人都有,只有获得了某种荣誉称号后才有。
姓名权是公民依法享有的决定、使用、改变自己姓名的权利。
知识拓展
1. 公然辱骂他人、捏造事实在背后中伤、诋毁他人。
2. 照相馆未经李某同意将其照片在橱窗展出。
3. 某同学偷阅他人信件。
4. 小李假冒小强的姓名参加各种大型活动。
5. 小敏被评为优秀学生奖,小明私自领取了小敏的荣誉证书和奖金并占为己有。
名誉权
肖像权
隐私权
姓名权
荣誉权
说说下列现象侵犯了公民的什么权利
活学活用
9. 我国公民住宅不受侵犯的原因和法律依据:
原因:住宅是公民享有安宁生活和安全感的私人空间。
宪法规定:公民的住宅不受侵犯,禁止非法搜查或者非法侵入公民的住宅。
宪法规定
检查条件
我国宪法规定,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保护。
除非因国家安全或者因追查刑事犯罪的需要,由公安机关或者检察机关按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对通信进行检查外
10. 我国公民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
小结:人身自由
人身自由 主要内容 侵权行为
人身自由不受侵犯
人格尊严不受侵犯
住宅不受侵犯
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
非法拘禁、非法逮捕、非法搜查
侮辱、诽谤、诬告陷害
非法搜查、非法侵入公民住宅
隐匿,毁弃,拆阅或者窃听
任何公民,非经人民检察院批准或者决定或者人民法院决定,并由公安机关执行,不受逮捕。
名誉权、荣誉权、肖像权、姓名权、隐私权。
公民的住宅不受侵犯,禁止非法搜查或者非法侵入公民的住宅。
因国家安全或者追查刑事犯罪的需要,由公安机关或者检查机关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对通信进行检查。
人身自由是公民最基本、最重要的权利
三、社会经济与文化教育权利
人物生平
结合课本,说说宗庆后一生享有哪些权利?
宗庆后17岁初中毕业,原本打算报考不要学费还能发给津贴的师范学校,迫于家境困窘,不得不辍学,为了减轻家庭负担,干起了谋生的小买卖。
辍学谋生
工作经历
1978年,宗庆后随着知青的大批返城回到杭州,顶替了母亲小学教师的职位
1981-1988年,宗庆后在杭州工人业余大学学习工业企业管理;
1987年,只有3个人的校办企业经销部成立,主营业务是代销汽水、棒冰及文具
公益慈善
宗庆后对回报教育情有独钟,历年支援教育的费用共计逾3亿元。
宗庆后成立浙江省娃哈哈慈善基金会,在洪灾、雪灾、地震、旱灾等都慷慨解囊。截至2024年1月,已累计助学、助孤、助老、助残超7亿元。
受教育权
劳动权
财产权
12.财产权的内容、意义:
内容:我国宪法规定,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公民可以通过合法方式取得财产,并依法占有和使用,获得收益和处分。
意义:我们生存和发展及物质和文化需要的满足都离不开财产。
1.我买了一台手机,放在家里
2.我用手机上网、阅读
3.我把手机租给别人
4.手机旧了,我把手机卖给别人
(占有权)放家里、放包里、放身上
(收益权)租金、利息、股息、卖东西的钱
(使用权)拿来用于工作、学习、生活
(处分权)捐献、转让、花钱、卖掉、送掉、扔掉
思考:漫画中人物的行为侵犯了劳动者的什么权利?
13.劳动权的内容、意义:
①含义:一切有劳动能力的公民有劳动就业和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
②宪法规定:公民有劳动的权利和义务。
③重要性:这是公民赖以生存的基础。人们通过劳动,参与社会生产与服务活动,获得劳动报酬和其他收益,既可以保障合理的生活水平,实现自身价值,也为国家和社会作出贡献。
权利
义务
劳动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健全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制度的意见》
对象范围:城乡老年人、残疾人以及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同时具备以下条件的,应当依法纳入特困人员救助供养范围:
  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无法定赡养抚养扶养义务人或者其法定义务人无履行义务能力。
思考:政府上述举措是为了保障公民的哪项权利?
14.物质帮助权的内容:
在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
国家发展为公民享受这些权利所需要的社会保险、社会救济和医疗卫生事业。
对象
措施
含义:公民有按照其能力平等地从国家获得接受教育的机会,并获得相应物质保障的权利。
作用:教育为个人人生幸福奠定基础,为人类文明传递薪火,成就民族和国家的未来。
措施:国家实行义务教育制度;国家制定资助政策;
受教育既是权利也是义务
15.受教育权的内涵、意义、保障措施:
思考:图片体现了我国公民的哪一项权利?
可以激发公民进行科学文化研究的热情,形成良好的氛围,为国家发展提供动力,最终提升国家的综合国力。
国家为什么要对公民的科学文化活动给以鼓励和帮助?
文化权利
16.文化权利的内容、法律规定:
在此处添加您的文本内容在此处添加您的文本内容在P此处添加您的文本内容
①平等权; ②宗教信仰自由; ③妇女儿童和残疾人等特定人群的权利;
17.其 他 权 利:
思考:以上图片反映了我国公民还有哪些其他权利?
(4)其他权利:平等权、宗教信仰自由等权利,妇女、儿童和残疾人等特定人群的权利受到宪法和法律的特殊保障。
知识汇总:
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有哪些?
(1)政治权利: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政治自由和监督权等
(2)人身自由:包括人身自由不受侵犯,人格尊严不受侵犯,住宅不受侵犯,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
(3)社会经济与文化教育权利:具体包括财产权、劳动权、物质帮助权、受教育权和文化权利。
公民基本权利
政治权利
人身自由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
监督权(批评/建议/申诉/控告/检举)
人身自由不受侵犯
人格尊严不受侵犯(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隐私权等)
住宅不受侵犯
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
财产权、劳动权、物质帮助权(经济方面)
受教育权、文化权(文化教育方面)
平等权、宗教信仰自由、特定人群权利
社会经济与文化教育权利
其他权利
课堂小结:
1.在县人大换届选举活动中,下列人物应该拿到选票的是( )
①云南白族的李大爷
②16岁的高中生刘某
③35岁的数学老师王某
④正在服刑且被剥夺政治权利的赵某
A. ①② B. ①④ C. ①③ D. ③④
C
随堂演练:
2.《中国妇女报》在官方微博发布性别歧视类禁用词,禁用“泼妇”“母老虎”等歧视女性的词语:禁用“女里女气”等歧视男性的词语。这体现了尊重公民的(  )
A.人格尊严权
B.受教育权
C.人身自由权
D.政治自由权
A
3.《快递电子运单》国家标准要求快递企业、电商经营主体等采取措施,避免在电子运单上显示完整的收寄件人个人信息。收寄件人姓名应隐藏 1个汉字以上,联系电话应隐藏6位以上,地址应隐藏单元户室号。这些措施可以更好地保护公民的(  )
A.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
B.隐私权
C.人身自由
D.财产权
B
4.下列属于侵害公民名誉权的行为是( )
A.小军将宿舍内捡到的500元钱据为己有
B. 小亮在毫无证据的情况下说小鹏偷了他的钱
C. 小丽用网上下载的文章参加学校的作文比赛
D. 小文与同学聊天时无意中泄露了小红的日记内容
B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