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 公民基本权利 课件 ( 42 张ppt+内嵌视频 )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3.1 公民基本权利 课件 ( 42 张ppt+内嵌视频 )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

资源简介

(共42张PPT)
在杭州图书馆,有一座“拾荒老人”韦思浩的铜像。韦思浩是一名教师,在退休之后,他没有选择过轻松的晚年生活,而是通过拾荒来“补贴”那些读不起书的孩子,这感动了无数人。
下面是韦思浩的一些经历,请你写出他相应享有或行使的权利。
事迹(行为) 享有(行使)的权利
毕业于浙江师院中文系
退休前担任教师
拾荒来“补贴”那些读不起书的孩子们
是杭州图书馆的常客
情景导入
受教育权、
劳动权、
财产权、
文化权利
第三课 公民权利
第一课时 公民基本权利
衡阳市第五中学 初二政治组
学习目标:
1.知道我国公民享有哪些基本权利,懂得享有这些权利的重要性。
2.知道公民基本权利的具体内容,了解其实现的具体方式。
3.体味公民基本权利对个人、家庭、社会及国家的价值。
自主学习P34-42:
1.如何认识理解政治权利和自由?
2.如何认识理解人身自由
3.如何认识理解社会经济权利?
4.如何认识理解文化教育权利
一、政治权利
1.公民的政治权利的内容
探究与分享:
小岩的爸爸行使了什么权利 行使该权利需要什么条件?
(1)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①国籍:具有中国国籍,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②年龄:年满18周岁的公民;
③未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
意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政治权利,行使这项权利是公民参与管理国家和管理社会的基础。
公民民主选举出人大代表(我国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与其他公职人员
1.以下哪些人享有我国宪法规定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A.旅居国外的中国人
B.取保候审或被监视居住的中国成年公民
C.被判剥夺政治权利的人
D.我国成年的少数民族
E.外国人
2.下列哪些是在行使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A.初二1班选举班干部,全班同学民主投票
B.衡阳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选举于玲等75人为湖南省第十四届人大代表
ABD
B
(2)政治自由
我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公民享有政治自由,有助于公民参与国家政治生活,充分表达自己的意愿。
≠绝对自由。要在宪法和法律范围范围内,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行使。
《宪法》第三十五条
扩展:
言论:通过语言方式表达自己的思想见解或者其他意思的自由。包括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
结社: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结成某种社会团体、进行社会团体活动的自由。
出版:通过各种出版物表达思想见解以及其他意思的自由
集会:依照法律规定程序,集合在露天场所发表意见、表达意愿的自由。
游行示威: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在露天公共场所或者公共道路上以集会、游行、静坐等方式,表达要求、抗议、或者支持声援等共同意愿的自由。
小鹿
小花
我会在网上用正确的方式表达自己的看法。
我把我写过的文章整理后出版了。
我和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组成了一个协会,并在国家机关备案注册了。
以上说法,反映了公民拥有哪些政治自由?
小美
言论
出版
结社
思考:小敏爸爸行使了公民的哪项基本权利呢?
作为记者的小敏爸爸通过媒体实名举报了当地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刘某违法犯罪问题。经调查,刘某及其亲属非法收受巨额财物,刘某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亲属的经营活动谋取利益。经审理,人民法院以受贿罪判处刘某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
监督权
公民行使监督权有什么意义呢?
权力的行使需要监督
公民行使监督权有助于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依法行使权力,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①监督权的含义:(谁监督;监督方式;监督谁;监督要求)
我国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有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申诉、控告或者检举的权利,但是不得捏造或者歪曲事实进行诬告陷害。
②行使监督权应注意的问题:
(1)应当实事求是,以事实为根据,如实反映情况,必要时出示证据和各种证明材料。
(2)投诉和举报时,不能采用贴大字报、聚众闹事等法律禁止的方式。
(3)监督权
举报内容歪曲事实如何处理?
《中国共产党纪律检查机关控告申诉工作条例》第三十三条规定:如属诬告,必须对诬告者追究责任,严肃处理。
举报人担心泄露个人隐私怎么办?
