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杭州市拱墅区公益中学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八年级12月月考科学试卷(含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浙江省杭州市拱墅区公益中学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八年级12月月考科学试卷(含解析)

资源简介

2023-2024学年浙江省杭州市拱墅区公益中学八年级(上)月考科学试卷(12月份)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准确答案,每小题3分,共60分)
1.(3分)下列生命现象与激素调节无关的是(  )
A.血糖含量保持稳定 B.运动时心跳加快
C.开车时看见红灯刹车 D.青春期身高突增
2.(3分)2021年,中国云南省的一群亚洲野象集体北迁事件备受全民关注。关于大象的行为叙述错误的是(  )
A.亚洲野象的迁徙行为属于先天性行为
B.亚洲野象的后天学习行为能帮助它更好地适应复杂环境
C.亚洲野象的先天性行为是与生俱来的,由体内遗传物质决定
D.亚洲野象经训练后会做精彩表演的行为是后天学习行为,永远不会忘
3.(3分)毛泽东在《沁园春 长沙》中写道:“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诗词中的“湘江北去”体现水循环的环节是(  )
A.蒸腾作用 B.大气降水 C.地表径流 D.水汽输送
4.(3分)对流层是大气层中与人们生活生产最密切的一层,人类就生活在对流层的底部,承受着大气对我们的压强——大气压。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如果把手掌摊开,大气对手掌上表面的压力大约有1800N
B.对流层中大气压的大小与大气的密度有关,离地面越高的地方,大气压也越大
C.对流层的对流运动明显,主要的天气现象都出现在这一层中
D.大气压不仅随高度而发生变化,同时还受天气、季节等因素的影响
5.(3分)如图所示,一般远洋轮船上标有在不同海域航行时的吃水线位置,当这艘满载的船在不同水域航行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这艘船受到的浮力F印度洋<F北大西洋
B.这艘船排开海水的质量m印度洋<m北大西洋
C.印度洋和北大西洋水的密度ρ印度洋<ρ北大西洋
D.这艘船排开水的体积V印度洋<V北大西洋
6.(3分)如图所示导体铸件,粗细两段的横截面积的关系是S1=2S2.把该导体接入电路,则通过粗细两段导体的电流关系是(  )
A.I1=2I2 B.2I1=I2 C.4I1=I2 D.I1=I2
7.(3分)关于物质的溶解,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氢氧化钠溶解时会放热,硝酸铵溶解时会吸热
B.一定温度下,往100g水中慢慢加入蔗糖直至饱和,蔗糖的溶解度不变
C.保持温度不变,从饱和的氯化钠溶液中蒸发10g水,氯化钠溶液的质量分数不变
D.气体也能溶解在液体中,且温度越高,气体的溶解能力越强
8.(3分)如实物图所示,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灯L1与灯L2并联,电压表测灯L1两端的电压
B.灯L1与灯L2并联,电压表测灯L2两端的电压
C.灯L1与灯L2串联,电压表测灯L1两端的电压
D.灯L1与灯L2串联,电压表测灯L2两端的电压
9.(3分)如图所示,将两块相同的橡皮泥做成实心球形和碗形,分别放入相同的甲、乙两杯水中,甲杯橡皮泥沉入水底,乙杯橡皮泥浮在水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橡皮泥受到的浮力大小F甲>F乙
B.橡皮泥受到的浮力大小F甲=F乙
C.甲、乙液面高度h甲>h乙
D.甲、乙液面高度h甲<h乙
10.(3分)如图,甲和乙两个相同的泡沫塑料小球用绝缘细线悬挂,甲带正电,乙不带电。当两个小球相互靠近时,会出现的情形是(  )
A. B. C. D.
11.(3分)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t1℃时,相同质量的甲、丙溶液中溶质质量一定相同
B.若甲物质中含有少量乙,可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甲
C.将100g甲的饱和溶液从t2C降温到t1℃,可析出30g甲物质
D.将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从t2℃降温到t1℃,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为乙>甲=丙
12.(3分)下面是有关流体压强和流速关系在生活中的实例,根据所学过的知识,说法正确的是(  )
A.图甲,取两张白纸,使其平行自然下垂,向两纸中间用力吹气,可观察到两纸相互远离
B.图乙,机翼受到向上的升力的主要原因是空气的浮力
C.图乙,飞机前进时,机翼把气流分为上、下两部分,机翼上方气流速度小于机翼下方气流速度
D.图丙,小汽车的外形类似于飞机机翼,当一辆飞奔的小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匀速行驶时,小汽车对地面的压力小于车的重力
13.(3分)如图是一只猫形的电动玩具,在它的体内有电池,猫的一只“手”相当于开关。向下压猫“手”。猫脸上有两只小电灯会一起发光、同时音乐响起。下列四幅表示其内部连接的电路图中,错误的是(  )
A. B.
C. D.
14.(3分)许多科学概念在逻辑上存在着包含、并列或交叉的关系,如图所示,对下列概念间关系说法正确的是(  )
A.脑与小脑属于包含关系
B.电阻与电压属于并列关系
C.纯净物和混合物属于交叉关系
D.饱和溶液和浓溶液属于包含关系
15.(3分)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闭合开关后,发现灯L1、L2都不发光。为了找出发生故障的原因,现用一电流表进行故障检测,发现:将电流表接在L1两端时,电流表没有示数;将电流表接在L2两端时,电流表有示数,则电路故障可能是(  )
A.L1断路 B.L1短路 C.L2断路 D.L2短路
16.(3分)温度20℃时,向一定量不饱和硝酸钾溶液中加入少量硝酸钾固体,升温到60℃后再恢复到原温没有晶体析出,下列各相关量随时间的变化图象不正确的是(  )
