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师大版八年级科学下册浙江各地期中真题汇编4.1 自然界中的电现象(含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华师大版八年级科学下册浙江各地期中真题汇编4.1 自然界中的电现象(含解析)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八下科学 4.1 自然界中的电现象
考点梳理
1.摩擦起电
【知识点的认识】
摩擦起电(electrificationbyfriction)是电子由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的结果.得到电子的物体带负电,失去电子的物体带正电.因此原来不带电的两个物体摩擦起电时,它们所带的电量在数值上必然相等.摩擦过的物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现象.两种电荷:自然界中只存在两种电荷.规定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的电荷叫正电荷,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的电荷叫负电荷.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任何两个物体摩擦,都可以起电.18世纪中期,美国科学家本杰明〃富兰克林经过分析和研究,认为有两种性质不同的电,叫做正电和负电.物体因摩擦而带的电,不是正电就是负电.
【命题方向】
生活中摩擦起电现象的判断,已经摩擦起电在生活中的应用都是中考的命题方式,主要以选择题为主.
例1:下列现象中,由于摩擦起电造成的是(  )
A.演奏二胡时,琴弓的弓毛与琴弦摩擦产生声音 B.冬天感到手冷时,双手摩擦会使手变暖和
C.在干燥的天气里脱毛衣,会听到轻微的噼啪声 D.把钢针沿磁体摩擦几下,钢针就能吸引铁屑
分析:两种不同物质组成的物体相互摩擦后,物体能吸引轻小物体的现象是摩擦起电.
解:A、演奏二胡时,琴弓的弓毛与琴弦摩擦产生声音,属于振动产生声音,不属于摩擦起电;
B、冬天感到手冷时,双手摩擦会使手变暖和,是摩擦生热,机械能转化成内能,不属于摩擦起电;
C、在干燥的天气里脱毛衣,会听到轻微的噼啪声,是因为毛衣和衬衣摩擦带电,放电产生的噼啪声,符合题意;
D、把钢针沿磁体摩擦几下,钢针就能吸引铁屑,是磁化现象,不是摩擦起电.
故选C.
点评:摩擦现象生活中很常见,晚上衣服上有闪电,衣服上易沾有灰尘,梳子梳头发,头发随梳子飘起来等.
例2:在晴朗的冬日,用塑料梳子梳干燥的头发,头发会越梳越蓬松,主要原因是(  )
A.梳头时,空气进入头发
B.头发和梳子摩擦后,头发因带同种电荷而相互排斥
C.梳子对头发有吸引作用
D.头发和梳子摩擦后,头发因带异种电荷而相互吸引
分析:根据题中的现象结合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即可作出选择.
解:梳子梳头发,属于摩擦起电现象.被梳子摩擦过的头发会带上同种电荷,同种电荷互相排斥,所以头发越梳越蓬松.
故选 B.
点评:本题是基础题,考查了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解题方法点拨】
(1)摩擦起电并不是创造了电,而是两个物体在摩擦过程中,电子发生了转移,它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上,使失去电子的物体带正电,得到电子的物体带负电.
(2)不同物质组成的物体相互摩擦时,原子核束缚核外电子本领强的夺得电子,原子核束缚核外电子本领弱的失去电子.
2.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知识点的认识】
(1)电荷间相互作用:
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
(2)两个物体(不涉及磁体)相互排斥,有两种可能:
a.都带正电;b.都带负电.
(3)两个物体相互吸引,有三种可能:
a.一物体带正电,另一物体带负电;
b.一物体带正电,另一物体不带电;
c.一物体带负电,另一物体不带电.
【命题方向】
判断物体带电情况是主要的命题方式,主要以选择填空为主
例1:现有A、B、C三个轻质小球,已知A带负电,A和B互相吸引,C和A互相排斥,则(  )
A.B一定不带电,C带正电 B.B可能带正电,C带正电
C.B一定带正电,C带负电 D.B可能不带电,C带负电
分析:①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②带电体可以吸引轻小物体;
③解题时,根据小球间的作用关系并结合A球带负电这个已知条件判断.
解:已知A带负电,C和A互相排斥,根据同种电荷互相排斥,所以C带负电;
又因为A和B互相吸引,根据异种电荷互相吸引,所以B可能带正电,根据带电体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B也可能不带电.所以B可能不带电,C带负电.
故选:D.
点评:异种电荷相吸引和带电体吸引轻小的物体这两个知识点要考虑周全,考虑不全是此题选错答案的原因.
例2:如图所示,把一根塑料绳一端扎紧,从另一端撕开许多细丝,用干燥的手向下捋几下,发现细丝张开了,细丝张开的原因是(  )
A.大气压的作用 B.静摩擦的作用 C.分子间有斥力 D.同种电荷互相排斥
分析:用手摩擦塑料绳时,由于摩擦生电而使塑料绳带上同种电荷,电荷间的作用规律是: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解:用干燥的手从上向下在塑料绳上捋几下,手与塑料绳反复摩擦,使塑料绳带上了同种电荷,因为同种电荷相互排斥,故细丝会张开;
故选D.
