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公民基本权利 课件(共42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3.1公民基本权利 课件(共42张PPT)

资源简介

(共42张PPT)
青少年
姓名权
受教育权
劳动权
受子女赡养的权利
同学们讨论一下,下列图片分别涉及我们的哪些基本权利?
取名大宝
婴幼儿
成年人
老年人
新课导入
社会经济与文化教育权利
人身自由
政治权利和自由
平等权、宗教信仰自由、妇女、儿童和残疾人等特定人群的权利受到宪法和法律的特殊保障
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广泛而真实,为公民的幸福而有尊严的生活提供保障。今天我们一起学习 3.1《公民的基本权利》。
3.1 公民基本权利
1.政治认同:逐步增强权利意识,进一步感受宪法和每个人的关系,懂得珍惜权利,积极参与国家事务和社会生活,增加政治认同,做负责任的公民。
2.道德修养:结合具体案例理解公民基本权利的重要意义,明确权利的边界,树立法治观念。
3.法治观念: 结合具体案例理解公民基本权利的重要意义,明确权利的边界,树立法治观念。
4.健全人格:体味公民权利对个人、家庭、社会及国家的价值。
5.责任意识: 知道公民的基本权利的内容,了解这些基本权利的含义。
核心素养目标
新课导入
小云上学,体现她享有_________权。
妈妈当选人大代表,体现她享有___________权。
爸爸妈妈上班,体现他们享有___________权。
爷爷奶奶领取养老金,体现他们享有_________权。
受教育
被选举
劳动
物质帮助
政治权利
政治权利和自由
第一部分
政治权利
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
选举权与被选举权
监督权
1.我国公民享有哪些政治权利?
政治权利是公民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权利和自由的统称。
2024年3月召开的是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全国人大代表们齐聚北京,共同聚焦民生问题。
我国共有五级人大代表262万多名,包括各地区、各民族、各方面的代表。其中,县乡两级人大代表占到代表总数的94%,是由选民一人一票选出来的。
被选举权
思考:这些人大代表行使了自己的什么权利?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是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
法条链接
思考:结合法条链接说一说:公民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条件?
2.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① 条件
①国籍:必须是拥有中国国籍的中国公民;
②年龄:必须年满18周岁;
③政治权利:没有被剥夺政治权利。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政治权利,行使这项权利是公民参与管理国家和管理社会的基础。
② 意义
【知识拓展】了解剥夺政治权利
剥夺政治权利是指依法剥夺犯罪分子一定期限参加国家管理和政治活动权利的刑罚方法。
剥夺政治权利包括剥夺以下四项权利:
1.担任国家机关职务的权利。
2.担任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和人民团体领导职务的权利。
3.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4.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自由的权利。
3.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
重要性
(意义)
公民享有政治自由,有助于公民参与国家政治生活,充分表达自己的意愿。
自由 ≠ 绝对自由
(必须在法律范围内行使)
言论:通过语言方式表达自己的思想见解或者其他意思的自由。包括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
集会:依照法律规定程序,集合在露天场所发表意见、表达意愿的自由。
结社: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结成某种社会团体、进行社会团体活动的自由。
全国总工会、共青团、
全国妇联、
中国残联、
中国红十字总会
出版:通过各种出版物表达思想见解以及其他意思的自由
游行: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有权在公共道路、露天公共场所列队行进表达共同意愿的自由。
示威: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在露天公共场所或者公共道路上以集会、游行、静坐等方式,表达要求、抗议、或者支持声援等共同意愿的自由。
政治自由
监督权
公务用车占道逆行被网友举报 交警:司机记3分罚款100元!
一辆公务用车在堵车严重时占道逆行插队。网友表示公务用车无特殊,参与交通更应守规矩,希望交警部门能够严厉教育并处罚。1月26日,四川省凉山州公安交警接到网友举报后,随即对该车行驶轨迹进行查证,对驾驶员牛某某的交通违法行为处以记3分、罚款100元的处罚。
思考一:该网友的举报是在行使什么权利?
思考二:公民行使该向权利有何意义?
提示:监督权;
提示:意义:公民依法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行使监督权,有利于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依法行使权力,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4.监督权
(1)内容
不得捏造或者歪曲事实进行诬告陷害
(2)注意
监督对象
谁监督?
①采用书信、电子邮件、电话等形式,向有关部门反映;(信访)
②通过电视、广播、报刊等媒体进行监督;(新闻媒体)
③通过人大代表或直接向人大常委会反映;(人大代表)
④监督听证会、民主评议会、网上评议政府。(新途径新方式)
公民行使监督权的途径、方式
方式
贴大字报是违法的!
