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高中生物知识点汇总必修二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一、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提出问题1.选用豌豆作为实验材料的优点(1)豌豆是________传粉植物,而且是________受粉,所以在自然状态下一般是纯种。若人工去雄授粉,时间应为开花________(前/后)。(2)豌豆具有许多________的性状。2.常用符号及含义P:____ F1:______ F2:______×:____ :____ ♀:________ ♂:________3.过程图解P 高茎×矮茎→F1 ____ ,F2 ______∶______二、对分离现象的解释——提出假说三、对分离现象解释的验证——演绎推理1.测交目的:验证对分离现象的解释。↓选材:F1与__________。↓预期结果:Dd×dd→________。↓实验结果:F1高茎×矮茎=30高∶34矮≈1∶1。↓结论:实验数据与理论分析相符合,从而证明对分离现象理论解释的正确性。2.间接验证:__________的模拟实验。(1)实验原理:甲、乙两个小桶分别代表____________,甲、乙内的彩球分别代表________,用不同彩球随机组合模拟生物在生殖过程中__________________。(2)实验注意问题①要________抓取,且抓完一次将小球放回原小桶并搅匀。②重复的次数足够多。(3)结果与结论彩球组合类型数量比DD∶Dd∶dd≈________,彩球代表的显隐性状的数值比接近________。四、分离定律——得出结论1.实质:________随__________的分开而分离。(如下图)2.时间:减数第____次分裂____期。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一、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提出问题1.过程2.归纳(1)F1全为____。(2)F2中出现了不同性状之间的________。(3)F2中4种表现型的分离比为________。二、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和验证——提出假说,演绎推理1.理论解释(1)F1在产生配子时,____________彼此分离,________________自由组合,产生雌雄配子各有____种类型,且数目相等。(2)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结合方式共____种,F2中共有基因型____种,表现型____种,数量比为________。2.图解3.验证——测交实验(1)过程及结果(2)结论:测交结果与预期相符,证实了F1产生了4种配子,F1产生配子时,________________彼此分离,非同源染色体上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自由组合,并进入不同的配子中。三、自由组合定律的内容实质、时间、范围——得出结论1.实质:在生物体进行减数分裂产生配子时,____________上的________彼此分离,________染色体上的________基因自由组合。(如图)2.时间:__________________。3.范围:________生殖的生物,真核细胞的核内________上的基因,无性生殖和细胞质基因遗传时不遵循。四、孟德尔实验方法的启示和遗传规律的再发现1.实验方法启示孟德尔获得成功的原因:①正确选材(豌豆);②对相对性状遗传的研究,从________对到________对;③对实验结果进行________的分析;④运用________法(包括“提出问题→提出假说→演绎推理→实验检验→得出结论”五个基本环节)这一科学方法。2.遗传规律再发现(1)1909年,丹麦生物学家________把“遗传因子”叫做________。(2)因为孟德尔的杰出贡献,他被公认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基因在染色体上和伴性遗传一、萨顿的假说1.推论:基因是由______携带着从亲代传递给下一代的。即:基因位于______上。2.理由:基因和染色体行为存在着明显的平行关系。(1)______在杂交过程中保持完整性和独立性。______在配子形成和受精过程中,也有相对稳定的形态结构。(2)在体细胞中基因成对存在,染色体也是成对的。在配子中只有成对基因中的一个,也只有成对染色体中的一条。(3)体细胞中成对的基因一个来自____,一个来自____,同源染色体也是如此。(4)__________在形成配子时自由组合,____________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也是自由组合的。3.研究方法:________法。二、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实验证据1.实验者:________。2.实验材料:________(1)特点:体积小,易饲养,________,________,易观察。(2)染色体组成:①雌果蝇:3对常染色体+1对性染色体(用________表示)。②雄果蝇:3对常染色体+1对性染色体(用________表示)。3.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基因在染色体上呈________排列,每条染色体上有许多个基因。三、伴性遗传1.人类红绿色盲症(伴X隐性遗传)(1)相关表现型及基因型女性 男性表现型 正常 正常(携带者) 色盲 正常 色盲基因型 XBXB XBXb ________ XBY ______(2)遗传特点①男患者________女患者。 ②女患者的________一定患病。③有________遗传现象。2.抗维生素D佝偻病(伴X显性遗传)(1)患者的基因型①女性:________和________。②男性:________。(2)遗传特点①女患者________男患者。②具有____________的现象。③男患者的__________一定患病。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一、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1.