点评:本题是一道基础题,考查了摩擦起电、电荷间的相互作用等问题,熟练掌握基础知识即可正确答题.
【解题方法点拨】
在根据物体间的作用规律判定物体带电情况时,要注意两者相互吸引有两种可能:异种电荷相互吸引;带电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因此考虑问题要全面.
3.判断物体是否带电及带电体性质的方法
【知识点的认识】
判断物体是否带电的方法:
(1)看物体能否吸引轻小物体.因为任何带电体都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
(2)看物体是否会跟其他带电体相互排斥.因为只有该物体带了电,它才有可能跟其他带电体相互排斥.若相互排斥,这时可以肯定该物体带有与其他带电体相同性质的电荷.
(3)利用验电器.只要物体带电,则当它接触(或靠近)验电器的金属球时,验电器的金属箔都会张开一定的角度.同时,验电器还能大致判别带电的多少(即通过观察验电器金属箔的张角大小来比较)和检验带电体所带电荷的种类(即将待检验的带电体与带有已知电性的电荷的验电器的金属球接触,观察验电器的金属箔的张角有无减小的过程,若有,则带电体上就带有跟验电器上电荷电性相异的电荷.反之,亦然).
【命题方向】
利用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判断物体带电情况是命题的方式,主要以选择填空为主.
例1:如图所示,通草球甲、乙相互排斥,甲、丙相互吸引,如果已知甲带正电,那么乙、丙的带电情况是(  )
A.乙带负电、丙带正电 B.乙带正电、丙带正电
C.乙带负电、丙带负电或不带电 D.乙带正电、丙带负电或不带电
分析:排斥的一定带同种电荷,
吸引的可能带异种电荷,可能一个带电,一个不带电.
根据上面的两个规律进行判断.
解:∵甲带正电,甲、乙相互排斥,
∴甲、乙一定带同种电荷,即乙一定带正电.
∵甲与丙相互吸引,而吸引的现象:一是带异种电荷的带电体之间;二是一个带电,一个不带电.
由于已知甲一定带正电.
∴一是丙可能和甲带异种电荷,即带负电;二是丙可能不带电.
故选D.
例2:将带正电的玻璃棒靠近泡沫球,出现如图所示情形.若改用带负电的橡胶棒靠近这个泡沫球,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若相互吸引,则泡沫球带正电 B.若相互吸引,则泡沫球不带电
C.若相互排斥,则泡沫球带正电 D.若相互排斥,则泡沫球不带电
分析:带电体能够吸引轻小物体;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解:带电体能够吸引轻小物体,异种电荷相互吸引,带正电的玻璃棒靠近泡沫球相互吸引,小球有可能不带电或带负电;
改用带负电的橡胶棒靠近这个泡沫球,若相互吸引,则小球不带电,选项B正确,选项A错误;
若相互排斥,则小球带负电,选项C、D错误.
故选B.
点评:此题考查带电体的性质和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要综合分析解答.
【解题方法点拨】
(1)利用作用规律判断物体带电性质或电荷种类
利用作用规律判断的前提是物体一定带电,根据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作出带电异同的判断.
(2)利用带电体的性质判断
利用带电体的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判断.
【知识点的认识】
用已知电荷:取两个已知带电物体,一个带正电,一个带负电.用它们分别靠近该物体,若一个被吸引,一个被排斥,则该物体带电,而且该物体所带的电荷与之相互排斥的那个物体所带电荷相同;若两个都被吸引,则该物体不带电.该方法适用于检验物体所带电荷是正电荷还是负电荷,原理: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
【命题方向】
利用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判断物体带电情况是命题的方式,主要以选择填空为主.
例1:三只轻纸球分别用丝线悬挂着,其中任意两只球靠近时都互相吸引,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三球都带电
B.有两个球带同种电荷,第三个球不带电
C.只有一个球带电
D.有两个球带异种电荷,第三个球不带电
分析:解答此题用到以下知识:
(1)带电体可以吸引不带电的轻小物体;
(2)异种电荷互相吸引.
解:A、如果三个小球都带电,至少有两个是带同种电荷,当它们两个靠近,会互相排斥,与题意不符;
B、当两个带同种电荷的小球靠近时会互相排斥,与题意不符;
C、如果只有一个小球带电,那么其他两个不带电的小球靠近时,它们不会吸引,与题意不符;
D、如果两个小球带异种电荷,第三不带电,当带异种电荷的两个小球靠近时,互相吸引;而带电小球分别与不带电小球靠近时,也能吸引不带电的小球,D符合题意.
故选D.
点评:该题考查了电荷间的相互作用,以及带电体可以吸引不带电的轻小物体.属于基础题.
