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高考模拟作文“文化自信:春节走向世界”导写+范文3篇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4届高考模拟作文“文化自信:春节走向世界”导写+范文3篇

资源简介

2024届高考模拟作文“文化自信:春节走向世界”导写+范文3篇
【原题呈现】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第78届联合国大会日前协商一致通过决议,将中国的春节(农历新年)确定为联合国假日。联合国也要过“年”,这是春节越来越有国际范儿的又一个例证,是中华文化影响力、感召力的又一次彰显。春节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
随着时代变迁,中国人过年有了更多方式,数字人民币红包成为春节喜庆新元素,不少家庭尝试“旅游过年”新体验……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 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 800 字。
【写作提示】
材料是关于春节的话题。第一段说的是春节走向世界,世界拥抱春节,中国节日受到世界人民认同,离不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春节走向世界,再次印证中华文明美美与共、和合共生的价值理念;春节被确定为联合国假日,也启示人们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以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以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第二段说的是春节习俗的变迁,数字人民币红包体现科技的力量,“旅游过年”表明了消费观念的更新,但不变的是刻进中国人骨子里的“年”文化。
【参考立意】
①文化是软实力,春节走向世界体现了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②传统习俗与现代生活方式的有机融合,更增强了节日的仪式感和时代感。
③文化创新,结合地域特色和生活习惯,创造新的过节方式和习俗。
【参考题目】
《世界中国年,全球共团圆》
《春节文化播寰宇,时代赋能新风尚》
《掬春节文化之灯,照中华文明万朵》
《欢天喜地“中国年”,文明互鉴展新篇》
【学情分析】
1.不能透过现象看本质,只讲春节习俗。
2.脱离材料,谈文化创新。
3.存在结构散乱,逻辑不清现象。
4.内容简单,缺乏文化素材的支撑。
【优秀范文】
1.掬春节文化之灯,
照中华文明万朵
一考生
联合国将中国的春节确定为联合国假日,这彰显了春节文化越来越有国际范儿,要保护优秀传统文化,让世界共享文化之美,感受中华文化魅力。数字人民币红包和“旅游过年”道出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要不断创新传统文化的传播方式和途径,为优秀传统文化注入新的活力。吾辈青年,应于时代洪流中,传承创新,掬春节文化之灯,照中华文明万朵。
秋风送流云,月落映舟窗。联合国把春节定为联合国假日,体现了中华文化的感召力,要继承中华文化,守护优秀文化传统。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历史的长河中,数不清的智慧之舟扬帆竞渡;古老的典籍里,一卷卷的先贤思想历久弥新。君可见:百家争鸣,思想之花在社会激荡中争相绽放;诗词流芳,李白绣口一吐便是半个盛唐;还有元杂剧、明清小说、京剧相声……中华上下五千年的文化流传至今,吾辈应倍加珍惜,用心守护,接好继承优秀传统文化的接力棒。
繁星灼其华,银月傍耀日。春节习俗变迁,显示中华文化的传承发展,要与时俱进,推陈出新,注入时代活力。
只有更好地借助现代方式加以呈现,才能激发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多的活力,进而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歌舞《云南映象》将现代的灯光技术与云南传统的民族歌舞相融合,展现了浓郁的民族风情;央视春晚传统纹样《年锦》,选用中国古代寓意吉祥祝福的代表纹样,上演了一场人从画中来的古代“时装大秀”;千人齐诵《将进酒》的场景震撼全网,大唐不夜城再现盛世长安的恢宏气象,将长安城中的浪漫具象化激发无数中华儿女的自豪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包罗万象,用舞蹈演绎会使其活灵活现,用设计包裹会使其重焕光彩,用技术加持则会使其熠熠生辉。因此,面对优秀传统文化,我们要创新文化传承方式,让优秀传统文化在现代舞台上复活,使优秀传统文化迸发出新的活力。
远方路灯明灭,银河倾泻,一斛星斗洒满天街。春节文化走向世界,警示我们,面向世界,博采众长,要创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新辉煌。
文化是民族的,更是世界的,在全球一体化的大背景下,在信息时代的浪潮中,对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不应有地域局限。“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在全球文化交流日益频繁,文化输出不断加速的今天,我们更应该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在全球的弘扬与传播,吸取其他文明的优秀成果,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世界文化大花园中一处亮丽的风景。