为了保护举报人,纪检监察机关对举报人的姓名、电话、工作单位、家庭住址等个人信息及举报内容严格保密。严禁将举报材料转给被举报人。对泄露秘密的,将追究责任,严肃处理。
③公民行使监督权的途径、方式
①向人大代表反映。
②采用书信、电子邮件电话微博、微信走访等形式,向有关部门举报或反映。
③通过电视广播、报纸等进行舆论监督。
④通过政府网站在线交流的方式反映问题。(了解网上评议政府,36页相关链接)
④行使监督权的意义:
权力的行使需要监督,公民行使监督权有助于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依法行使权力,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我国公民依法行使政治权利和自由,参与国家政治生活,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这是人民行使当家作主权利的重要体现。
二、人身自由
观看视频,说一说人身自由的含义、内容和地位意义。
人格尊严
住宅
通信自由和
通信秘密
(2)内容
(3)地位、意义:
人身自由是公民最基本、最重要的权利,只有在人身自由得到保障的前提下,公民才能独立、自由、有尊严地生活。
人身自由
(1)含义:公民的人身不受非法侵犯的自由
法条链接
宪法规定任何公民,非经人民检察院批准或者决定或者人民法院决定,并由公安机关执行,不受逮捕。
①人身自由不受侵犯
侵犯公民人身自由权的表现:
非法逮捕、非法拘禁、非法搜身等
②人格尊严不受侵犯
我国宪法规定: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禁止用
任何方法对公民进行侮辱、诽谤和诬告陷害。
名誉权 内容:名誉就是一个人的名声,是对某个公民的品德、声望、信誉等方面的评价
侵权表现:公然谩骂、讽刺、嘲笑、挖苦他人,往他人身上泼脏物,都属于侮辱行为;无中生有,道听途说,添油加醋,捏造事实中伤、诋毁、诬告他人等,属于诽谤行为。
荣誉权 内容:荣誉是国家、社会、组织授予公民的一种美名或称号。
侵权表现:①非法剥夺公民已经获得的荣誉称号、荣誉证书或奖章;②挖苦、讽刺和打击荣誉获得者③拒发、扣发荣誉人应得的物质奖励
肖像权 内容:包括一个人的照片、画像、雕塑、录像等。公民依法享有对自己肖像的支配权,包括肖像制作权、使用权和报酬权。
侵权表现:一是未经本人同意,以营利为目的使用公民肖像;二是恶意使用公民肖像,如恶意诋毁、玷污、丑化公民肖像,以肖像进行人身攻击、偷拍他人照片等
姓名权 内容:姓名包括正式姓名,笔名、艺曾用名等
侵权表现:干涉他人决定、使用和改变自己的姓名;盗用、冒用他人姓名等
隐私权 内容:身高、体重、身体缺陷、健康状况、家庭地址、通信秘密、个人住宅,行李、书包等,都属于个人隐私
侵权表现:擅自侵入公民住宅或非法监听、监视、搜查等,侵扰他人的私生活,打听、公开、传播他人的隐私,偷看他人的日记、信件、非法搜集、传播和利用他人的个人信息,家长或老师偷看未成年人信件或日记等
案例分析:
1.银行柜员将客户信息以每人0.5元的价格卖给地产商和广告商;
2.贾某因私怨在公共场合恶意辱骂邻居林某
3.小白给同桌起了侮辱性外号:傻猪
4.小风被小雨冒名顶替上大学
5.某公司为保证优秀员工不离职,扣留优秀员工的个人荣誉奖章和证书
6.照相馆未经小新同意,使用小新的艺术照作为相馆宣传用途
7.商场保安扣留并搜查顾客身体
A 名誉权
B 荣誉权
C 姓名权
D 肖像权
E 隐私权
F人身自由不受侵犯
③住宅不受侵犯
法条链接
禁止非法搜查或者非法侵入公民的住宅。
法条链接
除因国家安全或者 追查刑事犯罪的需要,由公安机关或者检察机关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对通信进行检查外,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 以任何理由侵犯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
④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
三、社会经济与文化教育权利
财产权(内容:占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处分权)
宪法规定,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公民可以通过合法方式取得财产,并依法占有和使用,获得收益和进行处分。
举案说法:
小云爸妈用自己多年的积蓄买了一套两居室,住了两年后把房子租给小李,每月小李定期交房租。又两年后,小云爸妈将两居室出售。
结合案列分析:小云爸妈对房子行使了的哪些权利?
