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册 第三单元 人民当家作主 复习课件(共42张PPT)-2024年中考道德与法治一轮复习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八年级下册 第三单元 人民当家作主 复习课件(共42张PPT)-2024年中考道德与法治一轮复习

资源简介

(共42张PPT)
第四部分 
八年级(下册)
第三单元 人民当家作主  
道德与法治
2024
中考一轮复习课件
内容索引
课 标 链 接
必备知识夯基础
考向突破增素能
课 标 链 接
课程内容 核心素养(目标)
法治教育 ★认识国家统一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前提和基本保证,理解“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重要意义,自觉维护国家统一 政治认同 ★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了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理解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制度优势
法治观念 ★认识国家基本制度和国家机构,知道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
★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了解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对维护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意义
★认识基层民主制度对保障人民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的作用
责任意识 ★关心社会,知道我国全过程人民民主制度的优越性
★认识主要国家机关,理解权力是由人民授予的,行使权力必须受法律的约束
必备知识夯基础
第五课 我国的政治和经济制度
一、根本政治制度
1.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什么 这一制度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2)基本内容: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通过民主选举选出代表,组成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作为国家权力机关;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国家行政机关、监察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这些国家机关依法行使各自的职权,并对人民代表大会负责,受人民代表大会监督;实行民主集中制,重大问题经人民代表大会充分讨论,遵循少数服从多数原则,民主决定。
知识拓展 
易错易混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人民代表大会
项目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
区别 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我国的权力机关
联系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以人民代表大会为基石,通过人民代表大会得以实现
2.人大代表的职权和义务分别是什么
(1)职权: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依照宪法和法律赋予本级人民代表大会的各项职权,参加行使国家权力,有权依法审议各项议案和报告、表决各项决定、提出议案和质询案。
(2)义务:人大代表必须与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听取和反映人民群众的意见和要求,努力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并接受人民监督。
3.我国为什么要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立以来,不断得到巩固和发展,展现出蓬勃生机活力。
(2)实践充分证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符合中国国情和实际、体现社会主义国家性质、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保障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好制度。
(3)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根本政治制度安排。
4.如何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必须毫不动摇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依据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使党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成为国家意志。
(2)必须保证和发展人民当家作主,支持和保证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扩大人民民主,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拓宽民主渠道。
(3)必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通过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实现国家各项工作法治化。
(4)必须坚持民主集中制,人民代表大会统一行使国家权力,国家机关既有合理分工又有相互协调,保证国家统一高效组织推进各项事业。
易混辨析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制度。(×)
正确说法: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我国的根本制度是社会主义制度。
二、基本政治制度
1.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有哪些
(1)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2)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3)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2.我国形成了怎样的爱国统一战线
在长期的革命、建设、改革过程中,已经结成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有各民主党派和各人民团体参加的,包括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拥护祖国统一和致力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爱国者的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
3.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一项基本政治制度,这一制度将长期存在和发展。中国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实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基本方针。
4.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含义和主题。