体内转化实验(1)实验过程(略)(2)结论: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中,含有某种促使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的________。2.体外转化实验:(1)方法:将S型细菌的________、蛋白质和多糖等物质分开,分别加入到培养R型细菌的培养基中。(2)过程(略)(3)结果:只有加入S型细菌的________,R型细菌才能转化为S型细菌。(4)结论:______才是使R型细菌产生稳定遗传变化的物质。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1.实验材料——T2噬菌体3.结论:________是遗传物质。三、证明R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1.烟草花叶病毒组成:________和蛋白质。2. 烟草花叶病毒—+3.结论:____是遗传物质。四、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因为绝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________,所以说________是主要的遗传物质。DNA分子的结构、复制及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一、DNA分子的结构1.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构建——沃森、克里克(1953年)2.DNA双螺旋结构特点:(1)两条链____________盘旋成双螺旋结构。(2)________和________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构成基本骨架;________排列在内侧。(3)两条链上的碱基通过________连接成碱基对。3.碱基互补配对原则:A(腺嘌呤)一定与___________配对;G(鸟嘌呤)一定与________配对。二、DNA分子的复制1.克里克的假说:半保留复制。2.实验方法: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法。3.时期:有丝分裂的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的间期。4.条件:(1)模板:________________;(2)原料:____________________;(3)能量:ATP;(4)酶:________________。5.特点:________;________复制:子代DNA=母链+子链。6.准确复制的原因:DNA分子独特的____________,为复制提供了精确的模板;________________能够使复制准确无误地进行。7.意义:保持了遗传信息的________。三、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1.基因与DNA的关系(1)一个DNA分子上有________个基因。构成基因的碱基数________DNA分子的碱基总数。(2)基因是____________的DNA片段。2.遗传信息与DNA关系遗传信息蕴藏在DNA分子的____________之中。3.DNA分子特性(1)多样性:主要取决于____________多样性。(2)________:是由DNA分子中特定的碱基排列顺序决定的。(3)稳定性:主要取决于DNA分子的________结构。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及对性状的控制一、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1.RNA的结构和种类(1)结构:与DNA相比,RNA在组成上的差异表现在:五碳糖是________,碱基组成中没有T,而替换为________。(2)种类:________、tRNA和________三种。2.遗传信息的转录(1)概念:在________中,以________的一条链为模板,合成________的过程。(2)原料:4种游离的____________。(3)碱基配对:________、C-G、G-C、________。3.遗传信息的翻译(1)翻译①概念:游离在细胞质中的各种氨基酸,以________为模板合成__________________的过程。②场所:细胞质中的________。 ③运载工具:________。④碱基配对:________、C-G、G-C。(2)密码子①概念:遗传学上把________上决定一个氨基酸的____________叫一个密码子。②种类:共64种,其中决定氨基酸的密码子共有______种。(3)转运RNA①结构:形状像三叶草的叶,一端是携带________的部分,另一端有三个碱基可与密码子互补配对,称为________。②种类:61种。二、基因、蛋白质与性状的关系1.基因对性状的控制(1)直接控制:通过控制________________来直接控制生物性状。(2)间接控制:通过控制________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性状。2.基因与性状的关系(1)基因与性状的关系并不都是简单的________关系。如人的身高可能是由________决定的,同时,后天的营养和体育锻炼等对身高也有重要作用。(2)基因与基因、基因与基因产物、基因与环境之间存在着复杂的相互作用,精细地调控着生物体的性状。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一、基因突变1.实例:镰刀型细胞贫血症2.概念: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______、增添或____________,而引起的________的改变。3.原因4.发生时间:______时。5.特点:(1)普遍性:在生物界中普遍存在。(2)随机性和________:发生于个体发育的________,且可能产生一个以上的等位基因。(3)________:自然状态下,突变频率很低。(4)____________:一般是有害的,少数有利。6.意义:基因突变是________产生的途径,是________的根本来源,是_______的原始材料。二、基因重组1.概念:在生物体进行________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________。