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坚持依宪治国 课件(30 张ppt)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1 坚持依宪治国 课件(30 张ppt)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

资源简介

(共30张PPT)
“宪法”荣耀大闯关
1954年
四部
12月4日
四章143条
中国第一部宪法诞生于哪年:
倔强青铜
新中国成立以来颁布了几部宪法:
荣耀黄金
国家宪法日是每年的哪天:
至尊星耀
我国现行宪法共有几章几条:
最强王者
2.1坚持依宪治国
第一单元 坚持宪法至上 第一课 维护宪法权威
01
根本的活动准则
1954年
9月20日,
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
宪法诞生记
1975年
1月17日,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
1978年
3月5日,五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
1982年
2004年宪法修正案
1999年宪法修正案
1993年宪法修正案
1988年宪法修正案
时间:1988年4月12日,七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
时间:1993年3月29日,八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
时间:1999年3月15日,九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
时间:2004年3月14日,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
时间:2018年3月11日
第十三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通过
2018年宪法修正案草案
现行宪法
我国宪法一直处在探索实践和不断完善过程中。
我国宪法是随着时代进步、党和人民事业发展而不断发展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先后颁布过4部宪法,现行宪法是1982年宪法,曾5次修订
我国现行宪法除序言外,设有第一章总纲,第二章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第三章国家机构,第四章国旗国歌、国徽、首都,共四章一百四十三条。
宪法的构成
宪法的构成
序言 国家的根本任务是,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第一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制度。
第三十五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
第五十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团结的义务。
根本任务
国家性质、根本制度
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第五十七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它的常设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第五十八条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行使国家立法权。
……
国家机构的组织及其职权
问题:我国为什么要对宪法草案进行全民讨论?
我国现行宪法是新中国第四部宪法。在这部宪法诞生过程中,宪法修改委员会多次广泛征询各地区、各部门、各阶层的意见,并发动和组织广大群众进行全民讨论。在历时4个月的全民讨论中,广大群众表现出高度的政治热情和积极性,提出大量意见。全国80%左右的成年公民参加了讨论,台湾同胞、港澳同胞、海外侨胞也参加了讨论。这部凝聚全国人民意志和智慧的宪法草案,于1982年12月4日由五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正式通过并公布施行。此后,分别在1988年、1993年、 199年、2004年、2018年对现行宪法进行了修改。
我国宪法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是国家的根本法 。
本质(性质):
(1)构成:
(2)本质:
(3)规定内容:
1.我国宪法的构成、本质和规定内容
我国现行宪法除序言外,设有第一章总纲,第二章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第三章国家机构,第四章国旗、国歌、国徽、首都,共四章一百四十三条。
宪法规定了我国的国家性质、根本制度、根本任务、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构的设置及职权等国家生活中的最根本、最重要的问题,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
我国宪法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是国家的根本法。
≠所有、一切问题、具体问题
不是社会生活
★国家性质: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根本制度:社会主义制度。
★根本任务: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经济制度: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公民的基本权利:平等权、政治权利和自由、人身自由等。
★公民的基本义务: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遵守宪法和法律、依法纳税等。
★国家标志:国旗、国歌、国徽、首都。
宪法规定了一个国家最重要的、最根本的问题
视频:习近平进行宪法宣誓
2023年3月10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第三次全体会议。习近平全票当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这是习近平进行宪法宣誓。
国家领导人带头进行宪法宣誓说明了什么?
维护宪法至高无上的权威
保护不了国家主席的宪法——刘少奇冤案
1966年12月,中央成立以谢富治为组长、目标指向国家主席刘少奇的“王光美专案组”,对刘少奇的历史进行审查。1967年3月,康生利用群众组织收集的诬陷刘少奇的材料,建议进行专案审查并得到批准。随后,江青、康生、谢富治指示专案组“狠抓刘少奇自首变节问题”,企图将历史上“一贯反动”等罪名强加给刘少奇,以便为最后打倒刘少奇制造罪证。1968年10月,党的八届十二中全会在极不正常的情况下,批准了用伪证写成的《关于叛徒、内奸、工贼刘少奇罪行的审查报告》,给刘少奇强加上“叛徒、内奸、工贼”的罪名,作出了完全错误的政治结论和将刘少奇“永远开除出党,撤销其党内外一切职务”的决议。这时的刘少奇不仅不能参加全会,还完全被剥夺了申辩的权力。这是人民共和国历史上最大的一起冤案。
1967年8月5日,在中南海院内经受了又一次被打得鼻青脸肿“坐喷气式飞机”的残酷批斗之后,刘少奇手拿《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抗议道:“你们怎样对待我个人,这无关紧要,但我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我要捍卫国家主席的尊严。谁罢免了我国家主席?要审判,也要通过人民代表大会。我个人也是一个公民,宪法保障每一个公民的人身权利不受侵犯,破坏宪法的人是要受到法律的严厉制裁的!”
请你说说,如果宪法没有权威会产生什么后果?
①宪法的权威关系国家的命运、社会的安定和人民的根本利益。
②如果宪法没有权威,法治的权威就树立不起来;
③如果宪法没有权威,受到漠视,人民权利和自由就无法保证。
2.为什么要维护宪法权威?
①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
②任何公民、社会组织和国家机关都必须以宪法法律为行动准则。
③一切组织和个人都必须维护宪法权威,捍卫宪法尊严,保证宪法实施,依照宪法法律行使权利或权力,履行义务或职责,都不得有超越宪法法律的特权,一切违反宪法法律的行为都必须予以追究。
3.如何维护宪法权威?
02
最高的法律效力
观察漫画,结合所学思考,在法律家族中,宪法有着怎样的地位?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和法律效力。
排行我老大,
国法之根本;
子法由我生,
效力我最高!
4.宪法的地位
宪法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宪法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P22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和法律效力。
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的继承权。
对民事活动中一些共同性问题所作出的法律规定
规定犯罪、刑事责任和刑罚。
规定国家性质、根本制度、根本任务等。
思考:
从内容上看,宪法与
其他法律的有何区别?