A. B.
C. D.
17.(3分)如图所示,在探究“串联电路电压的关系”时,闭合开关S后,电压表V1的示数是2.5V,V2的示数是3.8V,则电压表V3的示数是(  )
A.1.3V B.2.5V C.3.8V D.6.3V
18.(3分)下列现象属于植物感性运动的是(  )
A.植物的根在土壤中总是朝着肥料较多的地方生长
B.当土壤水分分布不均匀时,根就朝较湿润的地方生长
C.牵牛花的卷须一旦接触到竿棍之类的物体就会缠绕在它们的上面
D.酢浆草的叶片,因光照和温度的改变而引起白天叶片张开、夜晚或雨天闭合下垂
19.(3分)从显像管尾部的热灯丝发射出来的电子,高速撞击到电视机荧光屏上,使荧光屏发光,则在显像管内(  )
A.电流方向从灯丝到荧屏
B.显像管内是真空,无法通过电流
C.电流方向从荧屏到灯丝
D.无法判断电流方向
20.(3分)如图所示电路,闭合开关后,发现小灯泡不亮,电流表示数为零,电压表示数接近电源电压。则发生的故障是(  )
A.小灯泡短路 B.滑动变阻器短路
C.小灯泡断路 D.滑动变阻器断路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36分)
21.(6分)开车不喝酒,喝酒不开车。但仍有少数人对此置若罔闻,因酒驾或醉驾造成很严重的人生悲剧。如图是人神经系统中脑的结构图,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1)酒后驾驶的司机看到有交警测酒驾时,会出现血压升高、心跳加快的情况,这是因为体内    分泌量明显增加。
(2)酒精对图中人脑中的    (填数字)有麻痹效果,从而使身体的平衡性、动作的协调性变差。
(3)科学研究表明,酒精不仅会损害人体的消化、神经等系统,还会损伤甲状腺、睾丸、垂体等内分泌腺的分泌功能,当成年人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分旺盛,会引起    疾病。
22.(4分)清汤老鸭煲,汤鲜肉香,是一道传统的菜肴。制作原料主要有老鸭、水、调料等。
(1)烹饪前,在高压锅内加入适量水,再加入生姜和食盐。生姜和食盐分别与水充分混合后,能形成溶液的是    。
(3)为了确定整锅鸭汤的咸淡情况,只要取锅中少量汤品尝。这体现了溶液具有    的特点。(填“稳定性”或“均一性”)
23.(6分)如图1是电解水的简易装置。
(1)事先向水中加入少量氢氧化钠的目的是    。
(2)b试管中收集到的气体检验的方法是    。
(3)观察图2所示,在电解的过程中,不发生变化的微粒是    。(选填“分子”或“原子”)
24.(6分)每年4月11日是“世界帕金森日”。帕金森患者的大脑中生产多巴胺的神经细胞衰退,而多巴胺是一种神经递质,扮演着脑内信息传递者的角色,分泌不足会有情感和行为上双重的障碍性变化。
(1)帕金森患者由于缺乏多巴胺这样的神经递质,导致信息传递有障碍。部分反射活动由于没有结构和功能完整的    而无法进行。
(2)请用图中的数字和箭头表示某人手指被针刺后迅速缩回的神经传导途径:   。
(3)若图中只是⑤处受损,用针刺①处,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手会收缩,会感觉到疼痛
B.手不会收缩,不会感觉到疼痛
C.手会收缩,不会感觉到疼痛
D.手不会收缩,会感觉到疼痛
25.(4分)如图甲所示,闭合开关S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应滑到   端(选填“a”或“b”);闭合开关S,调节滑动变阻器,电流表的示数如乙图所示,通过灯L的电流为   A。
26.(4分)如图为某地区等压线分布图,由图可知乙地受    (填“高气压”或“低气压”)控制,乙地的天气状况为可能为    (填“晴朗”或“阴雨”)。
27.(6分)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当开关S1闭合、S2断开时,电压表的示数是3V;当开关S1断开、S2闭合时,电压表的示数是5V,电源电压为    V,灯L1两端的电压为    V,灯L2两端的电压为    V。
三、实验题(每空2分,共30分)
28.(6分)下表是某生物小组同学探究“菜青虫总是取食十字花科植物。这一行为是先天性行为吗?”设计了3组实验,请根据实验回答下列问题(说明:菠菜属于藜科,白菜和卷心菜属于十字花科):
A组 B组 C组
第一步
第二步 放涂白菜汁的滤纸 放涂菠菜汁的滤纸 放涂卷心菜汁的滤纸
第三步 放菜青虫 放菜青虫 放菜青虫
第四步 观察记录结果 观察记录结果 观察记录结果
(1)该小组同学第一步是采取    (选填“使用菜青虫幼虫”或“取菜青虫卵隔离培养”)。
(2)每一组应该选择菜青虫的数量是1条、2条还是10条?并说出理由    。
(3)若菜青虫只取食白菜汁和卷心菜汁,则实验结论为是    。
29.(10分)在“探究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的实验中,某实验小组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电路分别对“导体电阻跟它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有关”的猜想进行实验验证。实验中使用4根电阻丝,其规格、材料如表所示。
编号 材料 长度/m 横截面积/mm2 电流的大小/A
A 锰铜合金 0.5 0.8 0.40
B 镍铬合金 0.5 0.8 0.32
C 镍铬合金 0.5 0.4 0.16
D 镍铬合金 1.0 0.4 0.08
(1)小红和小亮对图中的电路设计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小红认为电流表是多余的,根据灯泡的亮度的变化可以准确判断导体电阻的大小,小亮认为灯泡和电流表同时使用更好,因为灯泡可以保护电路从而防止损坏电流表。你赞同    (选填“小红”或者“小亮”)的观点。
(2)实验中通过观察电流表的示数大小来比较电阻的大小,此过程用到的研究方法是    。
(3)分别将    (填编号)两根合金丝接入电路,可初步探究出的结论是:导体的材料、长度相同时,横截面积越小,电阻越大。
(4)分别将C、D两根合金丝接入电路,可初步探究出的结论是    。
(5)长度与粗细相同的锰铜和镍铬合金线,谁更适合做滑动变阻器的电阻?答:   线圈。
30.(6分)小金游泳时发现,人在水中越往深处走就越觉得所受的浮力越大,由此他猜想:“浮力的大小可能与物体浸入水中的深度有关或者与物体排开水的体积有关”,于是他找来一个金属圆柱体、弹簧测力计、烧杯和水等器材进行了如图所示的探究,四幅图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分别为(F1、F2、F3、F4)。
(1)小金绘制了弹簧测力计对金属圆柱体的拉力和金属圆柱体所受浮力随浸入水中深度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分析可知:描述金属圆柱体所受浮力的变化情况的图象是    (选填“a”或“b”);
(2)圆柱体在空气中所受的重力为    N,该金属的密度是    。
31.(8分)如图是配制50g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的操作过程示意图,试回答:
(1)此氯化钠溶液中,所需氯化钠的质量为    ;
(2)D操作应选用    的量筒(从10mL、50mL、100mL中选择),量水时,量筒必须平放;
(3)E操作玻璃棒的作用是    ;
(4)小明发现配制好的溶液质量分数偏小,你觉得可能的原因是:   ;
A.称量氯化钠质量时忘记在砝码处垫称量纸
B.量取水时俯视液面
C.所取药品中有杂质
D.配制好溶液后不慎洒出一些
四.解答题(共4小题,共24分)
32.(4分)根据实物图并画出对应的电路图。
33.(4分)根据电路图画出对应的实物图。
34.(9分)氯化钠俗名食盐是工业生产和生活的一种重要原料,也是实验室里常见的一种药品。下表是20℃时,氯化钠溶解于水的实验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序号 水的质量(g) 加入氯化钠的质量(g) 溶液的质量(g)
① 10 2 12
② 10 3 13
③ 10 4 13.6
④ 10 5 m
(1)表中 m=   ;
(2)在这4次实验中,得到的是20℃氯化钠溶液属于饱和溶液的是   (填实验序号)。
(3)计算第3次实验得到的氯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写出过程)
(4)20℃时,实验室把100克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氯化钠溶液释成5%的氯化钠溶液,需加水多少毫升?(写出过程)
