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4 年九年级科学中考模拟卷二(问卷)考生须知:1. 本试卷满分为 160分,考试时间为 120分钟。2. 答题前,在答题纸上写姓名和准考证号。3. 必须在答题纸的对应位置上答题,写在其他地方无效。答题方式详见答题纸上的说明。4. 考试结束后,试题和答题纸一并上交。g取 10N/kg,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0-16, S-32, Zn-65一、选择题(每小题 3 分,共 45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2023年 2月,美国俄亥俄州一列火车发生脱轨事故,造成有毒的氯乙烯(C2H3Cl)气体泄漏。当温度低于 800℃时,氯乙烯在空气中不完全燃烧,产物主要是一氧化碳以及二嗯英(C12H4Cl4O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氯乙烯燃烧过程无需氧气 B.氯乙烯分子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C.氯乙烯是一种有机化合物 D.氯乙烯中碳元素和氯元素的质量比为 2:12.科学家将二氧化碳与甲烷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制成化工产品乙酸,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反应涉及的物质都属于有机物 B.该反应属于化合反C.参加反应的反应物的分子个数比是 1:1 D.该反应资源化利用二氧化碳可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3.在太平洋加拉巴戈斯群岛上生活的地雀各有差异。如它们的喙,有的像大号的核桃夹子,适合于吃小岛上大的硬壳果:有的像小号的核桃夹子,适合于吃岛上小的硬壳果:有的像镊子,适合吃岩缝里的小昆虫;有的像剪刀,适合吃大的甲虫。关于上述现象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变异是普遍存在的生命现象 B.控制地雀性状遗传的主要物质是蛋白质C.部分地雀因为常吃大的硬壳果而使其喙像大号的核桃夹子 D.生物体总是为了更好地适应环境而不断变异4.神舟十三号搭载了一个神秘的“盒子”,其中不仅有土壤、空气、水和照明设备等,还有棉花、油菜、土豆、拟南芥、果蝇等生物。在适宜的条件下,这个神秘的“盒子”( )A.可构成一个生态系统 B.至少有 5 个群落C.不存在食物链 D.会产生定向变异的优质棉花5. 如图所示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 )A.筷子“折断” B.阳光下鸽子的影子 C.用放大镜看字 D.桥在水中的倒影16.甲、乙两台塔吊机器的功率分别为 P 甲=25kW 和 P 乙=40kW。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乙一定比甲做功快 B.乙一定比甲做功多C.相同时间内两机器做功一样多 D.做同样多的功, 甲所用时间更少7. 按一定标准对事物进行分类是科学研究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列分类最合理的是 ( )A.按异化作用方式不同区分,生物的营养方式分为自养和异养二类B.按物质是否由同种元素组成,将其分为混合物和纯净物二类C.按是否用种子进行繁殖区分,绿色植物分为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二类D.按分布部位不同区分,人的神经系统分为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神经二类8.第-19届亚运会将于 2023年 9月 23日(秋分,农历八月初九)在杭州开幕,为期 16天,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9月 23日当天太阳直射点在赤道上 B.9月 23日当天杭州地区的月相为下弦月C.亚运期间杭州地区的白昼时间长于黑夜 D.亚运期间杭州地区每日正午太阳高度角越来越大9.车站“云防疫”闸机可以自动实现防疫码、身份证查验功能。当旅客健康码为黄色或者红色时,开关 S1闭合,红灯 L亮起报警。当健康码为绿色时,开关 S2闭合,再刷身份证,开关 S3闭合,电机M启动,挡板打开放行。以下电路设计符合要求的是( )A B C D10.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物质 目的 主要实验操作A 食盐水和氯化钙溶液 鉴别 取样,通入 CO2气体,观察比较现象B 制备氢氧化铜 制备 将 Ba(OH)2溶液和适量 CuSO4溶液混合,过滤C NaCl 中混有 Na2CO3 除杂 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钙,过滤D CaCl2和 CaCO3固体混合物 分离 加水溶解、过滤,并蒸发结晶11.小金完成了图示甲、乙实验后,依次将反应后的溶液缓慢倒入同一洁净的废液缸中,观察 到废液缸中先有气泡产生,然后又出现白色沉淀,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甲实验结束后,试管中的废液含稀盐酸和 CaCl2B.乙实验结束后,试管中的废液只含 NaCl 溶质C.最终,废液缸中一定含 NaCl 、CaCl2 两种溶质D.最终,废液缸中一定含 NaCl 、Na2CO3 两种溶质12 如图所示为多挡位加热器的电路图,电热丝 R1的电阻小于电热丝R2的电阻。闭合 S1和 S2时,对电路的分析正确的是( )A.R1和 R2串联B.R1两端的电压小于 R2两端的电压C.流过 R1的电流大于流过 R2的电流D.如果 R1断了,R2也不能工作13.小明在配置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时,向一定量的氯化钠颗粒中按如图方式加水,充分搅拌。 下列2关于该过程中,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与加入水的质量的关系图可能合理的是( )A. B. C. D.14.某同学在做“调节灯泡亮度”的电学实验时,电路如图所示。电源电压恒为 4.5V,电压表量程“0~3V”,滑动变阻器规格“20Ω 1A”,灯泡 L标有“2.5V 1.25W”字样(忽略灯丝电阻变化)。在不损坏电路元件的情况下,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灯泡两端的最大电压是 1.5VB.该电路中电流的最大功率是 2.25WC.电路中电流变化的范围是 0.18A~0.5AD.滑动变阻器阻值变化的范围是 2.5Ω~10Ω15.推理是科学中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但应具体问题具体对待,否则就会产生错误的结论。则下列推理中结论正确的是( )A.细胞核是细胞基本结构之一,所以所有的细胞都有细胞核B.使用杠杆能省力,所以能省力的简单机械一定是杠杆C.分子、原子都是不带电的粒子,所以不带电的粒子一定是分子或原子D.碱性溶液能使石蕊试液变蓝,所以能使石蕊试液变蓝的一定是碱性溶液二、填空题(共 38 分)16.冬春两个季节流感高发,市场上出现了许多流感自检抗原,小金同学查阅了资料如下:在检测卡当中只有 C处显示较深的颜色则为阴性,C处和 2A处显示较深的颜色则为甲流阳性,C处和 1B处显示较深的颜色则为乙流阳性,C处、2A和 1B处显示较深的颜色则为则为甲乙流阳性。C处不显示较深的颜色则为无效检测。请根据信息回答以下问题:(1)流感病毒是引起该传染病的 ,流感患者往往会发生高热症状。体温若持续恒定在 40℃,此时产热散热(选填“大于"符于"或“小于")。(2)某人抗原检测的表现如图所示,请判定他的结果是 .(3)流感痊愈后的一段时间内一般不会重复感染,这是由于传染病具有 的特点。17.西溪国家湿地公园,生存着多种植物,如多种水草、荷、芦苇等;还生活着各类昆虫、鱼类、蛙、各种鸟类等动物和一些腐生生活的细菌和真菌等微生物。回答以下问题:动物类群 消化道内容物植物 蝗虫 鱼类 蛙蝗虫 √鱼类 √3蛙 √ √鸟类 √ √ √(1)腐生生活的细菌和真菌在生态系统中所属的成分是 。(2)小冬根据所学的科学知识对下列动物类群进行解剖分析时,发现各类动物的消化道内容动物类群物如表(√表示有此类残骸)。请你根据表格所列关系,写出一条鸟类能得到能量最多的食物链 。(3)小冬认为西溪湿地中的野生植物太杂,应有计划地清除,并扩大荷花等几种观赏植物的种植面积,你认为此举对提高西溪湿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是 (选填“有利”或“不利”)的,原因是 。18.(1)粽叶的采摘常在端午节后,故一些不法商家将前一年的干粽叶浸泡在硫酸铜溶液中并蒸煮 20分钟,使老粽叶变得像青粽叶一样新鲜,俗称返青粽叶。但大量铜元素积累在肝脏,会引起中毒。①人们可在粽叶的浸出液中加入氢氧化钠,若观察到有沉淀生成则可判定是返青粽叶,该沉淀的化学式为 。②不法商家在蒸煮老粽叶的过程中往往不使用铁锅,是为了避免发生 。反应(填反应的基本类型)。