政治权利和自由(小结)
政治权利和自由内容 内容 意义
选举权与
被选举权
政治自由
监督权
年满18周岁,未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中国公民,选举人大代表的权利。
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
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提出批评、建议、检举、申诉、控告的权利。
是公民一项基本政治权利,是公民参与管理国家和社会的基础。
有助于公民参与国家政治生活,充分表达自己的意愿。
有助于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法行使权力,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人身自由
第二部分
A
B
D
人身自由不受侵犯
人格尊严不受侵犯
人身自由
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
受法律保护
住宅不受侵犯
C
a
b
d
1.人身自由是指公民的人身不受非法侵犯的自由。
人身自由不受侵犯
人格尊严不受侵犯
严某在网上发帖检举乡政府违法占用村民土地。次日一大早,乡政府工作人员破门而入,将还在睡梦中的严某强行带到乡政府“教育”了一整天。
(1)乡政府的行为是否违法?
(2)你认为严某的哪些基本权利受到了侵犯?
探究与分享
请思考:
规定:我国宪法规定,任何公民,非经人民检察院批准或者决定或者人民法院决定,并由公安机关执行,不受逮捕。(非法逮捕)
禁止:禁止非法拘禁和以其他方式非法剥夺或者限制公民的人身自由,禁止非法搜查公民的身体。
结合所学思考:以下行为属于侵犯人身自由吗?
公安机关持逮捕令抓捕
居家隔离医学观察
商场保安搜身
2.人身自由不受侵犯
3.人格尊严不受侵犯
(1)原因:公民都有自我尊重和受人尊重的需要,都应当享有受他人和社会尊重的权利。
(2)宪法规定: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禁止用任何方法对公民进行侮辱、诽谤和诬告陷害。包括:名誉权、荣誉权、肖像权、姓名权、隐私权等。
交流讨论
以下行为侵犯了公民的什么权利?
同桌偷看日记。
小李假冒小强的姓名参加各种大型活动。
摄影店未经郝琳同意,把郝琳的照片贴在橱窗里做展示宣传。
学校因小明同学迟到,宣布撤销他获得的“市三好学生”称号。
一些同学肆意散播关于某同学的不实谣言,让其名声受损。
隐私权
姓名权
肖像权
荣誉权
名誉权
这对你有何启示?
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
哪些法律保护公民的人格尊严?P38相关链接
原因:住宅是公民享有安宁生活和安全感的私人空间。
宪法规定:公民的住宅不受侵犯,禁止非法搜查或者侵入公民的住宅。
风能进,雨能进,国王不能进。这是一句古老的法谚,出自18世纪英国首相老威廉.皮特1763年在国会的一次演讲——《论英国人个人居家安全的权利》。他说:“即使是最穷的人,在他的小屋里也能够对抗国王的权威。屋子可能很破旧,屋顶可能摇摇欲坠;风可以吹进这所房子,雨可以淋进这所房子,但是国王不能踏进这所房子,他的千军万马也不敢跨过这间破房子的门槛。”这句话的意思是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4.住宅不受侵犯
宪法规定
特殊情况
我国宪法规定,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保护。
国家安全或者因追查刑事犯罪的需要;由公安机关或者检察机关按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对通信进行检查外
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
5.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
社会经济与文化权
第三部分
社会经济与文化教育权利
依据我国宪法,公民享有广泛的社会经济与文化教育权利,包括:
财产权、劳动权、物质帮助权、教育权、文化权利。
社会经济权利
文化教育权利
课堂笔记1:财产权的重要性及宪法规定
(1)重要性:我们生存和发展及物质和文化生活需要的满足,都离不开财产。
(2)宪法规定: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公民可以通过合法方式取得财产,并依法占有和使用,获得收益和进行处分。
____________________
≠公民的所有财产
课堂笔记1:财产权的重要性及宪法规定
(1)重要性:我们生存和发展及物质和文化生活需要的满足,都离不开财产。
(2)宪法规定: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公民可以通过合法方式取得财产,并依法占有和使用,获得收益和进行处分。
____________________
≠公民的所有财产
名师课件免费课件下载优秀公开课课件人教版八上道德与法治7.1 关爱他人(共33张PPT)
财产权
财产权: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公民可以通过合法方式取得财产,并依法占有和使用,获得收益和进行处分。
思考:结合以上情境,如何理解对合法私有财产的“占有、使用、收益、处分”?