例2:把一个轻质的小球靠近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时,它们相互排斥,则这个小球(  )
A.一定不带电 B.一定带负电 C.一定带正电 D.可能不带电
分析:(1)自然界存在两种电荷,正电荷和负电荷.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负电.
(2)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排斥的物体一定是带有同种电荷,吸引的物体可能带有异种电荷,也可能是带电体吸引不带电体.
解: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负电,把一个轻质的小球靠近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时,它们相互排斥,则这个小球一定带负电.
故选B.
点评:掌握正电荷和负电荷的规定,掌握电荷间的作用.
【解题方法点拨】
两个物体互相吸引可能是带有异种电荷,也可能是一个带电体吸引轻小物体;如果两个物体互相排斥,则一定是带同种电荷.
八下科学 4.1 自然界中的电现象
一.摩擦起电(共4小题)
1.(2023秋 临海市校级期中)摩擦起电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现象,这种现象在某些场所出现可能会引发安全事故。下图是张贴在加油站中的安全标识,其中与摩擦起电有关的是(  )
A.禁止穿脱拍打化纤服装 B.禁止烟火
C.禁止使用移动通讯设备 D.禁止敲打铁石器
【答案】A
【解答】解:A、“禁止穿脱拍打化纤服装”是因为在穿脱拍打化纤服装时,服装之间摩擦,会产生静电,而放电时会产生电火花,可能引发加油站火灾或爆炸,故A符合题意;
B、烟火会把油气点燃,发生爆炸事故,与摩擦起电无关,故B不符合题意;
C、禁止使用移动通讯设备,打电话有可能会产生电火花情况,引发事故,但与摩擦起电无关,故C不符合题意;
D、禁止敲打铁石器,是因为铁质工具易产生火花,引发事故,但与摩擦起电无关,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2.(2023春 鄞州区期中)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会带上正电荷,这是因为(  )
A.正电荷发生了转移 B.电子发生了转移
C.摩擦创造了正电荷 D.摩擦创造了负电荷
【答案】B
【解答】解: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会带上正电荷,这是因为玻璃棒上的电子转移到丝绸上。
故ACD错误,B正确。
故选:B。
3.(2023春 北仑区校级期中)四个悬挂着的轻质小球,静止时的位置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球与C球一定带有异种电荷 B.B球可能带电,也可能不带电
C.B球与D球一定带有同种电荷 D.D球可能带电,也可能不带电
【答案】D
【解答】解:AB相互排斥,因此它们一定带同种电荷。可能是正电,也可能是负电。BC相互吸引,则C可能带异种电荷,也可能为不带电的轻小物体。CD相互吸引,则D可能带电,也可能为不带电的轻小物体。
故选:D。
4.(2023春 慈溪市期中)如图所示,是装有静电除尘纸的拖把,扫地时除尘纸与地板摩擦就可以轻松的将灰尘和头发清扫干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静电除尘纸和地面摩擦创造了电荷
B.静电除尘纸和地面摩擦后带有同种电荷
C.静电除尘纸吸附灰尘是利用同种电荷相互吸引
D.静电除尘纸和地面摩擦后带电能吸引轻小物体
【答案】D
【解答】解:A、静电的实质是电子在物体间发生了转移,并没有创造电荷,故A错误;
B、静电除尘纸和地面摩擦时,一个物体失去电子,另一个物体得到电子,所以它们带有异种电荷,故B错误;
C、静电除尘纸吸附灰尘,利用了带电体可以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故C 错误;
D、静电除尘纸和地面摩擦后,静电除尘纸吸附灰尘利用了带电体可以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故D正确。
故选:D。
二.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共10小题)
5.(2023秋 临海市校级期中)如图所示,科技馆内的静电金属球使女孩的头发竖起,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女孩的头发带有同种电荷
B.静电金属球与女孩之间存在电子转移
C.女孩的头发竖起来是因为头发间相互吸引
D.女孩身体与大地之间必须用绝缘材料隔离
【答案】C
【解答】解:
科技馆内的静电金属球使女孩的头发竖起,说明女孩的头发带同种电荷相互排斥,故A正确,C错误;
静电金属球使女孩的头发竖起,说明球和人之间存在电子转移,故B正确;
因为人体是导体,所以女孩必须站在绝缘板上才能完成实验,否则电荷会通过人体导入地下,故D正确;
故选C。
6.(2023春 北仑区期中)将塑料包装袋撕成细丝后,上端打结,然后用干燥的丝绸或毛皮等顺着细丝向下捋几下,希望做成如图的各种情形,其中无法完成的是(  )
A.B.C.D.