VS




宪 法
刑 法
民 法
继承法
“我是调整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之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的法律。”
“我是规定哪些行为是犯罪并就当负何种刑事责任,给予犯罪人何种刑事处罚的法律。”
“我的任务是规范立法活动,健全国家立法制度,提高立法质量,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法律。”
“我的任务是保证准确、及时地查明犯罪事实,正确应用法律,惩罚犯罪分子,保障无罪的人不受刑事追究……”
“我的任务是保护环境……”
“我的任务是维护交通秩序……”
我规定了我国的国家性质、根本制度、根本任务、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等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
①我宪法所规定的内容是国家生活中带有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而其他法律所规定的内容通常只是国家生活中的一般性问题,是对国家生活或社会生活中某一方面的规定。(内容上)
5.为什么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宪法具有最高法律地位的表现/宪法与其他法律的关系
判断:宪法是一切/全部/所有法律的总和( )
×
大家来找茬:找出共同点
为了发展教育事业,提高全民族的素质,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为了保护民事主体的合法权益,调整民事关系,维护社会和经济秩序,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为了处犯罪,保护人民,根据宪法,结合我国同犯罪作斗争的经验及实际情况,制定本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思考:为什么这些法律都要标明“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②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其他法律是根据宪法制定的,不得与宪法的原则和精神相违背。(效力上)
普通法律的制定修改VS宪法的制定修改
普通法律
普通法律的修改
宪法的修改
以上对比说明宪法和其他法律的区别是什么?
③宪法制定和修改的程序比其他法律更加严格。(程序上 )
意义是什么?
①一方面使得宪法的内容具有更广泛的民意基础;
②另一方面可保障宪法的长期稳定性,使国家长治久安,社会健康发展。
思考:有了宪法,我们国家为什么还要制定其他法律?
宪法的规定具有原则性的特点,各种法律制度是对宪法规定的具体落实。宪法是对公民基本权利的根本确认和保障,其他法律也对公民基本权利的实现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④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宪法是国家法制统一的基础。
区别:①从内容上看:宪法所规定的内容是国家生活中带有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而其他法律所规定的内容通常只是国家生活中的一般性问题。P24
②从法律效力上看: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其他法律是根据宪法制定的。P25
③从制定和修改程序上看: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比其他法律更加严格。P25
联系:宪法是国家法制统一的基础。P25
总结5.为什么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宪法具有最高法律地位的表现/宪法与其他法律的关系(区别+联系)
①全面依法治国,保障宪法实施,必须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②宪法的规定具有原则性的特点,各种法律制度是对宪法规定的具体落实。
③宪法是对公民基本权利的根本确认和保障,其他法律也对公民基本权利的实现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6.为什么宪法是国家法制统一的基础/怎样认识宪法是国家法制统一的基础?
1.(2023.海南.中考真题)我国民法典第一条规定:“为了保护民事主体的合法权益,调整民事关系、维护社会和经济秩序,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根据宪法,制定本法。”下列选项中,上述法律条文没有体现的是( )
A.民法典是应社会生活的需要而制定的
B.国家和社会的治理与民法典息息相关
C.宪法是民法典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
D.宪法的制定程序比民法典更加严格
D
2.2023年央视“3.15”晚会曝光了“免费WiFi”不仅连不上,还导致用户隐私信息泄露的问题。对此,有同学提出,建议全国人大把侵犯个人隐私信息问题写入宪法。对这一建议,你的正确态度是( )
A.不赞成,宪法是所有法律的总和,宪法已包含了所有法律内容
B.不赞成,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规定了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
C.赞成,宪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可以惩治一切领域的违法犯罪
D.赞成,宪法是根本活动准则,可以让全体公民都重视这一问题
B
3.(2023.广东.中考真题)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对下边图示解读不恰当的是( )
A.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B.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
C.其他法律不得与宪法的原则和精神相违背
D.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
D
4.2013年12月4日是我国现行宪法颁布31周年,也是第十三个全国法制宣传日。本次宣传日的主题是“弘扬宪法精神,服务科学发展。”之所以要弘扬宪法精神,是因为宪法( )
A.是最严厉的法律,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
B.是我国的根本大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C.是我国法律的总和,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
D.规定了国家生活中的所有问题,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B
5.(2023.内蒙古呼和浩特.中考真题)宪法与普通法律的关系被称为“母法”与“子法”的关系。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普通法律是宪法内容的具体化
B.普通法律不得与宪法相抵触
C.普通法律是宪法的重要组成部分
D.宪法变动必然引起普通法律做出相应修改
C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