(1)含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简称人民政协,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是中国人民爱国统一战线组织。
(2)主题:人民政协围绕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
(3)职能: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的职能。
5.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意义。
(1)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
(2)它有利于反映民意,集中民智,促进科学民主决策。
(3)有利于协调关系,化解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和谐。
(4)有利于凝聚人心,反对分裂,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
6.我国的民族概况和民族关系是怎样的
(1)概况: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由五十六个民族组成。我们辽阔的疆域是各民族共同开拓的,我们悠久的历史是各民族共同书写的,我们灿烂的文化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我们伟大的精神是各民族共同培育的。
(2)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平等团结互助和谐。
7.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含义与内容。
(1)含义:我国宪法规定,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2)内容:我国民族自治地方分为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三级。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是自治机关,在行使一般地方国家机关职权的同时,依法行使自治权,即根据本地方、本民族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特点,自主管理本地方、本民族的内部事务。
8.民族自治地方与中央的关系。
我国民族区域自治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的自治,各民族自治地方是国家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民族自治机关必须服从中央的领导。
9.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意义。
(1)有利于把国家的集中、统一与各民族的自主、平等结合起来。
(2)有利于把国家的法律、政策与民族自治地方的具体实际、特殊情况结合起来。
(3)有利于把各族人民热爱祖国的感情与热爱自己民族的感情结合起来。
(4)实践证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符合我国国情,在维护国家统一、领土完整,在加强民族平等团结、促进民族地区发展、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等方面都起到了重要作用。
知识拓展 青少年应自觉履行维护民族团结的责任和义务
(1)尊重各民族的宗教信仰、风俗习惯、语言文字。
(2)心系各族伙伴,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共同进步,积极参与“手拉手”互助活动。
(3)要敢于同一切破坏民族团结、制造民族分裂的言行作斗争。
10.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含义及其自治组织。
(1)含义:我国实行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由居民或村民分别选举产生居民委员会或村民委员会,实行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这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2)自治组织:城市的居民委员会和农村的村民委员会是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
11.居民(村民)委员会的产生及与居民(村民)的关系。
(1)居民委员会成员由居民直接投票选举产生;凡涉及居民切身利益的重要事务,要提请居民会议讨论决定;居民委员会实行办事公开制度,定期向居民会议汇报工作,接受居民监督。
(2)村民委员会成员由村民直接选举产生;村民可以通过村民会议等形式,参与本村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的决策与管理;村民制定自治章程或村规民约,规范村委会和村民的行为。
12.实行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重要意义。
实行城市居民自治和农村村民自治,健全基层党组织领导的基层群众自治机制,有利于人民群众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管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推动社会主义民主建设,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三、基本经济制度
1.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什么 确立依据是什么
(1)内容:①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②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依据: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的基本国情)
2.我国的经济成分。
(1)公有制经济:①公有制经济包括国有经济、集体经济以及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②在我国,国有经济是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国有经济的生产资料属于全体人民共同所有。③集体经济的生产资料属于一部分劳动者共同所有。
(2)非公有制经济:我国还存在个体经济、私营经济、港澳台投资经济、外商投资经济等。
3.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原因、意义。
(1)原因:在我国,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
(2)意义: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综合国力的增强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为人民当家作主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知识整合 国有经济与集体经济的区别与联系
区别 ①主体不同:国有经济的生产资料归全体劳动者共同所有;集体经济的生产资料归一部分劳动者共同所有。②涉及行业不同。③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不同
联系 ①都是公有制经济。②都是经济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4.我国对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的政策。
必须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5.我国的分配制度。
现阶段,我国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6.按劳分配的依据、基本内容和要求分别是什么