【答案】B
【解答】解:
分别用干燥的丝绸或毛皮等顺着细丝向下捋几下会使塑料包装袋撕成细丝带上不同的电荷;
A.用干燥的丝绸或毛皮的其中一种与细丝带摩擦,使整个塑料细丝带上同一种电荷,而出现相互排斥的现象,故A能完成;
B.摩擦起电后,若两束塑料细丝带异种电荷,它们应相互吸引,图B并没有表现出相互吸引的现象;若两束塑料细丝带同种电荷,它们应相互排斥,图B也没有表现出相互排斥的现象。故B不能完成,符合题意;
C.用干燥的丝绸或毛皮的其中一种来摩擦两束塑料细丝,使它们带上同一种电荷,而出现相互排斥的现象,故C能完成;
D.用干燥的丝绸和毛皮分别摩擦两束塑料细丝,使它们带上异种电荷,而出现相互吸引的现象,故D能完成;
故选:B。
7.(2023春 江北区校级期中)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A带负电。如图甲,用橡胶棒A接触不带电的验电器的金属球B时,验电器的金属箔张开;如图乙,让橡胶棒A靠近(不接触)不带电的验电器的金属球B,验电器的金属箔也会张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毛皮与橡胶棒相比,毛皮的原子核对电子的束缚能力强
B.图甲中,金属箔张开是因为异种电荷相互排斥
C.图乙中,橡胶棒靠近金属球B时,橡胶棒A所带电荷量减小
D.图乙中,金属球B上的一部分电子转移到金属箔上
【答案】D
【解答】解:A、摩擦起电的实质是电子的转移,原子核对电子的束缚能力强,物体得到电子带负电;橡胶棒A带负电,说明橡胶棒的到电子,即橡胶棒的原子核对电子的束缚能力强,则毛皮的原子核对电子的束缚能力弱,故A错误;
B、验电器的工作原理是同种电荷相互排斥,故B错误;
C、橡胶棒A没有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B,所以橡胶棒A所带电荷量不变,故C错误;
D、橡胶棒A带负电,接近金属球B上,B上的自由电子被排斥而远离,转移到金属箔上,故D正确。
故选:D。
8.(2023春 余姚市校级期中)甲和乙是两个轻质泡沫小球,丙是带负电的橡胶棒,甲、乙、丙三者之间相互作用时的场景如图所示,由此判断(  )
A.小球甲可能带正电 B.小球乙一定带正电
C.小球乙可能带负电 D.小球甲和乙一定带异种电荷
【答案】A
【解答】解:丙是带负电的橡胶棒;由图知,当丙靠近甲小球时,相互吸引,说明甲可能带正电,也可能不带电;
丙靠近乙时,发现排斥,说明乙一定带负电;
将甲、乙靠近时,甲、乙吸引,因乙一定是带负电的,故甲可能带正电,也可能不带电;故A正确。
故选:A。
9.(2023春 海曙区期中)有甲、乙、丙三个带电的泡沫塑料小球,甲带正电。先用甲靠近乙,发现乙被排斥;再用乙靠近丙,丙被吸引(如图)。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乙带正电,丙带正电 B.乙带负电,丙带负电
C.乙带负电,丙带正电 D.乙带正电,丙带负电
【答案】D
【解答】解:
甲、乙、丙三个带电的泡沫塑料小球,甲带正电。由图知甲乙相互排斥,说明甲乙是同种电荷,所以乙带正电;
由图知乙丙相互吸引,说明乙丙带异种电荷,所以丙带负电,故D正确。
故选:D。
10.(2023春 上城区校级期中)甲铁棒能吸引小磁针,乙铁棒能排斥小磁针,若甲、乙铁棒相互靠近,则两铁棒(  )
A.一定互相吸引 B.一定互相排斥
C.可能无磁力的作用 D.可能互相吸引,也可能排斥
【答案】D
【解答】解:
小磁针本身具有磁性,能够吸引没有磁性的铁棒,故铁棒甲可能有磁性,也可能没有磁性,只是在小磁针磁场作用下暂时被磁化。铁棒乙能排斥小磁针,说明乙一定有磁性。若甲无磁性,当甲靠近乙时,甲、乙互相吸引;若甲有磁性,则甲、乙两磁体都分别有北极和南极,当它们的同名磁极互相靠近时,互相排斥;当异名磁极互相靠近时,互相吸引,故D正确。
故选:D。
11.(2023春 余姚市校级期中)关于电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同种电荷互相吸引,异种电荷互相排斥
B.带电的物体能够吸引轻小物体
C.一个不带电的泡沫小球与带负电的物体接触后带正电
D.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是因为玻璃棒得到了正电荷
【答案】B
【解答】解:A、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故A错误;
B、带电的物体能够吸引轻小物体,故B正确;
C、一个不带电的泡沫小球与带负电的物体接触后,两者都带负电,故C错误;
D、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是因为玻璃棒失去了电子,故D错误。
故选:B。
12.(2023春 余姚市校级期中)某科研队伍研制出的PM2.5净化器,原理如图所示。闭合开关S1、S2后,风扇旋转吸入含有颗粒物空气,当颗粒物接近带有负电荷的光洁金属网C时会被快速吸引过来,当颗粒物快速通过光洁金属网C后,会带上负电荷,然后被棉芯D吸附住,这是因为它们带有  异种 电荷(选填“同种”或“异种”)。