(2)某工厂利用废硫酸和足量废铁屑反应来制取硫酸亚铁。 ①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②反应前后烧杯中溶液的离子种类如图所示,其中 H+是 (选填“①”“②”或“③”)。19.化学就在我们身边,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请回答以下生活中的问题:(1)“沙里淘金”说明黄金在自然界中能够以 (填“单质”或“化合物”)形式存在.(2)葡萄表皮上因喷洒“波尔多液”而呈现的蓝色斑点,可以用厨房调料 洗净.(3)长期使用的暖水瓶内胆常有一层水垢(主要成分为碳酸钙),可以用稀盐酸除去.请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除去铁锅中的铁锈应选 (填序号):①食盐 ②白酒 ③食醋.(5)家里炒菜时油锅着火,最好的灭火方法是 .(6)某些食品包装中有一小袋干燥剂(成分为生石灰),它吸收水蒸汽的化学方程式为 ;若将其投入水中并滴入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变 色.20.如图一为生态系统的碳循环示意图,“甲~戊”表示生物成分,“A~D”表示生理或化学反应过程,“→”表示碳的流动方向。图二为图一中某条食物链各生物体内有毒物质的相对含量。请据图回答:请据图分析作答:(1)生态系统中最基本、最关键的生物成分是生产者,它能通过图一中的______(填字母)过程,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转化为有机物。4(2)碳在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循环的主要形式是______。(3)图一中戊代表的生态系统的成分是________________。(4)图二中,A 对应图一中的生物是_____________________。21.(1)利用大气压原理解释现象时,有同学经分析后概括出以下思维模型:①思维模型中的“?”处应填 。(选填“开放”或“密闭”)②中医拔火罐时,先用点燃的棉球加热火罐,再将火罐平贴于皮肤,不一会儿压强差使皮肤向罐内凸起。根据思维模型,火罐平贴于皮肤后通过 的方式减小罐内气压。(2)如图甲是我国自行设计研制的 AG600 全状态新构型灭火飞机。若该飞机以 270km/h 的速度匀速直线航行 20min,飞过的路程是 km;如图乙是机翼模型图,当飞机前进时,机翼与周围空气发生相对运动,飞机获得升力的原理是 。22.(1)将两个相同的容器甲和乙放在同一水平桌面上,分别向其中倒入不同种类的液体,并 将两个相同的物块分别放入这两个容器中。当两物块静止时,两个容器中液面恰好相平,如图所示。那么,甲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强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乙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强;甲容器中物块排开液体的重力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乙容器中物块排开液体的重力;甲容器中物块下表面受到的压力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乙容器中物块下表面受到的压力。(2)密度计是测量液体密度的仪器,它始终漂浮在液体上。如图所示,把两支完全相同的密度计分别放在甲、乙两种液体中,它们所受到的浮力分别为 F 甲和 F 乙,则 F 甲 F 乙;两种液体的密度ρ甲 ρ乙(选填“<”“=”或“>”)。三、实验探究题(共 42 分)23.某科学兴趣小组为了验证水分和无机盐在茎木质部的导管中能自下而上地向枝端 运输,设计了如下实验。【实验材料和器具】新鲜带叶的木本植物枝条若干,烧杯 (或矿泉水瓶) ,红墨水,清水, 刀片,放大镜等。【实验步骤】①取 的同种木本植物枝条 3 根,将每根枝条的下端用刀片削 成面积相似的斜面,再分别按表中的 3 种处理方法处理。②处理好后,将每组枝条分别插入 3 瓶盛有等量稀释红墨水的烧杯中,并用 3 个夹子将各组 枝条分别固定 (B 组枝条只将剥去树皮的木质部部分浸入红墨水中) ,置于温暖、光照充足 的地方,10 分钟后取出枝条,用刀片横切、纵切枝条的中上部,用放大镜观察横纵切面的染 色部位,并将实验现象记录在表中。【实验结果与分析】5实验组别 实验现象 (记录被染色的部位)A. 自然带叶枝条 (不作处理) × × ×B.剥去下半部树皮的带叶枝条 × × ×C. 除去木质部和髓的带叶枝条,只留下树皮 × × ×【表达与交流】(1) 请补充①中横线上的内容 。(2) 将每根枝条的下端用刀片削成面积相似的斜面的目的是 。(3) 将处理好的枝条置于温暖、光照充足的地方的原因是 。(4) 若实验结论成立,则 A 组的实验现象是 且 ;C 组实验现象 是都不变红。24.小乐以鸡蛋壳(主要成分 CaCO ,在水中能溶解出微量的 Ca2+3 ,其他成分对实验影响忽略不计)为牙齿的替代物,模拟含氟牙膏保护牙齿的科学原理。[查阅资料]含氟牙膏保护牙齿的原因:含氟牙膏中的 NaF 能与牙齿表面2+溶解的微量 Ca 反应,生成更难溶于酸的物质。[进行实验]小乐组装了两套如图甲所示装置(装置气密性良好),按表中所示方式进行实验,测量得到的锥形瓶内压强随时间的变化如图乙所示。实验装置 实验组 对照组用含氟牙膏处理过的 未用含氟牙膏处理过的鸡蛋壳锥形瓶中的物质鸡蛋壳 0.5g 0.5g注射器中的物质 20mL 3.5%的盐酸 20mL 3.5%的盐酸(1)实验中鸡蛋壳中主要成分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本实验能证明含氟牙膏对鸡蛋壳有保护作用的证据是 。(3)根据本实验模拟的含氟牙膏保护牙齿的科学原理,解释 CaCO3不能作为含氟牙膏的摩擦剂的原因是 。(4)已知某品牌牙膏中的摩擦剂是 CaCO3和 SiO2(不与稀盐酸反应)中的一种或两种物质。小乐猜测此品牌牙膏中两种物质都有,请设计实验验证小乐的猜想。 。25.呼吸面具和潜水艇中可用过氧化钠(Na2O2)作为供氧剂。为了探究其反应原理,小科设计了如图实验装置,同时也查阅了相关资料。资料一: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和水都能发生反应,且都放出热量。化学方程式分别为:2Na2O2+2CO2=2Na2CO3+O2、2Na2O2+2H2O=4NaOH+O2↑。资料二: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请根据实验装置等信息分析完成下列问题。(1)注射器的作用类似于 (选填“长颈漏斗”或“分液漏斗”)。(2)为了证明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是否产生氧气,请在 F处增加一个实验操作: 。(3)实验装置 C中无水硫酸铜的作用是 。(4)实验过程中发现 D 装置中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其原因是 。626. 小金用如图甲所示电路测某导体的电阻。回答下列问题:(1)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在答题纸的图中完成实物图的连接; .(2)闭合开关,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到某一位置时,电流表和电压表的指针位置如图丙所示,则被测导体 R0 的电阻为 欧;(3)为减小实验误差,需进行多次测量。当图乙所示滑动变阻器的滑片 P 从 A 端向 B 端移动时,电压表的示数将 (选填“变大”或“变小”)。27.小莉同学用焦距为 10cm 的凸透镜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1)实验过程中,当蜡烛与凸透镜的距离如图甲所示时,在光屏上可得到一个清晰的倒立、 的实像,若保持蜡烛和光屏位置不变,移动透镜至 cm 刻度线处,光屏上能再次呈现清晰的像。(2)如图乙所示,保持蜡烛位置不变,移动透镜至 16cm 刻度线处,则人眼在 (选填 A、B、C”)处能观察到蜡烛的像,像是图丙中的 (选填“1、2、3、4”)。(3)实验完成之后,小莉把自己的近视眼镜放在蜡烛与凸透镜之间,如图丁所示,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得模糊了,若想在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的像,在不改变蜡烛和凸透镜位置的情况下,应将光屏 凸透镜。(选填“靠近”或“远离”)27. 某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对 CO 还原 Fe2O3粉末的实验进行探究(固定装置略)。【查阅资料】CO 能溶于铜液。铜液:醋酸二氨合铜和氨水的混合液(1)按如图连接装置 A﹣E,在装入试剂前,先 。(2)装置 C中玻璃管的作用: 。(3)反应一段时间后,能证明 CO 与 Fe2O3反应的实验现象: 。(4)某同学认为该装置有缺陷,需在装置 E 后再连接装置 F,装置 E、F 的接口连接顺序:a 连接 (填“b”或“c”)。