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群落的演替(共25张PPT)-高二生物课件(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3 群落的演替(共25张PPT)-高二生物课件(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

资源简介

(共25张PPT)
第3节 群落的演替
第2章 群落及其演替
1883年8月7日
印度尼西亚喀拉喀托火山爆发
历时99天
蜘蛛
202种动物
880种动物
小草
小树林
几年后
1934年
1909年
1883年
火山爆发 一片裸地
随着时间的推移,
的过程。
群落的演替
群落
群落
群落
爆发结束后的喀拉喀托火山
一个群落
另一个群落
代替

现在的喀拉喀托火山
1919年
621种动物
群落
火灾后的大兴安岭
现在的大兴安岭
几十年后
火山爆发后的喀拉喀托火山
几百年后
现在的喀拉喀托火山
思考:同样与“火”有关,这两种群落的演替有什么不同?
初生演替
原有的植被虽已不存在,但原有土壤条件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了植物的种子或其他的繁殖体的地方发生的演替。
是指在一个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的地面,或者是原来存在过植被、但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发生的演替。
活动一:【连一连】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沙丘上开始的演替
弃耕的农田上的演替
森林被砍伐后的演替
火山岩上的演替
冰川泥上的演替
珠江沿岸植被破坏后的演替
次生演替
首先定居的生物是什么?
火山爆发后,光裸的岩地上是怎样长出森林的呢?
小资料:植物界的开路先锋——地衣
地衣是真菌和藻类的共生体。
地衣可以通过分泌有机酸加速岩石风化形成土壤的过程,从裸岩中获取养分。
因此土壤颗粒和有机物逐渐增多。
结合教材上的背景资料,感受群落演替的动态变化过程。
把相应的图例按层次画在各阶段方框内,同时填写裸岩上的演替依次经历的阶段名称。
活动二:【画一画】
裸岩阶段
阶段
阶段
阶段
阶段
阶段
裸岩
土壤
地衣
苔藓
草本植物
灌木
乔木
地衣
苔藓
草本植物
灌木
乔木
裸岩
在乔木阶段,群落中还能找到地衣、苔藓、草本和灌木等各种类型的植物。
在群落演替过程中,一些种群取代另一些种群是指“优势取代”,而不是“取而代之”。
活动三:【合作探究】
地衣阶段为苔藓的生长提供了怎样的物质基础?地衣为什么能依次被苔藓、草本、灌木取代?
从裸岩到森林,物种丰富度、群落结构是怎么变化的?
在植物演替的过程中,群落中的其他生物是否也会发生变化?如果有,会有怎样的变化?
活动三:【合作探究】
地衣阶段为苔藓的生长提供了怎样的物质基础?
地衣为什么能依次被苔藓、草本、灌木取代?
地衣分泌的有机酸可加速岩石风化形成土壤,并积累起有机物,这为苔藓的生长提供了条件。
苔藓
地衣
观察比较:地衣与苔藓的形态结构
形态更加高大,在竞争阳光上更占优势。
2. 从裸岩到森林,物种丰富度、群落结构是怎么变化的?
物种丰富度逐渐加大,群落的结构也越来越复杂稳定。
3. 在植物演替的过程中,群落中的其他生物是否也会发生变化? 如果有,会有怎样的变化?
群落中的动物和微生物也会随之发生变化,种类逐渐变多,数量逐渐增加。
无脊椎动物
草本阶段:
昆虫、小型哺乳动物
灌木阶段:
鸟类
森林阶段:
大型动物
活动三:【合作探究】
苔藓阶段:
火灾后,会怎样演替形成森林?
一年生杂草
多年生杂草
灌木丛
乔木
火灾后的森林演替为什么没有地衣阶段、苔藓阶段?
原有土壤条件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了植物的种子
活动四:【比一比】
初生演替 次生演替
划分依据
不 同点 实例
经历时间
速度
发展趋势
经历阶段
共同点 ①结构上: ②物种数量: ③资源利用: ④稳定性: 沙丘、火山岩、冰川泥等
火灾过后的草原、过量砍伐的森林等




