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国旗下讲话:敬畏课堂老师们、同学们:今天给大家分享的话题是敬畏课堂。“敬”是尊敬、恭敬;“畏”是畏惧、害怕。敬畏,且敬,且畏,因敬而畏。课堂是老师教育教学的主战场,是学生获取知识增长智慧的主阵地,是师生共同成长彼此成就的神圣殿堂。我们都要有对课堂有敬畏之心。 明代著名学者方孝孺说:“凡善怕者,必身有所正,言有所规,行有所止”意思就是,凡是知道畏惧的人,一定是自身行为端正,说话有分寸,行为不冲动。优秀的孩子都懂得敬畏课堂。因为他们知道,课堂是学习进步的阶梯,是走向成功之路的平台。从迈入学校那一刻开始,课堂上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是自己未来人生的重要积淀。第一表现:认真敬畏课堂第一表现:认真。认真是成功的秘诀。有人说,世界上最可怕的二个词,一个叫执着,一个叫认真,认真的人改变自己,执着的人改变命运。坚持认真地做好“两习一课”就能高效地获得课程知识。课前必须认真做好两件事:一是根据课本同步解析做好预习笔记,并标注出预习内容中的疑惑点,带着问题有针对性听课,课堂上重要的知识才不会遗漏。二是课前准备好学习材料和学习用具。自习课上认真写作业或试卷。对作业和试卷要求的标准是:“只有不会的没有不对的”。45分钟的一堂课,认真沉入紧跟老师的思路,做到认真听记课堂笔记,记下不懂的问题及时请教老师或同学。认真坚持“两习一课”,在学习中求进步,探索中求发展是学习成就的根本。第二表现:积极敬畏课堂的第二表现:积极。回答问题积极,与同学互动积极。记住校长的话。当你在哪一个学科想突破的时候,做第一个举手回答问题的学生。积极回答问题是解决学习提高成绩的开始。积极完成课堂上老师布置的作业和试题。积极主动请教不会的问题,第一时间解决疑惑的问题,不等问题成堆。第三表现:勤奋敬畏课堂的第三表现:勤奋。努力是人生最大的底气。曾有记者采访一位文科状元,看到她满抽屉的笔芯时,问她:“你知道一根笔芯能够写多少个字吗?”这位文科状元回答:“我不知道一根笔芯能够写多少个字,但是当我一天能用完一根笔芯的时候,我知道我开始了逆袭之路。”任何一个成功的人都是勤奋学习的结果。第四表现:刻苦敬畏课堂的第四表现:刻苦。读书很苦。学习也很累。学习从来都不是一件轻松的事。读书学习,钻研学问,是要花费很多精力和时间,要下苦功夫。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让孩子动手,亲自参加实践,吃点苦,受点累,不但可以探究知识奥秘,培养创造能力,而且有利于坚强意志和吃苦耐劳精神的形成”。从学校自觉培养不怕吃苦的精神,长大了用智慧与双手自主创造美好的未来。大家都熟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之乐而乐”的作者是北宋名臣范仲淹,他年轻时,刻苦学习,每每点灯学至深夜,甚至通宵达旦,以至于灯烟将帷帐的顶都熏黑了。后来范仲淹官居宰相,他的夫人拿帷帐给儿子看:“尔父少时勤学,灯烟之迹也。”大家从小就知道司马光聪慧的故事,他的智慧源于刻苦读书。你知道“圆木警枕”的典故吗?司马光学习时,用圆木做枕头,称之为“警枕”。用圆木枕头睡觉很容易滚动,一动人就醒了,一醒来,司马光就起床读书。古今凡有大作为的人无一不是刻苦读书的结果。第五表现:专注敬畏课堂的第五表现:专注。在课堂上绝不做跟课堂内容没有关系的事情,更不会趴在桌子上睡觉。由于睡觉或走神一旦错过了一堂课的内容,你很难补上学习的内容,长期下来你的学习就落下了。如果有的同学已经落下了一些课程,在初中的任何阶段都要积极补上,因为初中的知识较为单一,经过努力完全可以跟上。一旦错过了初中阶段到了高中就更难弥补。希望同学们能专注学好每一节课,保持好的成绩形成学习的良性循环。敬畏课堂还有一个重要的表现:敬畏老师。敬畏老师,不仅从形式上做到恭敬有礼,还要在行动上效仿和学习他们的长处。首先得认可老师具有很多优秀的地方,能看到每一个老师身上的闪光点:科学的思维方式、好的习惯、好的品行和工作态度等。尊重老师的能力和付出,虚心向他们学习和请教,听从他的教诲,这样就能尽量避开一些成长路上的“坑”,少走弯路,才能做到“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敬畏课堂更重要的表现:敬畏同学。在课堂上同学之间互相帮助,互相答疑,共同提升,彼此成就。在每个同学身上学习不同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和优秀的做法,从某种意义上他们既是成长路上的伙伴,也是学习生活的老师。敬畏课堂最最重要的表现:敬畏自己。敬畏现在和未来那个了不起的自己。我们在每堂课上的认真、专注、积极、勤奋、刻苦努力,都是在塑造一个未来优秀的栋梁之才。正如作家桐华所说:“人的一生就是不断付出和收获的过程。在这个过程里会逐渐形成两种人,一种人因努力而成功,另一种人因懒散而失败。”没有谁的幸运,凭空而来,这个世界不会辜负每一份努力。希望我们都愿意去付出努力,一步一个脚印地往前走,这样努力将会成为我们人生最大的财富。同学们,常怀一颗敬畏之心,敬畏课堂,敬畏老师、敬畏同学、敬畏学校,更要敬畏未来优秀的自己!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