7四、分析计算题(35 分)29.进行《内能》学习时,小科设计了如图所示实验装置。在塑料瓶内装入少量的水,并滴入几滴酒精。塞紧塞子后,用打气筒往瓶内打气,当瓶塞弹出时,看到瓶内有白雾出现。请你解释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30.请根据钓鱼的示意图,解答下列问题:(1)若以图甲所示方法钓鱼,O为支点,A为动力作用点。(1)请画出阻力 F2及其力臂 L2,阻力的作用点用 B标注(鱼竿和钓线的重力以及鱼竿形变忽略不计)。(2)若其它条件不变,鱼竿长度越长,手提鱼竿的力越 (选填“大”或“小”)。(3)若某次钓上一条质量为 1kg的鱼时,动力臂为 40cm,阻力臂为 200cm,至少需要施加的力为多少牛 31.图甲是一款电热服,衣服里嵌有电热纤维。图乙是其简化的工作电路,R1,R2为电热纤维,R1阻值为 5 欧;利用配套的锂电池供电,输出电压为 5 伏;可在低温、中温、高温三档问切换,高温档功率为 15 瓦。(1)电热服是利用电流的 效应工作的 ;(2)电热纤维应具有能导电,抗氧化、耐腐蚀、轻便柔软等性质,下列材料最适合做电热纤维的是 (填字母); A.石墨纤维 B.棉纤维 C.细铁丝(3)求电热服在高温档工作时通过 R1的电流和 R2的阻值(忽略温度对电阻的影响)。32.如图所示,在一个装满水的容器中,轻质弹簧的一端连着小球,另一端固定在容器底部,此时弹簧处于拉伸状态。已知小球的体积是 50cm3,小球静止时受到弹簧的拉力为 0.4N.则:。(1)此时小球受到的浮力为 N。(2)某时刻小球脱离弹簧,小球最终静止时容器对桌面的压强与小球脱离弹簧前相比将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小球脱离弹簧后再次静止时与脱离弹簧前相比,液面会 (选填“升高"*不变"或“降低”),请列式分析。833.今年春节以来,衢州生产的双柚汁受消费者热捧,成了地道的网红饮料。双柚汁采用胡柚和香柚等为原料加工而成,其配料表及营养成分表如下:配料表:水、常山胡柚汁(添加量 营养成分表(每 100克)6g/kg)、香柚汁、白砂糖、苹果浓 能量 158kJ缩汁、果葡糖浆、柠檬酸、柠檬酸脂肪 0钠、DL﹣苹果酸、维生素 C、食用糖类 9.3克香精。钠 13毫克(1)胡柚果实是由花雌蕊中的 发育来的。(2)小明出于好奇,想知道“生产一瓶规格如图的双柚汁需要胡柚汁的质量”,计算过程如下:300mL=0.3kg,0.3kg×6g/kg=1.8g 小明的计算过程有误,其错误原因是 。(3)若双柚汁中的钠元素均来自柠檬酸钠,柠檬酸钠中钠元素的质量分数约为 26%。则每 100克双柚汁中含柠檬酸钠的质量为 毫克。(4)虽然双柚汁中的脂肪含量为 0,但大量饮用同样会引发肥胖。请从物质转化的角度说明理由: 。34.向一定质量 CaCl2和 HCl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 10.0%的 Na2CO3溶液反应过程中加入的Na2CO3溶液的质量与产生沉淀或气体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则:(1)0a段发生的反应是 ;(3)b点溶液中溶质有 种;(3)c点溶液的 pH 7(填“>”、“<”或“=”);(4)x值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935.防治空气污染、改善生态环境已成为全民共识。近年来,一些城市空气中出现可吸入悬浮颗粒物与雾形成“雾霾”天气,粒径不大于2.5μm的可吸入悬浮粒物(PM2.5)富含大量有毒、有害物质。(1)PM2.5是造成雾霾的主要因素,呼吸道对其几乎没有净化作用。粒径不大于2.5pm的可吸入悬浮颗粒物PM2.5)富含大量有毒、有害物质,而大量使用化石燃料会导致酸雨、PM2.5 超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PM2.5 通过扩散作用由外界空气进入肺泡B.雾霾天气里,人呼出气体中的二氧化碳的含量高于氧气C.减少雾霾改善空气质量的根本措施是大规模植树造林D.PM2.5 吸入人体后,干扰肺部的气体交换,引发哮喘等疾病(2)PM2.5 进入人体后,首先进入的血管是A.肺动脉 B.肺静脉 C.主动脉 D.上、下腔静脉(3)为了减少雾霾、降低大气中有害气体含量,研究机动车尾气中 CO、NOx及 CxHy的排放量意义重大。机动车尾气污染物的含量与“空/燃比”(空气与燃油气的体积比)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①利用氨气可将汽车尾气中的氮氧化物(NOx)在一定条件下转化为对空气无污染的物质,请将该反应的化学一定条件方程式补充完整:4xNH3+6NOx _ (2x+3)N2+ 。_②随“空/燃比”增大,CO 和 CxHy的含量减少的原因是 。(4)新能源混合动力(汽油和电动)汽车以其经济,污染小等优点备受人们青睐,可在一定程度上级解酸雨,在杭州大街小巷都能看到它们的身影。在纯汽油提供能量时,已知某内燃机效率为 80%,汽车的最大牵引力为1600N,那么这个内燃机完全燃烧 9L 汽油放出的热量可以使汽车运动最远距离 米7知汽油的热值为 3.2×10 J/L)102024年九年级科学中考模拟卷二(问卷)考生须知:本试卷满分为16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答题前,在答题纸上写姓名和准考证号。必须在答题纸的对应位置上答题,写在其他地方无效。答题方式详见答题纸上的说明。考试结束后,试题和答题纸一并上交。g取10N/kg,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0-16, S-32, Zn-65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2023年2月,美国俄亥俄州一列火车发生脱轨事故,造成有毒的氯乙烯(C2H3Cl)气体泄漏。当温度低于800℃时,氯乙烯在空气中不完全燃烧,产物主要是一氧化碳以及二嗯英(C12H4Cl4O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氯乙烯燃烧过程无需氧气 B.氯乙烯分子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C.氯乙烯是一种有机化合物 D.氯乙烯中碳元素和氯元素的质量比为2:12.科学家将二氧化碳与甲烷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制成化工产品乙酸,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反应涉及的物质都属于有机物 B.该反应属于化合反C.参加反应的反应物的分子个数比是1:1 D.该反应资源化利用二氧化碳可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3.在太平洋加拉巴戈斯群岛上生活的地雀各有差异。如它们的喙,有的像大号的核桃夹子,适合于吃小岛上大的硬壳果:有的像小号的核桃夹子,适合于吃岛上小的硬壳果:有的像镊子,适合吃岩缝里的小昆虫;有的像剪刀,适合吃大的甲虫。关于上述现象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变异是普遍存在的生命现象 B.控制地雀性状遗传的主要物质是蛋白质C.部分地雀因为常吃大的硬壳果而使其喙像大号的核桃夹子 D.生物体总是为了更好地适应环境而不断变异4.神舟十三号搭载了一个神秘的“盒子”,其中不仅有土壤、空气、水和照明设备等,还有棉花、油菜、土豆、拟南芥、果蝇等生物。在适宜的条件下,这个神秘的“盒子”( )A.可构成一个生态系统 B.至少有5个群落C.不存在食物链 D.会产生定向变异的优质棉花5. 如图所示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 )A.筷子“折断” B.阳光下鸽子的影子 C.用放大镜看字 D.桥在水中的倒影6.甲、乙两台塔吊机器的功率分别为 P 甲=25kW 和 P 乙=40kW。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乙一定比甲做功快 B.乙一定比甲做功多C.相同时间内两机器做功一样多 D.做同样多的功, 甲所用时间更少按一定标准对事物进行分类是科学研究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列分类最合理的是 ( )A.按异化作用方式不同区分,生物的营养方式分为自养和异养二类B.按物质是否由同种元素组成,将其分为混合物和纯净物二类C.按是否用种子进行繁殖区分,绿色植物分为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二类D.按分布部位不同区分,人的神经系统分为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神经二类8.第-19届亚运会将于2023年9月23日(秋分,农历八月初九)在杭州开幕,为期16天,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9月23日当天太阳直射点在赤道上 B.9月23日当天杭州地区的月相为下弦月C.亚运期间杭州地区的白昼时间长于黑夜 D.亚运期间杭州地区每日正午太阳高度角越来越大9.