趋向形成新群落
趋向于恢复原来的群落


群落稳定性越来越强,最终都会达到一个与群落所处环境相适应的相对稳定的状态。
起始条件不同
从结构简单的群落发展为结构复杂的群落;
群落中物种数量和群落层次增多;
土壤、光能得到更充分的利用;
演替都会发展成为森林吗?
内蒙古大草原
一个群落最终演替到什么阶段,主要受哪些因素的影响?
①群落外界环境的变化
②生物的迁入、迁出
③群落内部种群的相互关系
④人类的活动
例.(2007·山东·高考真题)下列选项中一般不能演替为森林的是 ( )
A.西北地干旱地区的典型草原 B.大兴安岭火灾后的林区
C.沂蒙山区的裸露岩地 D.黄河三角洲的弃耕土地
A
人类活动影响群落的演替
南京汤山矿坑公园
南京汤山矿坑公园
活动五:【头脑风暴】
你了解有哪些人类活动会影响群落的演替呢
物种丰富度
结构
破坏性行为
降低
简单化
邢台市矿山开采 严重破坏环境
衡阳常宁市非法倾倒高浓度废水污染环境
人类对群落演替的影响都是不良的吗?
蚂蚁森林
治理前的毛乌素沙漠
治理后的毛乌素沙漠
物种丰富度
结构
保护性行为
升高
复杂化
人类活动往往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方向和速度进行。
学以致用:我国的环保举措
陕西省延安市吴起县退耕前(1984年)
退耕还林、还草、还湖
退牧还草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拓展应用
关于江宁上秦淮湿地,设计了4种可行性开发方案:
①将湿地改为耕地、果林、渔场、养殖场,开发生态农业;
②保持原貌,适当开发,建立湿地公园,定位为生态旅游经济模式;
③开发儿童乐园、游乐场、动物园、植物园;
④开发别墅区;
从生态学角度考虑,哪个方案更合理?为什么?

①③④方案虽然短期内可以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但这意味着原有的湿地被破坏,即由自然演替来的湿地生态系统所带来的生态价值将失去。
(1)在裸岩上发生演替时首先出现的生物是苔藓( )
(2)在弃耕的农田上进行的演替先是初生演替后是次生演替( )
(3)初生演替趋向于形成新群落( )
(4)群落内部因素的变化不会影响群落演替( )
(5)群落演替的结果一定是群落的结构越来越复杂( )
判断正误
×

×
×
练习与应用
×
(2)甲中①②处的物种组成一定相同吗?为什么?
不一定。①②两处的物种丰富度虽相同,但是物种组成不一定相同,因为演替过程中,可能出现新物种。
练习与应用
问答题
右图为两个群落演替过程中物种丰富度的变化。回答下列问题:
(1)甲、乙分别是何种演替?判断依据是什么?
甲是次生演替,乙是初生演替。从二者起点来看,乙群落开始时物种丰富度为0,甲群落不为0。
1.某生态学家在研究某弃耕地区群落演替的过程中,对不同时期群落的物种丰富度指数进行了统计,结果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物种丰富度是指群落中各种群的个体数量
B.在演替过程中,各时期群落的物种组成不变
C.10~20年内不同植物种群之间的种间竞争关系明显加剧
D.30年后物种丰富度指数基本不变,说明群落演替已经停止

选择题
练习与应用
2.(多选)某植被严重破坏的山区陡坡在封山育林后若干年内,经历了一年生草本、多年生草本和灌木三个阶段,其三个典型植物物种的种群密度变化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物种①由盛到衰主要受光照的影响
B.c点后,在适宜气候条件下,群落将不存在明显的分层现象
C.图中b→c阶段,物种②比物种①更能耐受弱光环境
D.物种①和物种②之间既有捕食关系又有种间竞争关系


选择题
练习与应用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