(1)财产权
1、我买了一台电脑,放在书房里
2、我用电脑做课件、上网
3、我把电脑租给某电脑房
4、我把电脑卖给别人
(使用权)
(占有权)
(收益权)
(处分权)
我国宪法规定,公民既有劳动的权利和义务。通过劳动,参与社会生产与服务活动,获得劳动报酬和其他收益,既可以保障合理的生活水平。也可为国家和社会作出贡献。
劳动权的宪法规定?
劳动既是权利也是义务
(2)劳动权
宪法规定,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
(3)物质帮助权
(1)含义:宪法规定,公民有按照其能力平等地从国家获得接受教育的机会,并获得相应物质保障的权利。
(2)重要性(意义、作用):
教育为个人人生幸福奠定基础,为人类文明传递薪火,成就民族和国家的未来。
(3)国家采取的措施:
国家实行义务教育制度、国家制定资助政策等
受教育既是权利也是义务
(4)受教育权
国家对于从事教育、科学、技术、文学、艺术和其他文化事业的公民的有益于人民的创造性工作,给以鼓励和帮助。
公民的文化权利包括:科学研究的自由、文学艺术创造的自由和其他文化活动的自由。
(5)文化权利
平等权
妇女儿童和残疾人
等特定人群的权利
宗教信仰自由
四、其 他 权 利
辩一辩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监督权
住宅
人格尊严
人身自由
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
人身自由
人身自由和住宅
1.(2019·黄石)近年来,在国家实施“互联网+政务”的推动下,各级地方政府举办的“网络问政”节目成为一道推动政务公开的独特风景,官员近距离与网民对话,积极回应社会关切,取得良好的社会效应。这表明网络问政(   )
A.有利于公民直接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
B.拓宽了公民行使监督权、建议权的渠道
C.是公民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最重要途径
D.能够有效解决公民生活中的各种难题
当堂达标
B
3.(2019·海南)王叔叔将自己的房屋以每月1500元的价格对外出租。这是对自己的财产行使(   )
A.占有权 B.使用权
C.收益权 D.处分权
c
4、春节期间,淮安市很多中小学生把自己的压岁钱捐献给武汉,用于疫情防控。淮安市小学生的行为是在行使( )
c
5.(2019·荆门一模)2019年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教育投入继续向困难地区和薄弱环节倾斜,让每个人都有平等机会通过教育改变自身命运、成就人生梦想。政府的这一举措(  )
①保障了公民的受教育权,为个人幸福生活奠基
②保障了公民的平等权,努力让每一个孩子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 ③调动了公民履行义务的积极性,可以保证不让一个学生失学
④有利于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实现人们对美好社会的期待和追求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B
6,2020年2月20号,湖北省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通知,要求切实做好疫情防控期间特殊困难群体帮扶和养老机构等特殊场所管理工作《通知》要求,对低保对象、特困人员、重度残疾、留守老人、留守儿童等特殊困难群体,按照城市人员不低于500元标准,农村人员不低于300元的标准,给予生活物资救助。这一举措保障公民的权利是()
A财产权 B生命健康权 C 物质帮助权 D 平等权
C
公民基本权利
政治权利和自由
人身自由权利
社会经济与文化教育权利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政治自由
监督权
人身自由不受侵犯
人格尊严不受侵犯
住宅不受侵犯
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
财产权
劳动权
物质帮助权
受教育权
文化权利
其他权利
平等权
宗教信仰自由
妇女儿童残疾人等特定人群的权利
课堂小结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