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汉台区 2024 届高三年级教学质量检测考试理科综合试题(卷)本试卷共 38 题(含选考题),共 300 分,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注意事项:1 .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2 .选择题必须使用 2B 铅笔填涂; 非选择题必须使用 0.5 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 字体工整、 笔迹清楚。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 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在草稿纸、 试卷上答题无效。4 .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 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5 .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 O-16 Na-23 Cl-35.5一、选择题:本题共 13 小题,每小题 6 分, 共 78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 题目要求的。1 .如图为糖类的概念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若物质①与斐林试剂共热有砖红色沉淀产生,则某种单糖 A 是果糖B .若物质②为 SARS 病毒的遗传物质,则某种单糖 A 是脱氧核糖C .若物质③均由某种单糖 A 构成,则物质③为植物细胞中的储能物质D .若物质④是 ATP ,则构成物质④的碱基与某种单糖 A 可组成腺苷2 .如图为细胞膜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和部分功能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 .图 2 所示细胞膜的功能的实现与图 1 中结构③密切相关B .细胞膜中物质①②的流动性决定了其具有一定的流动性C .细胞间的信息交流都需要细胞膜上的受体协助D .细胞膜的功能可说明细胞膜是动植物细胞的边界3 .如图为基因指导合成特定的蛋白质的过程,请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核糖体在mRNA 上的移动方向为 B→AB .基因的表达是以 E 链和 F 链的任一条为模板产生特定的 mRNAC .基因进行转录时需要 DNA 聚合酶的参与D .在翻译过程中发生碱基互补配对的是mRNA 与 tRNA4 .如图表示人的生殖周期中不同的生理过程,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 .b1 、b2 发生基因的分离,c 发生基因的自由组合B .c 过程使染色体数目又恢复到体细胞的数目,精子和卵细胞各提供一半的染色体C .b1 、d2 过程都需要进行 DNA 复制,不同的是 b1 过程核 DNA 减半两次而 d2 过程核 DNA 减半 一次D .d1 和 d2 过程涉及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凋亡5 .2023 年,联合国《保护野生动物迁徙物种公约》秘书处在印度举行中亚迁飞路线制度框架和下一 步行动沿途国家会议,会议的主要目标之一是制定并在可能的情况下就中亚迁飞路线的制度框架达成 一致。动物迁徙主要依靠天体位置,光照方向,地标或地磁感应等来辨别方向,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 是( )A .迁入率是影响迁徙区某候鸟种群密度的主要因素之一B .迁徙途中的若干个候鸟、动物种群不能组成一个群落C .候鸟沿固定路线迁徙所依据的定位信息属于物理信息D .候鸟迁徙使群落物种的组成发生变化,属于群落演替6.原发性视网膜色素变性是一种常见的致盲性眼病,该病常起于儿童或少年早期,至青春期症状加重, 视野逐渐收缩,发展至中年或老年,黄斑受累致中心视力减退,严重者会失明。该病受一对等位基因R/r 控制。如图为某家系中有关该遗传病的部分家庭成员的电泳检测结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发性视网膜色素变性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B.若该夫妻有个患病儿子,则其致病基因可能来自父亲或母亲C .该夫妻的患病女儿和正常男性婚配,其后代患病概率为 1/2D .该致病基因的基因频率和男性群体的发病率相等17 .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苯甲酸钠可作为食品防腐剂是由于其具有酸性B .含磷污水是很好的肥料,可灌溉庄稼,可直接排放到自然界水体中C .硅酸钠的水溶液俗称水玻璃,可用作木材防火剂D .化妆品中的甘油难溶于水8.多巴胺是一种神经传导物质,会传递兴奋及开心的信息。其部分合成路线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甲与互为同系物B .1 mol 乙与 H2 发生加成,最多消耗 3mol H2C .多巴胺分子中所有原子可能处在同一平面D .乙中和多巴胺中苯环上的一氯代物种类数相同9 .下列实验过程可以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实验目的 实验过程A 除去乙酸乙酯中混有的 乙酸、乙醇 在实验室制得的乙酸乙酯中加入饱和碳酸钠溶液,然后分液B 检验淀粉部分水解 取 2mL 淀粉水解液,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调至碱性,分装两支 试管,一支试管中加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加热,另一支中加 入几滴碘水,观察现象C 根据褪色时间来探究浓 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向 2 支试管中加入少量同体积、同浓度的草酸溶液,再分别加 入过量同体积、不同浓度的 KMnO4 溶液D 粗略测量氯水的 pH 值 用洁净的玻璃棒蘸取待测氯水点在 pH 试纸上,再与标准比色 卡对照10 .下列离子方程式或化学方程式可以解释相应变化,且书写正确的是( )A .工程师用 FeCl3 腐蚀铜电路板:Fe3++Cu =Fe2++Cu2+B .盐碱地(含较多 NaCl ,Na2CO3 )不利于植物生长,通过施加适量石膏可以降低土壤的碱性,其 原理为: Na2CO3 + CaSO4 =CaCO3 + Na2SO4C .浓硝酸有时呈黄色: 4HNO3 = 4NO 个 +3O2 个 +2H2O ,是分解生成的 NO 溶于硝酸的缘故D .消防员使用泡沫灭火器灭火: 2Al3+ +3CO3 (2)- +3H2O=2Al(OH)3 专 +3CO2 个11.如图所示的两种化合物可应用于阻燃材料和生物材料的合成。其中 W 、X 、Y 、Z 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元素,Y 的原子序数为 W 原子价电子数的 3 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 .A .Z 与 H 、O 形成的化合物 HZO 的电子式为H : Z : O :. . . .B .如图两种化合物中各原子最外层均满足 8 电子结构C .最简单氢化物的稳定性:W>YD .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X>Z12.一种可充电锌-空气电池放电时的工作原理如图所示。已知:Ⅰ室溶液中,锌元素主要以[Zn(H2O)6]2+的形式存在,并存在[Zn(H2O)6]2+ [Zn(H2O)5(OH)]++H+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放电时,Ⅰ室溶液 pH 增大B. 