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5课 古代非洲与美洲【学习目标】进一步认同世界文明是由各民族、各地区人民共同创造的,感受文明在交流中发展、在闭塞中衰亡的道理。【重难点】初步探讨各文明的特点及形成和衰落的原因。【学习方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知识点一 古代非洲文明一、西非文明1.表现:西非居民 人培育出了甜高粱、西瓜和棉花等重要农作物,驯养了牛,引进了绵羊和山羊等,掌握了 技术。2.传播: 人的活动区域逐渐扩展到撒哈拉沙漠以南地区,到11世纪, 人成为当地的主要居民, 、 和 技术也传播到非洲大部分地区。二、东北非文明公元前后,在今埃塞俄比亚地区兴起了 王国。4世纪, 王国进入鼎盛时期,一度成为地区强国。三、东非文明1.原因:由于 的进步、环 洋 的发展和 教的传入,10-15世纪,在东非沿海地区产生了一系列国家。2.代表:桑给巴尔、蒙巴萨和 等。3.概况①广泛使用 ,经济上以种植瓜果蔬菜的 为主,对外贸易发达,城市繁荣。② 商人从印度、波斯和中国等地把瓷器、纺织品等各种手工业品输入非洲。作为交换,当地出口 、 和 等。四、西非国家的兴起1.概况①在西非,8-15世纪,加纳、马里和 等国家先后兴起。②这些国家拥有丰富的 资源,控制着穿越 沙漠的 和黄金交易,极其富有。它们也出口象牙和奴隶,买进马、布匹和盐。2.马里的强盛①扩张: 征服加纳后,进一步扩张,逐步把塞内加尔河和尼日尔河流域纳入版图,成为西非最强大的国家。②经济:马里继承并扩大了加纳的贸易,城市和文化相当繁荣。 成为西非重要的文化中心,不少学者来此讲学和访问。3.桑海国家①确立霸主地位:桑海原为马里属国,后乘马里内乱崛起,击败马里,确立了在西非的霸主地位,16世纪达于极盛。②概况政治 桑海实行 ,官吏直接由国王任免经济 扩大对外贸易,奴隶成为生产中的重要力量文化 兴建学校,鼓励文化发展③衰落:16世纪末,桑海因遭遇外来入侵逐渐衰落。五、南非古代文明1.建立:11世纪末, 人建立了津巴布韦国家。2.鼎盛:14-15世纪,津巴布韦进入鼎盛时期,包括今南非的部分地区都被纳入它的统治之下。任务一 观察教材导语中的“沙漠商队(绘画作品)”并阅读教材第一目内容,概括东非和西非国家的主要特点。任务二 阅读教材第一目中的“史料阅读”,分析摩加迪沙的经济发展状况。任务三 根据教材第一目中的“马里国王曼萨·穆萨(绘画作品)”图片及文字说明,从中你能获取有关马里的哪些历史信息?任务四 根据教材第一目中的“大津巴布韦”图片及文字说明,指出大津巴布韦所取得的文明成果。【随堂练习】1.(2022·河北沧州高一下期中)1—7世纪时,在今埃塞俄比亚境内曾存在过一个强大的国家。这个国家很早就发展起了农业生产和对外贸易,并且有自己的文字,4世纪时与拜占庭帝国结盟,随后基督教也逐渐发展成为其国教。这个国家是( )A.阿克苏姆王国 B.加纳帝国C.津巴布韦 D.马里王国2.(2023·新疆巴楚高一下期末)古代西非、东非、南非虽然较北非落后,但是,也曾经出现过许多文明国家。其中南部非洲文明的代表是( )A.津巴布韦国家 B.阿克苏姆王国C.加纳王国 D.摩加迪沙王国3.(2022·山东学业水平测试)14、15世纪南部非洲最强盛的国家是( )A.阿克苏姆王国 B.摩加迪沙C.马里 D.津巴布韦4.(2023海南)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传统法庭在庭审时,诉讼当事人除列举事实外,还可广泛援引谚语,比如“勿因黑猩猩丑就杀死它”“到癞蛤蟆家做客只能自贬身份”等,善用谚语的一方往往更占优势。有学者认为,当地谚语的效力相当于英美法系中的法律箴言。据此可知A.文化传统影响司法实践 B.风俗习惯奠定立法基础C.