(1)依据:按劳分配是由生产资料公有制决定的。
(2)基本内容和要求:有劳动能力的社会成员必须参加劳动;在作了必要的扣除后,以劳动者所提供的劳动(包括劳动数量和质量)为尺度对个人进行分配,多劳多得,少劳少得。
知识拓展 在我国,还存在多种分配方式
(1)例如,让劳动、资本、土地、知识、技术、管理、数据等生产要素参与收入分配,由市场评价贡献,按贡献决定报酬。
(2)此外,在一定条件下,人们还可以取得社会保障收入,获得社会公益事业的帮助。
7.市场经济体制的含义及作用。
(1)含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经济体制。
(2)作用:在市场经济中,生产什么、如何生产、生产多少,主要是通过价格、供求、竞争等机制来调节。市场机制就像一只“看不见的手”,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
8.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意义。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把社会主义制度和市场经济(批注:二者并不冲突)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进行科学宏观调控,激发各类市场主体的活力,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提供保障。
第六课 我国国家机构
一、国家权力机关
1.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什么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2.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地位是怎样的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代表全国人民统一行使国家权力,在整个国家机关体系中居于最高地位。
3.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地位是怎样的 它与其他地方国家机关的关系是怎样的
(1)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是地方国家权力机关。它是本行政区域内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
(2)地方国家行政机关、监察机关、审判机关和检察机关都由本级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
4.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有哪些
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监督权。
知识拓展 人民代表大会4种职权的区分
立法权:法律的确立、修改、废除。
决定权:国家大政方针、重大事项、规划的通过。批准或表决通过本年度的工作报告(将要执行)。
任免权:国家机关干部的选举、决定、罢免。
监督权: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监督宪法和法律的实施,县级以上人大及其常委会监督本级其他国家机关的工作。如:听取和审议政府工作报告。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1.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机关——国家主席。
(1)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元首,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使宪法赋予的职权。
(2)产生: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副主席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选举。
(3)被选资格: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年满四十五周岁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可以被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副主席。
(4)任期:每届任期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每届任期相同。
2.国家主席的职权有哪些
(1)公布法律、发布命令。国家主席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的决定,公布法律,发布特赦令,宣布进入紧急状态,宣布战争状态,发布动员令。
(2)任免权。国家主席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的决定,任免国务院总理、副总理、国务委员、各部部长、各委员会主任、审计长、秘书长。
(3)外事权。国家主席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进行国事活动,接受外国使节;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决定,派遣和召回驻外全权代表,批准和废除同外国缔结的条约和重要协定。
(4)授予荣誉权。国家主席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决定,授予国家勋章、国家荣誉称号奖章。
三、国家行政机关
1.什么是行政机关 我国的行政机关是如何组成的
(1)含义:行政机关是依据宪法设立的,依法行使国家行政职权,组织和管理国家行政事务的国家机关。
(2)组成:我国行政机关由国务院及其领导的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成。
2.国家行政机关与国家权力机关的关系是怎样的
(1)国家行政机关是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负责贯彻执行国家权力机关通过的有关法律、决议和决定。
(2)各级人民政府对本级人民代表大会负责并报告工作;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在本级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对本级人大常委会负责并报告工作。
3.行政机关与人民的关系是怎样的
(1)人民是国家的主人,行政机关的权力来自人民,是人民授予的。
(2)行政机关必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努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
4.如何理解行政机关的职权
(1)根据宪法,我国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主要管理经济、教育、科学、文化、卫生、体育事业、城乡建设事业和财政、民政、公安、民族事务、司法行政、计划生育等行政工作。
(2)行政机关层级不同,职权也不同。国务院,即中央人民政府,是我国最高行政机关,统一领导地方各级人民政府。
5.如何使行政机关依法行政
(1)行政机关要坚持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勇于负责、敢于担当,坚决纠正不作为、乱作为,坚决克服懒政、怠政。
(2)从外部来讲,为了防止工作人员出现履职不力、监管缺失、失职渎职、徇私枉法等问题,必须加强对行政权的监督和制约,切实做到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权责要对等,失责要追究,侵权要赔偿。
知识拓展 政府坚持依法行政的意义
(1)对人民:有利于保障人民群众的权利和自由。
(2)对政府:有利于加强廉政建设,保证政府及其工作人员不变质,增强政府的权威;有利于防止行政权力的缺失和滥用,提高行政管理水平。
(3)对社会:有利于带动全社会尊重法律、遵守法律、维护法律,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
