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单位名称: xx小学 课题:壶趣适用年级: 六年级 设计者:一、目标确定依据1.相关课程标准论述本课属于综合·探索领域,(1)美术课程改变单纯以学科知识体系构建课程的思路和方法。综合性学习是当代教育发展的一个新特点,美术课程特别设置了“综合·探索”这一新的学习领域,综合·探索学习领域提供了美术学习领域之间,美术与其他学科,美术与社会等方面相综合的活动,旨在发展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和探究发展能力。 (2)通过各种美术媒材、技巧和制作过程的探索及实验,发展艺术感知能力和造型表现能力,体验造型活动的乐趣,敢于创新与表现,产生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 (3)学会从多角度欣赏与认识美术作品,逐步提高视觉感受,理解与评述能力。能在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珍视优秀民族民间美术,增强民族自豪感,形成尊重世界多元化文化的态度 (4)了解美术各学习领域间的联系,逐步学会以议题为中心,将美术学科与其他学科进行融合贯通,认识美术与文化,美术与生活之间的关系,进行探究性、综合性的美术学习,并以各种形式发表学习成果,开拓视野,拓展想象空间,体验探究的愉悦与成功感。 2.教材分析《壶趣》一课属于湘美版第十二册“综合.探索”领域的一课。壶是实用的饮茶器具,也是具有鉴赏价值的艺术品,它们造型别致,工艺精良,集壶泥,壶色,壶款,壶章、书画,诸多造型因素于一体,是中国陶瓷艺术中的一朵奇葩。 我国壶文化和茶文化代表着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国人来说,壶不仅是一种实用器皿,还是一种艺术文化,中国的壶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一把看似简单的壶,却烙着鲜明的时代印记,是我们今天研究历史和文化的宝贵实物资料。它们向我们默默地诉说着当时的历史风云变幻,展示着先人精湛的技艺和那时人们的审美观,每把壶都能给我们留下一种难以体味的乐趣。 本课以壶为对象,要求学生用不同媒材表现“壶”这一主题,对学生进行国画、泥塑等方面训练,提高学生对传统艺术的审美和鉴赏能力。壶的样式有很多,有小如桔子,大似蜜柚者,也有瓜形,柿形,菱形,鼓形,梅花形,六角形,栗子形等等,壶的色泽也有很多种,朱砂,古铁,栗色,紫泥,石黄,天青…… 国画是中国传统绘画的表现形式,用国画的形式表现出的壶古朴淡雅,韵味十足,教学时,鼓励学生在壶的造型上推陈出新,勾勒出精巧的壶体,将书、画、诗、铭、画于壶体四周或壶盖,都有画龙点睛之妙,能提升壶的风雅品质,表现出和谐的美好意境;陶艺是中国传统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悠久的壶历史的重要表现方式之一,让学生了解不同的壶的相关历史及盘泥条、泥板成型的制作方法,会让学生充满创作的乐趣;除此之外,结合学生所学的美术知识及技法,利用剪纸、水粉、拼贴、信息技术手段——电脑绘图等方法,让学生选择自己表现方式,获得更好的学习体验。 通过对“壶”进行多角度的探索与实践,使学生理解壶文化的多样性,体会中国传统艺术的博大精深,同时提升学生搜集整合资料能力、交流分享能力、动手能力、创新意识和合作能力及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享受“综合·探索”——壶趣的乐趣。3.学情分析六年级学生不管从美术知识技能积累、语言表达还是搜集资料、小组合作学习各个方面都有一定的经验,《壶趣》这一课,可以让学生从自己感兴趣的点出发,积极的收集、整理相关资料,研究我国壶文化的相关历史、造型、色彩、图案等知识。因此,本课教学本着自主、合作、探究、分享学习方式的原则,横向加强美术学科与其它学科间的联系,纵向地拓展美术教学领域,呈现教学内容,通过对壶文化和不同媒材表现壶这一主题的认识与理解,提升学生热爱祖国相关传统文化的情感。 二、学习目标(一)五维目标1.美术基础知识:搜集整合资料,了解壶的历史文化、造型、色彩、装饰图案等相关知识,知道壶文化及茶文化历史悠久,代表着我国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2.美术表现:结合之前所学技法及学生各自兴趣点,选择不同媒材表现壶这一主题。 尝试用国画技法画壶,巩固和提高学生的中国画笔墨技法,通过情境创设、体验感悟、动手绘画等方法引导学生进行造型上推陈出新,勾勒出精巧的壶体,将书、画、诗、铭、画于壶体四周或壶盖,体现出对壶文化的认识及作品的创意性。 尝试用泥塑造型的方法,用泥条盘筑或泥板成型的方法表现造型生动,充满童趣的壶。 尝试运用剪纸、刻纸的相关技法,表现壶的造型。 3.审美判断:尝试找寻生活中常见媒材综合运用粘贴等造型方法、同学科所积累的知识,运用信息技术能力,结合电脑造型等不同表现手法,创作有趣的壶的作品。4.创意实践:尝试用国画技法画壶,巩固和提高学生的中国画笔墨技法,通过情境创设、体验感悟、动手绘画等方法引导学生进行造型上推陈出新。5.审美多元化与文化理解:在学习和了解有关壶的文化、造型、色彩及创作的过程中,激发学生勇于分享交流和创新的意识,勇于展示自己的个性,同时提升学生对传统壶文化的认同感,感受中国传统壶文化的精髓。三、学习重难点学习重点:用盘泥条的方法制作壶。 。学习难点:壶的造型和黏结。四、评价任务1.了解我国传统的壶文化,了解壶的历史、造型、色彩、装饰、表现方式等知识,知道壶历史悠久与人们的生活密切关系。 2.学生了解可以用不同媒材可以表现同一主题,根据兴趣选择不同方式表现壶这一主题,能熟练运用之前所学相关美术技法,跨学科融合创意表现壶之趣。 3.分享交流合作有序,体验不同媒材创作的乐趣,课后能用多种方式继续探索壶的相关文化,产生对传统壶文化的认同感,感受中国传统壶文化的精髓。 五、课时安排六、教学过程(教学活动的实施过程)环节一 创设情境导入 一、激趣导人 欣赏不同造型实物壶 小结:壶的历史悠久、种类繁多,样式多变,趣味盎然,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研究壶,感受壶之趣。 板书——《壶趣》学生初步感知我国传统的壶文化。(评价1) 引出——壶趣主题 环节二 结合查阅资料及生活感受体验,分享壶文化的相关知识 二、分享学习成果 1、结合导学案进行信息收集:课前通过美术书、网络、书籍等资料和实物搜集,了解有关壶文化的资料。 2、了解壶的发展历史、结构、造型色彩、装饰图案、表现方式等知识。 3、分享小组学习成果,并针对学生研究成果加以补充完善,使学生对壶的历史文化、发展历史、结构、造型色彩、装饰图案、表现方式有所了解。学生分享小组交流学习成果。(评价2、3)环节三 教师选择国画方式,具体示范、分享 三、了解选择表现方式 1、选择壶趣表现方式,欣赏大师作品,简单了解国画表现方法,集壶诗书画印为一体,表现壶之趣,教师示范,分享作品。 2、欣赏学生作品,学生分享创作意图。重点了解其中之一表现方法,以作品分享所得(评价2)环节四 学生选择表现方法,进行壶趣主题创意表现四、创作实践 学生根据兴趣点,结合之前所学美术进行创作实践。分享所想及选择并尝试创作(评价2)环节五 展示交流 五、展示分享 展示学生实践成果,分享所想,评述交流。(评价3)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