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目标)3.1 公民基本权利 课件(36 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核心素养目标)3.1 公民基本权利 课件(36 张ppt)

资源简介

(共36张PPT)
2024年3月4日至11日,全国两会在北京召开。近3000名全国人大代表和2000多名全国政协委员齐聚北京,共赴这场春天的盛会。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活动紧凑、日程满满,同代表委员倾心交流、共商国是。交流中,民生家常直抵百姓关切;言谈间,真情话语令人倍感温暖。今年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70周年,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75周年,也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振奋精神、鼓足干劲,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不懈奋斗。
昂首阔步向未来——2024年全国两会
思考:人大代表享有哪些政治权利?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公民基本权利的保证书。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是宪法的核心内容,确认并保障公民基本权利实现,是宪法的核心价值。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3.1 公民基本权利》
新课导入:
第三课 公民权利
3.1 公民基本权利
第二单元 理解权利义务
1.政治认同:感受宪法和个人的关系,懂得珍惜权利,积极参与国家事务和社会生活,增加政治认同,做负责任的公民。
2.道德修养:结合具体案例理解公民基本权利的重要意义,明确权利的边界,树立法治观念。
3.法治观念:了解宪法的主要内容,明确宪法的地位与作用,知道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
4.责任意识:知道公民的基本权利的内容,了解基本权利的含义。
5.健全人格:懂得公民享有政治权利和自由、人身自由以及社会经济与文化教育权利等基本权利的重要性。
核心素养目标:
教学重点:知道宪法赋予公民基本权利的内容。
教学难点:逐步增强权利意识,感受宪法和每个人的关系。
学习目标:
一、政治权利和自由
1.我国公民享有哪些政治权利和自由?
2.我国公民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条件和意义?
3.政治自由的内容和意义?
4.监督权的内容、注意事项、意义和途径?
二、人身自由
5.人身自由的含义、内容、重要性?
三、社会经济与文化教育权利
6.我国公民的社会经济与文化教育权利包括哪些具体权利?
一、政治权利和自由
公民权利
基本权利
宪法
宪法和法律
公民权利与公民基本权利:
公民基本权利:宪法规定的公民权利,是公民最主要、最根本的权利。公民基本权利包括:政治权利、人身自由、
社会经济与文化教育权利、其他权利(平等权、宗教信仰自由、妇女、儿童和残疾人等特定人群的权利受到宪法和法律的特殊保障)
公民:指具有某国国籍,并根据该国宪法和法律规定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人。
公民权利:是一个法律概念,宪法和法律确认并赋予公民享有的某种权益。
依照宪法的规定,我国公民享有广泛的政治权利和自由,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参与国家政治生活。
政治权利的内容:
1.公民享有哪些政治权利和自由?
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
01
选举权和
被选举权
03
监督权
02
政治自由
一、政治权利和自由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政治权利,行使这项权利是公民参与管理国家和管理社会的基础。
2.我国公民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条件和意义?
①国籍:必须是中国公民;
②年龄:必须年满18周岁;
③政治权利:没有被剥夺政治权利。
① 条件
② 意义
不是每一个公民都具备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一、政治权利和自由
以下的人群享受我国宪法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吗?
美籍在华留学生
八年级学生
少数民族
农民工
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
佛教教徒



X
X
X
我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
公民享有政治自由,有助于公民参与国家政治生活,充分表达自己的意愿。
①内容:
②意义:
政治自由
绝对自由
3.政治自由的内容和意义?
自由有边界
自由的界限:
法律
道德
注意:自由不是无限制的绝对自由,必须在宪法和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行使,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
一、政治权利和自由
探究分享
我会在网上用正确的方式表达自己的看法。
我把我写过的文章整理后出版了。
我和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组成了一个协会,并在国家机关备案注册了。
以下说法,反映了公民拥有哪些政治自由?
言论
出版
结社
全国两会“捎句话”活动期间,社会各界群众可在“向部长献一策”“托书记省长捎句话”两个板块中,选择相应板块建言献策;也可以通过人民网与人民日报联合推出的《人民建议直通车》融媒体栏目参与活动,留下您的宝贵建议。
(1)建言献策体现了我国公民拥有什么权利?
(2)公民在行使监督权时要注意些什么?
一、政治权利和自由
公民拥有监督权
我国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
违法失职行为:
提出申诉、控告或检举的权利
①不得捏造或者歪曲事实进行诬告陷害。
②依法行使监督权,如实反映,实事求是
③不得张贴大字报、非法聚众闹事
④不得损害国家、社会、集体和他人的合法权益
①有助于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依法行使权力,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②有助于政府接受公民和社会的监督,促进依法行政,提高工作效率。
③有助于提高公民参政议政的热情,激发公民关心国家大事的主人翁精神。
写信、打电话、写电子邮件、向人大代表直接反映情况通过网络、新闻媒体监督、参加听证会等
一、政治权利和自由
(1)内容:
(2)注意事项(要求):
(3)重要性(意义):
(4)途径:
4.监督权的内容、注意事项、意义和途径?
