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2张PPT)3.2青春有格第三课青春的证明⑨核心素养政治认同:培养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培养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道德修养:引导学生体验行为和后果的联系,增强学生社会公德修养。法治观念:养成自律青春期的生活态度,学会遵纪守法,维护自己权利,尊重他人权利。健全人格:培养学生的荣辱意识,“至善”的追求,能够做到有所为 ,有所不为,能够”见贤思齐” ,端正自己的行为,追求理想的境界。责任意识:引导学生体验行为和后果的联系,学会对自己的行为负责,能够在比较复杂的社会生活中作出正确的道德判断和选择。1、 什么是“行己有耻”( 含 义 ) 2、 如何做到 “行己有耻” 3、什么是“止于至善”( 含义 ) 4、 如何做到 “止于至善” 5、 为什么要向榜样学习 (榜样的作用)预习P27-32, 找一找下列问题/ 自学导航行己有耻很多时候,公交车上年轻人们“镇定”地坐在老弱病残孕的座位上,丝毫没有意识到身旁站着的老人,如果换成是自己的爸 爸妈妈或是爷爷奶奶呢 一个人行事,凡自己认为可耻的就不去做。你如何理解这些句子中的“格”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言有物而行有格也”不让座的行为说明了什么 据新闻报道,2月20日,辽宁沈阳,网传一无人机在沈阳机场上空黑飞,飞 行高度840m, 疑当事人称自己将无人 机黑飞至机场上空,最后被打下来了。 事件发生后,当事人程某某还在某微信 群内公然炫耀,并叫嚣称:现在小,未 满16岁,只要不犯重罪,就进不去。>>>>>> <<<<<<警情通报2月21日14时06分,我局指挥中心接群众报警: 有人在沈阳桃仙机场净空区域使用无人机进行“黑飞” 并将视频上传至社交网络.接到报警后,我局高度重视, 立即开展调查工作,找到涉案人员程某某(男,15周岁)。经工作,程某某承认其在沈阳桃仙机场“黑飞” 的违法事实。目前,案件还在进一步工作中。辽宁机场公安将依法严历打击此类行为,依法保护人民群众 生命财产安全和空防安全。警方提示:各单位、组织、个人应严格遵守净空区 相关法律法规,支持、配合民航职能部门和机场公安开 展机场净空保护工作,积极发现、规劝、举报可能扰乱飞 行安全的违法犯罪行为,共同维护机场正常的飞行秩序。辽宁省公安厅机场公安局 2022年2月23日(1)程某某的言行“出格”了吗 具体出了什么格。(2)你如何看待程某某这种“黑飞”的行为 格:法律和道德人只有知道什么是可耻的,才知道什么事不能做。知廉耻,懂荣辱。有所为,有所不为人有耻,则能有所不为含义: 一个人行事,凡自己认为可耻的就不去做。青春探索底线做人要遵循的基本底线行己有耻1. 什么叫“行己有耻” 小张是南昌的一名在校大学生, 正值青春年华,却因一次“贪玩”, 生命永远定格在了今年的春天。2021年3月12日下午,小张先后 辗转乘坐滴滴车、公交车来到某网 吧上网,从3月12日傍晚6时许至3月 14日上午10时许,小张一直在网吧 内,上网时长长达40个小时。之后,小张从网吧出来后坐公交 车回学校,当天上午11时35分被发 现晕倒在公交车上,后经江西省人 民医院抢救无效宣告死亡,死亡原 因系心脏停博。2.为什么要“行己有耻” 2.为什么要“行己有耻” (1)青春并不意味着肆意放纵,总有一些基本规则不能违反, 一些基本界限不能逾越;(2)所以我们要知廉耻,懂荣辱;有所为,有所不为。你还知道哪些可耻的行为呢 而这些可耻的事情能不能做 No.11: 不顾他人等待长时间洗澡打实篮球 浑息是汗好不容易检到站位我当然要洗得舒舒崛服!“你是那天边最美的云彩,” 啦啦啦啦啦啦啦 -小二~结座!额……可是 …… 客官,你还剩一 只螃蟹,西对鸡 翅和三份羊星巴 啦 … 很液费的哼!馆啦!不管浪费粮食耻文天明不新华网www news cNN0.12:啦 !3.怎样做到“行己有耻” ①我们要知廉耻,懂荣辱;有所为,有所不为。(p28)译: 一个人有了羞耻心,就 能不做那些不该做的事。人有耻,则能有所不为畅所欲言:在我们身边,还有哪些行为是可耻的行为 判断下列哪些行为没有做到行己有耻 乱闯红灯乱丢垃圾随地吐痰偷窃·随意攀爬;·破坏公物;· 不守秩序、不讲公德等。社会生活中的可耻行为②“行己有耻”需要我们有知耻之心,不断提高辨别“耻”的能力。③要树立底线意识,触碰道德底线的事情不做,违反法律的事情坚决不做我们身边有许多诱惑,这些诱惑常常使我们跟随 大众,做一些违反道德、纪律甚至是法律的事情。期末考试时,小明和小红在考 试中因作弊被老师抓,后面老师了 解事情的始末。原来小红想在这次 考试中考个好成绩,但因平时上课 说话,不做作业,学习很不理想, 于是她就以考后请小明吃一个月的 零食,以及给小明游戏账号里充钱 为条件,让小明在考试的时候给她 传答案。④“行己有耻”更需要我们磨砺意志,拒绝不良诱惑,不断增请你评析小明的行为如何增强自控力 呢 强自控力。答 案 ! 橡 皮下面!好 好每天坚持做一些自己未能做到的事。例如,放学回家先完成作业,出门前和家人打招呼。