车站“云防疫”闸机可以自动实现防疫码、身份证查验功能。当旅客健康码为黄色或者红色时,开关S1闭合,红灯L亮起报警。当健康码为绿色时,开关S2闭合,再刷身份证,开关S3闭合,电机M启动,挡板打开放行。以下电路设计符合要求的是( )A B C D10.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物质 目的 主要实验操作A 食盐水和氯化钙溶液 鉴别 取样,通入CO2气体,观察比较现象B 制备氢氧化铜 制备 将Ba(OH)2溶液和适量CuSO4溶液混合,过滤C NaCl中混有Na2CO3 除杂 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钙,过滤D CaCl2和CaCO3固体混合物 分离 加水溶解、过滤,并蒸发结晶11.小金完成了图示甲、乙实验后,依次将反应后的溶液缓慢倒入同一洁净的废液缸中,观察 到废液缸中先有气泡产生,然后又出现白色沉淀,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甲实验结束后,试管中的废液含稀盐酸和 CaCl2B.乙实验结束后,试管中的废液只含 NaCl 溶质C.最终,废液缸中一定含 NaCl 、CaCl2 两种溶质D.最终,废液缸中一定含 NaCl 、Na2CO3 两种溶质12 如图所示为多挡位加热器的电路图,电热丝R1的电阻小于电热丝R2的电阻。闭合S1和S2时,对电路的分析正确的是( )R1和R2串联B.R1两端的电压小于R2两端的电压C.流过R1的电流大于流过R2的电流D.如果R1断了,R2也不能工作13.小明在配置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时,向一定量的氯化钠颗粒中按如图方式加水,充分搅拌。 下列关于该过程中,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与加入水的质量的关系图可能合理的是( )A.B.C.D.某同学在做“调节灯泡亮度”的电学实验时,电路如图所示。电源电压恒为4.5V,电压表量程“0~3V”,滑动变阻器规格“20Ω 1A”,灯泡L标有“2.5V 1.25W”字样(忽略灯丝电阻变化)。在不损坏电路元件的情况下,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灯泡两端的最大电压是1.5VB.该电路中电流的最大功率是2.25WC.电路中电流变化的范围是0.18A~0.5AD.滑动变阻器阻值变化的范围是2.5Ω~10Ω15.推理是科学中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但应具体问题具体对待,否则就会产生错误的结论。则下列推理中结论正确的是( )A.细胞核是细胞基本结构之一,所以所有的细胞都有细胞核B.使用杠杆能省力,所以能省力的简单机械一定是杠杆C.分子、原子都是不带电的粒子,所以不带电的粒子一定是分子或原子D.碱性溶液能使石蕊试液变蓝,所以能使石蕊试液变蓝的一定是碱性溶液二、填空题(共38分)16.冬春两个季节流感高发,市场上出现了许多流感自检抗原,小金同学查阅了资料如下:在检测卡当中只有C处显示较深的颜色则为阴性,C处和2A处显示较深的颜色则为甲流阳性,C处和1B处显示较深的颜色则为乙流阳性,C处、2A和1B处显示较深的颜色则为则为甲乙流阳性。C处不显示较深的颜色则为无效检测。请根据信息回答以下问题:(1)流感病毒是引起该传染病的 ,流感患者往往会发生高热症状。体温若持续恒定在40℃,此时产热 散热(选填“大于"符于"或“小于")。(2)某人抗原检测的表现如图所示,请判定他的结果是 .(3)流感痊愈后的一段时间内一般不会重复感染,这是由于传染病具有 的特点。17.西溪国家湿地公园,生存着多种植物,如多种水草、荷、芦苇等;还生活着各类昆虫、鱼类、蛙、各种鸟类等动物和一些腐生生活的细菌和真菌等微生物。回答以下问题:动物类群 消化道内容物植物 蝗虫 鱼类 蛙蝗虫 √ 鱼类 √ 蛙 √ √ 鸟类 √ √ √腐生生活的细菌和真菌在生态系统中所属的成分是 。小冬根据所学的科学知识对下列动物类群进行解剖分析时,发现各类动物的消化道内容动物类群物如表(√表示有此类残骸)。请你根据表格所列关系,写出一条鸟类能得到能量最多的食物链 。(3)小冬认为西溪湿地中的野生植物太杂,应有计划地清除,并扩大荷花等几种观赏植物的种植面积,你认为此举对提高西溪湿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是 (选填“有利”或“不利”)的,原因是 。18.(1)粽叶的采摘常在端午节后,故一些不法商家将前一年的干粽叶浸泡在硫酸铜溶液中并蒸煮20分钟,使老粽叶变得像青粽叶一样新鲜,俗称返青粽叶。但大量铜元素积累在肝脏,会引起中毒。①人们可在粽叶的浸出液中加入氢氧化钠,若观察到有沉淀生成则可判定是返青粽叶,该沉淀的化学式为 。②不法商家在蒸煮老粽叶的过程中往往不使用铁锅,是为了避免发生 。反应(填反应的基本类型)。(2)某工厂利用废硫酸和足量废铁屑反应来制取硫酸亚铁。 ①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②反应前后烧杯中溶液的离子种类如图所示,其中H+是 (选填“①”“②”或“③”)。化学就在我们身边,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请回答以下生活中的问题:“沙里淘金”说明黄金在自然界中能够以 (填“单质”或“化合物”)形式存在.葡萄表皮上因喷洒“波尔多液”而呈现的蓝色斑点,可以用厨房调料 洗净.长期使用的暖水瓶内胆常有一层水垢(主要成分为碳酸钙),可以用稀盐酸除去.请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除去铁锅中的铁锈应选 (填序号):①食盐 ②白酒 ③食醋.家里炒菜时油锅着火,最好的灭火方法是 .(6)某些食品包装中有一小袋干燥剂(成分为生石灰),它吸收水蒸汽的化学方程式为 ;若将其投入水中并滴入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变 色.20.如图一为生态系统的碳循环示意图,“甲~戊”表示生物成分,“A~D”表示生理或化学反应过程,“→”表示碳的流动方向。图二为图一中某条食物链各生物体内有毒物质的相对含量。请据图回答:请据图分析作答:(1)生态系统中最基本、最关键的生物成分是生产者,它能通过图一中的______(填字母)过程,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转化为有机物。(2)碳在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循环的主要形式是______。(3)图一中戊代表的生态系统的成分是________________。(4)图二中,A对应图一中的生物是_____________________。21.(1)利用大气压原理解释现象时,有同学经分析后概括出以下思维模型:①思维模型中的“?”处应填 。(选填“开放”或“密闭”)②中医拔火罐时,先用点燃的棉球加热火罐,再将火罐平贴于皮肤,不一会儿压强差使皮肤向罐内凸起。根据思维模型,火罐平贴于皮肤后通过 的方式减小罐内气压。(2)如图甲是我国自行设计研制的AG600全状态新构型灭火飞机。若该飞机以270km/h 的速度匀速直线航行20min,飞过的路程是 km;如图乙是机翼模型图,当飞机前进时,机翼与周围空气发生相对运动,飞机获得升力的原理是 。22.(1)将两个相同的容器甲和乙放在同一水平桌面上,分别向其中倒入不同种类的液体,并 将两个相同的物块分别放入这两个容器中。当两物块静止时,两个容器中液面恰好相平,如图所示。那么,甲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强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乙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强;甲容器中物块排开液体的重力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乙容器中物块排开液体的重力;甲容器中物块下表面受到的压力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乙容器中物块下表面受到的压力。(2)密度计是测量液体密度的仪器,它始终漂浮在液体上。如图所示,把两支完全相同的密度计分别放在甲、乙两种液体中,它们所受到的浮力分别为F甲和F乙,则F甲 F乙;两种液体的密度ρ甲 ρ乙(选填“<”“=”或“>”)。三、实验探究题(共42分)23.某科学兴趣小组为了验证水分和无机盐在茎木质部的导管中能自下而上地向枝端 运输,设计了如下实验。【实验材料和器具】新鲜带叶的木本植物枝条若干,烧杯 (或矿泉水瓶) ,红墨水,清水, 刀片,放大镜等。【实验步骤】①取 的同种木本植物枝条 3 根,将每根枝条的下端用刀片削 成面积相似的斜面,再分别按表中的 3 种处理方法处理。②处理好后,将每组枝条分别插入 3 瓶盛有等量稀释红墨水的烧杯中,并用 3 个夹子将各组 枝条分别固定 (B 组枝条只将剥去树皮的木质部部分浸入红墨水中) ,置于温暖、光照充足 的地方,10 分钟后取出枝条,用刀片横切、纵切枝条的中上部,用放大镜观察横纵切面的染 色部位,并将实验现象记录在表中。