35.(7分)如图所示是一种自动测定油箱内油面高度的装置,R是滑动变阻器,它的金属滑片是杠杆的一端,且受定位挡板限制只能在电阻上滑动,当油面在A处时,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恰好在最下端;当油面在B处时,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在最上端。从油量表(由电流表改装而成)指针所指的刻度可以知道油箱内油面的高度。现已知油的密度ρ=0.8×103kg/m3。
(1)若浮标有2×10﹣4m3的体积浸入油中,则油对它的浮力是多大?(g取10N/kg)
(2)已知电流增大时电流表指针向右偏转,则    。
A.油面下降时,电流表指针向左偏转
B.油量表零刻度线一定与电流表原零刻度线相重合
C.油量表的刻度值从左往右是增大的
D.油箱内的油越少,流过电流表的电流越大。
(3)已知金属的电阻随着温度升高而增大,则该油量表(金属制)在长时间使用过程中测的数值会    。(选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2023-2024学年浙江省杭州市拱墅区公益中学八年级(上)月考科学试卷(12月份)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准确答案,每小题3分,共60分)
1.(3分)下列生命现象与激素调节无关的是(  )
A.血糖含量保持稳定 B.运动时心跳加快
C.开车时看见红灯刹车 D.青春期身高突增
分析:激素在血液中的含量极少,但对人体的新陈代谢、生长发育和生殖等生命活动都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
解答:解:A、胰岛素具有调节血糖浓度的作用,促进血糖合成糖原,加速血糖的分解。从而使得血糖的浓度保持稳定。
B、心跳加快是肾上腺素调节的。
C、开车时看见红灯刹车属于反射,是神经调节的。
D、青春期身高突增是生长激素等调节的。
故选:C。
点评:激素的调节直接影响人体的新陈代谢、生长发育等。
2.(3分)2021年,中国云南省的一群亚洲野象集体北迁事件备受全民关注。关于大象的行为叙述错误的是(  )
A.亚洲野象的迁徙行为属于先天性行为
B.亚洲野象的后天学习行为能帮助它更好地适应复杂环境
C.亚洲野象的先天性行为是与生俱来的,由体内遗传物质决定
D.亚洲野象经训练后会做精彩表演的行为是后天学习行为,永远不会忘
分析:先天性行为是指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
解答:解:AC、亚洲野象的迁徙行为是生来就有的,由体内遗传物质决定的先天性行为,AC正确。
B、亚洲野象的后天学习行为能帮助它更好地适应复杂环境,B正确。
D、亚洲野象经训练后会做精彩表演的行为是后天学习行为,后天学习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形成的,是由环境决定的,而不是一种本能,会消失,D错误。
故选:D。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动物行为获得途径和特点。
3.(3分)毛泽东在《沁园春 长沙》中写道:“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诗词中的“湘江北去”体现水循环的环节是(  )
A.蒸腾作用 B.大气降水 C.地表径流 D.水汽输送
分析:水循环的环节主要有:蒸发、水汽输送、降水、地表径流、地下径流、下渗。
解答:解:结合材料可知,“湘江北去”指的是河水向北流,体现水循环的环节为地表径流,故C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以毛主席诗词为背景,主要考查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属于基础题,解题的关键是掌握水循环的环节然后即可得出答案。
4.(3分)对流层是大气层中与人们生活生产最密切的一层,人类就生活在对流层的底部,承受着大气对我们的压强——大气压。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如果把手掌摊开,大气对手掌上表面的压力大约有1800N
B.对流层中大气压的大小与大气的密度有关,离地面越高的地方,大气压也越大
C.对流层的对流运动明显,主要的天气现象都出现在这一层中
D.大气压不仅随高度而发生变化,同时还受天气、季节等因素的影响
分析:对流层:集中了大气质量的四分之三和几乎全部的水汽、杂质,厚度随纬度变化而变化。特点: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递减,空气对流运动显著,天气现象复杂多变。低层大气的直接热源是地面辐射。平流层特点: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上升,大气以平流运动为主,天气晴朗,有利于高空飞行。高层大气特点:空气密度很小,气压很低,高空有电离层,有利于无线电通讯。
解答:解:A、成年人的手掌面积约为18平方分米=0.18平方米,如果把手掌摊开,大气对手掌上表面的压力大约有1.01×105×0.18=1818N,与1800N差别不大,观点正确,不符合题意。
B、对流层中大气压的大小与大气的密度有关,离地面越高,空气越稀薄,大气压越小,观点错误,但符合题意。
C、对流层集中了大气质量的四分之三和几乎全部的水汽、杂质,对流运动明显,主要的天气现象都出现在这一层中,观点正确,不符合题意。
D、大气压与大气的密度有关,也受天气、季节等因素的影响,观点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对流层的特点,属于基础题,熟记课本内容即可解答。
5.(3分)如图所示,一般远洋轮船上标有在不同海域航行时的吃水线位置,当这艘满载的船在不同水域航行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这艘船受到的浮力F印度洋<F北大西洋
B.这艘船排开海水的质量m印度洋<m北大西洋
C.印度洋和北大西洋水的密度ρ印度洋<ρ北大西洋
D.这艘船排开水的体积V印度洋<V北大西洋
分析:(1)船漂浮时受到的浮力等于其重力;
(2)根据阿基米德原理知:F浮=G排求出排开液体的重力;根据G=mg判断出这艘船排开海水的质量;
(3)根据图得出排开体积的关系,根据F浮=ρgV排的变形公式判断出印度洋和北大西洋水的密度的关系。
解答:解:
(1)这艘满载的船在不同水域航行时,都处于漂浮状态,浮力都等于自身的重力,即F浮=G;
因为船的重力不变,所以其受到的浮力不变,即F印度洋=F北大西洋,故A错误;
(2)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知:F浮=G排;
船受到的浮力相等,即排开海水的重力相等,
根据G=mg知,这艘船排开海水的质量相等,即m印度洋=m北大西洋,故B错误;
(3)由图知,这艘船排开水的体积V印度洋>V北大西洋,
在浮力不变时,根据F浮=ρgV排可知,排开液体体积大的,液体的密度小,
因V印度洋>V北大西洋,所以ρ印度洋<ρ北大西洋,故C正确,D错误。
故选:C。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学生对浮沉条件的应用、浮力计算公式的理解和掌握,注意单位换算和变形公式的熟练运用,难度不大。
6.(3分)如图所示导体铸件,粗细两段的横截面积的关系是S1=2S2.把该导体接入电路,则通过粗细两段导体的电流关系是(  )
A.I1=2I2 B.2I1=I2 C.4I1=I2 D.I1=I2
分析:由图可知,两粗细不同的金属导体是串联在一起的,所以根据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来解答此题。
解答:解:因两导体是串联在一起的,根据串联电路的电流特点可知,通过它们的电流相等,即I1=I2。
故选:D。
点评: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是知道串联电路的特点:电流处处相等。
7.(3分)关于物质的溶解,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氢氧化钠溶解时会放热,硝酸铵溶解时会吸热
B.一定温度下,往100g水中慢慢加入蔗糖直至饱和,蔗糖的溶解度不变
C.保持温度不变,从饱和的氯化钠溶液中蒸发10g水,氯化钠溶液的质量分数不变
D.气体也能溶解在液体中,且温度越高,气体的溶解能力越强
分析:A、根据物质溶于水热量的变化考虑;
B、根据溶液的定义考虑;
C、根据溶液的特点考虑;
D、根据溶质的种类考虑.
解答:解:A、氢氧化钠溶解时会放热,硝酸铵溶解时会吸热,正确;
B、一定温度下,往100g水中慢慢加入蔗糖直至饱和,蔗糖的溶解度不变,正确;
C、保持温度不变,从饱和的氯化钠溶液中蒸发10g水,氯化钠溶液的质量分数不变,正确;
D、气体也能溶解在液体中,且温度越高,气体的溶解能力越弱,错误;
故选:D。
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要知道溶液的三个特点:均一性、稳定性属于混合物;知道溶质的种类、物质溶于水热量的变化.