2.类型:(1)自由组合型: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随着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非同源染色体上的____________也自由组合。(2)交叉互换型:减数分裂四分体时期,基因随着________________的交叉互换而发生重组。3.意义:(1)形成__________________的重要原因之一。(2)是________的来源之一,对____________也具有重要意义。染色体变异一、染色体结构变异1.类型2.结果:使排列在染色体上的基因的____或________发生改变,从而引起性状的变异。二、染色体数目变异1.染色体组:细胞中的一组____________,在形态和功能上各不相同,携带着控制生物生长发育的全部遗传信息。2.二倍体:由受精卵发育而来,________内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个体。3.多倍体 (1)概念:由受精卵发育而来,体细胞内含有________________染色体组的个体。(2)特点:植株茎秆粗壮,________________都比较大,糖类和蛋白质等营养物质的含量相对高。(3)人工诱导多倍体①方法:用________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②原理:秋水仙素能够抑制________形成,导致染色体不分离,引起细胞内________加倍。4.单倍体(1)概念:由配子发育而来的个体,体细胞中含有__________染色体数目的个体。(2)特点:植株矮小,而且________。(3)单倍体育种①过程:花药__________正常生殖的纯合子新品种②优点:________________。人类的遗传病一、人类常见遗传病的类型1.单基因遗传病(1)概念:受____________控制的遗传病。(2)分类①显性基因引起的:如多指、并指、抗VD佝偻病等。②隐性基因引起的:如白化病、苯丙酮尿症、先天性聋哑、镰刀型细胞贫血症。2.多基因遗传病(1)概念: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控制的人类遗传病。(2)特点:在______发病率比较高。(3)病例:________________、青少年型糖尿病、冠心病、哮喘病等。3.染色体异常遗传病(1)概念:由染色体异常引起的遗传病。(2)病例:________________、猫叫综合征。二、遗传病的监测和预防1.手段:主要包括________和________。2.意义: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地预防遗传病的____________和发展。3.遗传咨询的内容和步骤(1)医生对咨询对象进行身体检查,了解________,对是否患有某种遗传病作出诊断。(2)分析遗传病的________。(3)推算出后代的________________。(4)向咨询对象提出防治对策和建议,如________、进行________等。4.产前诊断:指在胎儿出生前,医生用专门的检测手段,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孕妇血细胞检查以及________等手段,确定胎儿是否患有某种遗传病或先天性疾病。三、人类基因组计划与人体健康1.人类基因组计划的目的:测定人类基因组的________________,解读其中包含的________。2.参与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国家:________、英国、德国、日本、法国和________,中国承担1%的测序任务。从杂交育种到基因工程一、杂交育种1.概念:将两个或多个品种的________通过交配集中在一起,再经过__________,获得新品种的方法。2.原理:________。3.过程:选择具有不同优良性状的亲本通过________获得F1,F1连续________或杂交,从中筛选获得需要的类型。二、诱变育种1.概念:利用物理因素或化学因素处理生物,使生物发生________,从而获得优良变异类型的育种方法。2.原理:________。3.特点:可以____________,在较短时间内获得更多的优良变异类型。三、基因工程1.概念:又叫基因拼接技术或____________,是按照人们的意愿,把一种生物的________提取出来,加以修饰改造,然后放到另一种生物的细胞里,________地改造生物的遗传性状。2.基本工具:(1)基因的剪刀:________________。(2)基因的针线:________________。(3)基因的运载体:常用的有________、噬菌体和________________等。3.操作步骤:(1)提取________。(2)目的基因与________结合。(3)将目的基因导入__________。(4)目的基因的________________。4.应用:基因工程主要在________、药物研制和________等方面取得了重大成就。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一、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由来1.拉马克的进化学说(1)内容:用进废退和__________是生物进化的原因。(2)意义:否定了________和________理论。2.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1)内容:过度繁殖、________、遗传变异和________。(2)意义:科学地解释了________的原因和________________原因。(3)局限性:对________________的本质,没有做出科学的解释。(4)对生物进化的研究局限于________水平。(5)不能解释物种大爆发现象。二、现代生物进化理论1.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1)(2)________________提供进化的原材料。(3)________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使种群基因频率________改变。2.