【实验结果与分析】实验组别 实验现象 (记录被染色的部位)A. 自然带叶枝条 (不作处理) ×××B.剥去下半部树皮的带叶枝条 ×××C. 除去木质部和髓的带叶枝条,只留下树皮 ×××【表达与交流】(1) 请补充①中横线上的内容 。将每根枝条的下端用刀片削成面积相似的斜面的目的是 。(3) 将处理好的枝条置于温暖、光照充足的地方的原因是 。(4) 若实验结论成立,则 A 组的实验现象是 且 ;C 组实验现象 是都不变红。24.小乐以鸡蛋壳(主要成分CaCO3,在水中能溶解出微量的Ca2+,其他成分对实验影响忽略不计)为牙齿的替代物,模拟含氟牙膏保护牙齿的科学原理。[查阅资料]含氟牙膏保护牙齿的原因:含氟牙膏中的NaF能与牙齿表面溶解的微量Ca2+反应,生成更难溶于酸的物质。[进行实验]小乐组装了两套如图甲所示装置(装置气密性良好),按表中所示方式进行实验,测量得到的锥形瓶内压强随时间的变化如图乙所示。实验装置 实验组 对照组 锥形瓶中的物质 用含氟牙膏处理过的鸡蛋壳0.5g 未用含氟牙膏处理过的鸡蛋壳0.5g注射器中的物质 20mL 3.5%的盐酸 20mL 3.5%的盐酸(1)实验中鸡蛋壳中主要成分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本实验能证明含氟牙膏对鸡蛋壳有保护作用的证据是 。(3)根据本实验模拟的含氟牙膏保护牙齿的科学原理,解释CaCO3不能作为含氟牙膏的摩擦剂的原因是 。(4)已知某品牌牙膏中的摩擦剂是CaCO3和SiO2(不与稀盐酸反应)中的一种或两种物质。小乐猜测此品牌牙膏中两种物质都有,请设计实验验证小乐的猜想。 。25.呼吸面具和潜水艇中可用过氧化钠(Na2O2)作为供氧剂。为了探究其反应原理,小科设计了如图实验装置,同时也查阅了相关资料。资料一: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和水都能发生反应,且都放出热量。化学方程式分别为:2Na2O2+2CO2=2Na2CO3+O2、2Na2O2+2H2O=4NaOH+O2↑。资料二: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请根据实验装置等信息分析完成下列问题。(1)注射器的作用类似于 (选填“长颈漏斗”或“分液漏斗”)。(2)为了证明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是否产生氧气,请在F处增加一个实验操作: 。(3)实验装置C中无水硫酸铜的作用是 。(4)实验过程中发现D装置中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其原因是 。小金用如图甲所示电路测某导体的电阻。回答下列问题: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在答题纸的图中完成实物图的连接; .闭合开关,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到某一位置时,电流表和电压表的指针位置如图丙所示,则被测导体R0 的电阻为 欧;(3)为减小实验误差,需进行多次测量。当图乙所示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从A端向B端移动时,电压表的示数将 (选填“变大”或“变小”)。27.小莉同学用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1)实验过程中,当蜡烛与凸透镜的距离如图甲所示时,在光屏上可得到一个清晰的倒立、 的实像,若保持蜡烛和光屏位置不变,移动透镜至 cm刻度线处,光屏上能再次呈现清晰的像。(2)如图乙所示,保持蜡烛位置不变,移动透镜至16cm刻度线处,则人眼在 (选填A、B、C”)处能观察到蜡烛的像,像是图丙中的 (选填“1、2、3、4”)。(3)实验完成之后,小莉把自己的近视眼镜放在蜡烛与凸透镜之间,如图丁所示,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得模糊了,若想在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的像,在不改变蜡烛和凸透镜位置的情况下,应将光屏 凸透镜。(选填“靠近”或“远离”)某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对CO还原Fe2O3粉末的实验进行探究(固定装置略)。【查阅资料】CO能溶于铜液。铜液:醋酸二氨合铜和氨水的混合液按如图连接装置A﹣E,在装入试剂前,先 。装置C中玻璃管的作用: 。反应一段时间后,能证明CO与Fe2O3反应的实验现象: 。(4)某同学认为该装置有缺陷,需在装置E后再连接装置F,装置E、F的接口连接顺序:a连接 (填“b”或“c”)。四、分析计算题(35分)29.进行《内能》学习时,小科设计了如图所示实验装置。在塑料瓶内装入少量的水,并滴入几滴酒精。塞紧塞子后,用打气筒往瓶内打气,当瓶塞弹出时,看到瓶内有白雾出现。请你解释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请根据钓鱼的示意图,解答下列问题:(1)若以图甲所示方法钓鱼,O为支点,A为动力作用点。(1)请画出阻力F2及其力臂L2,阻力的作用点用B标注(鱼竿和钓线的重力以及鱼竿形变忽略不计)。(2)若其它条件不变,鱼竿长度越长,手提鱼竿的力越 (选填“大”或“小”)。(3)若某次钓上一条质量为1kg的鱼时,动力臂为40cm,阻力臂为200cm,至少需要施加的力为多少牛 31.图甲是一款电热服,衣服里嵌有电热纤维。图乙是其简化的工作电路,R1,R2为电热纤维,R1阻值为5欧;利用配套的锂电池供电,输出电压为5伏;可在低温、中温、高温三档问切换,高温档功率为15瓦。(1)电热服是利用电流的 效应工作的 ;(2)电热纤维应具有能导电,抗氧化、耐腐蚀、轻便柔软等性质,下列材料最适合做电热纤维的是 (填字母); A.石墨纤维 B.棉纤维 C.细铁丝(3)求电热服在高温档工作时通过R1的电流和R2的阻值(忽略温度对电阻的影响)。32.如图所示,在一个装满水的容器中,轻质弹簧的一端连着小球,另一端固定在容器底部,此时弹簧处于拉伸状态。已知小球的体积是50cm3,小球静止时受到弹簧的拉力为0.4N.则:。(1)此时小球受到的浮力为 N。(2)某时刻小球脱离弹簧,小球最终静止时容器对桌面的压强与小球脱离弹簧前相比将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小球脱离弹簧后再次静止时与脱离弹簧前相比,液面会 (选填“升高"*不变"或“降低”),请列式分析。33.今年春节以来,衢州生产的双柚汁受消费者热捧,成了地道的网红饮料。双柚汁采用胡柚和香柚等为原料加工而成,其配料表及营养成分表如下:配料表:水、常山胡柚汁(添加量6g/kg)、香柚汁、白砂糖、苹果浓缩汁、果葡糖浆、柠檬酸、柠檬酸钠、DL﹣苹果酸、维生素C、食用香精。 营养成分表(每100克)能量 158kJ脂肪 0糖类 9.3克钠 13毫克胡柚果实是由花雌蕊中的 发育来的。(2)小明出于好奇,想知道“生产一瓶规格如图的双柚汁需要胡柚汁的质量”,计算过程如下:300mL=0.3kg,0.3kg×6g/kg=1.8g 小明的计算过程有误,其错误原因是 。(3)若双柚汁中的钠元素均来自柠檬酸钠,柠檬酸钠中钠元素的质量分数约为26%。则每100克双柚汁中含柠檬酸钠的质量为 毫克。(4)虽然双柚汁中的脂肪含量为0,但大量饮用同样会引发肥胖。请从物质转化的角度说明理由: 。34.向一定质量CaCl2和HCl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10.0%的Na2CO3溶液反应过程中加入的Na2CO3溶液的质量与产生沉淀或气体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则:(1)0a段发生的反应是 ;b点溶液中溶质有 种;(3)c点溶液的pH 7(填“>”、“<”或“=”);(4)x值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35.防治空气污染、改善生态环境已成为全民共识。近年来,一些城市空气中出现可吸入悬浮颗粒物与雾形成“雾霾”天气,粒径不大于2.5μm的可吸入悬浮粒物(PM2.5)富含大量有毒、有害物质。(1)PM2.5是造成雾霾的主要因素,呼吸道对其几乎没有净化作用。粒径不大于2.5pm的可吸入悬浮颗粒物PM2.5)富含大量有毒、有害物质,而大量使用化石燃料会导致酸雨、PM2.5超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PM2.5通过扩散作用由外界空气进入肺泡B.雾霾天气里,人呼出气体中的二氧化碳的含量高于氧气C.减少雾霾改善空气质量的根本措施是大规模植树造林D.PM2.5吸入人体后,干扰肺部的气体交换,引发哮喘等疾病(2)PM2.5进入人体后,首先进入的血管是A.肺动脉 B.肺静脉 C.主动脉 D.上、下腔静脉(3)为了减少雾霾、降低大气中有害气体含量,研究机动车尾气中CO、NOx及CxHy的排放量意义重大。机动车尾气污染物的含量与“空/燃比”(空气与燃油气的体积比)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①利用氨气可将汽车尾气中的氮氧化物(NOx)在一定条件下转化为对空气无污染的物质,请将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补充完整:4xNH3+6NOx(2x+3)N2+ 。