放电时,Ⅱ室可实现海水淡化C. 充电时,Zn 电极反应式为 Zn+6H2O-2e-===[Zn(H2O)6]2+D. 充电时,每生成 1 mol O2 ,Ⅲ室溶液质量理论上减少 32 g13.室温时,用0. 100mol . L-1 的标准AgNO3 溶液滴定15.00mL 浓度相等的Cl- 、Br- 和I- 混合溶液,通过 电位滴定法获得lgc(Ag+ )与V(AgNO3 ) 的关系曲线如图所示(若溶液中离子浓度小于1.0 根10-5mol .L-1时,认为该离子沉淀完全。 Ksp (AgCl)=1.8根10-10 ,Ksp (AgBr) = 5.4根10-13 ,Ksp (AgI) = 8.5根10-17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 点:有白色沉淀生成B .原溶液中 I- 的浓度为 0. 100mol.L-1C .当 Br-沉淀完全时,已经有部分Cl- 沉淀D .b 点: c (Cl- )>c (Br- )>c (I- )>c(Ag+ )二、选择题:本题共 8 小题,每小题 6 分,共 48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 14~18 题 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 19~21 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 6 分,选对但不全的得 3 分,有选错的得 0 分。14 .某国政府不顾国际社会的反对,公然决定将大量核废水排放到太平洋,引起了国际舆论的强烈谴责。核废水主要包含 63 种放射性物质,其中以铯 137、锶 90、氚、碳 14 等为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铯 137 的半衰期是 30 年,60 年后核废水中的铯 137 全部衰减殆尽B .锶 90 发生β衰变的衰变方程为 3 (9)8 (0)Sr 喻3 (9)9 (0)Y + -01e, 38 (90)Sr 的比结合能比 39 (90)Y 的大C .氚具有放射性,是原子核外电子从高能级向低能级跃迁造成的D.碳 14 的半衰期为 5730 年,如果一块古木中的碳 14 含量是现代植物的 0.25 倍,则古木的历史 约 11460 年215.杭州亚运会10m跳台的跳水决赛中,中国运动员全红婵完美一跳后裁判全给 10 分并获得冠军。从全红婵离开跳板开始计时,跳水过程中重心的v - t 图像如图所示。则全红婵的重心( )A .在0 - t1 过程中作自由落体运动B .在t2 - t3 过程中速度方向发生改变C .在t3 - t4 过程中加速度逐渐减小D .在t4 时刻上浮至水面16.一种便携式三脚架由三根完全相同的轻杆通过铰链组合在一起,每根杆均可绕铰链自由转动。如图所示,三根杆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均为 37° ,吊锅和细铁链的总质量为 m ,支架与铰链之间的摩擦忽略不计,则( )A .三角架所受合力大小为 mgB .每根杆受到地面的作用力为mgC .每根杆与地面的摩擦力大小为mgD .减小杆与竖直方向夹角时,杆与地面摩擦力增大17 .如图所示,飞行器在距月球表面高度为 3R 的圆形轨道Ⅰ上运动,到达轨道A 点处,点火变轨进入椭圆轨道Ⅱ , 到达轨道近月点 B 再次点火进入近月轨道Ⅲ并绕月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已知:月球半径为 R ,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月 ,则( )A .飞行器在椭圆轨道Ⅱ上运动时,B 点速度大于 A 点速度,机械能守恒B .飞行器在轨道Ⅱ上通过 B 点的加速度小于在轨道Ⅰ上通过 A 点的加速度C .由已知条件可求出飞行器在轨道Ⅱ上的运行周期为4πg (2)月 (R)D .若月球的质量变大,半径不变,则飞行器在近月轨道Ⅲ上运行线速度将变小18 .微信运动步数的测量是通过手机内电容式加速度传感器实现的。其工作原理可简化为如图所示, M 极板固定,当手机的加速度变化时,N 极板能上下左右运动,进而改变电容器的电容,将运动信号 转化为电信号,图中 R 为定值电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N 极板向上运动时, 电容器的电容减小B .N 极板向上运动时,两极板间的电场强度不发生变化C .N 极板向下运动时, 电流表有由 b 向 a 的电流D .手机静止时,电流表示数为零、电容器两极板不带电19 .如图甲所示,质量 m = 10kg 的物体静止在水平地面上,在水平推力 F 的作用下开始运动,水平推力(F)随位移(x )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已知物体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5,取重力加速度大小 g= 10m/s2,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当 x =5m 时,物体的速度最大B .当 x = 10m 时,物体的速度为 0C .物体从静止开始到前进 10m 的过程中,力 F 对物体所做的功为 1000JD .物体从静止开始到前进 10m 的过程中,物体运动的时间大于 4s20 .如图所示,理想变压器所接电源的输出电压为u = 36 sin100πt(V ) , L1 、 L2 、 L3 为三个完全相同的灯泡,灯泡L1 和变压器的原线圈串联,灯泡L2 、 L3 并联接在副线圈回路中,定值电阻R = 1.5Ω ,交流电流表为理想电表,当开关闭合时三个灯泡都正常发光,电流表示数为 2A。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比为n1 : n2 = 2 :1B .灯泡的额定电压为 12VC .电源输出的功率为 26WD .当开关 S 断开时,灯泡L1 会变暗21. 如图甲所示,一电阻不计且足够长的固定光滑平行金属导轨 MN、PQ 间距 L= 1m ,下端接有阻值 R=2Ω的电阻,导轨平面与水平面间的夹角θ=30° 。整个装置处于方向垂直于导轨平面向上的匀强磁场 中。一质量 m=0.2kg 、阻值 r= 1Ω的金属棒垂直于导轨放置,并用绝缘细线通过光滑的定滑轮与质量 M= 1kg 的重物相连,左端细线沿 NM 方向。棒由静止释放后,沿 NM 方向位移 x 与时间 t 之间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其中 ab 为直线。已知棒在 0~0.3s 内通过的电荷量是 0.3~0.4s 内通过电荷量的 2 倍,g 取 10m/s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图乙中 a 点的纵坐标是 0.6mB .棒在 0~0.3s 内通过的电荷量是 0. 18CC .磁感应强度 B=9TD .电阻 R 在 0~0.4s 内产生的热量 Q=1.8J三、非选择题:共 174 分。第 22~32 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做答。第 33~38 题为选考 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一)必考题:共 129 分。22 .(8 分)在“验证动量守恒定律” 的实验中,为了避免平抛起点记录不准确以及实验操作过程中白纸 的移动带来误差,某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了如下的操作:①先调整斜槽轨道,使其末端的切线水平,在一块平木板表面先后钉上白纸和复写纸,并将该木 板竖直立于靠近槽口处,使小球a 从斜槽轨道上某固定点处由静止释放,撞到木板并在白纸上留下痕迹O;②将木板向右平移适当的距离,再使小球 a 从原固定点由静止释放,撞在木板上并在白纸上留下痕 迹 B;③把半径相同的小球 b 静止放在斜槽轨道水平段的最右端,让小球 a 仍从原固定点由静止释放, 与小球 b 相碰后,两球撞在木板上并在白纸上留下痕迹 A 和 C;④用刻度尺测量白纸上 O 点到 A 、B 、C 三点的距离分别为y1、y2 和y3。