隔离导致物种形成(1)物种:分布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具有一定的__________________,而且在自然状态下能够______________,并能够________________的一群生物个体。(2)隔离(3)物种形成过程:种群小的种群基因频率改变新物种3.共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1)共同进化:________之间、________________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2)生物多样性的形成高中生物知识点汇总答案必修二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一、1.(1)自花 闭花 前 (2)易于区分2.亲代 子一代 子二代 杂交 自交 (雌性)母本 (雄性)父本3.高茎 3高茎 1矮茎二、遗传因子 成对 D d Dd 遗传因子 D d D d 随机的 DD Dd Dd dd三、1.隐性纯合子 1Dd∶1dd 2.性状分离比 (1)雌雄生殖器官 雌雄配子 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 (2)①随机 (3)1∶2∶1 3∶1四、1.等位基因 同源染色体 2.一 后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一、1.黄圆 9黄圆 1绿皱 2.(1)黄圆 (2)自由组合 (3)9∶3∶3∶1二、1.(1)每对遗传因子 不同对的遗传因子 4 (2)16 9 4 9∶3∶3∶12.YR yr YyRr Y-R- YYRR 4/16YyRr Y-rr YYrr Yyrr yyR-3.(2)成对的遗传因子 决定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三、1.同源染色体 等位基因 非同源 非等位2.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3.有性 染色体四、1.一 多 统计学 假说—演绎2.(1)约翰逊 基因 (2)遗传学之父基因在染色体上和伴性遗传一、1.染色体 染色体 2.(1)基因 染色体 (3)父方 母方 (4)非等位基因 非同源染色体 3.类比推理二、1.摩尔根 2.果蝇 (1)繁殖快 染色体少 (2)①XX ②XY 3.线性三、1.(1)XbXb XbY (2)①多于 ②父亲和儿子 ③隔代交叉 2.(1)①XDXD XDXd ②XDY (2)①多于 ②世代连续 ③母亲和女儿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一、1.(2)转化因子 2.(1)DNA (3)DNA (4)DNA二、1.(1)DNA 头部 蛋白质 (2)寄生 大肠杆菌 不能 2.高 低 未检测到 低 高 检测到 3.DNA三、1.RNA 2.RNA 蛋白质 3.RNA四、DNA DNADNA分子的结构、复制及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一、2.(1)反向平行 (2)脱氧核糖 磷酸 碱基 (3)氢键3.T(胸腺嘧啶) C(胞嘧啶)二、3.间期 减数第一次分裂前 4.(1)DNA分子的两条链(2)4种游离的脱氧核苷酸 (4)解旋酶、DNA聚合酶5.边解旋边复制 半保留 6.双螺旋结构 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7.连续性三、1.(1)许多 小于 (2)有遗传效应 2.碱基排列顺序3.(1)碱基排列顺序 (2)特异性 (3)双螺旋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及对性状的控制一、1.(1)核糖 U(尿嘧啶) (2)mRNA rRNA 2.(1)细胞核 DNA RNA (2)核糖核苷酸 (3)A-U T-A3.(1)①mRNA 具有一定氨基酸顺序的蛋白质 ②核糖体 ③tRNA ④A-U、U-A (2)①mRNA 三个相邻碱基 ②61 (3)①氨基酸 反密码子二、1.(1)蛋白质分子结构 (2)酶的合成2.(1)线性 多个基因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一、1.GAA GUA2.替换 缺失 基因结构 3.物理 生物 DNA分子复制4.DNA复制 5.(2)不定向性 各个时期 (3)低频性 (4)多害少利性 6.新基因 生物变异 生物进化二、1.有性生殖 重新组合 2.(1)非等位基因 (2)非姐妹染色单体 3.(1)生物多样性 (2)生物变异 生物的进化染色体变异一、1.某一片段缺失 增加某一片段 位置颠倒 另一条非同源染色体 2.数目 排列顺序二、1.非同源染色体 2.体细胞 3.(1)三个或三个以上 (2)叶片、果实、种子 (3)①秋水仙素 ②纺锤体 染色体4.(1)本物种配子 (2)高度不育 (3)①单倍体植株 ②明显缩短育种年限人类的遗传病一、1.(1)一对等位基因 2.(1)两对以上的等位基因 (2)群体中 (3)原发性高血压 3.(2)21三体综合征二、1.遗传咨询 产前诊断 2.产生 3.(1)家庭病史 (2)传递方式 (3)再发风险率 (4)终止妊娠 产前诊断 4.羊水检查 B超检查 基因诊断三、1.全部DNA序列 遗传信息 2.美国 中国从杂交育种到基因工程一、1.优良性状 选择和培育 2.基因重组 3.杂交 自交二、1.基因突变 2.基因突变 3.提高突变率三、1.DNA重组技术 某种基因 定向 2.(1)限制性核酸内切酶 (2)DNA连接酶 (3)质粒 动植物病毒 3.(1)目的基因 (2)运载体 (3)受体细胞 (4)检测和鉴定 4.作物育种 环境保护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一、1.(1)获得性遗传 (2)神创论 物种不变2.(1)生存斗争 适者生存 (2)生物进化 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3)遗传和变异 (4)个体二、1.(1)种群 同种生物 全部个体 全部等位基因数 突变和基因重组 自然选择 (2)突变和基因重组 (3)自然选择 定向 2.(1)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 相互交配和繁殖 产生出可育后代 (2)自由交流 3.(1)不同物种 生物与无机环境 (2)基因 物种 生态系统 共同进化PAGE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