【答案】异种。
【解答】解:当颗粒物快速通过光洁金属网C后,会带上负电荷,然后被棉芯D吸附住,这是因为它们带有异种电荷,相互吸引的结果。
故答案为:异种。
13.(2023春 慈溪市期中)如图是“静电章鱼”实验,用比塑料易失去电子的毛皮分别摩擦塑料丝和塑料管,然后把塑料丝往空中抛出后将塑料管放在下面,此时塑料丝向四周张开,静止在空中形状像“章鱼”。
(1)塑料管经毛皮摩擦后带  负 电。(选填“正”或“负”)
(2)塑料丝向四周张开,静止在空中形状像“章鱼”,其科学原理是  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
【答案】负;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解答】解:(1)由题可知,毛皮比塑料易失去电子,所以用毛皮分别摩擦塑料丝和塑料管,毛皮失去电子带正电,塑料丝和塑料管得到电子带负电;
(2)塑料丝向四周张开,静止在空中形状像“章鱼”,其科学原理是塑料丝因带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故答案为:负;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14.(2023春 诸暨市期中)卢瑟福的α粒子轰击金箔实验推翻了汤姆生在1903年提出的原子结构模型,为建立现代原子理论打下了基础。如图线条中,可能是α粒子(带正电)在该实验中的运动轨迹的是  d 。
【答案】d
【解答】解:原子核几乎集中了原子的所有质量,原子核带正电,可能是α粒子在该实验中的运动轨迹的d,因为原子核带正电,α粒子在原子核附近会发生大角度偏转。
故答案为:d。
三.判断物体是否带电及带电体性质的方法(共5小题)
15.(2023春 余姚市校级期中)三个轻质泡沫小球甲、乙、丙之间相互作用时的情景如图所示,已知甲球带正电荷,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乙、丙两球一定带同种电荷 B.乙、丙两球一定带异种电荷
C.丙球可能不带电 D.丙球可能带正电
【答案】C
【解答】解:由图知,甲球与乙球靠近时相互排斥,已知甲球带正电,根据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可知,乙球一定带正电;
甲球与丙球靠近时相互吸引,根据异种电荷相互吸引可知,丙球可能带负电;但带电体能够吸引不带电的轻小物体,所以丙球也可能不带电;
综合分析可知,乙球带正电,丙球可能带负电,也可能不带电,故ABD错误,C正确。
故选:C。
16.(2023春 慈溪市期中)有甲、乙、丙三个带电的泡沫塑料小球,甲带正电。先用甲靠近乙,发现乙被排斥:再用乙靠近丙,丙被吸引(如图)。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乙带正电,丙一定带负电 B.乙带负电,丙带负电
C.乙带负电,丙带正电 D.乙带正电,丙可能带负电
【答案】A
【解答】解:
甲、乙、丙三个带电的泡沫塑料小球,甲带正电。由图知甲乙相互排斥,说明甲乙是同种电荷,所以乙带正电;
由图知乙丙相互吸引,说明乙丙带异种电荷,所以丙带负电,故A正确。
故选:A。
17.(2023春 宁波期中)用一个带正电的轻质泡沫球靠近玻璃,小球偏至如图实线位置,据此推测这块玻璃(  )
A.带正电 B.带负电 C.不带电 D.可能带电
【答案】D
【解答】解:用一个带正电的轻质泡沫球靠近玻璃,发现小球被吸引了,根据带电体的性质可知,玻璃可能不带电;根据异种电荷相互吸引可知,玻璃可能带负电,故D正确。
故选:D。
18.(2023秋 杭州期中)关于静电学的研究,科学家们经历漫长的探究过程。
材料一:公元前585年,泰勒斯发现用毛皮摩擦过的琥珀,能吸引一些绒毛等轻小物体。
材料二:1746年﹣1752年,“电学之父”富兰克林在研究静电现象时,有如下发现:
①带有电荷的尖锐导体之间容易产生电火花。
②用风筝收集的雷电(天电),它可以产生一切摩擦电(地电)所能产生的现象。
③手摩擦玻璃瓶后,两者带不同电荷;当两者再次接触后,电荷抵消不再带电。
(1)小明将摩擦过的琥珀靠近带负电荷的小球,现象如图所示,请判断琥珀所带电荷种类是  负电 。
(2)某同学基于富兰克林发现进行了推测,其中合理的是  ABE (可多选)。
A.物体的尖端可能容易放电
B.地电和天电本质是一样的
C.摩擦会产生电荷
D.只有摩擦才能使物体带电
E.带不同电荷的物体接触后可能会发生电荷转移
【答案】(1)负电;(2)ABE。
【解答】解:(1)小明将摩擦过的琥珀靠近带负电荷的小球,现象如图所示,此时电荷间相互排斥,所以琥珀所带电荷种类是负电。
(2)A.物体的尖端可能容易放电,故A正确;
B.地电和天电本质是一样的,故B正确;
C.摩擦会使物体带电,不是产生电荷,故C错误;
