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精彩“十四冬” 共燃冰雪情(人物素材+适用话题)2月27日晚,随着“十四冬”圣火在内蒙古自治区冰上运动训练中心缓缓熄灭,万众瞩目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四届冬季运动会圆满闭幕。11天来,35个代表团的3000余名冰雪健儿们披荆斩棘,为梦想拼搏,为荣誉而战。 “十四冬”赛场上,有老将坚持热爱、不忘初心,也有新人一鸣惊人、赤诚追梦。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2024第十四届全国冬季运动会体育健儿的世界,来积累相关的写作素材,来为我们的作文注入“新鲜血液”,为2024高考满分作文助力。跟着我们一起来看看吧!陈硕:力压群雄,夺金“大胆做自己”完美完成动作并平稳落地之后,沿着赛道陡坡高速下滑的河南选手陈硕振臂长吼……这是内蒙古呼伦贝尔市扎兰屯金龙山滑雪场,这是2月21日下午的第十四届全国冬季运动会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公开组男子个人决赛,陈硕,夺冠!这是“十四冬”河南代表团的第五枚金牌,也是一枚“含金量”十足的金牌。因为拥有体操、技巧等优势项目作为雄厚基础,中国的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项目不仅起步早,而且进步快、实力强,早早成了拿手强项,涌现出韩晓鹏、李妮娜、徐梦桃、齐广璞、贾宗洋等众多奥运冠军、世界名将。本次“十四冬”公开组男子个人决赛,尽管北京冬奥会冠军齐广璞因伤退赛,但亮相决赛现场的11名选手中,依然有冬奥“四朝元老”贾宗洋以及世界杯冠军孙佳旭等名将,水平之高、竞争之激烈可以想见。决赛分为三轮进行,前两轮每名选手取较高得分作为最好成绩,前六名进入第三轮决赛也就是“大决赛”。第一跳出现失误的陈硕凭借第二跳的出色发挥跃升至第四名,顺利晋级第三轮决赛。陈硕赛后回忆这“关键一跳”:“第一跳失误后有些忐忑紧张,怕进不了‘大决赛’,感谢教练对我说‘放开比,不用想结果’,进决赛就算完成任务了,进不了‘大决赛’就回去接着努力。”晋级“终极决战”的陈硕完全放开了手脚,选择了难度系数高达5.1的本轮难度系数最高动作“bFdFdF”:“其实最开始没打算跳这个,晋级之后看天气还行,就跟教练商量,反正就当训练跳了,最后大胆做自己就行。”最终,陈硕凭借稳定发挥和出色表现,以125.97的高分、领先第二名26.01分的成绩获得冠军。吉林选手李天马和黑龙江选手方坤以99.96分和95.47分获得银牌、铜牌。赢得这场堪称“力压群雄”的比赛,陈硕谦虚地表示:“没想到能完成这个动作,因为天气原因,还有太阳落山了,大家都面临挑战,感觉自己运气正好碰到了,因为这个动作本身成功率不是很高。比赛中很多前辈、高手出现了失误,他们是我很好的队友、最好的对手,跟他们比赛能进最后的决赛已经很开心了,没想到有这么好的成绩,感到很惊喜、很满足。”河南省武术体操冰雪运动中心一位相关负责人介绍,出生于2004年4月的陈硕2009年开始体操训练。2018年6月,陈硕在全国体操青年锦标赛中被冬季项目选材组“点名”,并于2018年9月通过跨项选材进入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青年队集训。2022年11月,在“十四冬”资格赛以及全国锦标赛中均有出色表现的陈硕进入中国冰雪项目的王者之师——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国家集训队。2022—2023赛季,陈硕在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世界杯美国鹿谷站中夺得铜牌。“陈硕身体协调性好、头脑清晰、稳定性好、心理素质过硬,是一名很有潜力的运动员。”这位负责人说。拿到全国冬运会冠军之后,未来有何目标?“继续训练备战,争取进入米兰冬奥会的大队伍。”陈硕说。适用主题:追逐梦想;健儿风采;为自己而战;热爱;叶康佳:三天收获两金,成就“双冠王”最近几天,河南小伙儿叶康佳可谓内蒙古凉城赛区“最靓的仔”。他先是于2月19日在第十四届全国冬季运动会单板滑雪公开组男子障碍追逐赛上夺得金牌,接着又在21日携手队友逄储源在单板滑雪公开组障碍追逐混合团体决赛中成功夺冠。三天收获两金,也让叶康佳成了本届冬运会该项目个人和团体的“双冠王”。单板滑雪障碍追逐赛是冬奥会的正式比赛项目,这是一项具有高强度对抗、高运动风险的竞速类雪上项目。比赛中,运动员需要以极快的速度在雪道上穿越各种障碍,并力争以最快速度抵达终点,稍有不慎,就会在赛道上摔得人仰马翻。来自河南商丘的叶康佳,10岁时在登封塔沟武校习武,16岁那年通过跨界跨项跨季选材进入国家滑雪集训队。