政治权利和自由内容 内容 意义
选举权与
被选举权
政治自由
监督权
年满18周岁,未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中国公民,选举人大代表的权利。
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
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提出批评、建议、检举、申诉、控告的权利。
是公民一项基本政治权利,是公民参与管理国家和社会的基础。
有助于公民参与国家政治生活,充分表达自己的意愿。
有助于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法行使权力,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政治权利
结论:我国公民依法行使政治权利和自由,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这是人民行使当家作主权利的重要形式。
一、政治权利和自由
二、人身自由
张艺谋导演的春节档影片《第二十条》演绎了一个典型的正当防卫案件——“王永强刺杀刘文经案”。王永强一家为了给孩子看病,欠了村霸刘文经的高利贷,刘文经为讨债杀了王永强家的狗,用狗链把王永强拴在门口,多次强暴王永强的聋哑妻子,威胁动刀行凶。王永强在恐惧绝望中拿起一把剪刀乱捅,致村霸重伤,后不治身亡。
思考:刘文经用狗链把王永强拴在门口侵害了他的什么权利
二、人身自由
人身自由权。人身自由是指公民的人身不受非法侵犯的自由,人身自由是公民最基本、最重要的权利。
(1)含义:
人身自由是指公民的人身不受非法侵犯的自由。
(2)内容:
(3)重要性:
人身自由是公民最基本、最重要的权利,
只有在人身自由得到保障的前提下,公民才能独立、自由、有尊严地生活。
5.人身自由的含义、内容、重要性?
二、人身自由
包括:人身自由不受侵犯、人格尊严不受侵犯、住宅不受侵犯、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
二、人身自由
人身自由是公民最基本、最重要的权利侵犯人身自由的三个表现:
非法搜查公民身体
非法拘禁
非法限制公民人身自由
第二章 【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第三十七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
任何公民,非经人民检察院批准或者决定或者人民法院决定,并由公安机关执行,不受逮捕。禁止非法拘禁和以其他方法非法剥夺或者限制公民的人身自由,禁止非法搜查公民的身体。
人格尊严权的内容:公民的人格尊严权包括名誉权、荣誉权、肖像权、姓名权、隐私权等。
二、人身自由
侵权表现:侮辱、诽谤和诬告陷害。
第二章 【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第三十八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禁止用任何方法对公民进行侮辱、诽谤和诬告陷害。
住宅是公民享有安宁生活和安全感的私人空间。包含三层含义:
公民的住宅不得随意侵入;
公民的住宅不得随意搜查;
公民的住宅不得任意查封。
二、人身自由
第二章 【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第三十九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住宅不受侵犯。禁止非法搜查或者非法侵入公民的住宅。
二、人身自由
除因国家安全或者追查刑事犯罪的需要,由公安机关或者检察机关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对通信进行检查外,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侵犯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
对通信进行检查的条件:
宪法第二章 【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第四十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的保护。 除因国家安全或者追查刑事犯罪的需要,由公安机关或者检察机关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对通信进行检查外,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侵犯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
人身自由 主要内容 侵权行为
人身自由 不受侵犯
人格尊严 不受侵犯
住宅不 受侵犯
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
非法拘禁、
非法逮捕、
非法搜查
侮辱、诽谤、
诬告陷害
非法搜查、
非法侵入公民住宅
隐匿,毁弃,拆阅或者窃听
任何公民,非经人民检察院批准或者决定或者人民法院决定,并由公安机关执行,不受逮捕。
名誉权、荣誉权、肖像权、姓名权、隐私权。
公民的住宅不受侵犯,禁止非法搜查或者非法侵入公民的住宅。
因国家安全或者追查刑事犯罪的需要,由公安机关或者检查机关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对通信进行检查。
人身自由权
是公民最基本、最重要的权利
三、社会经济与文化教育权利
2022年2月6日晚,中国女足3比2战胜韩国队,第9次捧起亚洲杯冠军奖杯。女足姑娘也获得了4000万奖励,其中亚洲女足联给100万美元,折合640万人民币;中国足协给1000万;中国足协官方合作伙伴蒙牛和支付宝2家企业分别奖励中国女足1000万和1300万。
夺冠!!中国女足获高额奖金
思考:中国女足姑娘们享受了哪些公民基本权利?
财产权 、劳动权
依据我国宪法,公民享有广泛的社会经济与文化教育权利。包括财产权、劳动权、物质帮助权、受教育权、文化权利等。
其他权利:平等权、宗教信仰自由、妇女儿童和残疾人等特定人群的权利;
7.公民的社会经济与文化教育权利包括哪些具体权利?