8.(3分)如实物图所示,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灯L1与灯L2并联,电压表测灯L1两端的电压
B.灯L1与灯L2并联,电压表测灯L2两端的电压
C.灯L1与灯L2串联,电压表测灯L1两端的电压
D.灯L1与灯L2串联,电压表测灯L2两端的电压
分析:①在串联电路中电流只有一条路径;在并联电路中电流有多条流通路径。
②电流表需与被测用电器串联。电流表与谁串联,就是测谁的电流。
③电压表是并联使用的,电压表与谁并联,就是测谁的电压。
解答:解:由实物图可知,电流从正极出发经开关、电流表、灯泡L2、L1回负极,电压表并联在L1两端,则
灯L1与灯L2串联,电压表测灯L1两端的电压,故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点评:此题考查电路的基本连接方式,同时考查了电压表的使用,比较简答,属于基础知识。
9.(3分)如图所示,将两块相同的橡皮泥做成实心球形和碗形,分别放入相同的甲、乙两杯水中,甲杯橡皮泥沉入水底,乙杯橡皮泥浮在水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橡皮泥受到的浮力大小F甲>F乙
B.橡皮泥受到的浮力大小F甲=F乙
C.甲、乙液面高度h甲>h乙
D.甲、乙液面高度h甲<h乙
分析:实心球橡皮泥沉到容器底部,受到的浮力F球<G;碗状橡皮泥漂浮在水面,受到的浮力F碗=G;而碗状和实心球状的橡皮泥受到的重力相同,据此判断它们所受浮力的大小关系;再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分析排开水的体积关系,得出哪个烧杯水的水面高度高。
解答:解:由图可知:实心球橡皮泥沉到容器底部,则实心球橡皮泥受到的浮力:F甲<G……①
碗状橡皮泥漂浮在水面,则碗状橡皮泥受到的浮力:F乙=G……②
由①②可得:F甲<F乙,即乙杯中橡皮泥所受的浮力大;
根据F浮=ρ水V排g可知排开水的体积:V球<V碗,即:实心橡皮泥排开的水的体积小于碗状橡皮泥排开的水的体积,乙杯中水面升高得多,则甲、乙液面高度h甲<h乙。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阿基米德原理和物体浮沉条件的掌握和运用,确定碗状和实心球状的橡皮泥受到的重力相同是本题的关键。
10.(3分)如图,甲和乙两个相同的泡沫塑料小球用绝缘细线悬挂,甲带正电,乙不带电。当两个小球相互靠近时,会出现的情形是(  )
A. B. C. D.
分析:(1)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施加力的作用时,受到另一个物体的反作用力;
(2)带电体可以吸引轻小物体;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解答:解:由图知,
A、两个小球相互排斥,应该带同种电。不符合题意;
B、两个小球相互吸引,是因为甲带正电,乙不带电。符合题意;
CD、乙靠近甲,是甲吸引的结果;但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乙也会吸引甲,使甲的位置改变,通路D图乙的位置应与甲靠近,故C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点评:此题考查的是我们对电荷间相互作用的理解和应用,注意:异种电荷相互吸引,但相互吸引的不一定是异种电荷。
11.(3分)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t1℃时,相同质量的甲、丙溶液中溶质质量一定相同
B.若甲物质中含有少量乙,可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甲
C.将100g甲的饱和溶液从t2C降温到t1℃,可析出30g甲物质
D.将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从t2℃降温到t1℃,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为乙>甲=丙
分析:根据题目信息和溶解度曲线可知: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都是随温度升高而增大,而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少;A、t1℃时,相同质量的甲、丙溶液中溶质质量一定相同错误;
B、溶液结晶的方法;
C、将100g甲的饱和溶液从t2C降温到t1℃,可析出30g甲物质错误;
D、溶质质量分数大小的比较。
解答:解:A、t1℃时,相同质量的甲、丙溶液中溶质质量一定相同错误,因为没有指明是饱和溶液;故选项错误;
B、若甲物质中含有少量乙,可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甲正确,因为甲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大;故选项正确;
C、将150g甲的饱和溶液从t2C降温到t1℃,可析出30g甲物质,100g错误,故选项错误;
D、将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从t2℃降温到t1℃,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为乙>甲>丙,乙>甲=丙错误;故选项错误;
故选:B。
点评:本考点考查了溶解度曲线及其应用,通过溶解度曲线我们可以获得很多信息;还考查了有关溶液和溶质质量分数的变化等,本考点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
12.(3分)下面是有关流体压强和流速关系在生活中的实例,根据所学过的知识,说法正确的是(  )
A.图甲,取两张白纸,使其平行自然下垂,向两纸中间用力吹气,可观察到两纸相互远离
B.图乙,机翼受到向上的升力的主要原因是空气的浮力
C.图乙,飞机前进时,机翼把气流分为上、下两部分,机翼上方气流速度小于机翼下方气流速度
D.图丙,小汽车的外形类似于飞机机翼,当一辆飞奔的小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匀速行驶时,小汽车对地面的压力小于车的重力
分析:(1)流体的压强跟流速有关,流速越大,压强越小。比较纸的内外受到的压强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2)机翼的升力:机翼的上方是弧形,空气流过上方时流速大,压强小。机翼下方是平面,空气的流速小,压强大这一压强差使飞机获得竖直向上的升力。
(3)物体不受力或受平衡力时,保持平衡状态;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物体的平衡状态是指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根据二力平衡条件判定汽车受到的平衡力。
解答:解:A、甲图,当向中间吹气时,中间的空气流动速度增大,压强减小,纸外侧的压强不变,纸受到向内的压强大于向外的压强,受到向内的压力大于向外的压力,纸在压力差的作用下向中间靠拢,实验表明气体流动时,流速越大的地方压强越小,故A错误。
BC、等质量的空气在相同的时间内同时通过机翼的上表面和下表面,由于机翼上表面弯曲,下表面平直,所以在相同时间内,空气通过机翼上表面的气流路程较长,流速大,通过下表面的流速较小。因为机翼上方的空气流速大,压强较小;机翼下方的空气流速小,压强大,机翼下方受到的向上的压力大于机翼上方受到的向下的压力,所以飞机受到一个向上的升力,升力不是空气的浮力,故BC错误。
D、轿车的外形类似于飞机的机翼。当一辆飞奔的小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匀速行驶时,车子上方的流速大于车子下方空气的流速,因而车子上方气体的压强小于车子下方气体的压强,产生向上的升力,从而使得轿车对地面的压力小于车的重力,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此题涉及到流体的压强跟流速的关系,是一道理论联系实际的好题。
13.(3分)如图是一只猫形的电动玩具,在它的体内有电池,猫的一只“手”相当于开关。向下压猫“手”。猫脸上有两只小电灯会一起发光、同时音乐响起。下列四幅表示其内部连接的电路图中,错误的是(  )
