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日积月累 素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日积月累 素材

资源简介

三年级 | 第二单元 | 日积月累
邯郸学步
“邯郸学步”来源于一个古代故事。故事说,很久以前,有个人去邯郸城,看到那里的人走路姿势很特别,就想学他们的走路方式。但学了一段时间后,他连自己原来的走路方式也忘了,结果走路变得更糟糕。
这个成语用来比喻盲目模仿他人,结果既没有模仿成,自己原有的长处也丢失了。
滥竽充数
“滥竽充数”来自一个古代的故事。故事里,有个人假装会吹竽,混在一群真正会吹竽的人中间表演,但其实他什么都不会吹。这个成语用来形容那些混在里面,但其实没有真本事的人,就像是装样子,但实际上并不会做那件事。比如,如果有人在一个团队里,但其实并没有做什么贡献,只是为了凑数,我们就可以说他“滥竽充数”。
掩耳盗铃
“掩耳盗铃”来自一个故事。故事里,有个小偷想偷铃铛,但他担心铃铛响起来会被人发现。所以,他掩住自己的耳朵以为这样别人就听不到铃声了。这个成语用来形容自欺欺人的行为,就像是做了傻事,却以为别人不知道一样。比如,如果有人做错事,却以为别人不会发现,就像是那个掩耳盗铃的小偷一样。
自相矛盾
“自相矛盾”来自于古代中国的一个故事,讲述的是一个卖矛和盾的商人吹嘘他的矛能穿透任何盾,同时又说他的盾能挡住任何矛。一个旁观者问他如果用他的矛去刺他的盾会怎样,这让商人哑口无言。这个成语用来形容一个人的言行不一,前后矛盾。
刻舟求剑
成语“刻舟求剑”来自一个故事。故事里,有个人坐船时不小心把剑掉进了河里。他马上在船上刻了一个记号,想等船停下来时按照这个记号去河里找剑。但其实船已经移动了,那个记号并不能帮他找到剑。这个成语用来形容做事方法不对,不懂得变通,就像那个人固执地按照记号去找剑,却忘了船已经移动了一样。
画蛇添足
“画蛇添足”来源于一个故事。故事讲的是,有几个人比赛画蛇,谁画得快谁就能得到一壶酒。一个人画得最快,但在等别人的时候,他又给蛇画上了脚,结果被告知蛇本来是没有脚的,他因此输掉比赛。这个成语用来形容做多余的事情,本来已经很好了,但多做了一些不必要的事,反而弄巧成拙。就像是画蛇不应该添足一样,有时候多做是不必要的。
杞人忧天
“杞人忧天”来自一个古老的故事。故事里,杞国有个人总是担心天会塌下来,他因此非常害怕和焦虑。但实际上,天不会塌下来,他的担心是没有必要的。这个成语用来形容那些过分担心根本不会发生的事情的人,就像是无端地担心天会塌一样,是不必要的忧虑。比如,如果有人总是担心一些不太可能发生的事情,我们就可以说他“杞人忧天”。井底之蛙
“井底之蛙”来自一个故事。故事里,有只蛙住在井底,它以为井里的天空就是全世界最大的天空。有一天,它遇到了从外面来的大青蛙,知道了外面的世界比井里大得多。这个成语用来形容那些见识短浅,不了解更大世界的人,就像井底的蛙一样,只知道自己小小的世界。例如,如果有人只知道自己周围的事情,对更广阔的世界一无所知,我们就可以说他是“井底之蛙”。
杯弓蛇影
“杯弓蛇影”来源于一个古代的故事。故事里,有个人在喝酒时,因为酒杯和弓的影子看起来像蛇,就害怕地以为杯子里有蛇。其实杯子里并没有蛇,他是被影子吓到了。这个成语用来形容因为害怕或担心而产生的错觉,就像是因为影子误以为有蛇一样。比如,如果有人因为担心而想象出不存在的危险或问题,我们就可以说他有“杯弓蛇影”的想法。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