(1)两小球的质量关系:ma mb(填“>” 、“<”或“=” )。3(2)上述实验除需测量白纸上 O 点到 A 、B 、C 三点的距离外,还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有 。A .木板向右移动的距离 L B .小球 a 和小球 b 的质量 ma 、mbC .落到 A 、B 、C 三点的时间 t D .小球 a 和小球 b 的具体半径 r(3)用本实验中所测得的数据验证两小球碰撞过程动量守恒的表达式为 ;实验小组发现 本次实验数据还可以验证两小球碰撞过程的机械能守恒,其表达式为 。A . C . may2 (=)ma y2 = may3 + mby1 ma + mb y3 y1 B . D . (y3) (y1) (+mb) (ma) (=ma) (y2) ma y2= ma y3+ mb y123 .(8 分)在“练习使用多用电表” 的实验中,图 1 为某多用电表的面板。(1)指针式多用电表使用前应该先 (选择“机械调零”或“ 欧姆调零”) ,使指针指向“0”。(2)图 2 为一正在测量中的多用电表表盘。如果选择开关在电阻挡“ × 100”,则读数为 Ω ; 如果选择开关在直流电压挡“50V” ,则读数为 V。(3)若该欧姆表的刻度值是按电动势为 9.0V 刻度的,当电池的电动势下降到 7.0V 时,欧姆表仍可调 零。若重新调零后的欧姆表测得某待测电阻阻值为18.0kΩ , 则这个待测电阻的真实值为 kΩ 。24 .(12 分)如图所示,在平台AD 中间有一个光滑凹槽BC ,滑板的水平上表面与平台AD 等高,一 物块(视为质点)以大小 v0=6m/s 的初速度滑上滑板,当滑板的右端到达凹槽右端C 时,物块恰好到达 滑板的右端,且此时物块与滑板的速度恰好相等。物块与滑板的质量分别为 m1=0. 1kg 、m2=0.2kg ,物 块与滑板以及平台CD 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0.4 ,取重力加速度大小 g= 10m/s2 。求:(1)滑板的长度l ;(2)物块在平台CD 上滑行的距离s ;(3)滑板运动前右端到 C 点的距离 d;25 .(19 分)如图所示,在坐标系xOy 内有一个半径为R 的圆形区域,圆心坐标为O1 (R, 0) , O Q 为 圆的水平直径,圆内分布有正交的匀强磁场和匀强电场,磁场垂直纸面向里,电场大小方向未知。在 直线y = R 的上方和直线x = 2R 的左侧区域内,有一沿y 轴负方向的匀强电场,场强大小和圆形区域内 的电场相等。一质量为m 、电荷量为+q(q > 0) 的粒子以速度v0 (未知)从O 点沿x 轴正方向垂直于磁场射入,经过时间t 匀速通过圆形区域并从Q 点射出;若不改变初速度的大小和方向,仅撤去磁场,粒子飞出圆形区域时间将变为 (不计粒子的重力,已知m、q、R、t )。(1)求粒子的初速度v0 ;(2)求电场强度E和磁感应强度B 的大小;(3)若仅撤去圆形区域中的电场,保持磁场不变,让粒子以速度2v0从O点垂直磁场射入第四象限,且速度方向与x 轴正方向夹角θ= 30。,求粒子从第一次射入磁场到最终离开磁场的时间t总 。26.(共 15 分)某研究小组以 Cr2O3(绿色固体) 、CCl4 、THF(四氢呋喃,液体)等物质为原料制备三四氢呋 喃合氯化铬的装置如下图。回答下列问题:I .无水 CrCl3(紫色固体,易升华)的制备装置如图甲所示(夹持装置略)。(1)仪器 a 的名称为 。(2)本实验持续通入N2 的目的是 。(3)反应管的温度升到 660℃时发生反应,生成 CrCl3 和 COCl2(光气) ,其化学方程式为。(4)COCl2 有剧毒,与水反应生成两种酸性气体,b 装置中生成的两种盐是 (填化学式)。 (5)反应管右端有15cm在管式炉外,其作用是 。4Ⅱ . 合成 CrCl3(THF)3已知:①四氢呋喃(THF)为常见的有机溶剂,沸点 66℃。②制备 CrCl3(THF)3 的主要反应: CrCl3 + 3THF —喻 CrCl3 (THF)3 。③CrCl3 与 CrCl3(THF)3 都极易与水反应,二价铬离子对 CrCl3(THF)3 的合成有催化作用实验步骤如下:将制备的无水 CrCl3 和极少量锌粉放入滤纸套筒内,双颈烧瓶中加入足量无水 THF,实验时烧瓶中 THF 受热蒸发,蒸气沿“索氏提取器”导管 2 上升至球形冷凝管,冷凝后滴入滤纸套筒内 与套简内的固体物质接触发生反应。当液面达到“索氏提取器”虹吸管 3 顶端时,经虹吸管 3 返回双颈 烧瓶。从而实现了 THF 与 CrCl3 的连续反应及产物的连续萃取。(6)加入少量 Zn粉的目的是 (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7)试剂 A 应为 (填写编号)。a .H2O b .NaOH 溶液 c .浓硫酸(8)双颈烧瓶中四氢呋喃的作用是① 、② 。 (9)合成反应完成后,取下双颈烧瓶,蒸出 THF 得到固体产品 4.494g 。则该实验的产率为 % 。[已知:Cr2O3 的摩尔质量为 152g/mol;CrCl3(THF)3 的摩尔质量为 374.5g/mol]27.(14 分)氯化亚铜(CuCl)是常用的催化剂。以低品位铜矿(主要成分为 CuS、Cu2S 和铁的氧化物等) 为原料制备 CuCl 步骤如下:已知:①室温下, Ksp Fe(OH)3 = 3根10-39 ;②CuCl 易被O2 氧化且在溶液中易与Cl- 形成可溶的[CuCl2 ]- 。回答下列问题:(1)“氧化浸取” 时,铜元素全部转化为Cu 2+ ,铁元素全部转化为Fe3+ 。①Cu2S 、 MnO2 和稀硫酸反应生成CuSO4 , MnSO4 和 S 的离子方程式为 。 ②为提高铜元素的浸出率,工艺上可采取的措施有 (填字母)。A .将铜矿粉碎并搅拌 B .增加铜矿的投料量C .适当提高硫酸浓度 D .适当缩短反应时间(2)“ 除铁锰” 。依次用氨水沉铁、再用氨水— NH4 HCO3 混合溶液沉锰。①室温下,用氨水调节溶液的 pH 为 3 时, c (Fe3+ ) 为 mol . L-1 。②向除铁后的溶液中滴加氨水— NH4 HCO3 混合溶液,反应生成MnCO3 的离子方程式 为 。(3)①“还原” 时,反应生成 CuCl 的离子方程式为 ;如图1 所示, n (CuSO4 ) 和其他条件相同时,CuCl 产率随 nSO (aCl)) 增大先升高后降低的原因是 。②如图 2 所示,其他条件相同时,CuCl 产率随反应时间延长而降低的原因是。28.(共 14 分)燃油汽车尾气中含有 CO 和氮氧化物,氮氧化物包括 NO 、N2O 等,研究 CO 还原氮 氧化物及氮氧化物的分解对环境的治理有重要意义。(1) 已知: N2 (g) + O2 (g) = 2NO(g) ΔH1 = +180 kJ ·mol-1CO(g) + O2(g) = CO2 (g) ΔH2 = -283 kJ ·mol-1写出 NO(g)与 CO(g)催化转化成 N2(g)和 CO2(g)的热化学方程式 。(2)在Co+ 的催化作用下,CO(g)还原 N2O(g)的反应历程和相对能量变化如图所示(逸出后物质认为 状态不发生变化,在图中略去)。①分析反应历程,N2O (g) + CO(g) = N2 (g) + CO2 (g) ΔH= kJ ·mol-1 ;N2O 分子的中心原子是 (填元素符号)。②该反应分两步进行:a . Co+ + N2 O = CoO+ + N2 ;b . 。历程 中决定反应速率快慢的关键变化过程是 (填标号)。A . ②→③ B . ③→④ C . ⑤→⑥ D . ⑥→⑦5(3) T。C 和恒定压强 P0kPa 时,在密闭容器中模拟某种废气中 N2O 直接催化分解过程,分解过程主 反应为2N2O (g) = 2N2 (g) + O2 (g) 。反应前后各组分的信息如下表:物质 N2 N2O O2 CO2 NO NO2n (投料) /mol 19 34 6.5 25 0 0n (平衡) /mol 50 1 20 25 2 2分析数据,任写一个 N2O 分解的副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该温度下主反应的 Kp= kPa(以分压表示,分压=总压x 物质的量分数)。