三、社会经济与文化教育权利
社会经济与文化教育权利
社会经济权利
文化教育权利
财产权
物质帮助权
受教育权
劳动权
文化权利
①占有权:财产所有人对其财产的实际控制权。例如:拥有自己的房产;拥有自己的专利等。
②使用权:财产所有人根据财产的性能和用途加以利用,以满足自己需要的权利。如:把房屋用作居住、出租等。
③收益权:财产所有人在其经营、使用的财产上获得经济利益的权利。如:租金、利息等。
④处分权:财产所有人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处理其财产的权利。如用掉、丢弃、赠与、卖与等。
(1)财产权
我国宪法规定,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公民可以通过合法方式取得财产,并依法占有和使用,获得收益和处分。
三、社会经济与文化教育权利
(2)劳动权
①含义:一切有劳动能力的公民有劳动就业和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
②宪法规定:公民有劳动的权利和义务。
三、社会经济与文化教育权利
③重要性:这是公民赖以生存的基础。公民有劳动的权利和义务,人们通过劳动既可以保障合理的生活水平,实现自身价值,也为国家和社会作出贡献。
④劳动权核心内容:平等就业的权利;选择职业的权利;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休息休假的权利;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的权利 ……
(3)物质帮助权
我国宪法规定,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国家发展为公民享受这些权利所需要的社会保险、社会救济和医疗卫生事业。
三、社会经济与文化教育权利
措施:为了保障公民享受这些权利,国家发展相关的社会保险、社会救济和医疗卫生事业。
①内容:公民有按照其能力平等地从国家获得接受教育的机会,并获得相应物质保障的权利。受教育既是权利又是义务。
②意义:教育为个人人生幸福奠定基础,为人类文明传递薪火,成就民族和国家的未来。
③保障措施:国家实行义务教育制度,国家制定资助政策
(4)受教育权
三、社会经济与文化教育权利
①内容: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进行科学研究、文学艺术创作和其他文化活动的自由。
②措施:国家对于从事教育、科学、技术、文学、艺术、和其他文化事业的公民的有益于人民的创造性工作,给以鼓励和帮助。
(5)文化权利
三、社会经济与文化教育权利
(6)其他权利
平等权、宗教信仰自由等权利,妇女、儿童和残疾人等特定人群的权利受到宪法和法律的特殊保障。
三、社会经济与文化教育权利
社会经济与文化教育权利
内容 我国宪法规定
社会经济权利 财产权
劳动权
物质帮助权
文化教育权利 受教 育权
文化 权利
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公民可以通过合法方式取得财产,并依法占有和使用,获得收益和进行处分。
公民有劳动的权利和义务。
地位:公民赖以生存的基础。
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
措施:国家发展为公民享受这些权利所需要的社会保险、社会救济、医疗卫生事业。
公民有按照其能力平等地从国家获得接受教育的机会,并获得相应物质保障的权利。
意义:教育为个人人生幸福奠定基础,为人类文明传递薪火,成就民族和国家的未来
政策:义务教育制度、资助政策。
公民有进行科学研究、文学艺术创作和其他文化活动的自由。
措施:对有益于人民的创造性工作,给以鼓励和帮助。
劳动既是权利也是义务
受教育既是权利也是义务
课堂小结
公民基本权利
政治权利
人身自由
社会经济和文化教育权利
其他权利
1.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2.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
3.监督权
1.人身自由不受侵犯
2.人格尊严不受侵犯
3.住宅不受侵犯
4.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
1.财产权
2.劳动权
3.物质帮助权
4.受教育权
5.文化权利
1.平等权
2.宗教信自由
3.妇女、儿童和残疾人等特定人群的权利
1.为及时发现侵害群众利益的“微腐败”行为,江西某县试点打造“码”上监督平台,让民生资金的使用发放等详细情况上网,老百姓一“扫”即可登录、一“点”即可查询、一“键”即可举报。该平台的打造( )
A.拓宽了公民行使监督权的渠道
B.体现了公民参政议政水平不断提高
C.表明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公民
D.有利于进一步扩大公民的政治权利
A
课堂练习
2.《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零九条规定:自然人的人身自由、人格尊严受法律保护。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
A.人身自由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政治权利
B.人身自由是公民最基本、最重要的权利
C.人格尊严权包括姓名权、隐私权和财产权
D.人格尊严权是公民参与管理国家和社会的基础
B
课堂练习
3.权利义务与我们每个人如影随形,相伴一生。我们的一生都享有法律规定的各项权利,同时也必须履行法律规定的各项义务。下列事例与权利义务匹配不正确的是( )
A.小学时期,我认真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受教育的义务
B.中学时期,我借助网络给政府提出环保建议——财产权
C.大学时期,我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应征入伍——依法服兵役的义务
D.工作期间,我被选举为区人大代表——被选举权
B
课堂练习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