D.除了摩擦使物体带电外,还有感应起电和接触带电,故D错误;
E.带不同电荷的物体接触后可能会发生电荷转移,故E正确。
故选:ABE。
故答案为:(1)负电;(2)ABE。
19.(2023秋 江北区校级期中)如图,将毛皮摩擦过的塑料管置于正在缓慢下落的肥皂泡上方,发现肥皂泡改变运动方向,向上靠近塑料管,这是因为带电体可以  吸引 轻小物体,摩擦起电的实质是  电子 的转移。
【答案】吸引;电子。
【解答】解:将毛皮摩擦过的塑料管置于正在缓慢下落的肥皂泡上方,发现肥皂泡改变运动方向,向上靠近塑料管,这是因为带电体可以吸引轻小物体;
摩擦起电的实质是电子的转移,得到电子的物体带负电,失去电子的物体带正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八下科学 4.1 自然界中的电现象
考点梳理
1.摩擦起电
【知识点的认识】
摩擦起电(electrificationbyfriction)是电子由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的结果.得到电子的物体带负电,失去电子的物体带正电.因此原来不带电的两个物体摩擦起电时,它们所带的电量在数值上必然相等.摩擦过的物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现象.两种电荷:自然界中只存在两种电荷.规定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的电荷叫正电荷,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的电荷叫负电荷.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任何两个物体摩擦,都可以起电.18世纪中期,美国科学家本杰明〃富兰克林经过分析和研究,认为有两种性质不同的电,叫做正电和负电.物体因摩擦而带的电,不是正电就是负电.
【命题方向】
生活中摩擦起电现象的判断,已经摩擦起电在生活中的应用都是中考的命题方式,主要以选择题为主.
例1:下列现象中,由于摩擦起电造成的是(  )
A.演奏二胡时,琴弓的弓毛与琴弦摩擦产生声音
B.冬天感到手冷时,双手摩擦会使手变暖和
C.在干燥的天气里脱毛衣,会听到轻微的噼啪声
D.把钢针沿磁体摩擦几下,钢针就能吸引铁屑
点评:摩擦现象生活中很常见,晚上衣服上有闪电,衣服上易沾有灰尘,梳子梳头发,头发随梳子飘起来等.
例2:在晴朗的冬日,用塑料梳子梳干燥的头发,头发会越梳越蓬松,主要原因是(  )
A.梳头时,空气进入头发
B.头发和梳子摩擦后,头发因带同种电荷而相互排斥
C.梳子对头发有吸引作用
D.头发和梳子摩擦后,头发因带异种电荷而相互吸引
【解题方法点拨】
(1)摩擦起电并不是创造了电,而是两个物体在摩擦过程中,电子发生了转移,它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上,使失去电子的物体带正电,得到电子的物体带负电.
(2)不同物质组成的物体相互摩擦时,原子核束缚核外电子本领强的夺得电子,原子核束缚核外电子本领弱的失去电子.
2.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知识点的认识】
(1)电荷间相互作用:
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
(2)两个物体(不涉及磁体)相互排斥,有两种可能:
a.都带正电;b.都带负电.
(3)两个物体相互吸引,有三种可能:
a.一物体带正电,另一物体带负电;
b.一物体带正电,另一物体不带电;
c.一物体带负电,另一物体不带电.
【命题方向】
判断物体带电情况是主要的命题方式,主要以选择填空为主
例1:现有A、B、C三个轻质小球,已知A带负电,A和B互相吸引,C和A互相排斥,则(  )
A.B一定不带电,C带正电 B.B可能带正电,C带正电
C.B一定带正电,C带负电 D.B可能不带电,C带负电
例2:如图所示,把一根塑料绳一端扎紧,从另一端撕开许多细丝,用干燥的手向下捋几下,发现细丝张开了,细丝张开的原因是(  )
A.大气压的作用 B.静摩擦的作用 C.分子间有斥力 D.同种电荷互相排斥
【解题方法点拨】
在根据物体间的作用规律判定物体带电情况时,要注意两者相互吸引有两种可能:异种电荷相互吸引;带电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因此考虑问题要全面.
3.判断物体是否带电及带电体性质的方法
【知识点的认识】
判断物体是否带电的方法:
(1)看物体能否吸引轻小物体.因为任何带电体都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
(2)看物体是否会跟其他带电体相互排斥.因为只有该物体带了电,它才有可能跟其他带电体相互排斥.若相互排斥,这时可以肯定该物体带有与其他带电体相同性质的电荷.