②随“空/燃比”增大,CO和CxHy的含量减少的原因是 。(4)新能源混合动力(汽油和电动)汽车以其经济,污染小等优点备受人们青睐,可在一定程度上级解酸雨,在杭州大街小巷都能看到它们的身影。在纯汽油提供能量时,已知某内燃机效率为80%,汽车的最大牵引力为1600N,那么这个内燃机完全燃烧9L汽油放出的热量可以使汽车运动最远距离 米知汽油的热值为3.2×107J/L)2024年九年级科学中考模拟卷二(答卷)考生须知:本试卷满分为16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答题前,在答题纸上写姓名和准考证号。必须在答题纸的对应位置上答题,写在其他地方无效。答题方式详见答题纸上的说明。考试结束后,试题和答题纸一并上交。g取10N/kg,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0-16, S-32, Zn-65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2023年2月,美国俄亥俄州一列火车发生脱轨事故,造成有毒的氯乙烯(C2H3Cl)气体泄漏。当温度低于800℃时,氯乙烯在空气中不完全燃烧,产物主要是一氧化碳以及二嗯英(C12H4Cl4O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A.氯乙烯燃烧过程无需氧气 B.氯乙烯分子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C.氯乙烯是一种有机化合物 D.氯乙烯中碳元素和氯元素的质量比为2:12.科学家将二氧化碳与甲烷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制成化工产品乙酸,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A.该反应涉及的物质都属于有机物 B.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C.参加反应的反应物的分子个数比是1:1 D.该反应资源化利用二氧化碳可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3.在太平洋加拉巴戈斯群岛上生活的地雀各有差异。如它们的喙,有的像大号的核桃夹子,适合于吃小岛上大的硬壳果:有的像小号的核桃夹子,适合于吃岛上小的硬壳果:有的像镊子,适合吃岩缝里的小昆虫;有的像剪刀,适合吃大的甲虫。关于上述现象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A.变异是普遍存在的生命现象 B.控制地雀性状遗传的主要物质是蛋白质C.部分地雀因为常吃大的硬壳果而使其喙像大号的核桃夹子D.生物体总是为了更好地适应环境而不断变异4.神舟十三号搭载了一个神秘的“盒子”,其中不仅有土壤、空气、水和照明设备等,还有棉花、油菜、土豆、拟南芥、果蝇等生物。在适宜的条件下,这个神秘的“盒子”( A )A.可构成一个生态系统 B.至少有5个群落C.不存在食物链 D.会产生定向变异的优质棉花5. 如图所示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 D )A.筷子“折断” B.阳光下鸽子的影子 C.用放大镜看字 D.桥在水中的倒影6.甲、乙两台塔吊机器的功率分别为 P 甲=25kW 和 P 乙=40kW。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A.乙一定比甲做功快 B.乙一定比甲做功多C.相同时间内两机器做功一样多 D.做同样多的功, 甲所用时间更少按一定标准对事物进行分类是科学研究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列分类最合理的是 ( D)A.按异化作用方式不同区分,生物的营养方式分为自养和异养二类B.按物质是否由同种元素组成,将其分为混合物和纯净物二类C.按是否用种子进行繁殖区分,绿色植物分为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二类D.按分布部位不同区分,人的神经系统分为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神经二类8.第-19届亚运会将于2023年9月23日(秋分,农历八月初九)在杭州开幕,为期16天,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A.9月23日当天太阳直射点在赤道上 B.9月23日当天杭州地区的月相为下弦月C.亚运期间杭州地区的白昼时间长于黑夜 D.亚运期间杭州地区每日正午太阳高度角越来越大9.车站“云防疫”闸机可以自动实现防疫码、身份证查验功能。当旅客健康码为黄色或者红色时,开关S1闭合,红灯L亮起报警。当健康码为绿色时,开关S2闭合,再刷身份证,开关S3闭合,电机M启动,挡板打开放行。以下电路设计符合要求的是(C)A B C D10.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D)选项 物质 目的 主要实验操作A 食盐水和氯化钙溶液 鉴别 取样,通入CO2气体,观察比较现象B 制备氢氧化铜 制备 将Ba(OH)2溶液和适量CuSO4溶液混合,过滤C NaCl中混有Na2CO3 除杂 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钙,过滤D CaCl2和CaCO3固体混合物 分离 加水溶解、过滤,并蒸发结晶小金完成了图示甲、乙实验后,依次将反应后的溶液缓慢倒入同一洁净的废液缸中,观察 到废液缸中先有气泡产生,然后又出现白色沉淀,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A.甲实验结束后,试管中的废液含稀盐酸和 CaCl2B.乙实验结束后,试管中的废液只含 NaCl 溶质C.最终,废液缸中一定含 NaCl 、CaCl2 两种溶质D.最终,废液缸中一定含 NaCl 、Na2CO3 两种溶质12 如图所示为多挡位加热器的电路图,电热丝R1的电阻小于电热丝R2的电阻。闭合S1和S2时,对电路的分析正确的是( C )A.R1和R2串联 B.R1两端的电压小于R2两端的电压C.流过R1的电流大于流过R2的电流D.如果R1断了,R2也不能工作13.小明在配置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时,向一定量的氯化钠颗粒中按如图方式加水,充分搅拌。、 下列关于该过程中,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与加入水的质量的关系图可能合理的是( D )A.B.C.D.某同学在做“调节灯泡亮度”的电学实验时,电路如图所示。电源电压恒为4.5V,电压表量程“0~3V”,滑动变阻器规格“20Ω 1A”,灯泡L标有“2.5V 1.25W”字样(忽略灯丝电阻变化)。在不损坏电路元件的情况下,下列判断正确的是(B )A.灯泡两端的最大电压是1.5V B.该电路中电流的最大功率是2.25WC.电路中电流变化的范围是0.18A~0.5A D.滑动变阻器阻值变化的范围是2.5Ω~10Ω15.推理是科学中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但应具体问题具体对待,否则就会产生错误的结论。则下列推理中结论正确的是(D )A.细胞核是细胞基本结构之一,所以所有的细胞都有细胞核B.使用杠杆能省力,所以能省力的简单机械一定是杠杆C.分子、原子都是不带电的粒子,所以不带电的粒子一定是分子或原子D.碱性溶液能使石蕊试液变蓝,所以能使石蕊试液变蓝的一定是碱性溶液二、填空题(共38分)16.冬春两个季节流感高发,市场上出现了许多流感自检抗原,小金同学查阅了资料如下:在检测卡当中只有C处显示较深的颜色则为阴性,C处和2A处显示较深的颜色则为甲流阳性,C处和1B处显示较深的颜色则为乙流阳性,C处、2A和1B处显示较深的颜色则为则为甲乙流阳性。C处不显示较深的颜色则为无效检测。请根据信息回答以下问题:(1)流感病毒是引起该传染病的 ,流感患者往往会发生高热症状。体温若持续恒定在40℃,此时产热 散热(选填“大于"符于"或“小于")。(2)某人抗原检测的表现如图所示,请判定他的结果是 .(3)流感痊愈后的一段时间内一般不会重复感染,这是由于传染病具有 的特点。答案:(1) 病原体 等于 (2) 甲流阳性 (3)免疫性17.西溪国家湿地公园,生存着多种植物,如多种水草、荷、芦苇等;还生活着各类昆虫、鱼类、蛙、各种鸟类等动物和一些腐生生活的细菌和真菌等微生物。回答以下问题:动物类群 消化道内容物植物 蝗虫 鱼类 蛙蝗虫 √ 鱼类 √ 蛙 √ √ 鸟类 √ √ √(1)腐生生活的细菌和真菌在生态系统中所属的成分是 。(2)小冬根据所学的科学知识对下列动物类群进行解剖分析时,发现各类动物的消化道内容动物类群物如表(√表示有此类残骸)。请你根据表格所列关系,写出一条鸟类能得到能量最多的食物链 。(3)小冬认为西溪湿地中的野生植物太杂,应有计划地清除,并扩大荷花等几种观赏植物的种植面积,你认为此举对提高西溪湿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是 (选填“有利”或“不利”)的,原因是 。