四、国家监察机关
1.什么是国家监察机关
监察委员会是行使国家监察职能的专责机关,对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进行监察,调查职务违法和职务犯罪,开展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
2.简述国家监察机关的组成及其如何行使权力。
(1)我国设立国家监察委员会和地方各级监察委员会。
(2)国家监察委员会是最高监察机关,领导地方各级监察委员会的工作;上级监察委员会领导下级监察委员会的工作;地方各级监察委员会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监察工作。依照法律规定,监察委员会对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进行监察,实现国家监察全面覆盖。
3.国家监察机关与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
(1)国家监察机关由国家权力机关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
(2)监察委员会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监察权,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
(3)监察机关办理职务违法和职务犯罪案件,应当与审判机关、检察机关、执法部门互相配合,互相制约。
(4)监察机关在工作中需要协助的,有关机关和单位应当根据监察机关的要求依法予以协助。
4.监察机关有哪些职责
(1)监督职责。这是首要职责,监察委员会依照宪法、监察法和有关法律法规,监督所有公职人员行使公权力的行为。
(2)调查职责。调查公职人员涉嫌职务违法和职务犯罪。
(3)处置职责。对有职务违法行为但情节较轻的公职人员,进行谈话提醒、批评教育、责令检查,或者予以诫勉;对违法的公职人员依法作出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开除等政务处分决定;对履行职责不力、失职失责的领导人员进行问责;对涉嫌职务犯罪的,将调查结果移送人民检察院依法审查、提起公诉;对监察对象所在单位廉政建设和履行职责存在的问题等提出监察建议。
五、国家司法机关
1.我国的司法机关包括哪些
我国的司法机关包括各级人民法院和各级人民检察院。
2.人民法院的组成、职权和行使职权的要求。
(1)组成:我国设立最高人民法院、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和专门人民法院。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分为基层人民法院、中级人民法院、高级人民法院。专门人民法院有军事法院、海事法院等。
(2)职权:审理刑事、民事和行政案件,通过行使国家审判权,惩办犯罪分子,解决民事和行政争议,维护社会秩序,引导公民自觉遵守宪法和法律。
(3)行使职权的要求:人民法院在司法活动中,必须坚持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人民法院对公民权利提供有效救济和保障,捍卫社会公平正义。
3.人民检察院的组成、职权和行使职权的要求。
(1)组成:我国设立最高人民检察院、地方各级人民检察院和军事检察院等专门人民检察院。
(2)职权:人民检察院通过行使检察权,追诉犯罪,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秩序,维护个人和组织的合法权益,维护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保障法律正确实施,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维护国家法制统一、尊严和权威,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顺利进行。
(3)行使职权的要求:人民检察院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检察权。各级人民检察院的工作人员,必须忠实于事实真相,忠实于法律,忠实于社会主义事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特别提醒 人民法院与人民检察院的联系
两者都是国家司法机关的组成部分,都承担着保护人民、惩罚犯罪、保障国家安全、维护社会秩序的任务;两者分工协作,互相配合,切实保障司法活动公平正义。
考向突破增素能
考向一 认识我国现阶段基本经济制度。
例1(2021·安徽中考)“十四五”规划指出,全面深化改革必须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要发挥国有经济战略支撑作用,培育先导性和支柱性产业;优化民营企业发展环境,完善促进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发展的政策体系。这表明我国(  )
①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②国有经济是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 ③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④发挥民营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主体作用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 A
解析 本题考查了非公有制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分析材料可知,我国坚持国有经济的主导地位,重视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表明国有经济是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我国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我国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①②③正确;④错误,应发挥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主体作用。故选A项。
考向二 维护民族团结的必要性。
例2我们要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民族团结,像珍视自己的生命一样珍视民族团结。之所以要重视民族团结,是因为(  )
①做好民族团结工作是一切工作的中心 ②民族团结有助于国家稳定和社会发展 ③维护民族团结就能实现民族共同繁荣 ④维护民族团结是公民的神圣职责和光荣义务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 C
解析 本题考查维护民族团结的重要性。我们要维护民族团结,是因为民族团结有利于国家稳定、繁荣昌盛、社会发展,维护民族团结是实现民族共同繁荣的基础,也是公民的神圣使命和义务,②④正确;①表述错误,当前一切工作的中心依然是经济建设;③表述过于绝对。故选C项。
考向三 认识国家机关,理解行使权力必须受法律约束。
例32023年3月5日,李克强代表国务院向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作政府工作报告,提请全国人大审议。这表明(  )
①全国人大依法行使监督权 ②行政机关由全国人大产生 
③国务院须对全国人大负责 ④全国人大依法行使决定权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 B
解析 材料中指出李克强代表国务院向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作政府工作报告,这表明全国人大是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政府对人大负责,受人大监督,故①③说法正确;国家行政机关由同级人大产生,故②说法错误;题干体现的是全国人大依法行使监督权,而不是决定权,故④说法错误。故选B项。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