A. B.
C. D.
分析:根据题意知,开关闭合,两灯一起发光,同时音乐响起(扬声器工作),据此逐一分析各选项图。
解答:解:A、图中开关断开时,其中一个灯和扬声器工作,故A错误;
B、图中一个灯泡与扬声器串联再与另一灯泡并联,开关在干路上,开关闭合,两灯一起发光,扬声器也工作,故B正确;
C、图中两灯并联再与扬声器串联,开关在干路上,开关闭合,两灯一起发光,扬声器也工作,故C正确;
D、图中两灯串联再与扬声器串联,开关在干路上,开关闭合,两灯一起发光,扬声器也工作,故D正确。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电路的设计,关键是明确题目的要求,开关应控制整个电路。
14.(3分)许多科学概念在逻辑上存在着包含、并列或交叉的关系,如图所示,对下列概念间关系说法正确的是(  )
A.脑与小脑属于包含关系
B.电阻与电压属于并列关系
C.纯净物和混合物属于交叉关系
D.饱和溶液和浓溶液属于包含关系
分析:应用各知识点的概念,理解概念间相关的关系,结合图示所提供的关系意义,分析相关的选项从而判断正确与否。
解答:解:A.脑包含大脑、间脑、小脑、脑干等,脑与小脑属于包含关系,故A正确;
B.串联电路中,电阻上的电压和电阻阻值的大小成正比变化,并联电路中,电压与电阻无关系,因为并联各支路电压相等,因此二者并不属于并列关系,故B错误;
C.由一种成分组成的物质为纯净物,由多种成分组成的物质为混合物,二者为并列关系,故C错误;
D.饱和溶液可能是浓溶液,也可能是稀溶液,二者属于交叉关系,故D错误;
故选:A。
点评:此题是对概念间关系的考查,把握个概念间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所在,此题应属基础知识考查题。
15.(3分)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闭合开关后,发现灯L1、L2都不发光。为了找出发生故障的原因,现用一电流表进行故障检测,发现:将电流表接在L1两端时,电流表没有示数;将电流表接在L2两端时,电流表有示数,则电路故障可能是(  )
A.L1断路 B.L1短路 C.L2断路 D.L2短路
分析:由图可知两灯的连接方式,根据电路中接入导线后灯泡的亮暗可判断故障原因。
解答:解:闭合开关时两灯均不亮,说明电路中应有断路存在,或是两灯均短路;将电流表连接在灯L1两端时,电流表没有示数,说明电路仍为断路;
将电流表接在灯L2两端时,电流表有示数,说明电路为通路,因此L1完好,L2断路。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故障判断的一种方法,此方法对于断路故障有效,但不能判断短路故障。
16.(3分)温度20℃时,向一定量不饱和硝酸钾溶液中加入少量硝酸钾固体,升温到60℃后再恢复到原温没有晶体析出,下列各相关量随时间的变化图象不正确的是(  )
A. B.
C. D.
分析:根据温度升高硝酸钾的溶解度增大,当溶剂的质量不变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增大,溶质的质量分数变大
解答:解:20℃时,不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加入少量硝酸钾固体,升温到6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增大,硝酸钾溶解,再恢复到原温没有晶体析出,溶质的质量加大,而溶剂的量不变,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变大,溶解度减小。溶质质量原来就有,不应从零开始。故C错。
故选:C。
点评:本题注意考查了常见固体物质的溶解度与质量分数的关系;以此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7.(3分)如图所示,在探究“串联电路电压的关系”时,闭合开关S后,电压表V1的示数是2.5V,V2的示数是3.8V,则电压表V3的示数是(  )
A.1.3V B.2.5V C.3.8V D.6.3V
分析:由电路图可知,两灯泡串联,电压表V1测L1两端的电压,电压表V2测L2两端的电压,电压表V3测电源的电压,根据串联电路的电压特点可知电压表V3的示数。
解答:解:由电路图可知,两灯泡串联,电压表V1测L1两端的电压,电压表V2测L2两端的电压,电压表V3测电源的电压,
因为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分电压之和,所以电压表V3的示数即电源的电压为:U3=U1+U2=2.5V+3.8V=6.3V。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串联电路的电压特点,分清电路的连接方式和电表所测的电路元件是关键。
18.(3分)下列现象属于植物感性运动的是(  )
A.植物的根在土壤中总是朝着肥料较多的地方生长
B.当土壤水分分布不均匀时,根就朝较湿润的地方生长
C.牵牛花的卷须一旦接触到竿棍之类的物体就会缠绕在它们的上面
D.酢浆草的叶片,因光照和温度的改变而引起白天叶片张开、夜晚或雨天闭合下垂
分析:高等植物虽然不能象动物或低等植物那样的整体移动,但是它的某些器官在内外因素的作用下能发生有限的位置变化,这种器官的位置变化就称为植物运动.高等植物的运动可分为向性运动和感性运动.
向性运动是指植物器官对环境因素的单方向刺激所引起的定向运动.根据刺激因素的种类可将其分为向光性、向重性、向触性和向化性等.并规定对着刺激方向运动的为正运动,背着刺激方向的为负运动. 感性运动是指无一定方向的外界因素均匀作用于植株或某些器官所引起的运动.感性运动多数属膨压运动,即由细胞膨压变化所导致的.常见的感性运动有感夜性、感震性和感温性.
解答:解:ABC、植物的根在土壤中总是朝着肥料较多的地方生长、当土壤水分分布不均匀时,根就朝较湿润的地方生长、牵牛花的卷须一旦接触到竿棍之类的物体就会缠绕在它们的上面都属于向性运动。ABC不符合题意;
D、酢浆草的叶片,因光照和温度的改变而引起白天叶片张开、夜晚或雨天闭合下垂,属于感性运动。D符合题意;
故选:D。
点评:掌握向性运动和感性运动的含义即可解答.
19.(3分)从显像管尾部的热灯丝发射出来的电子,高速撞击到电视机荧光屏上,使荧光屏发光,则在显像管内(  )
A.电流方向从灯丝到荧屏
B.显像管内是真空,无法通过电流
C.电流方向从荧屏到灯丝
D.无法判断电流方向
分析:我们规定电流方向与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相同,与负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相反。
解答:解:显像管内虽然是真空,但有电荷的定向移动,所以有电流形成,故B错误;
电流的方向与负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相反,且由题意可知电子的移动方向为从灯丝到荧光屏,所以电流方向为从荧光屏到灯丝,故AD错、C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与实际相结合,考查了电流方向的规定,一定要注意负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与电流方向是相反的。
20.(3分)如图所示电路,闭合开关后,发现小灯泡不亮,电流表示数为零,电压表示数接近电源电压。则发生的故障是(  )
A.小灯泡短路 B.滑动变阻器短路
C.小灯泡断路 D.滑动变阻器断路
分析:由图可知,灯泡与滑动变阻器串联,电流表测量电路电流,电压表测量灯泡两端电压;在串联电路中电流表示数为零,说明电路是开路;电压表示数等于电源电压,说明电压表与电源之间是接通的。
解答:解:由图可知,灯泡与滑动变阻器串联,电流表测量电路电流,电压表测量灯泡两端电压;
闭合开关后,发现小灯泡不亮,电流表示数为零,这说明电路出现了断路现象;
电压表示数等于电源电压,说明电压表与电源之间是接通的,所以故障是灯泡断路。
故选:C。
点评:判断电路故障问题,是中考题中常见的题型,难度不大。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36分)
21.(6分)开车不喝酒,喝酒不开车。但仍有少数人对此置若罔闻,因酒驾或醉驾造成很严重的人生悲剧。如图是人神经系统中脑的结构图,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1)酒后驾驶的司机看到有交警测酒驾时,会出现血压升高、心跳加快的情况,这是因为体内  肾上腺激素 分泌量明显增加。