【答案】(1)分解者(2)植物→蝗虫→鸟类(或植物→鱼类→鸟类)(3)不利;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自动调节能力就越强,稳定性也就越强。18.(1)粽叶的采摘常在端午节后,故一些不法商家将前一年的干粽叶浸泡在硫酸铜溶液中并蒸煮20分钟,使老粽叶变得像青粽叶一样新鲜,俗称返青粽叶。但大量铜元素积累在肝脏,会引起中毒。①人们可在粽叶的浸出液中加入氢氧化钠,若观察到有沉淀生成则可判定是返青粽叶,该沉淀的化学式为。②不法商家在蒸煮老粽叶的过程中往往不使用铁锅,是为了避免发生 。反应(填反应的基本类型)。答案:(1)(2)置换(2)某工厂利用废硫酸和足量废铁屑反应来制取硫酸亚铁。①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②反应前后烧杯中溶液的离子种类如图所示,其中H+是 (选填“①”“②”或“③”)。答案:(2)①19.化学就在我们身边,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请回答以下生活中的问题:(1)“沙里淘金”说明黄金在自然界中能够以 (填“单质”或“化合物”)形式存在.(2)葡萄表皮上因喷洒“波尔多液”而呈现的蓝色斑点,可以用厨房调料 洗净.(3)长期使用的暖水瓶内胆常有一层水垢(主要成分为碳酸钙),可以用稀盐酸除去.请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除去铁锅中的铁锈应选 (填序号):①食盐 ②白酒 ③食醋.(5)家里炒菜时油锅着火,最好的灭火方法是 .(6)某些食品包装中有一小袋干燥剂(成分为生石灰),它吸收水蒸汽的化学方程式为 ;若将其投入水中并滴入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变 色.【答案】(1)单质(2)食醋(3)CaCO3+2HCl═CaCl2+CO2↑+H2O(4)③(5)用锅盖盖灭(方法正确均给分)(6)CaO+H2O═Ca(OH)2; 蓝20.如图一为生态系统的碳循环示意图,“甲~戊”表示生物成分,“A~D”表示生理或化学反应过程,“→”表示碳的流动方向。图二为图一中某条食物链各生物体内有毒物质的相对含量。请据图回答:请据图分析作答:(1)生态系统中最基本、最关键的生物成分是生产者,它能通过图一中的______(填字母)过程,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转化为有机物。(2)碳在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循环的主要形式是______。(3)图一中戊代表的生态系统的成分是________________。(4)图二中,A对应图一中的生物是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C 二氧化碳 分解者 丙(1)利用大气压原理解释现象时,有同学经分析后概括出以下思维模型:①思维模型中的“?”处应填 。(选填“开放”或“密闭”)②中医拔火罐时,先用点燃的棉球加热火罐,再将火罐平贴于皮肤,不一会儿压强差使皮肤向罐内凸起。根据思维模型,火罐平贴于皮肤后通过 的方式减小罐内气压。答案:(1)密闭;(2)减少质量。(2)如图甲是我国自行设计研制的AG600全状态新构型灭火飞机。若该飞机以270km/h 的速度匀速直线航行20min,飞过的路程是 km;如图乙是机翼模型图,当飞机前进时,机翼与周围空气发生相对运动,飞机获得升力的原理是 。答案:90 机翼上方流速大、压强小,下方流速小压强大,机翼上下表面出现压强差,进而产生升力22.(1)将两个相同的容器甲和乙放在同一水平桌面上,分别向其中倒入不同种类的液体,并将两个相同的物块分别放入这两个容器中。当两物块静止时,两个容器中液面恰好相平,如图所示。那么,甲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强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乙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强;甲容器中物块排开液体的重力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乙容器中物块排开液体的重力;甲容器中物块下表面受到的压力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乙容器中物块下表面受到的压力。答案:小于;等于;大于(2)密度计是测量液体密度的仪器,它始终漂浮在液体上。如图所示,把两支完全相同的密度计分别放在甲、乙两种液体中,它们所受到的浮力分别为F甲和F乙,则F甲 F乙;两种液体的密度ρ甲 ρ乙(选填“<”“=”或“>”)。答案:=;<。三、实验探究题(共42分)23.某科学兴趣小组为了验证水分和无机盐在茎木质部的导管中能自下而上地向枝端 运输,设计了如下实验。【实验材料和器具】新鲜带叶的木本植物枝条若干,烧杯 (或矿泉水瓶) ,红墨水,清水, 刀片,放大镜等。【实验步骤】①取 的同种木本植物枝条 3 根,将每根枝条的下端用刀片削 成面积相似的斜面,再分别按表中的 3 种处理方法处理。②处理好后,将每组枝条分别插入 3 瓶盛有等量稀释红墨水的烧杯中,并用 3 个夹子将各组 枝条分别固定 (B 组枝条只将剥去树皮的木质部部分浸入红墨水中) ,置于温暖、光照充足 的地方,10 分钟后取出枝条,用刀片横切、纵切枝条的中上部,用放大镜观察横纵切面的染 色部位,并将实验现象记录在表中。【实验结果与分析】实验组别 实验现象 (记录被染色的部位)A. 自然带叶枝条 (不作处理) ×××B.剥去下半部树皮的带叶枝条 ×××C. 除去木质部和髓的带叶枝条,只留下树皮 ×××【表达与交流】(1) 请补充①中横线上的内容 。将每根枝条的下端用刀片削成面积相似的斜面的目的是 。(3) 将处理好的枝条置于温暖、光照充足的地方的原因是 。(4) 若实验结论成立,则 A 组的实验现象是 且 ;C 组实验现象 是都不变红。答案:(1)粗细大小相似、叶片数量相同的 (2)控制单一变量 (3)增强蒸腾作用,使实验效果更明显 (4)木质部变红且越往上颜色越浅24.小乐以鸡蛋壳(主要成分CaCO3,在水中能溶解出微量的Ca2+,其他成分对实验影响忽略不计)为牙齿的替代物,模拟含氟牙膏保护牙齿的科学原理。[查阅资料]含氟牙膏保护牙齿的原因:含氟牙膏中的NaF能与牙齿表面溶解的微量Ca2+反应,生成更难溶于酸的物质。[进行实验]小乐组装了两套如图甲所示装置(装置气密性良好),按表中所示方式进行实验,测量得到的锥形瓶内压强随时间的变化如图乙所示。实验装置 实验组 对照组 锥形瓶中的物质 用含氟牙膏处理过的鸡蛋壳0.5g 未用含氟牙膏处理过的鸡蛋壳0.5g注射器中的物质 20mL 3.5%的盐酸 20mL 3.5%的盐酸(1)实验中鸡蛋壳中主要成分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本实验能证明含氟牙膏对鸡蛋壳有保护作用的证据是 。(3)根据本实验模拟的含氟牙膏保护牙齿的科学原理,解释CaCO3不能作为含氟牙膏的摩擦剂的原因是 。(4)已知某品牌牙膏中的摩擦剂是CaCO3和SiO2(不与稀盐酸反应)中的一种或两种物质。小乐猜测此品牌牙膏中两种物质都有,请设计实验验证小乐的猜想。 。答案:(1)CaCO3 +2HCl=CaCl 2 +H 2 O+CO 2 ↑(2) 相同时间内实验组的压强变化量比对照组小(3)碳酸钙解离出的微量 Ca 2+ 会与氟化钠反应生成不溶于酸的物质,从而导致含氟牙膏失去保护牙齿的作用(4)取适量牙膏于试管中,加入足量水溶解,再加入足量稀盐酸,不溶物部分溶解,产生气泡,此牙膏中摩擦剂的成分是碳酸钙、二氧化硅。25.呼吸面具和潜水艇中可用过氧化钠(Na2O2)作为供氧剂。为了探究其反应原理,小科设计了如图实验装置,同时也查阅了相关资料。资料一: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和水都能发生反应,且都放出热量。化学方程式分别为:2Na2O2+2CO2=2Na2CO3+O2、2Na2O2+2H2O=4NaOH+O2↑。资料二: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请根据实验装置等信息分析完成下列问题。(1)注射器的作用类似于 (选填“长颈漏斗”或“分液漏斗”)。(2)为了证明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是否产生氧气,请在F处增加一个实验操作: 。(3)实验装置C中无水硫酸铜的作用是 。(4)实验过程中发现D装置中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其原因是 。答案:(1)分液漏斗;(2)将带火星的木条置于F处;(3)检验水蒸气是否被B完全吸收;(4)过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放热,导致澄清石灰水温度升高,从而导致氢氧化钙溶解度减小。26.小金用如图甲所示电路测某导体的电阻。