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课型 新授 主备人 审核人班级 组号 学生姓名课题 9.2液体的压强 第1课时 总2课时学习目标: 1.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规律;2.推导液体压强的公式知识点1:液体压强产生的原因由甲知,液体对容器_______有压强;由乙知,液体对容器_______有压强。液体压强为什么是这样的特点?因为液体不仅受______力且具有_______性。知识点2:探究液体内部压强规律实验工具:测量液体内部压强的仪器:U形管压强计。结构如甲图所示:使用方法:①无力作用薄膜时,U形管两液面高度差为______;如乙图所示用手压薄膜时,U形管两液面会产生________(转换法)②力对薄膜压力越大,对薄膜的压强越______,U形管两液面高度差越________。实验流程:①由ABC图可以得出:液体内部向______方向都有压强,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______;②由DE图可以得出:液体的压强随________增加而___________;③由EF图可以得出不同液体的压强还跟液体的_______有关.反思:若装置连接处漏气,则按压橡皮膜时,U形管两液面高度差__________变化,应____________.知识点3:液体压强公式公式: p= ____________, 变形公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注意: 深度(h)——液体中某一点到自由液面的竖直距离例:如图所示,放在水平桌面上的容器,侧壁上有一开口弯管,弯管内的液面高度h1=0.8 m,其顶部和底部的面积均为0.1 m2,顶部到底部的高度h2=0.6 m,容器中的液体密度为1.2×103 kg/m3,求:(1)液体对容器顶部的压强,(2)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g取10 N/kg)小练习1.如图所示,一薄壁容器放在水平桌面上,容器底面积为80cm2,内装1.5L的水,已知g=10N/kg,ρ水=1×103kg/m3,求: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2.生在山区的大地震,往往会形成很多的堰塞湖,这些堰塞湖随时有溃堤的可能,严重的威胁着下游群众的生命安全。若某堰塞湖湖堤底部的水深已达到55 m,水的密度为1×l03 kg/m3,g取10 N/kg(1)求上述情况下湖堤底部受到的水的压强。(2)假设该湖堤底部和湖堤各部分能承受的水的最大压强都是6 ×105 Pa,那么,最多还能允许水面上升多少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