若除去废气中的 CO2 气体, 在相同的条件下模拟实验,发现体系中 N2O 的平衡转化率明显降低,解释其原因:。29 .如图,图甲是叶绿体模式图,图乙表示光合作用的部分过程,图丙表示在密闭小室内测定的 a 、b 两种不同植物光合作用强度和光照强度的关系。请回答下列问题:(除标注外,其余每空 1 分, 共 9 分)(1)能吸收光能的色素分布于图甲中的 (填序号),该结构发生的能量转换过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图乙中②表示的过程是 。若光照突然停止,短时间内叶绿体中含量随之减少 的物质有 。(答两种)(2 分)(3)图丙中 (填“a”或“b” )更有可能为阴生植物,判断的主要依据是。光照强度为 Z 时,a 、b 植物产生氧气速率之比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若将 b 植物转移到缺镁元素的土壤中生长,则图中 N 点的位置理论上会向 (填“左下” 或“右上” )方移动。30 .机体与激素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如图是人体相关生理活动调节的过 程示意图,A~E 代表结构,a~f 代表物质。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除标注外,其余每空 1 分,共 10 分)(1)结构 A 是 。在血糖调节方面,激素 c 与激素 a 的作用效果 (填“协同”或“拮 抗” )。可通过抽血检测激素 c 含量的依据是 。空腹体检静脉采血时, 血糖的主要来源是 , 以及 。机体需要源源不断的产生激素 a 、 b 、c 来调节血糖,原因是 。(2)结构 A 通过结构 D ,调节结构 E 的激素分泌,三种腺体间的关系属于 调节。结构 D 分泌的激素 e ,只能作用于其唯一的靶器官结构 E ,原因是 。(3)为探究寒冷刺激下动物体甲状腺激素分泌是否受交感神经调控,现以健康小鼠为材料, 以血液 中甲状腺激素含量为检测指标设计实验,写出简要实验思路: (2分)。31 . 自然池塘和人工鱼塘属于不同类型的生态系统,它们都具有下图所示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 关系。回答以下问题:(每空 1 分,共 10 分)(1)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 和 。(2)据图分析,若在自然池塘生态系统中,①代表的主要生理过程为 ,②表 示的能量形式为 ,能量流动具有 的特点。而对人类利用强度较 大的人工鱼塘生态系统,应给予 的投入, 以保证内部结构和功能的稳定。(3)两种生态系统的碳循环都是以 的形式在生物群落与非生物环境之间进行的。结合图示 简要说明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关系: 。(4)在生产实践中,人们为了更合理地利用自然资源,依据生态学知识采取了不同措施:植食性草 鱼鱼塘中需要监测并及时清理凶猛的肉食性黑鱼,从能量流动的角度分析,这样做的目的是 ; 人们开发了一种池塘立体生态养殖模 式:水体的上层主要是以浮游植物为食的鲢鱼,中层主要是以水生植物为食的草鱼,底层主要是以软 体动物为食的青鱼,从群落的角度分析这种养殖方式的优点是:鱼类的立体放养使池塘群落具有 , 充分利用了池塘水体的空间等资源。32 .某种动物的毛色受两对等位基因 A 、a 和 B 、b 控制,两对基因均位于常染色体上。A 基因的 表达产物可以将某种白色物质转化为灰色物质,B 基因的表达产物可以将灰色物质转化为黑色物质。 一对纯合亲本杂交,F1 全为黑色,F1 雌雄个体交配,F2 中灰色个体占 3/16 。回答下列问题:(除标注 外,其余每空 1 分,共 10 分)(1)上述两对基因的遗传 (填“遵循”或“不遵循” ) 自由组合定律。(2)亲本的基因型为 (2 分)。F2 白色 个体的基因型有 种,其中能够稳定遗传的占 F2 白色个体的 。(3)现有一只白色雄性个体,欲鉴定其基因型,请以若干纯合的各种毛色雌性个体为实验材料, 可以选择多只 (2 分)雌性个体与之交配,统计子代表现型及比例,并预测实验结 果及写出实验结论:若子代 ;若子代 ;若子代 。6(二)选考题:共 45 分。请考生从所给出的 2 道物理题、2 道化学题、2 道生物题中每科任选 一题作答,并用 2B 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题号后的方框涂黑。注意所做题目的编号必须与所涂 题目的题号一致,并且在解答过程中写清每问的小题号,在答题卡指定位置答题,如果多做则每学科 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33.【物理——选修 3-3】(15 分)(1)(5 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正确答案标号,选对一个得 2 分,选对 2 个得 4 分, 选对 3 个得 5 分。每选错一个扣 3 分,最低得分为 0 分)A .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经过一个绝热压缩过程,其温度一定升高B .给自行车打气时气筒活塞压下后反弹,是由分子斥力造成的C .第二类永动机不可能制成的原因是违反了能量守恒定律D .运送货物的卡车停于水平地面,在缓慢卸货过程中,若车胎不漏气,胎内气体温度不变,不 计分子间势能,则胎内气体从外界吸热E .液体中悬浮微粒的布朗运动是液体分子对微粒的撞击作用不平衡所引起的(2)(10 分)如图,内壁光滑的导热汽缸内用质量为 m ,横截面积为 S 的活塞封闭一定质量的 理想气体,初始时汽缸开口向上放置,活塞在距缸底的距离为 H 处保持静止,己知大气压强p0 ,重力 加速度 g ,环境温度保持不变。现将汽缸缓慢转动90。放平,求:① 活塞向外移动的距离 d;② 为使放平后活塞与缸底的距离仍为 H,需在转动前通过气门缓(m放m原) (。)慢放出一定质量的气体,求放出气体占原有气体质量的比例34.【物理——选修 3-4】(15 分)(1)(5 分)图甲为一列简谐横波在 t=0 时的波形图,图乙为平衡位置在 x=2m 处质点 P 的振动 图像。质点 Q 的平衡位置在 x=0.5m 处,对该列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正确答案标号,选 对一个得 2 分,选对 2 个得 4 分,选对 3 个得 5 分。每选错一个扣 3 分,最低得分为 0 分)A .波沿 x 轴正方向传播B .在 t=0 时刻,质点 Q 偏离平衡位置的位移为y=-0. 1mC .从 t=0 到 t=0. 1s 时间内,质点 P 与质点 Q 路程相等D .在 0. 1s 时间内波传播的距离是 0.4mE .在 t=0.35s 时,质点 Q 距平衡位置的距离小于质点 P 距平衡位置的距离(2)(10 分)如图所示,直角三角形 ABC 是一玻璃砖的横截面,AB=L , ∠C=90° , ∠A=60° ,一束单色光 PD 从 AB 边上的 D 点射入玻璃砖,入射角为 45° , DB= ,折射光 DE 恰好射到玻璃砖 BC边的中点 E ,已知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 c 。求:① 玻璃砖的折射率;② 该光束从 AB 边上的 D 点射入玻璃砖到第一次射出玻璃砖所需的时间。35.【化学—选修三:物质结构与性质】(15 分)Ⅰ. 近日,科学家利用铁配合物催化氮气选择性转化成肼。铁配合物结构如图所示(Et 为-CH2CH3)。(1)基态Fe2+ 价层电子排布式为 , Fe2+ 转化为Fe3+ 时失去的是 轨道上的电子。 (2)Fe(depe)(N2 ) 所含元素中, 电负性最大的元素是 。P 原子的杂化类型是 。(3)N2H4 和H2S 的相对分子质量相同,但是常温常压下, N2H4 呈液态,而H2S 呈气态,其主要原 因是 。Ⅱ. 铜在我国有色金属材料的消费中仅次于铝,广泛地应用于电气、机械制造、国防等领域。回答下 列问题:(4)氯和钾与不同价态的铜可生成两种化合物,这两种化合物都可用于催化乙炔聚合,其阴离子均 为无限长链结构(如下图),a 位置上 Cl 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为 。