03 加强自我监控认真记录一些自己平时不关注的事。例如,日常的零花钱支出,上网或者看电视所用的时间。方法与技能增强自控力的方法增强“我想要”的力量尝试不做某些事情、纠正自己的行为。例如,不乱发脾气,不随便许诺,不说某些口头禅。方法1 方法301 增强“我不要”的力量方法202①我们要知廉耻,懂荣辱;有所为,有所不为。②“行己有耻”需要我们有知耻之心 ,不断提高辨别“耻”的能力。③“行己有耻”要求我们树立底线意识,触碰道德底线的事情不做,违反法律的事情坚决不做。④“行己有耻”更需要我们磨砺意志,拒绝不良诱惑 ,不断增强自控力。3、如何做到行己有耻 止于至善02止 于 至 善思考:什么是止于至善?对我们有什么要求?“3、止于至善”的含义(P29)03止于至善是一种精神境界,我们应该有自己的格调,有 “至善”的追求;(P29补充)是一种“虽不能至,心向往之”的实践过程;(P29下半部分第二段第一句)是一种美好的、永不言弃的精神状态。从点滴小事做起。(P29下半部分第二段第一二句)互帮互助尊老爱幼遵纪守法孝亲敬长从点滴小事做起。积少成多,积善成德。互帮互助尊老爱幼遵纪守法孝亲敬长①从点滴小事做起。“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积少成多,积善成德。你在生活中能做到哪些“至于至善”的小事情呢?讲授新课2023年“大国工匠年度人物”董礼涛:大担当大作为铸就大国重器董礼涛扎根一线,参与加工制造国产首台30MW燃压机组,摘取装备制造业皇冠上的明珠,取得20余项国家专利,完成技术创新300余项,累计为公司创造价值8000余万元。在推动企业转型升级过程中,他也从一名学徒工一路披荆斩棘,先后荣获中华技能大奖、全国技术能手、全国劳动模范、大国工匠年度人物等,为我国装备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贡献了卓越力量。思考:榜样有什么作用?②在生活中寻找“贤”,将他们作为榜样。思考:为什么要将“贤”作为榜样?学习身边榜样 争做新时代好少年5.榜样的重要作用?P30-P31(1)(2)(3)(1)榜样不仅是一面镜子,而且是一面旗帜。(2)好的榜样昭示着做人、做事的基本态度,激发我们对人生道路和人生理想的思考,给予我们自我完善的力量。(3)善于寻找好的榜样,向榜样学习。汲取榜样的力量,我们的社会、我们的国家就会更加美好。那些网友们“难以启齿”的事小时候偷了一次小店里5毛的辣条,虽然没被发现....现在觉得好后悔啊,这大概是我一生做过最可耻的事了。后来我总是去那家小卖部光顾他们的生意,也算是一种补偿吧。考试作弊,还被抓了,从那以后再也不敢了。太丢脸了。上学时欺负过班里同学,现在很后悔当初自已的不懂事,然后每次看到校园欺凌的影视剧,我都在想,我真的是混蛋!小时候偷家里的钱。被狠狠地打,写了保证书,当时不觉得错。后来知错了,也感谢爸妈当时的严厉,我才没走偏。自我省察,通过自省和慎独,端正自己的行为探究与分享:“止于至善”是先“独善其身”还是先“兼济天下”?“独善其身”指修身,是“止于至善”的前提和根本;但“止于至善”是无止境的追求过程,仅仅“独善其身”是不够的,还需要有“兼济天下”的胸怀。两者并不矛盾,都是追求至善的人应该具备的品质。④以修身为本,行走在“止于至善”的路上,在学习中成长,在成长中收获,是对青春最好的证明。①从点滴小事做起。积少成多,积善成德 P29②在生活中寻找 “贤”,将他们作为榜样,汲取榜样的力量。 P31③养成自我省察的习惯。积极调整自己,通过自省和慎独,端正自己的行为。 P31④以修身为本,行走在“止于至善”的路上,在学习中成长,在成长中收获,这是对青春最好的证明。P324.如何做到止于至善?(要求)行己有耻止于至善青春有格2.怎样做到行己有耻?1.含义1.含义2.怎样做到止于至善?①有知耻之心 ②知耻而后勇③树立底线意识 ④磨砺意志,增强自控力一个人行事,凡自己认为可耻的就不去做。①是人的一种精神境界, 我们应该有“至善”追求。②是一种“虽不能至,心向往之”的实践过程;③是一种向往美好,永不言弃的精神状态。①从点滴小事做起②向榜样学习③养成自我省察习惯道德底线精神追求1、“世上最名贵的衣服,不是珍珠衫,不是羽衣霓裳,惭愧知耻才是最美的服装。”这句话说明( )DA、注重外表的人能够知耻B、知耻与注重外表是对立的C、尊重他人才能使人更优雅D、行己有耻,知廉耻,懂荣辱课堂练习2.陈嘉庚先生创办厦门大学,把“自强不息,止于至善”定为校训,对每一位厦大学子来说,“自强不息,止于至善”的校训不仅是美好的愿望,更是鞭策的动力。“止于至善”( )①是人的一种精神境界 ②束缚着人的思想发展 ③是一种“虽不能至,心向往之”的实践过程 ④是一种向往美好、永不言弃的精神状态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③④ D.①②④C3.大千世界纷繁复杂,在我们的周围存在着很多不良诱惑。对此,我们应有的正确态度是( )A.可以先尝试—下,发现有危害再戒除也不迟B.只要把握好“度”,沾染不良诱惑并不可怕C.学会拒绝不良诱惑,不断增强自控力D.对不良诱惑要因人而异,有的人可以沾染不良诱惑C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