程序公正助推法律进步 D.遵循先例成为审判原则知识点二 古代美洲文明一、玛雅文明1.经济上:发展了以种植 为主的农业。2.政治上:建立了众多 国家。氏族首领、贵族和祭司构成了统治阶级;一般氏族成员成为平民,从事农业和手工业。3.城市建设:城市建筑精美,城内有300多座用于祭祀的 庙宇。4.文化:制造出精美的 ,发明了独特的文字,用复杂的历法纪年,并采用 进制,也知道“ ”的概念。5.衰落:15世纪中期,玛雅文明衰落。二、阿兹特克文明1.概况:14世纪,阿兹特克人兴起于今 地区。16世纪初,阿兹特克人国家进入鼎盛时期,控制了整个墨西哥谷地及其周边部落,人口有600余万。2.政治:上层阶级垄断官职,掌握军队。被征服者由原来的部落首领管理,但需向阿兹特克人缴纳 。3.经济:经济基础是农业,他们发明了“ ”,扩大了耕地面积。4.都城:特诺奇蒂特兰位于特斯科科湖中的岛上,有 供应,全城水渠和道路纵横交错,承担着城市的交通运输。三、印加文明1.概况:12世纪,印加人以 为都城建立国家。15世纪末16世纪初,印加国家发展到鼎盛时期。2.统治状况①最高统治者是国王,世袭继承,拥有行政、立法和军事大权。土地、矿藏和牲畜归国家所有。②将全国划分为四大政区,每个政区设立一个长官,由贵族充任。政区之下,再按照人口多少设置各级官员。③为征税和征兵,政府编制了详细的 表。④帝国修建了完善的 系统,用于传递政府的命令和情报,以及调动军队。⑤政府还将征服地区的部分或全部居民迁移到新地区,以防止他们反抗。任务五 阅读教材第二目,从农业、手工业、建筑、文化四个方面归纳玛雅文明的基本情况。任务六 结合教材第二目中的“墨西哥浮动园地”图片及文字说明,思考“浮动园地”的发明有何意义?任务七 阅读教材第二目内容,思考印加人如何统治庞大的帝国?【随堂练习】5.(2023·辽宁锦州高一下期末)印第安人在中美洲、南美洲创造了玛雅、阿兹特克和印加文明,独立培育出其他大陆没有的农作物。下列农作物原产地在美洲的是( )A.小麦 B.玉米 C.大麦 D.水稻6.(2022·江苏徐州高一下期末)人们从特斯科科湖中捞起淤泥,堆积在固定于水中的木排上,形成浮动园地。淤泥非常肥沃,耕种者甚至每年可以从他们的田园中获得7次收成。这种浮动园地( )A.体现了玛雅文明的代表性成就 B.造就了高度繁荣的外向型农业C.培育出了甜高粱等高产农作物 D.突破自然限制扩大了耕地面积7.(2022·山东威海高一下期末)下图是某同学总结的15世纪末印加人统治庞大帝国的措施。横线处应正确填写的是( )(1)将全国划分为四大政区 (2)编制详细的人口调查表 (3)____________________ (4)将征服地区的居民移到新地区A.发明浮动园地 B.建立大批城市国家C.修建道路系统 D.颁布最早的成文法典8.(2022·福建漳州高一下期末)下图是玛雅的“库库尔坎”金字塔。每年春分和秋分的日落时刻,金字塔的边墙在阳光照射下形成弯曲的七段等腰三角形,连同底部雕刻的蛇头,宛若巨蛇从塔顶游向大地,象征着羽蛇神的活动。这个幻象每次持续3小时22分,分秒不差。这体现了( )A.文明成就与宗教信仰相融合B.祭祀建筑推动天文历法进步C.玛雅天文历法成就领先世界D.宗教信仰影响城市发展规划9.(2021·北京西城期末)如图是一件发现于坦桑尼亚的一座陵墓中的瓷器,原产于15世纪左右的中国。这件文物可以用于说明东非国家( )A.广泛使用奴隶劳动B.手工业生产很发达C.与中国有贸易往来D.对外贸易范围广泛10.(2020·辽宁抚顺期末)16世纪西班牙人征服美洲时,许多珍贵的玛雅文字写本被当作“魔鬼的作品”焚毁,祭司遭到掠杀。这反映了殖民入侵给玛雅文明造成的后果是( )A.经济衰退 B.文化浩劫 C.国家分裂 D.民族灭亡【本课小结】2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