我买了一台电脑,放在书房里
我用电脑做课件、上网
我把电脑租给别人
我把电脑卖给别人
可放家里、放包里、放身上(占有权)
可用来学习、工作、生活 (使用权)
租金、利息、股息、卖东西的钱(收益权)
可捐献、转让、花钱、卖掉、送掉...(处分权)
思考:爸妈打工,行使了什么基本权利?这一权利的实现有何意义?
东东爸爸在外地打工,由于干活踏实,这天他高兴地打电话告诉东东,老板给他发了工资和奖金,
2.劳动权
①含义:
一切有劳动能力的公民有劳动就业和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这是公民赖以生存的基础。
②法律规定:
我国宪法规定,公民有劳动的权利和义务。
③意义:
人们通过劳动,参与社会生产与服务活动,获得劳动报酬和其他收益,既可以保障合理的生活水平,实现自身价值,也为国家和社会作出贡献。
思考:爷爷奶奶领取养老物品和生活补助金体现了国家保障公民什么权利?
东东家里八十多岁的爷爷奶奶,刚刚开心地从村委会领取养老物品和生活补助金。东东不明白为什么有这样的福利。
物质帮助权
①内涵:
我国宪法规定,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
②措施或政策:
国家发展为公民享受这些权利所需要的社会保险、社会救济和医疗卫生事业。
3.物质帮助权
4.受教育权
含义:公民有按照其能力平等地从国家获得接受教育的机会,并获得相应物质保障的权利。
教育的重要性:教育为个人人生幸福奠定基础,为人类文明传递薪火,成就民族和国家的未来。
义务教育:国家实行义务教育制度,保障所有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
国家政策:国家制定资助政策,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
课堂笔记5:文化权利的宪法规定及保障措施
(1)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进行科学研究、文学艺术创作和其他文化活动的自由。国家对于从事教育、科学、技术、文学、艺术和其他文化事业的公民的有益于人民的创造性工作,给以鼓励和帮助。
(2)保障措施:表彰科学研究、组织艺术表演、修建阅览室、修建文化广场、开展全民阅读活动等。P41探究与分享
此外,我国公民还享有平等权、宗教信仰自由等权利,妇女、儿童和残疾人等特定人群的权利受到宪法和法律的特殊保障。
公民基本权利
政治权利
和自由
人身自由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政治自由(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
监督权(批评/建议/申诉/控告/检举)
人身自由不受侵犯
人格尊严不受侵犯(名誉权/荣誉权/肖像权/姓名权等)
住宅不受侵犯
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
财产权、劳动权、物质帮助权(经济方面)
受教育权、文化权(文化教育方面)
平等权、宗教信仰自由、特定人群权利
社会经济与文化教育权利
其他权利
课堂小结
1、我国宪法规定,公民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下列属于侵犯公民人身自由的行为有( )
①李某在超市被保安强行搜身检查
②王某因在网上举报政府不作为被工作人员带到乡政府接受教育
③肖某因欠张某的钱被张某关在屋内要求还钱
④公安机关将犯罪嫌疑人赵某拘留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达标检测
A
2、市民张先生经常在官方网站上,对一些政府机关的行为发表自己的看法,或者提出一些合理化建议。他( )
①正确行使了自己的监督权
②有很强的参政议政的意识
③扰乱了国家机关正常的工作秩序
④督促国家机关提高办事效率,切实做到依法行政
A.①②③ B. 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B
3.频发的校园暴力事件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浙江一男童被一群初中生拳打脚踢并用烟头烫伤;四川乐至县一名女孩遭三名初中女生扒光羞辱;江西永新县初中女生打架视频被曝光,视频中一女生被逼下跪,并被连扇耳光;贵州纳雍县一名初中生被同学拉出校外暴打致死……以辱骂、殴打、恐吓为主要表现形式的校园暴力,侵犯了受害者的( )
①名誉权 ②人格尊严权 ③人身自由权 ④生命健康权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D
4. 14岁的初中生小红一家人的生活能够体现行使政治权利和自由的是(  )
①在校学生会主席的竞选活动中,小红把票投给了小兰
②妈妈在市政府的网站上留言,给政府提出了环保建议
③爸爸在自己的微博上,发表了“百姓接种疫苗有利于疫情防控”的观点
④爷爷从超市出来后,拒绝了超市保安要搜身的要求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①②③④
B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