已知其中一种化合物的化学式 为 KCuCl3,另一种的化学式为 。(5)铜的晶胞结构如图所示。①铜晶胞沿 x 轴方向的投影图是 (填标号)。A . B . C . D .②假设铜晶胞参数为 anm,铜晶体的密度为 bg ·cm-3,则铜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设 N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用含 a 、b 、NA 的代数式表示)。736.【化学—选修五:有机化学基础】(15 分)高聚物 G 是一种合成纤维, 由 A 与 E 为原料制备J 和 G 的一种合成路线如下:已知:①酯能被 LiAlH4 还原为醇; ②回答下列问题:(1)A 的结构简式为 。(2)C 的名称是 ,J 的分子式 。(3)B 生成 C 和 D 生成 H 的反应类型分别为 、 。(4)写出 F+D→G 的化学方程式 。(5)芳香化合物 M 是 C 的同分异构体,符合下列要求的 M 有 种(不考虑立体异构)①与碳酸钠溶液反应产生气体;②只有 1 种官能团;③苯环上有 2 个取代基。其中核磁共振氢谱显示有 4 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峰面积之比 1 :1:1 :2 的结构简式 为 。(6)参照上述合成路线,写出用为原料制备化合物的合成路线(其他无机试剂任选) 。37 .【生物——选修 1 生物技术实践】近年来,石油工业飞速发展,石油污染引起的湿地生态破坏日益严重。研究发现,植物根际微生 物对石油的降解起到重要作用。下图为从某植物根际土壤中筛选出高效石油降解菌的部分流程示意图, 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除标注外,其余每空 2 分,共 15 分)(1)微生物的培养包括 、灭菌、接种、分离和培养等步骤。对培养基进行高压蒸 汽灭菌时,发现灭菌锅内压力达到 100kPa 而温度未达到 121℃ , 为同时达到设定的温度和压力要求, 此时应该 (填操作过程)。(2)步骤 I 为石油降解菌的富集培养。称取 1g 土壤样品加入预先装有 100mL 以石油为唯一碳源的 培养基的三角瓶中,在 15℃ 、160r/min 的恒温振荡摇床中培养 6d 。在相同的培养条件下连续培养四个 周期。摇床培养的目的是 (写出 2 点)。在操作Ⅱ 、Ⅲ中,采用的 接种方法分别是 。(3)研究人员通常根据菌落的 、隆起程度和颜色等特征来初步区分不同种的微生物。统 计菌落的种类和数量时,要每隔 24h 观察统计一次,直到 。长期保存石油降解 菌,可以采用 的方法,放在 ℃(1 分)的冷冻箱中保存。38 .【生物——选修 3 现代生物科技专题】某科研所将菊花的花色基因 C 导入牡丹叶肉细胞来培育具有新型花色的牡丹,流程如图所示,其 中 Pst I 、 EcoR I 、Sma I 是三种限制酶,图中箭头所指部位为各自的酶切位点。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除标注外,其余每空 2 分,共 15 分)(1)限制酶 Sm“ I (1 分)(填“可以”或“不可以”)被选择用于切割花色基因 C 所在的 DNA 片段和质粒。基因工程中,目的基因和载体通常用相同的限制酶进行切割,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图中①过程利用了农杆菌转化法,当植物体受到损伤时,伤口处的细胞会分泌大量 吸引农杆菌向这些细胞移动。构建基因表达载体时,需要将花色基因 C 插入 Ti 质粒的 T-DNA 中,T-DNA 可将花色基因 C 转移至 。检测构建的基因表达载体是否导入叶 肉细胞,需在培养叶肉细胞的培养基中加入 。(3)②过程为 ,其目的是让已经分化的细胞失去其特有的结构与功能而转变成未分化 细胞。③过程主要是将②过程得到的愈伤组织转接到分化培养基上进行培养,诱导产生甲。若甲可以 作为制造人工种子的材料,则甲可表示 (答出两点即可)。和常规种子相比, 人工种子具有的优点有 (答出两点即可)。8汉台区 2024 届高三年级教学质量检测考试生物参考答案 D、群落演替是指在一定地段上一个群落被性质上不同的另一个群落所替代的现象。而“候鸟迁徙导致群落的物种组成发生变化”不属于演替,D错误。选择题(每小题 6分,共 36分) 6.D题号 1 2 3 4 5 6 【详解】A、父亲和母亲均患病,生出一个正常儿子和患病女儿,说明这为显性遗传病。再根据患病父亲只有一条条带,说明父亲为纯合子,如果位于常染色体上,那么后代应该一定会患病,不符答案 D C D A D D合题意,可以推测该病为伴 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A错误;1.D B、根据 A选项分析,父亲基因型为 XRY,母亲基因型为 XRXr,正常儿子基因型为 XrY,患病女【详解】A、若某种单糖 A 是果糖,果糖和葡萄糖会形成蔗糖,蔗糖属于非还原糖,不能与斐林儿基因型 XRXR,生出的患病儿子基因型为 XRY,其致病基因一定来自母亲,B错误;试剂反应,A错误; C、患病女儿基因型 XRXR,与正常男性 XrY婚配,其后代患病概率为 100%,C错误;B、SARS 病毒为 RNA病毒,则某种单糖 A 是核糖,B错误; D、该致病基因属于 X染色体上的显性基因,其致病基因的基因频率和男性群体的发病率相等,C、若物质③均由某种单糖 A 构成,则物质③可能为淀粉、糖原、纤维素,则物质③不一定为植 D正确。物细胞中的储能物质,C错误; 非选择题(共 54 分)D、若物质④是 ATP,构成物质④的碱基为腺嘌呤,可与核糖组成腺苷,D正确。 29.(除标注外,其余每空 1分,共 9分)2.C (1)③ 光能转变为 NADPH、ATP中(活跃)的化学能【详解】A、结构③是糖蛋白,有识别作用,图 2中激素与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受体即是糖蛋 (2)C3的还原 NADPH、ATP、C5 (2分)白,因此图 2所示细胞膜的功能的实现与图 1中结构③密切相关,A正确; (3)b b植物的光补偿点和光饱和点均低于 a植物 10∶7B、细胞膜中物质①可以侧向自由移动,且其中的②蛋白质也是大多是运动的,因而细胞膜具有 (4)左下一定的流动性,即细胞膜中物质①②的流动性决定了其具有一定的流动性,B正确; 30.(除标注外,其余每空 1分,共 10分)C、细胞间的信息交流不都需要细胞膜上的受体协助,如高等植物细胞间的信息交流通过专门的 (1) 下丘脑 拮抗 激素 c随血液运输到全身各处通道胞间连丝实现,C错误; 肝糖原分解 脂肪等非糖物质转化 激素与受体结合并起作用后就被灭活了D、细胞膜可以控制物质出入细胞,是细胞的边界,D正确。 (2) 分级 只有结构 E(甲状腺)细胞膜表面有激素 e(促甲状腺激素)的受体3.D (3)低温下检测健康小鼠血液中甲状腺激素含量;而后剪断支配甲状腺的交感神经,在低温下再次【详解】A、不携带氨基酸的 tRNA从 A端离开,携带氨基酸的 tRNA从 B端进入,说明核糖体 检测健康小鼠血液中甲状腺激素含量,比较前后两次检测的甲状腺激素含量的变化情况(2分)在 mRNA上的移动方向为 A→B,A错误; 31.(每空 1分,共 10分)B E F DNA (1) 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或答“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非生物物质和能量”)、基因的表达是指基因通过转录和翻译产生蛋白质的过程, 链和 链表示 单链,转录是DNA mRNA B 食物链、食物网(或答“营养结构”)只能以 双链中的特定的一条为模板合成 ,不是随机以任何一条链作为模板, 错误;(2) 光合作用 热能 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相应的物质和能量C、基因进行转录时需要 RNA聚合酶的参与,C错误;(3) CO2 物质作为能量流动的载体,能量作为物质循环的动力(或同时进行、彼此依存、不可分割)D、翻译是指以 mRNA为模板合成蛋白质的过程,该过程中需要 tRNA 来转运氨基酸,因此发生 (4)合理地调整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 合理碱基互补配对的是 mRNA上的密码子和 tRNA上的反密码子,D正确。