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青岛版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十五课《电磁铁(一)》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科学观念目标:知道电磁铁是由铁芯和线圈构成的,电磁铁是将电能转换成磁能的装置;电磁铁通电有磁性,断电后磁性消失。科学思维目标:会制作简易的电磁铁;能基于所学的知识利用观察、比较、类比推理等方法推测电磁铁可能具有哪些性质,提出可探究的问题。探究实践目标:表现出对电磁铁的结构、功能、变化进行科学探究的兴趣;在进行多人合作时,愿意沟通交流,综合考虑小组各成员的意见,形成集体的观点。态度责任目标:了解电磁铁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及给人类带来的便利;了解人类的好奇和社会的需求是科学技术发展的动力,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影响着社会发展。【教学重难点】认识和制作电磁铁,推测电磁铁可能具有哪些性质,提出可探究的问题。【教学准备】小马达、铁钉、导线、曲别针、干电池等。【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播放一段玩具小汽车的视频。师:同学们,你们玩过电动玩具小汽车吗?生:玩过。师:你们知道电动玩具小汽车是怎样跑起来的吗?生:因为充了电。生:因为有电池。师:电动玩具小汽车之所以能跑起来,不光因为有电,还有一个重要的部件,叫小马达,车内的小马达里面有什么秘密?我们今天就来探究一下。板书课题。二、探究新知活动一:认识电磁铁。师:要想知道电动小汽车里面的秘密,我们就要拆开它看一看,拆开看看里面有什么,在科学中我们叫做“解暗箱”,现在我们就来拆开电动小汽车,看看它里面有什么。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活动,交流讨论。教师出示温馨提示:(1)拆分时注意保护部件完整。(2)把拆分的部件按一定的顺序摆放在桌子上。(3)仔细观察、及时记录。汇报交流。师:你们发现了什么?生:我们找到了小汽车的小马达。师:小马达有什么特点?有什么构造?生:小马达有线圈和铁芯。师:我们可以说小马达是由铁芯、线圈和磁铁构成的。播放小马达视频(1)播放小马达拆分过程的视频,让学生清晰地看到组成小马达的核心部件(铁芯、线圈)。(2)总结:小马达里由铁芯和线圈两部分构成的装置就是电磁铁。课件出示电磁铁的定义。活动二:活动二:做个电磁铁,试一试有什么发现。师:了解了电磁铁的结构,我们现在来试着做一个电磁铁。实验器材:铁钉、导线、曲别针、干电池等。师:你能不能根据这些实验器材设计一个实验方案?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设计制作方案后班内交流。实验方案:(1)在铁钉上按同一方向缠绕导线20圈(匝)左右或更多。(2)将导线两端分别连接在电池的两极,尝试用钉帽一端吸引曲别针。(3)比较不同的电磁铁吸引曲别针的个数。(4)观察:断电后电磁铁还有没有磁性。实验注意事项:我们制作铁钉电磁铁时,把电磁铁直接连接在电池上属于短路连接,电池容易发热受损,所以不能把它长时间连接在电池上。不连接时开关应处于断开状态。不能直接用导线连接电池的正负极。学生完成实验后交流汇报。实验现象:通电时,能吸起曲别针:断电时,不能吸起曲别针。实验结论:电磁铁通电后产生磁性,断电后磁性消失。总结:通电时,电流通过绕在铁芯上的线圈产生磁性,断电后磁性消失。电磁铁是将电能转换成磁能的装置。活动三:根据磁铁的性质,推想电磁铁可能还有哪些性质?小组内讨论交流。学生汇报。生:电磁铁可能具有和磁铁一样的性质,因为电磁铁也是磁铁。师:谁有其他看法?生:我认为电磁铁有些性质跟磁铁一样,有的地方跟磁铁不一样。师:你能具体说说吗?生:磁铁无论什么时候都有磁力,而电磁铁只有在通电后才有磁力。生:我认为电磁铁可能也有南北两极。师电磁铁是否也具有同学们推想的性质 如果有,它们跟磁铁的性质相比,又有什么不同呢 这些是我们下一节课要探究的内容。总结:根据电磁铁和磁铁都具有吸铁的性质,推想电磁铁可能具有磁铁的其他性质,就是在类比推理。类比推理的结果仅仅是一种可能性,推理结果是否正确,需要进一步验证。我们刚才的推想也需要实验的验证。期待我们下一节科学课吧!三、全课小结师:这节课你都学到了什么?谈一谈你的收获。出示思维导图。四、你学会了吗?1.小马达里由( )和( )构成的装置是电磁铁。2.电磁铁是将( )能转换成( )能的装置。3.根据电磁铁和磁铁都能吸铁,推想电磁铁可能具有磁铁的其他性质,就是在进行( )。类比推理的结果仅仅是一种( ),推理结果是否正确需要进一步( )。五、课外拓展用普通的铁钉作铁芯,制成电磁铁,断电后有时铁芯磁性不会立即消失。怎样才能让电磁铁断电后铁芯的磁性立即消失呢?查找资料了解一下吧!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