(2)酒精对图中人脑中的  ② (填数字)有麻痹效果,从而使身体的平衡性、动作的协调性变差。
(3)科学研究表明,酒精不仅会损害人体的消化、神经等系统,还会损伤甲状腺、睾丸、垂体等内分泌腺的分泌功能,当成年人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分旺盛,会引起  甲亢 疾病。
分析:观图可知:①大脑,②小脑,③脑干。
解答:解:(1)肾上腺素有促进心跳加快的作用。喝酒的司机在开车时遇到警察时会出现心跳加快、血压升高,这是由于大脑促进了肾上腺素的分泌。
(2)小脑位于脑干背侧,大脑的后下方,小脑的主要功能是使运动协调、准确,维持身体的平衡;饮酒过量的人常常表现走路不稳,这是由于酒精麻痹了②小脑造成的。
(3)甲状腺激素的作用是调节人体的新陈代谢和生长发育,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分泌过多会得甲亢。
故答案为:(1)肾上腺。
(2)②。
(3)甲亢。
点评:解答的关键是熟练把握基础知识并且正确识图。
22.(4分)清汤老鸭煲,汤鲜肉香,是一道传统的菜肴。制作原料主要有老鸭、水、调料等。
(1)烹饪前,在高压锅内加入适量水,再加入生姜和食盐。生姜和食盐分别与水充分混合后,能形成溶液的是  食盐 。
(3)为了确定整锅鸭汤的咸淡情况,只要取锅中少量汤品尝。这体现了溶液具有  均一性 的特点。(填“稳定性”或“均一性”)
分析:本题考查溶液的概念,在一定条件下溶质分散到溶剂中形成的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解答:解:(1)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食盐易溶于水,能和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姜不溶于水,不能和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2)为了确定整锅鸭汤的咸淡情况,只要取锅中少量汤品尝。因为一勺汤与整锅汤的成淡情况是一致的,这体现了溶液均一性的特点。
故答案为:(1)食盐;
(2)均一性。
点评:应熟悉溶液是一种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在不改变条件时,溶液的组成和浓度都不会发生变化,要与悬浊液和乳浊液区分。
23.(6分)如图1是电解水的简易装置。
(1)事先向水中加入少量氢氧化钠的目的是  增强水的导电性 。
(2)b试管中收集到的气体检验的方法是  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中 。
(3)观察图2所示,在电解的过程中,不发生变化的微粒是  原子 。(选填“分子”或“原子”)
分析:根据电解水时“正氧负氢、氢二氧一”、生成气体的性质、注意事项、微粒的变化等分析回答有关的问题。
解答:解:(1)由于氢氧化钠在水中能解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事先向水中加入少量氢氧化钠的目的是增强水的导电性;
(2)由电解水时“正氧负氢、氢二氧一”可知,b试管中收集到的气体较少是氧气,具有助燃性,可以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中的方法检验;
(3)观察图2,在电解的过程中,由微粒的变化可知,不发生变化的微粒是氢原子和氧原子。
故答案为:(1)增强水的导电性;
(2)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中;
(3)原子。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电解水的实验,了解实验的现象、结论、生成气体的性质等知识即可分析解答。
24.(6分)每年4月11日是“世界帕金森日”。帕金森患者的大脑中生产多巴胺的神经细胞衰退,而多巴胺是一种神经递质,扮演着脑内信息传递者的角色,分泌不足会有情感和行为上双重的障碍性变化。
(1)帕金森患者由于缺乏多巴胺这样的神经递质,导致信息传递有障碍。部分反射活动由于没有结构和功能完整的  反射弧 而无法进行。
(2)请用图中的数字和箭头表示某人手指被针刺后迅速缩回的神经传导途径: ①→③→④→⑤→② 。
(3)若图中只是⑤处受损,用针刺①处,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D 。
A.手会收缩,会感觉到疼痛
B.手不会收缩,不会感觉到疼痛
C.手会收缩,不会感觉到疼痛
D.手不会收缩,会感觉到疼痛
分析:反射弧是指完成反射的神经结构,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
反射弧的组成:反射弧包括①感受器、③传入神经、④神经中枢、⑤传出神经、效②应器五部分。如图:
解答:(1)帕金森患者由于缺乏多巴胺这样的神经递质,导致信息传递有障碍。部分反射活动由于没有结构和功能完整的反射弧而无法进行。
(2)请用图中的数字和箭头表示某人手指被针刺后迅速缩回的神经传导途径:①→③→④→⑤→②。
(3)⑤是传出神经,如果此处受损,神经中枢产生的神经冲动就不会沿着传出神经传到②效应器,但神经冲动会沿上行的神经纤维传达到脑,脑中有躯体感觉中枢,能够感觉到疼痛,但不会出现缩手这种现象。
故答案为:(1)反射弧。
(2)①→③→④→⑤→②。
(3)D。
点评:掌握反射弧的组成和作用是解题的关键。
25.(4分)如图甲所示,闭合开关S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应滑到 b 端(选填“a”或“b”);闭合开关S,调节滑动变阻器,电流表的示数如乙图所示,通过灯L的电流为 0.3 A。
分析:(1)滑动变阻器在使用时,闭合开关前,滑片P要位于最大阻值处,使接入电路中的阻值最大;
(2)首先确定电流表的量程和分度值,读出电流表的示数,即通过灯L的电流大小。
解答:解:闭合开关S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应滑到b端,使接入电路中的电阻最大;
电流表选择0~0.6A量程,分度值为0.02A,读数为0.3A,故通过灯L的电流为0.3A。
故答案为:b;0.3。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滑动变阻器的使用方法和电流表的使用规则,理解相关的知识点,比较容易解答。
26.(4分)如图为某地区等压线分布图,由图可知乙地受  高气压 (填“高气压”或“低气压”)控制,乙地的天气状况为可能为  晴朗 (填“晴朗”或“阴雨”)。
分析:等压线数值内大外小为高压,从气流来说是反气旋;反气旋的气流为北顺南逆辐散,气流下沉,气温升高,天气晴朗。等压线数值内小外大为低压,从气流来说是气旋;气旋的气流为北逆南顺辐合,气流上升,容易成云致雨。
解答:解:读某地区等压线分布图,乙地等压线数值内大外小是高压;由图可知,乙地位于高气压中心,气流下沉,水汽难以凝结,多晴朗天气。
故答案为:
高气压;晴朗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读图析图能力,属于最基础的题,读图解答问题。
27.(6分)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当开关S1闭合、S2断开时,电压表的示数是3V;当开关S1断开、S2闭合时,电压表的示数是5V,电源电压为  5 V,灯L1两端的电压为  2 V,灯L2两端的电压为  3 V。
分析:当开关S1断开、S2闭合时,两灯串联,电压表测灯L1和L2两端的电压,也就是电源电压;当开关 S1闭合,S2断开时,两灯串联,电压表测L2的电压,根据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电压之和来计算。
解答:解:
开关S1断开、S2闭合时,两灯串联,电压表测灯L1和L2两端的电压,也就是电源电压,即电源电压是5V;
由图知,当开关S1闭合,S2断开时,两灯串联,电压表测L2的电压,即L2的电压为3V;
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部分两端电压之和,
所以L1两端的电压:U1=U﹣U2=5V﹣3V=2V。
故答案为:5;2;3。
点评:本题考查了电压表的使用和串联电路的电压的特点,分清各种情况下电路的连接方式和电压表所测的电路元件是关键。