的垂直结构4.A 32.(除标注外,其余每空 1分,共 10分)【详解】A、b1、b2表示减数分裂,发生基因的分离和基因自由组合,c表示受精作用,不会发生 (1)遵循 (2)AABB×aabb或 AAbb×aaBB(2分) 3 100%基因的自由组合,A错误; (3)灰色(2分) 全为黑色,则该白毛雄性个体的基因型为 aaBB;全为灰色,则该白毛雄B、c受精作用过程是精卵细胞结合,使染色体数目又恢复到体细胞的数目,受精卵中含有精子和 性个体的基因型为 aabb;黑色:灰色=1:1,则该白毛雄性个体的基因型为 aaBb(三种情况各 1分,顺卵细胞各提供一半的染色体,B正确; 序不分先后)C、b1表示减数分裂、d2过程存在有丝分裂,b1、d2过程 DNA 都需要复制,不同的是 b1过程核 37.(除标注外,其余每空 2分,共 15分)DNA减半两次而 d2过程核 DNA 减半一次,C正确; (1)配制培养基 将锅内冷空气完全排尽后重新关上排气阀加热D、d1和 d2表示受精卵分裂、分化形成个体的过程,该过程中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凋亡过 (2)使细菌与培养液成分充分接触,增加培养液中的溶氧量 稀释涂布平板法、平板划线法程均有发生,D正确。 (3)形状和大小 各类菌落数目稳定 甘油管藏 ﹣20(1分)5.D 38.(除标注外,其余每空 2分,共 15分)【详解】A、种群密度受出生率、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的影响,而迁入率是影响迁徙区某候 (1)不可以(1分) 产生相同的黏性末端,便于连接鸟种群密度的主要因素之一,A正确; (2)酚类化合物 受体细胞并整合到受体细胞染色体的 DNA上 克拉霉素B、群落是指在一定区域内所有生物种群的总和,迁徙途中的若干个候鸟、动物种群不能组成一 (3)脱(去)分化 胚状体、不定芽、顶芽和腋芽等 保持亲本的遗传特性;生产不受季节个群落,B正确; 或气候的限制;生产用时短等。C、候鸟沿固定路线迁徙与磁场有关,所依据的定位信息属于物理信息,C正确;1{#{QQABRYSUggAgAgBAAAhCAwUKCACQkAEACIoGAEAEoAAByQNABAA=}#}汉台区 2024 届高三年级教学质量检测考试物理参考答案 可知,减小杆与竖直方向夹角时,杆与地面摩擦力将减小,故 D错误。故选 C。选择题(每小题 6分,共 48分 ) 17. 【答案】A14 15 16 17 18 19 20 21【详解】A.由开普勒第二定律知,飞行器在椭圆轨道Ⅱ上运动时,B点速度大于 A点速度,由于D C C A C AB AD AD14 D 在轨道Ⅱ上运动时只有万有引力做功,所以机械能守恒,故 A正确;. 【答案】GMm GM【详解】A.铯 137的半衰期是 30年,经历两个半周期,60年后核废水中的铯 137仍剩下原先的 B.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得 ma 解得 a r 2 r 21,故 A错误; 可知 r越小,加速度越大,所以飞行器在轨道Ⅱ上通过 B点的加速度大于在轨道Ⅰ上通过 A点的加4B 90 90Sr 90Y 0 e 90Y 90 90速度,故 B错误;.锶 发生 衰变的衰变方程为 38 39 1 , 39 更稳定, 38Sr的比结合能比 39Y的小, 4 2故 B错误; C.设飞行器在近月轨道Ⅲ绕月球运行一周所需的时间为T3,则有mg月 m RT 23C.氚具有放射性,是原子核发生衰变造成的,故 C错误;D T 2 R.碳 14的半衰期为 5730年,如果一块古木中的碳 14含量是现代植物的 0.25倍,经历两次半周 解得 3 g月期,则古木的历史约 t 5730 2年 11460年 根据几何关系知,Ⅱ轨道的半长轴为 a 2.5R故 D正确。 R3 (2.5R)3D 根据开普勒第三定律有 故选 。 T 2 T 23 215. 【答案】C联立可得飞行器在轨道Ⅱ上的运行周期为T2 5 5R【详解】A.在0 t1过程中初速度不是零,不是自由落体运动,故 A错误; 2g月B.在 t2 t3过程中速度始终为正值,方向不变,故 B错误; 故 C错误;C 2.在 t3 t4过程中,图像斜率变小,斜率代表加速度,加速度逐渐减小,故 C正确; D GMm v GM.由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可得 2 m 可得 v D.根据图像可知,0 t1过程竖直向上运动,t1 tR R R4过程中竖直向下运动,在 t4时刻下降到最低点,当月球质量变大,半径不变时,则飞行器在近月轨道Ⅲ上运行线速度将变大,故 D错误。故 D错误。C 故选 A。故选 。18【答案】C16. 【答案】C S【详解】A.三角支架处于静止状态,受力平衡,所受合力为 0,故 A错误; 【详解】A.N极板向上运动时,极板间距减小,根据C 4 kdB.以吊锅和铁链为研究对象,设每根杆的弹力为 FN ,在竖直方向,根据平衡条件有可知电容器的电容增加,故 A错误;3FN cos37 mg U5 B.由于电容器保持与电源连接,N极板向上运动时,板间电势差U不变,间距d 减小,根据 E 解得 FN mgd12 可知两极板间的电场强度 E增大,故 B错误;5而每根杆受到地面对其的作用力应与 FN 平衡,由此可知,每根杆受到地面的作用力为 mg,故 S12 C.N极板向下运动时,间距d 增大,根据C 知电容器电容减小,由于板间电势差U不变,4 kdB错误; 根据Q CU,可知极板上的电荷量减小,电容器放电,由图可知,电流由 b向 a流过电流表,故 CC.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可知,每根杆对地面的作用力的大小为 FN ,则由平衡条件可得,每根杆与 正确;f F sin37o 1地面间的摩擦力大小 mg D.手机静止时,电路处于断路状态,电流表示数为零,但两极板与电源连接,带正、负电荷,N 4故 D错误。故 C正确;故选 C。1D mg 19. 【答案】AB.由 f 1 FN sin 3 sin mg tan cos 3 【详解】A.由题图乙可知 F随 x变化的关系式为 F 100 10x N1{#{QQABRYSUggAgAgBAAAhCAwUKCACQkAEACIoGAEAEoAAByQNABAA=}#}则物体所受合外力随 x的表达式为 F合 F mg 50 10x N 解得 xa 0.6m 故 A正确;当 x<5m时,F 合始终沿正方向,物体做加速度减小的加速运动,速度一直增大,当 x=5m 时速度 xBC.0.3s后棒做匀速运动,则受力平衡,有 v 3m/s达到最大值,故 A正确; tBC x=10m Mg mg sin BIL. 时,设物体的速度大小为 v,F-x图像与坐标轴所围的面积表示 F的功,则物体的位1 BLv移在 0~10m F W 100 10J 500J 根据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得 I 解得 B 3T的过程中,力 对物体所做的功为 F 2 R rBxaL根据动能定理有WF mgx1 mv2 q 0.6C, 故 BC错误;2 R r解得 v 0 , B 1故 正确,C错误; D.在 0~0.4s内,对导体棒由动能定理得Mgx mgx sin W (m M )v 22D.0~5m过程中,F做的功为W 1F 100 50 5J 375J2 根据功能关系有W Q 1 1 Rx=5m v 2 在电路中,电阻 R在 0~0.4s内产生的热量Q Q 根据前面分析可知 时,物体速度达到最大值 m,根据动能定理有W F mgx mv2 2 m R r联立解得Q 1.8J解得 vm 5m/sD正确。设物体运动的时间为 t1,物体先做加速度逐渐减小到加速运动,再做加速度逐渐增大的减速运动,故选 AD。作出物体运动的 v-t图像如图所示。非选择题(共 62 分)1根据 v-t图像与 t轴所围面积表示位移可知 v t 10m2 m 1 22. 【答案】 > B D C解得 t 4s 故 D错误。 【详解】(1)为了使 a碰撞 b后不被弹回,两小球的质量应满足ma mb1故选 AB。 (2)两小球在碰撞前后都做平抛运动,则碰前 a球有 y12 gt22 L v0t220. 