(3)利用验电器.只要物体带电,则当它接触(或靠近)验电器的金属球时,验电器的金属箔都会张开一定的角度.同时,验电器还能大致判别带电的多少(即通过观察验电器金属箔的张角大小来比较)和检验带电体所带电荷的种类(即将待检验的带电体与带有已知电性的电荷的验电器的金属球接触,观察验电器的金属箔的张角有无减小的过程,若有,则带电体上就带有跟验电器上电荷电性相异的电荷.反之,亦然).
【命题方向】
利用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判断物体带电情况是命题的方式,主要以选择填空为主.
例1:如图所示,通草球甲、乙相互排斥,甲、丙相互吸引,如果已知甲带正电,那么乙、丙的带电情况是(  )
A.乙带负电、丙带正电 B.乙带正电、丙带正电
C.乙带负电、丙带负电或不带电 D.乙带正电、丙带负电或不带电
例2:将带正电的玻璃棒靠近泡沫球,出现如图所示情形.若改用带负电的橡胶棒靠近这个泡沫球,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若相互吸引,则泡沫球带正电 B.若相互吸引,则泡沫球不带电
C.若相互排斥,则泡沫球带正电 D.若相互排斥,则泡沫球不带电
【解题方法点拨】
(1)利用作用规律判断物体带电性质或电荷种类
利用作用规律判断的前提是物体一定带电,根据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作出带电异同的判断.
(2)利用带电体的性质判断
利用带电体的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判断.
【知识点的认识】
用已知电荷:取两个已知带电物体,一个带正电,一个带负电.用它们分别靠近该物体,若一个被吸引,一个被排斥,则该物体带电,而且该物体所带的电荷与之相互排斥的那个物体所带电荷相同;若两个都被吸引,则该物体不带电.该方法适用于检验物体所带电荷是正电荷还是负电荷,原理: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
【命题方向】
利用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判断物体带电情况是命题的方式,主要以选择填空为主.
例1:三只轻纸球分别用丝线悬挂着,其中任意两只球靠近时都互相吸引,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三球都带电
B.有两个球带同种电荷,第三个球不带电
C.只有一个球带电
D.有两个球带异种电荷,第三个球不带电
例2:把一个轻质的小球靠近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时,它们相互排斥,则这个小球(  )
A.一定不带电 B.一定带负电 C.一定带正电 D.可能不带电
【解题方法点拨】
两个物体互相吸引可能是带有异种电荷,也可能是一个带电体吸引轻小物体;如果两个物体互相排斥,则一定是带同种电荷.
八下科学 4.1 自然界中的电现象
一.摩擦起电(共4小题)
1.(2023秋 临海市校级期中)摩擦起电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现象,这种现象在某些场所出现可能会引发安全事故。下图是张贴在加油站中的安全标识,其中与摩擦起电有关的是(  )
A.禁止穿脱拍打化纤服装 B.禁止烟火
C.禁止使用移动通讯设备 D.禁止敲打铁石器
2.(2023春 鄞州区期中)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会带上正电荷,这是因为(  )
A.正电荷发生了转移 B.电子发生了转移
C.摩擦创造了正电荷 D.摩擦创造了负电荷
3.(2023春 北仑区校级期中)四个悬挂着的轻质小球,静止时的位置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球与C球一定带有异种电荷 B.B球可能带电,也可能不带电
C.B球与D球一定带有同种电荷 D.D球可能带电,也可能不带电
4.(2023春 慈溪市期中)如图所示,是装有静电除尘纸的拖把,扫地时除尘纸与地板摩擦就可以轻松的将灰尘和头发清扫干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静电除尘纸和地面摩擦创造了电荷
B.静电除尘纸和地面摩擦后带有同种电荷
C.静电除尘纸吸附灰尘是利用同种电荷相互吸引
D.静电除尘纸和地面摩擦后带电能吸引轻小物体
二.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共10小题)
5.(2023秋 临海市校级期中)如图所示,科技馆内的静电金属球使女孩的头发竖起,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女孩的头发带有同种电荷 B.静电金属球与女孩之间存在电子转移
C.女孩的头发竖起来是因为头发间相互吸引 D.女孩身体与大地之间必须用绝缘材料隔离
6.(2023春 北仑区期中)将塑料包装袋撕成细丝后,上端打结,然后用干燥的丝绸或毛皮等顺着细丝向下捋几下,希望做成如图的各种情形,其中无法完成的是(  )