三、实验题(每空2分,共30分)
28.(6分)下表是某生物小组同学探究“菜青虫总是取食十字花科植物。这一行为是先天性行为吗?”设计了3组实验,请根据实验回答下列问题(说明:菠菜属于藜科,白菜和卷心菜属于十字花科):
A组 B组 C组
第一步
第二步 放涂白菜汁的滤纸 放涂菠菜汁的滤纸 放涂卷心菜汁的滤纸
第三步 放菜青虫 放菜青虫 放菜青虫
第四步 观察记录结果 观察记录结果 观察记录结果
(1)该小组同学第一步是采取  取菜青虫卵隔离培养 (选填“使用菜青虫幼虫”或“取菜青虫卵隔离培养”)。
(2)每一组应该选择菜青虫的数量是1条、2条还是10条?并说出理由  选择菜青虫的数量是10条,这样可以减少其他因素的影响,减小误差,提高实验结果的可信度 。
(3)若菜青虫只取食白菜汁和卷心菜汁,则实验结论为是  菜青虫取食十字花科植物的行为是先天性行为 。
分析:1、对照实验就是为了防止其他因素的影响,再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它除了原实验本身改变的条件外,其他条件保持相同,最后与原实验所得结果进行对照,观察异同,对照实验用来证明某种因素对实验结果的确切影响。
2、先天性行为是由动物体内遗传物质所决定的,是本物种的一种遗传特性,不需要后天学习,生来就有的一种行为能力。
解答:解:(1)取菜青虫卵隔离培养,而不是使用菜青虫幼虫进行实验,其原因是:从卵开始进行隔离饲养,才可能说明观察或检验菜青虫的某些行为究竟是本能的先天性行为,还是后天的学习行为,使探究结果具有可信度,排除其他干扰。
(2)每一组应该选择菜青虫的数量1条、2条,很难避免偶然因素的影响,实验误差较大,不能提高可信度。每一组应该选择菜青虫的数量是10条,还必须经过多次实验,因为这样可以减少其他因素的影响,减小误差,提高实验结果的可信度。
(3)食白菜和卷心菜属于十字花科植物,这种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那么实验的结论是:菜青虫取食十字花科植物的行为是先天性行为。
故答案为:
(1)取菜青虫卵隔离培养;
(2)选择菜青虫的数量是10条,这样可以减少其他因素的影响,减小误差,提高实验结果的可信度;
(3)菜青虫取食十字花科植物的行为是先天性行为。
点评:解答此题要掌握对照实验的原则、先天性行为的特点等知识。
29.(10分)在“探究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的实验中,某实验小组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电路分别对“导体电阻跟它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有关”的猜想进行实验验证。实验中使用4根电阻丝,其规格、材料如表所示。
编号 材料 长度/m 横截面积/mm2 电流的大小/A
A 锰铜合金 0.5 0.8 0.40
B 镍铬合金 0.5 0.8 0.32
C 镍铬合金 0.5 0.4 0.16
D 镍铬合金 1.0 0.4 0.08
(1)小红和小亮对图中的电路设计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小红认为电流表是多余的,根据灯泡的亮度的变化可以准确判断导体电阻的大小,小亮认为灯泡和电流表同时使用更好,因为灯泡可以保护电路从而防止损坏电流表。你赞同  小亮 (选填“小红”或者“小亮”)的观点。
(2)实验中通过观察电流表的示数大小来比较电阻的大小,此过程用到的研究方法是  转换法 。
(3)分别将  B、C (填编号)两根合金丝接入电路,可初步探究出的结论是:导体的材料、长度相同时,横截面积越小,电阻越大。
(4)分别将C、D两根合金丝接入电路,可初步探究出的结论是  导体的材料、横截面积相同时,长度越长,电阻越大 。
(5)长度与粗细相同的锰铜和镍铬合金线,谁更适合做滑动变阻器的电阻?答: 镍铬合金线 线圈。
分析:(1)电流表串联在电路中,电源电压一定,导体电阻越大,电路电流越小,导体电阻越小,电路电流越大,可以通过电流表示数大小判断导体电阻大小,根据串联电路的特点分析小灯泡的作用;
(2)通过电流表示数的大小判断比较不同金属丝电阻的大小;
(3)(4)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和温度,在研究电阻与其中某个因素的关系时,要采用控制变量法的思想,要研究导体的电阻大小与一个量之间的关系,需要保持其它量不变;
(5)在长度和粗细都相同的情况下,镍铬合金丝的电阻大,这样在移动滑片改变相同的长度时,镍铬合金丝的阻值会有明显的变化,起到明显改变电阻的目的,而用其它材料制作,起不到明显改变电阻的目的。
解答:解:(1)接上不同的导体,则通过观察电流表示数来比较导体电阻的大小,同时灯泡可以保护电路,从而防止烧坏电流表,故小亮的观点正确;
(2)电阻丝与电流表串联,电阻越大,电路的电流越小,即电流表示数越小,故实验时甲电路是通过观察电流表的示数大小来比较不同电阻丝电阻的大小,采用的是转换法;
(3)探究导体的电阻可能与导体的横截面积是否有关,应控制导体的材料、长度均相同而横截面积不同,由表中数据可知,应选编号为B、C的两根电阻丝进行实验;
(4)C、D两根电阻丝材料相同、横截面积相同,长度不同,可以探究导体的电阻与导体的长度的关系;在导体的材料、横截面积相同的情况下,长度越长,电流表示数越小,电阻越大;
(5)在长度和横截面积都相同的情况下,镍铬合金丝的电阻大,这样在移动滑片改变相同的长度时,镍铬合金丝的阻值会有明显的变化,起到明显改变电阻的目的,而用铜丝制作,起不到明显改变电阻的目的。
故答案为:(1)小亮;(2)转换法;(3)B、C;(4)导体的材料、横截面积相同时,长度越长,电阻越大;(5)镍铬合金线。
点评:探究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采用了控制变量法的思想,电阻大小的变化是通过电流表的示数变化体现的,这里采用了转换法的思想。
30.(6分)小金游泳时发现,人在水中越往深处走就越觉得所受的浮力越大,由此他猜想:“浮力的大小可能与物体浸入水中的深度有关或者与物体排开水的体积有关”,于是他找来一个金属圆柱体、弹簧测力计、烧杯和水等器材进行了如图所示的探究,四幅图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分别为(F1、F2、F3、F4)。
(1)小金绘制了弹簧测力计对金属圆柱体的拉力和金属圆柱体所受浮力随浸入水中深度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分析可知:描述金属圆柱体所受浮力的变化情况的图象是  a (选填“a”或“b”);
(2)圆柱体在空气中所受的重力为  2.7 N,该金属的密度是  2.7×103kg/m3 。
分析:(1)根据阿基米德原理,金属块受到的浮力大小在浸没前随排开液体的体积增大而增大,浸没后浮力大小不变;据此分析;
(2)当物体浸在水中的深度为0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即为物体的重力;由图a可知物体浸没时受到的浮力大小;根据G=mg得出物体的质量,根据F浮=ρ水gV排求出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即物体的体积,再根据ρ=求出物体的密度。
解答:解:(1)比较乙、丙、丁中的实验可知,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增大,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知,在浸没前金属块受到的浮力大小随排开液体的体积增大而增大,浸没后排开液体的体积不变,浮力大小不变,据此判断出描述金属圆柱体所受浮力的变化情况的图象是a;
(2)当物体浸在水中的深度为0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即为物体的重力大小,由图b知,重力大小为2.7N;
图a中的水平线即为浸没后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为1.0N;
根据G=mg,物体的质量为:m===0.27kg;
根据阿基米德原理,物体的体积:V=V排===1×10﹣4m3;
物体的密度为:ρ===2.7×103kg/m3.
故答案为:(1)a;(2)2.7;2.7×103kg/m3。
点评:本题考查阿基米德原理、称重法测浮力、数据分析和密度公式的运用.