【答案】ADg【详解】A.L1、L2、L3为三个完全相同的灯泡,电流表示数为 2A,则灯泡额定电流为 1A,有 可得 v0 L 2y2n1 I 2 2 n g g2 I1 1 同理碰后 a、b的速度分别为 va L v L2y b3 2y故 A正确; 1Um 则有动量守恒定律m vB a 0 mava mbvb.电源的输出电压为u 36 2 sin100 t V ,有效值为U 36V2 ma m a m bn U U 2 即设灯泡的额定电压为 UL 1,有 L 解得UL 10Vy2 y3 y1n2 U L IR 1 所用还需要测量两小球质量。故 B错误; 故选 B;C.电源输出的功率为 P出 UI1 36V 1A 36W 故 C错误; ma ma mbD S L (3)由上述分析可知,验证两小球碰撞过程动量守恒的表达式为 ,故选 D;.当开关 断开时,副线圈中总功率变小,电流变小,原线圈中电流变小,灯泡 1会变暗,故 y2 y3 y1D正确。 1 m v2 1 m v2 1由机械能守恒 a 0 a a m v2b b故选 AD。 2 2 221. 【答案】AD ma ma m可得 b BL x y2 y3 y, 故选 C。1【详解】A.通过导体棒的电荷量为 q It R r R r 23. 【答案】 机械调零 1500 25.0 14.0BxaL 2B(0.9 xa )L 【详解】(1)多用电表在使用前需先机械调零;棒在 0~0.3s内通过的电荷量是 0.3~0.4s内通过电荷量的 2倍,则有R r R r2{#{QQABRYSUggAgAgBAAAhCAwUKCACQkAEACIoGAEAEoAAByQNABAA=}#}(2)选择开关在电阻挡“ 100 ”,由图示表盘可知,读数为15 100 1500 4m联立可得 B (1分)如果选择开关在直流电压挡“50V”,由图示表盘可知,其分度值为 1V,其读数为 25.0V。 qtE (3)撤去电场后,带电粒子在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3)电动势为 9.0V,调零后欧姆表内部电阻为 R内 Ig 2v 2q 2v B m 0 (2分)E 0 r电动势为 7.0V时,调零后欧姆表内部电阻为 R 内 Ig 代入 v0和 B得:r=R (1分)E 由几何关系可知:粒子从 A点沿 y轴正方向射出磁场,并从 C点进电动势为 9.0V时,电阻阻值为18.0kΩ对应的电流为 I R R 入上方电场,在电场中减速为零后反向加速从 C点出电场时 vC=2v ,又内 测 0E 从 A点沿 y轴负向进入磁场做匀速圆周运动,刚好从 Q点射出磁场,在电动势为 7.0V时,有 I R R内 真 2 m磁场中:T (1分)联立解得这个待测电阻的真实值为 R 14.0kΩ qB真24.【答案】(1) l 3m;(2) s 0.5m;(3) d 1m T t运动的总时间 t1 (1分)【详解】(1)设滑板的右端到达凹槽右端C时,物块与滑板的速度为 v,根据动量守恒,有 2 4m v 2v1 0 m1 m2 v (2分) 电场中运动的总时间 t2 2( 0 ) t (a 1分)解得 v 2m/s (1分) 31 (1 )R 1 3根据能量守恒定律,有 m v 211 0 m1 m2 v2 m gl在 AC之间匀速运动的时间 2 (1分)1 (2分) t3 2 ( )t2 2 2v0 2 4解得 l 3m (1分) 3 3 则总时间为 t总 t1 t2 t3 t (1分)1(2)物块在平台上匀减速,根据动能定理,有 m gs 0 m v2 (2分) 2 4 4 1 2 1 33、(1)【答案】ADE解得 s 0.5m (1分)【详解】A.—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经过绝热压缩,则Q 013 2( )滑板运动过程中根据动能定理,有 m1gd m2v 0 (2分) 外界对气体做功,则W 02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 U W Q解得 d 1m (1分)可知 U 02R 8mR 4m25 3 3、【答案】(1) ;(2) t qt 2, qt ;(3) ( )t 即气体的内能增大,则气体的温度升高,故 正确;2 4 4 A1 2R=v t 2 B.用气筒给车胎打气,气筒压下后有反弹是轮胎的内部压强大于外界大气压,并不是分子间的【详解】( )粒子在电磁场中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 0 ( 分)2R 斥力,故 B错误;因此: v0= (1分)t C.第二类永动机不可能制成的原因是其违反了热力学第二定律,故 C错误;(2)撤去磁场后,带电粒子在电场中做类平抛运动: D.运送货物的卡车停于水平地面,在缓慢卸货过程中,若车胎不漏气,胎内气体温度不变,不t 计分子间势能,则气体的内能不变,气体做等温变化,根据 p1V1 p2V2由于 x v0 R (1分) 因此: y=R (1分)2 可知气体压强减小,气体体积增大,气体对外做功,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故胎内气体从外界吸1 t 热,故 D正确;沿 y轴负方向 y a( )2 (1分)2 2 E.液体中悬浮微粒的布朗运动是液体分子对微粒的撞击作用不平衡所引起的,故 E正确。a qE 1 故选 ADE。( 分)md mgHm放 mgE 8mR(2)【答案】① ; ② 联立得 1 p S m p S mgqt2 ( 分)0 原 0【详解】① 初始时对活塞: p1S mg p0S (2分)又因为该粒子在电磁场中做匀速直线运动时 qE qv0B (2分)3{#{QQABRYSUggAgAgBAAAhCAwUKCACQkAEACIoGAEAEoAAByQNABAA=}#}缓慢转动,气体温度不变,放平后气体压强为 p0 ,由玻意耳定律得 p1SH p0SH1 (1分) 1② 设临界角为 C,有 sinC 可解得C 45 (1分)由几何关系 d H1 H (1分) nmgH 由光路图及几何知识可判断,光在 BC边上的入射角为 60°,大于临界角,则光在 BC边上发生全解得 d p S (1分) 反射,光在 AC边的入射角为 30°,小于临界角,所以光从 AC边上 F点第一次射出玻璃砖(1分)0② 设放出气体后活塞与缸底的距离为H 2,缓慢放出过程气体压强、温度均不变,故密度 不变, L根据几何知识可知 EF (1分)2m放 HS H 2S H H 2则 DE EFm HS H (2分) 则光束从 AB边射入玻璃砖到第一次射出玻璃砖所需要的时间为 t (1分)原 v对转动过程由玻意耳定律得 p1SH 2 p0SH (2分)而 vc (1分)m放 mg n联立解得 m (1分)原 p0S mg t 3 2L可解得 (1分)34、(1)【答案】ACE 4c【详解】A.由图可知,在 t=0时刻质点 P在平衡位置向下振动,可知波沿 x轴正方向传播,选项A正确;B.在 t=0时刻,质点 Q偏离平衡位置的位移为y Asin 45 0.2 2 m 0.1 2m2选项 B错误;TC.从 t=0到 t=0.1s时间内,即都经过 ,质点 P与质点 Q路程相等,均为 2A,选项 C正确;2 4D.波速 v m/s 20m/sT 0.2在 0.1s时间内波传播的距离是 x=vt=2m选项 D错误;3E.在 t=0.35s时,波沿 x轴正向传播 x vt 7m 1 4则此时质点 P在波峰位置,质点 Q不在波峰或波谷位置,则质点 Q距平衡位置的距离小于质点 P距平衡位置的距离,选项 E正确。故选 ACE。2 3 2L( )【答案】① 2 ②4c【详解】① 作出光路图,如图所示过 E点的法线是三角形的中位线,由几何关系可知 DEB为等腰DE DB L三角形 (1分)4由几何知识可知光在 AB边折射时折射角为 r 30 (1分)sin i sin 45 所以玻璃砖的折射率为 n 2 (2分)sin r sin 304{#{QQABRYSUggAgAgBAAAhCAwUKCACQkAEACIoGAEAEoAAByQNABAA=}#}汉台区 2024 届高三年级教学质量检测考试化学参考答案 光照C、硝酸见光易分解,分解产生 NO2,反应为 4HNO3 4NO2 O2 2H 2O ,故 C错误;选择题(每小题 6分,共 42分)D 3+ -、泡沫灭火器灭火是铝离子和碳酸氢根反应:Al +3HCO3=Al(OH)3 +3CO2 ,故 D错误;题号 7 8 9 10 11 12 13 11. C答案 C D A B C B C 【详解】结合图中所示结构可知,图中两种化合物均为共价化合物,由结构可知 X、Z均形成一7. C根键,且 X序数不是最小,可得 X和 Z同为第ⅦA族元素,分别为 F、Cl,Y形成五根键,为第ⅤA【详解】族元素,W形成三根键,为第ⅢA族或第ⅤA族元素,再结合W、X、Y、Z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A. 