A. B.C.D.
7.(2023春 江北区校级期中)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A带负电。如图甲,用橡胶棒A接触不带电的验电器的金属球B时,验电器的金属箔张开;如图乙,让橡胶棒A靠近(不接触)不带电的验电器的金属球B,验电器的金属箔也会张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毛皮与橡胶棒相比,毛皮的原子核对电子的束缚能力强
B.图甲中,金属箔张开是因为异种电荷相互排斥
C.图乙中,橡胶棒靠近金属球B时,橡胶棒A所带电荷量减小
D.图乙中,金属球B上的一部分电子转移到金属箔上
8.(2023春 余姚市校级期中)甲和乙是两个轻质泡沫小球,丙是带负电的橡胶棒,甲、乙、丙三者之间相互作用时的场景如图所示,由此判断(  )
A.小球甲可能带正电 B.小球乙一定带正电
C.小球乙可能带负电 D.小球甲和乙一定带异种电荷
9.(2023春 海曙区期中)有甲、乙、丙三个带电的泡沫塑料小球,甲带正电。先用甲靠近乙,发现乙被排斥;再用乙靠近丙,丙被吸引(如图)。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乙带正电,丙带正电 B.乙带负电,丙带负电
C.乙带负电,丙带正电 D.乙带正电,丙带负电
10.(2023春 上城区校级期中)甲铁棒能吸引小磁针,乙铁棒能排斥小磁针,若甲、乙铁棒相互靠近,则两铁棒(  )
A.一定互相吸引 B.一定互相排斥
C.可能无磁力的作用 D.可能互相吸引,也可能排斥
11.(2023春 余姚市校级期中)关于电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同种电荷互相吸引,异种电荷互相排斥
B.带电的物体能够吸引轻小物体
C.一个不带电的泡沫小球与带负电的物体接触后带正电
D.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是因为玻璃棒得到了正电荷
12.(2023春 余姚市校级期中)某科研队伍研制出的PM2.5净化器,原理如图所示。闭合开关S1、S2后,风扇旋转吸入含有颗粒物空气,当颗粒物接近带有负电荷的光洁金属网C时会被快速吸引过来,当颗粒物快速通过光洁金属网C后,会带上负电荷,然后被棉芯D吸附住,这是因为它们带有    电荷(选填“同种”或“异种”)。
13.(2023春 慈溪市期中)如图是“静电章鱼”实验,用比塑料易失去电子的毛皮分别摩擦塑料丝和塑料管,然后把塑料丝往空中抛出后将塑料管放在下面,此时塑料丝向四周张开,静止在空中形状像“章鱼”。
(1)塑料管经毛皮摩擦后带    电。(选填“正”或“负”)
(2)塑料丝向四周张开,静止在空中形状像“章鱼”,其科学原理是    。
14.(2023春 诸暨市期中)卢瑟福的α粒子轰击金箔实验推翻了汤姆生在1903年提出的原子结构模型,为建立现代原子理论打下了基础。如图线条中,可能是α粒子(带正电)在该实验中的运动轨迹的是    。
三.判断物体是否带电及带电体性质的方法(共5小题)
15.(2023春 余姚市校级期中)三个轻质泡沫小球甲、乙、丙之间相互作用时的情景如图所示,已知甲球带正电荷,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乙、丙两球一定带同种电荷
B.乙、丙两球一定带异种电荷
C.丙球可能不带电
D.丙球可能带正电
16.(2023春 慈溪市期中)有甲、乙、丙三个带电的泡沫塑料小球,甲带正电。先用甲靠近乙,发现乙被排斥:再用乙靠近丙,丙被吸引(如图)。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乙带正电,丙一定带负电 B.乙带负电,丙带负电
C.乙带负电,丙带正电 D.乙带正电,丙可能带负电
17.(2023春 宁波期中)用一个带正电的轻质泡沫球靠近玻璃,小球偏至如图实线位置,据此推测这块玻璃(  )
A.带正电 B.带负电 C.不带电 D.可能带电
18.(2023秋 杭州期中)关于静电学的研究,科学家们经历漫长的探究过程。
材料一:公元前585年,泰勒斯发现用毛皮摩擦过的琥珀,能吸引一些绒毛等轻小物体。
材料二:1746年﹣1752年,“电学之父”富兰克林在研究静电现象时,有如下发现:
①带有电荷的尖锐导体之间容易产生电火花。
②用风筝收集的雷电(天电),它可以产生一切摩擦电(地电)所能产生的现象。
③手摩擦玻璃瓶后,两者带不同电荷;当两者再次接触后,电荷抵消不再带电。
(1)小明将摩擦过的琥珀靠近带负电荷的小球,现象如图所示,请判断琥珀所带电荷种类是    。
(2)某同学基于富兰克林发现进行了推测,其中合理的是    (可多选)。
A.物体的尖端可能容易放电
B.地电和天电本质是一样的
C.摩擦会产生电荷
D.只有摩擦才能使物体带电
E.带不同电荷的物体接触后可能会发生电荷转移
19.(2023秋 江北区校级期中)如图,将毛皮摩擦过的塑料管置于正在缓慢下落的肥皂泡上方,发现肥皂泡改变运动方向,向上靠近塑料管,这是因为带电体可以    轻小物体,摩擦起电的实质是    的转移。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