回答下列问题:(1)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在答题纸的图中完成实物图的连接;(2)闭合开关,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到某一位置时,电流表和电压表的指针位置如图丙所示,则被测导体R0的电阻为 欧;(3)为减小实验误差,需进行多次测量。当图乙所示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从A端向B端移动时,电压表的示数将 (选填“变大”或“变小”)。答案:(1)如图 (2)13 (3)变大小莉同学用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实验过程中,当蜡烛与凸透镜的距离如图甲所示时,在光屏上可得到一个清晰的倒立、 的实像,若保持蜡烛和光屏位置不变,移动透镜至 cm刻度线处,光屏上能再次呈现清晰的像。(2)如图乙所示,保持蜡烛位置不变,移动透镜至16cm刻度线处,则人眼在 (选填A、B、C”)处能观察到蜡烛的像,像是图丙中的 (选填“1、2、3、4”)。(3)实验完成之后,小莉把自己的近视眼镜放在蜡烛与凸透镜之间,如图丁所示,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得模糊了,若想在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的像,在不改变蜡烛和凸透镜位置的情况下,应将光屏 凸透镜。(选填“靠近”或“远离”)答案:(1)放大;40 (2)B;4 (3)远离28.某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对CO还原Fe2O3粉末的实验进行探究(固定装置略)。【查阅资料】CO能溶于铜液。铜液:醋酸二氨合铜和氨水的混合液(1)按如图连接装置A﹣E,在装入试剂前,先 。(2)装置C中玻璃管的作用: 。(3)反应一段时间后,能证明CO与Fe2O3反应的实验现象: 。(4)某同学认为该装置有缺陷,需在装置E后再连接装置F,装置E、F的接口连接顺序:a连接 (填“b”或“c”)。答案:(1)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2)调节压强;(3)D中玻璃管内红色固体变成黑色 ,E中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4)c四、分析计算题(35分)29.进行《内能》学习时,小科设计了如图所示实验装置。在塑料瓶内装入少量的水,并滴入几滴酒精。塞紧塞子后,用打气筒往瓶内打气,当瓶塞弹出时,看到瓶内有白雾出现。请你解释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答案:塞紧塞子后,用打气筒往瓶内打气,活塞压缩空气做功,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从而使瓶子里面空气的内能增大,温度升高,对塞子的压力增大。当塞子受到的压力达到一定程度时,塞子跳起,此时将空气的内能转化为塞子的机械能。此时温度降低,于是里面的水蒸气发生液化现象,形成小水珠,这就是看到的“白雾”。30.请根据钓鱼的示意图,解答下列问题:(1)若以图甲所示方法钓鱼,O为支点,A为动力作用点。请画出阻力F2及其力臂L2,阻力的作用点用B标注(鱼竿和钓线的重力以及鱼竿形变忽略不计)。(2)若其它条件不变,鱼竿长度越长,手提鱼竿的力越 (选填“大”或“小”)。(3)若某次钓上一条质量为1kg的鱼时,动力臂为40cm,阻力臂为200cm,至少需要施加的力为多少牛 答案:如右图所示变大(2分)由,得答:至少需要施加得力为50N31.图甲是一款电热服,衣服里嵌有电热纤维。图乙是其简化的工作电路,R1,R2为电热纤维,R1阻值为5欧;利用配套的锂电池供电,输出电压为5伏;可在低温、中温、高温三档问切换,高温档功率为15瓦。(1)电热服是利用电流的 效应工作的 ;(2)电热纤维应具有能导电,抗氧化、耐腐蚀、轻便柔软等性质,下列材料最适合做电热纤维的是 (填字母); A.石墨纤维 B.棉纤维 C.细铁丝(3)求电热服在高温档工作时通过R1的电流和R2的阻值(忽略温度对电阻的影响)。答案:(1)热 (2)A(3)I1=U/R1=5V/5Ω=1AI总=P总/U= 15W/5V=3AI2=I总-I1=3A-1A≈2AR2=U/I2= 5V/2A=2.5Ω32.如图所示,在一个装满水的容器中,轻质弹簧的一端连着小球,另一端固定在容器底部,此时弹簧处于拉伸状态。已知小球的体积是50cm3,小球静止时受到弹簧的拉力为0.4N.则:。(1)此时小球受到的浮力为 N。(2)某时刻小球脱离弹簧,小球最终静止时容器对桌面的压强与小球脱离弹簧前相比将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小球脱离弹簧后再次静止时与脱离弹簧前相比,液面会 (选填“升高"*不变"或“降低”),请列式分析。答案:(1)0.5N(2分)(2)不变(3)降低脱离弹簧后,小球将处于漂浮状态:由,得--------①---------②由①②可知小球受到浮力变小时,排开液体体积变小,容器水的体积不变,容器底面积不变,液面降低33.今年春节以来,衢州生产的双柚汁受消费者热捧,成了地道的网红饮料。双柚汁采用胡柚和香柚等为原料加工而成,其配料表及营养成分表如下:配料表:水、常山胡柚汁(添加量6g/kg)、香柚汁、白砂糖、苹果浓缩汁、果葡糖浆、柠檬酸、柠檬酸钠、DL﹣苹果酸、维生素C、食用香精。 营养成分表(每100克)能量 158kJ脂肪 0糖类 9.3克钠 13毫克(1)胡柚果实是由花雌蕊中的 发育来的。(2)小明出于好奇,想知道“生产一瓶规格如图的双柚汁需要胡柚汁的质量”,计算过程如下:300mL=0.3kg,0.3kg×6g/kg=1.8g 小明的计算过程有误,其错误原因是 。(3)若双柚汁中的钠元素均来自柠檬酸钠,柠檬酸钠中钠元素的质量分数约为26%。则每100克双柚汁中含柠檬酸钠的质量为 毫克。(4)虽然双柚汁中的脂肪含量为0,但大量饮用同样会引发肥胖。请从物质转化的角度说明理由: 。答案:(1)子房;(2)没有根据双柚汁的密度和体积计算其质量;(3)50;(4)虽然双柚汁中不含脂肪,但糖类物质在人体内可转化成脂肪。34.向一定质量CaCl2和HCl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10.0%的Na2CO3溶液反应过程中加入的Na2CO3溶液的质量与产生沉淀或气体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则:(1)0a段发生的反应是 ;(2)b点溶液中溶质有 种;(3)c点溶液的pH 7(填“>”、“<”或“=”);(4)x值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答案:(1)Na2CO3+2HCl=2NaCl+H2O+CO2↑ (2)1 (3)>(4)解:Na2CO3+2HCl=2NaCl+H2O+ CO2↑106 44m 2.2列比例式,解得m=5.3g;Na2CO3+CaCl2=2NaCl+ CaCO3↓106 100n 5列比例式,解得n=5.3g; x=(5.3g+5.3g)/10%=106g35.防治空气污染、改善生态环境已成为全民共识。近年来,一些城市空气中出现可吸入悬浮颗粒物与雾形成“雾霾”天气,粒径不大于2.5μm的可吸入悬浮粒物(PM2.5)富含大量有毒、有害物质。(1)PM2.5是造成雾霾的主要因素,呼吸道对其几乎没有净化作用。粒径不大于2.5pm的可吸入悬浮颗粒物PM2.5)富含大量有毒、有害物质,而大量使用化石燃料会导致酸雨、PM2.5超标。下列说法正确是( )A.PM2.5通过扩散作用由外界空气进入肺泡B.雾霾天气里,人呼出气体中的二氧化碳的含量高于氧气C.减少雾霾改善空气质量的根本措施是大规模植树造林D.PM2.5吸入人体后,干扰肺部的气体交换,引发哮喘等疾病(2)PM2.5进入人体后,首先进入的血管是( )A.肺动脉 B.肺静脉 C.主动脉 D.上、下腔静脉(3)为了减少雾霾、降低大气中有害气体含量,研究机动车尾气中CO、NOx及CxHy的排放量意义重大。机动车尾气污染物的含量与“空/燃比”(空气与燃油气的体积比)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①利用氨气可将汽车尾气中的氮氧化物(NOx)在一定条件下转化为对空气无污染的物质,请将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补充完整:4xNH3+6NOx(2x+3)N2+ 。②随“空/燃比”增大,CO和CxHy的含量减少的原因是 。(4)新能源混合动力(汽油和电动)汽车以其经济,污染小等优点备受人们青睐,可在一定程度上级解酸雨,在杭州大街小巷都能看到它们的身影。在纯汽油提供能量时,已知某内燃机效率为80%,汽车的最大牵引力为1600N,那么这个内燃机完全燃烧9L汽油放出的热量可以使汽车运动最远距离 米知汽油的热值为3.2×107J/L)答案:(1)D (2)B(3)6xH2O;空/燃比增大,燃油气燃烧更充分。 (4)14400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2024年九年级科学中考模拟卷二(答卷).docx 2024年九年级科学中考模拟卷二(问卷).docx 2024年九年级科学中考模拟卷二(问卷).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