31.(8分)如图是配制50g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的操作过程示意图,试回答:
(1)此氯化钠溶液中,所需氯化钠的质量为  5g ;
(2)D操作应选用  50mL 的量筒(从10mL、50mL、100mL中选择),量水时,量筒必须平放;
(3)E操作玻璃棒的作用是  搅拌,加快溶解速率 ;
(4)小明发现配制好的溶液质量分数偏小,你觉得可能的原因是: AC ;
A.称量氯化钠质量时忘记在砝码处垫称量纸
B.量取水时俯视液面
C.所取药品中有杂质
D.配制好溶液后不慎洒出一些
分析:(1)根据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溶质的质量分数,进行分析解答。
(2)根据溶剂质量=溶液质量﹣溶质质量,进行分析解答。
(3)根据E操作是溶解操作,进行分析解答。
(4)根据溶质质量分数偏小,可能是溶质质量偏小或溶剂质量偏大,可以分析出可能造成这两个方面错误的原因,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1)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溶质的质量分数,配制50g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需氯化钠的质量=50g×10%=5g。
(2)溶剂质量=溶液质量﹣溶质质量,所需溶剂的质量为50g﹣5g=45g(合45mL),量筒量程的选择,应遵循“大而近”的原则,应用规格为50mL的量筒量取水的体积。
(3)E操作是溶解操作,玻璃棒的作用是搅拌,加快溶解速率。
(4)A.称量氯化钠质量时忘记在砝码处垫称量纸,会造成实际所取的溶质的质量偏小,则使溶质质量分数偏小。
B.量取水时俯视液面,读数比实际液体体积大,会造成实际量取的水的体积偏小,则使溶质质量分数偏大。
C.所取药品中有杂质,会造成实际所取用的溶质的质量偏小,则使溶质质量分数偏小。
D.配制好溶液后不慎洒出一些,溶液具有均一性,溶质质量分数不变。
故答案为:
(1)5g;
(2)50mL;
(3)搅拌,加快溶解速率;
(4)AC。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明确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主要实验步骤、注意事项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四.解答题(共4小题,共24分)
32.(4分)根据实物图并画出对应的电路图。
分析:根据实物图分析电路的连接情况,再画出对应的电路图。
解答:解:由实物图知,两灯并联,开关和电流表在干路上,电路图如图所示:

点评:本题考查根据实物图画电路图,正确分析电路的连接方式和电流表的位置是关键。
33.(4分)根据电路图画出对应的实物图。
分析:根据电路图连接实物图,可采用“电流流向法”,从电源的正极出发,按照电流的流向,先串电路元件最多的电路,再将相应并联的部分接入电路即可。
解答:解:由电路图可知,电流从电源正极出发开始分支,一支经灯泡L1、另一支经灯泡L2、电流表,然后共同汇合回负极,如图所示:
点评:本题考查了实物图的连接,关键是能根据电路图确定电路元件的连接方式,利用先串联最复杂的电路、再把并联的部分接到相应的位置。
34.(9分)氯化钠俗名食盐是工业生产和生活的一种重要原料,也是实验室里常见的一种药品。下表是20℃时,氯化钠溶解于水的实验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序号 水的质量(g) 加入氯化钠的质量(g) 溶液的质量(g)
① 10 2 12
② 10 3 13
③ 10 4 13.6
④ 10 5 m
(1)表中 m= 13.6 ;
(2)在这4次实验中,得到的是20℃氯化钠溶液属于饱和溶液的是 ③④ (填实验序号)。
(3)计算第3次实验得到的氯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写出过程)
(4)20℃时,实验室把100克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氯化钠溶液释成5%的氯化钠溶液,需加水多少毫升?(写出过程)
分析:根据加入的氯化钠和水形成的溶液的质量与水和氯化钠的质量关系确定溶解情况,进而判断溶液的饱和状态以及质量分数计算。
解答:解:
从表中可以看出,向10g加入2g氯化钠溶解,加入3g溶解,而加入4g,只溶解了3.6g,说明加入3.6g时已经饱和,所以加入5g氯化钠是溶液质量依然为13.6g,溶液③④都是饱和溶液。
第三次是13.6g溶液中溶质为3.6g,所以对应的氯化钠的质量分数为×100%≈26.5%
设把100克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氯化钠溶液释成5%的氯化钠溶液,需加水的质量为x
由于稀释过程中溶质的质量不变
100g×20%=(100g+x)×5%
x=300g折合体积为300mL。
故答案为:
(1)13.6;
(2)③④;
(3)26.5%;
(4)300毫升。
点评:溶液稀释过程溶质的质量保持不变,这是溶液稀释计算的依据。
35.(7分)如图所示是一种自动测定油箱内油面高度的装置,R是滑动变阻器,它的金属滑片是杠杆的一端,且受定位挡板限制只能在电阻上滑动,当油面在A处时,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恰好在最下端;当油面在B处时,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在最上端。从油量表(由电流表改装而成)指针所指的刻度可以知道油箱内油面的高度。现已知油的密度ρ=0.8×103kg/m3。
(1)若浮标有2×10﹣4m3的体积浸入油中,则油对它的浮力是多大?(g取10N/kg)
(2)已知电流增大时电流表指针向右偏转,则  AC 。
A.油面下降时,电流表指针向左偏转
B.油量表零刻度线一定与电流表原零刻度线相重合
C.油量表的刻度值从左往右是增大的
D.油箱内的油越少,流过电流表的电流越大。
(3)已知金属的电阻随着温度升高而增大,则该油量表(金属制)在长时间使用过程中测的数值会  偏小 。(选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分析:(1)知道油的密度和浮标浸入油中的体积,利用阿基米德原理计算此时浮标所受的浮力;
(2)A、油面下降时,滑动变阻器连入的电阻变大,总电阻变大,在电压不变时,总电流变小,故电流表指针向左偏转;
B、由于油箱中没有油时,此时电阻最大,电流最小,但不是零,所以油量表零刻度线不能与电流表原零刻度线相重合;
C、电流表的示数是越往右越大,故油量表的刻度值从左往右是逐渐增大的;
D、油箱内的油越少,滑动变阻器连入的电阻越大,电流越小;
(3)由图可知变阻器和定值电阻串联,已知金属的电阻随着温度升高而增大,根据串联电路电阻规律可知在长时间使用过程中电路总电阻变大,油量一定时,根据欧姆定律可知通过电路的电流变小,据此判断测的数值会如何变化。
解答:解:(1)由题意可知,浮标有2×10﹣4m3的体积浸入油中,
此时浮标所受的浮力:F浮=ρV排g=0.8×103kg/m3×2×10﹣4m3×10N/kg=1.6N;
(2)A、由图可知变阻器和定值电阻串联,油面下降时,滑动变阻器连入的电阻变大,总电阻变大,根据欧姆定律可知在电压不变时,总电流变小,故电流表指针向左偏转,故A正确;
B、由于油箱中没有油时,此时电阻最大,电流最小,但不是零,所以油量表零刻度线不能与电流表原零刻度线相重合,故B错误;
C、当油箱满了,此时变阻器的电阻最小,即接入电路的电阻为0,相当于电路中只有定值电阻,根据欧姆定律可知此时通过电路的的离职的,电流表的示数是越往右越大,故油量表的刻度值从左往右是逐渐增大的,故C正确;
D、油箱内的油越少,滑动变阻器连入的电阻越大,电流越小,故D错误;
故选:AC;
(3)由图可知变阻器和定值电阻串联,已知金属的电阻随着温度升高而增大,根据串联电路电阻规律可知在长时间使用过程中电路总电阻变大,油量一定时,根据欧姆定律可知通过电路的电流变小,据此判断测的数值会偏小。
答:(1)若浮标有2×10﹣4m3的体积浸入油中,则油对它的浮力是1.6N;
(2)AC;(3)偏小。
点评:本题既考查了阿基米德原理的应用,又考查了欧姆定律的计算及动态电路的分析,是一道不错的综合题。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