春节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春节是过去的,也是现在的。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吾辈青年更应坚定文化自信,担当起民族复兴大任,以实际行动继承、发展、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中国这艘巨轮行稳致远,走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2.春节文化播寰宇,
时代赋能新风尚
中国春节被定为联合国假日,让中国的年味飘向全世界,让中国传统文化之花开在世界的土壤,由此可见中国文化之国际影响。多种多样的过年方式,让文化传统增添多元活力,开出新的时代之花,由此可见中国文化之时代弘扬。这也启示当下的时代青年,也要牢牢扎根中国传统文化的土壤,坚定文化自信,助力文化焕发新光彩。
放眼世界,与世界共舞。春节文化走向世界,启示我们文化传承应放眼全球,立足文化高地开放共享,赓续中华文化美好篇章。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中国传统节日受到世界认同,离不开中国文化创造性转化,是世界文明交流、文化互鉴、文明共存的榜样典范,是中国文化和而不同、美美与共的最好解读。自古以来中国就有开放共享、互惠互利的优良传统。鉴真东渡、郑和下西洋、张骞出使西域,一带一路、人类命运共同体等的提倡与践行都是中国文化交流跨越隔膜的美好尝试与实践。而春节作为我国最重要的节日文化走向世界,也是中国文化魅力与中国国力强盛的彰显,也凸显了中国文化顺势而为、察时而变,开放包容,兼济大同的魅力与优点。
立足时代,与时代同频。过年形式多种多样,启示我们立足时代交流创新,让文化精彩与时俱进,创造多彩文化新风尚。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数字红包,旅游过年都是中国春节文化的新形式新面貌,这些新方式、新元素都是中国文化与时代接轨,与数字科技交融的成功模式。时代大潮滚滚向前,节日文化传承更不应循环往复、故步自封,遵循旧例,更应贴近人民群众,以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创造新花样,给出新体验。哈尔滨冻梨摆盘、火出圈的《唐宫夜宴》,2024央视春晚的《山河诗长安》,杭州亚运会用数字技术点燃烟花,《逃出大英博物馆》等都是借助互联网、短视频、大数据等新媒体,让中国文化这棵老树开出了新花,让中国文化随时代变迁展露出新颜。
续文脉征程,需你我助力。接续传承中华文化,更需你我以青春之姿,接文化传承之担,以创新助文化弘扬,赋能中国文化新辉煌。
屋因梁而固,山因脊而雄。中国文化跨越时间与空间、传统与现代、民族与世界,一脉相承,交汇融通,如星光璀璨闪耀在新时代的上空。我辈处于国力强盛、人民幸福的新时代,也应是“屋之梁”,“山之脊”,应立足中国文化与中国新时代的土壤,丰富自身文化底蕴,助力中国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为播撒中国文化献出自己的力量。唤醒沉睡历史文物的故宫博物馆馆长单霁翔、把新疆舞蹈跳向世界舞台的迪丽热巴、用短视频镜头记录中国传统文化的李子柒,正是他们以文化为舟,满载文化瑰宝,将之驶向世界的汪洋大海,才成功助力中国文化传播,让世界人民共享中华文化的清辉明月。
聚火愈亮,众行愈广。文明精华,大家共创,举世共享。中国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传播与交流,需要你我常怀文化自信,胸怀世界格局,接过时代接力棒,把握时代机遇,融入时代潮流,和衷共济、携手创新、开拓进取,点燃文化之灯踔厉前行,共谱中国文化新华章,共助中国文化播远方。
3.世界中国年,
全球共团圆
没有人是一座孤岛,温柔敦厚的中国人很早就用开放、包容的态度捧出“年文化”“春节文化”以期与世界分享,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国“年”文化已然融入世界大家庭,联合国大会将中国春节定为联合国假日再次印证“世界中国年,全球共团圆”已是世界人民共同的期许。
中国年文化被世界接纳本质上是因人类朴素的情感皈gui依,对团圆的渴望。
中国神话传说中有爆竹吓退“年兽”的典故,过年先是驱邪,后是庆祝新春,辞旧迎新,现在更多的是长假休息,是家人团聚灯火可亲。在外奔波事业或异地求学的子女和孙儿辈的孩子要穿越千里万里共赴故乡,一次回家,是一个个新家庭和老家庭的深度情感链接,是一个个游子和故土的血脉再度确认,过年了,回家了,推开老家的门,叫一声“爸!妈!”年味儿就足了,无论路上堵了多久,你都觉得值了……这何尝不是人类对团圆的朴素渴盼,一种美妙的精神皈依 也许,世界任何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都无法拒绝共同回家带来的诱惑吧!
中国年文化被世界推崇很是文明互鉴、深度交融的结果,是文明的愿景。
沉浸在节日氛围里的我们也要清醒的认识到,我们并非生活在一个和平的时代,我们只是生活在一个和平的国家。很难想象袭击贫民肆意屠杀的战争发生在文明高度发展的今天,俄乌战争、巴以冲突,世界战火不断。但和平与发展依旧是这个时代的主题。中国年文化所彰显的正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特质,世界人民推崇中国年,巴黎、纽约街头展现各种中国年文化元素,是彼此深度交融的结果,中国为世界提供文明解决冲突的绝佳方案,展现人类对文明的愿景,让我们继续推进文明互鉴,共同见证历史照亮未来。
中国年文化与世界同频,因地制宜百花齐放,是源于各国人民对“松弛”幸福观的追求。
时间本身也许并无意义,节日成为刻度,时间就仿佛被注入了意义。年,在中国甚至世界各地都以各种各样殊途同归的方式庆祝着,旅游过年,数字人民币拜年,穿汉服,游古镇,在巴黎、纽约街头一袭中国红做整条街最靓的仔……疫情散去的今年世界人民好像刚刚找回“松弛”的感觉,不再那么紧张,这种松弛的幸福感也许是中国年文化与世界同频的基础。那么,你在哪里,怎么过年
世界始终是一个整体,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让华夏文化点亮世界,让我辈继续推进文明互鉴,共度世界中国年,喜贺全球共团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