苯甲酸钠属于强碱弱酸盐,其水溶液呈碱性,因此,其可作为食品防腐剂不是由于其具有酸周期元素,Y的原子序数为W原子价电子数的 3倍推知W、X、Y、Z分别为 N、F、P、Cl。性,A说法不正确 ·· ··B. B A、Z为Cl,和 H、O形成的化合物HClO为共价化合物,电子式为H :O :Cl :,A错误;会造成水体污染,造成水华或赤潮,故 说法错误 ·· ··C硅酸钠的水溶液俗称水玻璃,可以做黏合剂防火材料等,故 C说法正确 B、Y为 P,最外层 5个电子,再根据图中信息可知 P形成 5个共价键,共用 5个电子对,P原子D.甘油溶于水,D错误; 为 10电子结构,B错误;8. D C、W是 N,Y是 P,N非金属性更强,非金属性越强,氢化物越稳定。故氢化物稳定性 NH3>PH3,【详解】 C正确;A.甲和苯甲醇含酚羟基数目不同,不满足同系物概念,A错误; D、F无正价,无最高价含氧酸,D错误;B.乙中的苯环和酮羰基都能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1 mol乙最多可以与 4 mol H2发生加成反应, 12. BB错误; 【详解】C.分子中含有饱和碳原子,不可能所有原子共面,C错误; A、 - -原电池中通入 O2的一极是正极,则 Pt/C电极是正极,电极反应式为 O2+4e +2H2O===4OH ,D.乙、多巴胺苯环上一氯代物均为 3种,D正确; Zn 电极为负极,电极反应式为 Zn 2e-- +6H2O===[Zn(H2O)6]2+, [Zn(H2O)6]2+浓度增大,平衡9. A [Zn(H2O)6]2+ [Zn(H2O)5(OH)]+ + ++H 正向移动,H 浓度增大,Ⅰ室溶液中 pH减小,A错误;【详解】 B + -、放电时,Ⅱ室溶液中 Na 通过阳离子交换膜进入Ⅲ室,Cl 通过阴离子交换膜进入Ⅰ室,可实现A、乙酸与饱和碳酸钠溶液反应被除去,乙醇溶于饱和碳酸钠溶液中,乙酸乙酯在饱和碳酸钠溶 海水淡化,B正确;液中溶解度小且分层,采用分液得到较纯的乙酸乙酯,A正确; C、充电时 Zn电极为阴极,电极反应式为[Zn(H2O)6]2++2e-===Zn+6H2O,C错误;B、因为碘水和氢氧化钠反应,若用碘水检验淀粉水解程度,应直接向水解液中加入碘水,故 B D、充电时,Ⅲ室为阳极,除了考虑气体逸出,还要考虑阳离子迁移,故质量变化大于 32g,D错错误 误。C、高锰酸钾是有色物质,根据褪色时间来研究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时高锰酸钾的体积和浓度 13. C应相同,则应当往 2支试管中分别加入同体积、不同浓度的草酸溶液,再分别加入同体积、等浓度且 【详解】向含浓度相等的 Cl-、 Br-和 I-混合溶液中滴加硝酸银溶液,根据三种沉淀的溶度积常数,均少量的 KMnO4溶液,C错误; 三种离子沉淀的先后顺序为 I-、Br-、Cl-,根据滴定图示,当滴入 4.50mL硝酸银溶液时,Cl-恰好沉淀D、氯水中含有的次氯酸具有漂白性,能将 pH试纸漂白褪色,用 pH试纸无法测得氯水的 pH值, 完全,此时共消耗硝酸银的物质的量为 4.50mL×10-3L/mL×0.1000mol/L=4.5×10-4mol,所以 Cl-、Br-和 I-D不符合题意 均为 1.5×10-4mol。10.B A.I-先沉淀,AgI是黄色的,所以 a点有黄色沉淀 AgI生成,故 A错误;【详解】 -4B.原溶液中 I-的物质的量为 1.5×10-4mol 1.5 10 mol,则 I-的浓度为 =0.0100mol/L,故B错误;A、电荷不守恒,正确离子方程式为: 2Fe3++Cu=Cu 2++2Fe2+ ,故 A错误; 0.01500LB ( NaCl Na CO ) C.当 Br-沉淀完全时(浓度为 1.0×10-5、盐碱地 含较多 , 2 3 不利于植物生长,通过施加适量石膏可以降低土壤的碱性,将 mol/L),溶液中的其碳酸钠变为碳酸钙,其原理为:Na2CO3 CaSO4=CaCO3 Na SO 132 4,故 B正确; Ksp( AgBr )c(Ag+)= = 5.4 10 =5.4×10-8mol/L,若 Cl-开始沉淀,则此时溶液中的c( Br ) 1 10 51{#{QQABRYSUggAgAgBAAAhCAwUKCACQkAEACIoGAEAEoAAByQNABAA=}#}Ksp(AgCl) 1.8 10 10 (1) 3d6 (1分) 3d(1分)c(Cl-)= = ≈3.3×10-3mol/L,原溶液中的 c(Cl-)= c(I-)=0.0100 mol/L,故 c(Cl-)已经c(Ag ) 5.4 10 8 (2) N(1分) sp3 (2分)有部分沉淀,故 C正确; (3) N2H4分子间存在氢键,H2S分子间只存在范德华力,氢键的作用力比范德华力强(2分)D.b点加入了过量的硝酸银溶液,溶液中的 I-、Br-、Cl-全部转化为沉淀,则 Ag+浓度最大,根据 (4) sp3 (2分) K2CuCl3 (2分)c(Ag+ )>c Cl- >c Br - >c I- a3bNA溶度积可知,b点各离子浓度为: ,故 D错误; (5) A (2分) (2分)4 1021非选择题(共 58 分) 36.[化学—选修五:有机化学基础](共 15分)26.(共 15分)(1)球形干燥管 (1分) (1) (2分)(2)赶走体系中原有的空气,将四氯化碳吹入管式炉(2分)。(若多写赶出 COCl2使之充分被吸收不) (2) 邻苯二甲酸二甲酯(1分) C扣分 10H12O4(2分)660℃(3)Cr O + 3CCl === 2CrCl 3COCl (2 ) (3) 取代反应或酯化反应(1分) 氧化反应(1分)2 3 4 3+ 2 分(4)Na 2CO3和NaCl(2分) 催化剂(4)(5)使 CrCl3凝华(1分)(6)Zn 2Cr3+ 2Cr2 Zn2 (2分)(2分)(7) c (1分)(8)作反应物 (1分) 作萃取剂(1分) (5) 12 (2分) (2分)(9)60 (2分)27.(共 14分,每空 2分)(1) ①Cu2S 2MnO2 8H 2Cu2 2Mn2 S 4H2O ②AC(6)(2) ①3 10 6 Mn2 ② NH3 H2O HCO 3 MnCO3 NH 4 H2On NaCl (3) ① 2Cu2 2Cl 3SO2 3 H2 2O SO4 2 CuCl 2HSO 3 ; 1.6 n CuSO 时,Cl 的量增4 (2分)n NaCl 多使 CuCl沉淀溶解平衡逆向移动,有利于 CuCl沉淀的生成, 1.6 n CuSO 时,Cl 过多会与 CuCl4 形成可溶的 CuCl2 ②CuCl易被空气中的O2氧化成可溶的Cu 2 28.(共 14分)(1) 2NO(g) + 2CO(g) = N2(g) + 2CO2(g) ΔH = -746kJ·mol-1 (2分)(2) ①-358.6 (2分) N (1分) ②CoO CO Co CO2 (2分) A (1分)(3) 2N2O N2 2NO 或4N2O 3N2 2NO2 (2分) 500P0 (2分)主、副反应均为气体分子数增多的反应,恒压条件下,除去CO2相当于增加其他气体的分压,平衡向分压减小的方向移动,平衡逆向移动,N2O转化率降低(2分)35.[化学—选修三:物质结构与性质](共 15分)2{#{QQABRYSUggAgAgBAAAhCAwUKCACQkAEACIoGAEAEoAAByQNABAA=}#}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汉台区2024届高三年级教学质量检测考试化学答案.pdf 汉台区2024届高三年级教学质量检测考试物理答案.pdf 汉台区2024届高三年级教学质量检测考试理综试题(题).docx 汉台区2024届高三年级教学质量检测考试生物答案.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