凭借出色的身体柔韧性和协调性,叶康佳的技术突飞猛进,曾获得过2019—2020赛季国际雪联青年积分赛奥地利站第五名,2019—2020赛季国际雪联积分赛意大利站第九名,2021—2022赛季国际滑雪联合会(FIS)单板滑雪障碍追逐FIS积分赛男子组第二场比赛的冠军。在19日单板滑雪公开组男子障碍追逐项目淘汰赛的前两轮,叶康佳均以沉稳发挥顺利晋级,不过,半决赛排名第四的他在大决赛出发时的排位赛道并不算太好。“预赛时发挥并不是很好,这对我的情绪跟状态都造成了一定的影响。赛前我也是非常紧张,好在对金牌的极度渴望,让我一滑到赛道上紧张感就消失了。”正是这种对冠军的“饥渴感”,让赛道不佳的叶康佳出发后就迅速占据第一位,虽然紧随其后的内蒙古队员李柯新几次试图反超,但在线路的选择和技术动作的运用上,叶康佳都没有给对手留下任何机会。当以较大优势第一个冲过终点后,叶康佳激动地挥舞着手臂,用大声呼喊宣泄着自己夺冠后的喜悦。夺得男子个人冠军后,这位河南小将更是放出豪言要成为本届冬运会的“双冠王”,而这份自信的来源,除了自身实力之外,关键是其混合团体赛上的搭档逄储源,也并非泛泛之辈。在2022—2023赛季全国自由式及单板滑雪障碍追逐锦标赛上,逄储源就是女子个人的冠军;本届冬运会,她仅以微弱劣势,屈居女子个人亚军。两位优秀选手的双剑合璧,使得他们成了21日单板滑雪公开组障碍追逐混合团体决赛里最具竞争力的组合之一。预赛时,叶康佳和逄储源的成绩都是男、女组的第一名。最终的决赛,叶康佳虽然在男子组排在第三位,但逄储源却以绝对优势蝉联女子组第一名,二者的综合成绩相加后,河南队也如愿收获了这枚混合团体赛的金牌。 “叶康佳和逄储源此前都是国家集训队的绝对主力,国际大赛参赛次数多,也让他们有着丰富的比赛经验。”据郑州大学体育学院冬季运动管理中心副主任厉阳介绍,这次凉城的比赛场地更加舒展,让各省的优秀运动员都能很好地发挥自身优势。“这次参加决赛的选手各自都有独特的技术特点,每个组合都是冠军最有力的竞争者。当然,单板滑雪公开组障碍追逐赛,是技术、战术甚至胆量的综合比拼,显然这次叶康佳和逄储源做到了最好。”“双冠王”叶康佳也在赛后表示:“几年的学习和练习让我不断成长。这次全国冬运会,我能拿到两枚金牌实属幸运,夺冠也会激励我继续努力。”适用话题:团结协作、永远止境、超越梦想、攻坚克难;奋力拼搏付俊逸:弥补遗憾,两战“先铜后金”“非常开心,因为前一天只是拿到了铜牌,今天这块金牌弥补了遗憾。”2月19日中午,走出赛道的河南选手付俊逸说。在刚刚结束的第十四届全国冬季运动会自由式滑雪公开组男子双人雪上技巧比赛中,付俊逸斩获金牌,这也是河南代表团的“十四冬”第三金。在2月18日进行的自由式滑雪公开组男子雪上技巧项目比赛中,“奔着金牌来的”付俊逸遗憾摘铜。“今天发挥了正常水平,最后一趟还有点突破,比前两趟都好。”付俊逸说。与18日的个人赛不同,19日进行的双人比赛并不是我们通常理解的如同“双人跳水”般考验选手之间配合的比赛,而是极其激烈也极具观赏性的两两PK、胜者晋级,通过多轮比赛决出冠军。很显然,比起个人赛,双人赛选手面临的心理压力更大。比赛现场,选手因一时落后而心急导致动作失误的情况屡屡出现。如何进行心理调整?付俊逸回答:“相信自己,把平时的训练水平发挥出来,就是最棒的!”一旁的教练员华泽亮微笑点评:“这孩子性格沉稳,情绪比较稳定,具备冲金实力,但有时也会紧张,18日的比赛就是因为紧张,最后一跳有些失误,没拿到金牌。今天我们及时沟通、调整,其实第二趟的时候他也有点着急了,但最后一趟稳住了,挺好!”自由式滑雪雪上技巧是将高山滑雪和技巧运动相结合的一项运动,要求运动员在高速滑行中做出腾空、翻转等动作,动作失误很容易出现摔倒受伤的情况,属于危险系数较高的雪上项目。面对记者提问,从武术项目“跨界”改练滑雪的付俊逸笑言:“我摔得比较少,但摔的都是头部,有过五六次脑震荡。不过我之前是练武术的,身体比较强壮,耐摔。摔了之后休息休息,调整好心态,再练。”付俊逸夺金之后,郑州大学体育学院党委书记张绍通感触颇深:“全国冬运会强手林立,我们河南的冬季项目起步比较晚,能取得这样的优异成绩,确实来之不易。河南的冰雪项目刚起步时是一张白纸,没有运动员,没有教练员,我们引进优秀教练员,通过跨界跨项选材组建队伍,并且把优秀苗子输送到国家队。目前,自由式滑雪雪上技巧项目国家队有一半运动员来自河南。这次比赛结束以后,我们要认真总结经验,积极备战下届全运会、奥运会!”适用话题:精益求精;专注;少年有为,青年青春;自信沉稳何金博:成功的关键就是热爱2月22日,内蒙古呼伦贝尔市扎兰屯金龙山滑雪场, 19岁的小将何金博完成转体1440,并顺利滑完随后的障碍,现场一片叫好声。凭借这套全场最高难度的技术动作,何金博一举定乾坤,以92.00分夺得了第十四届全国冬季运动会自由式滑雪公开组男子坡面障碍技巧比赛的冠军。赛后,这位新科冠军感慨:“为了这一刻我等了8年!”作为中国首位站上冬奥会赛场自由式滑雪大跳台项目的男子运动员,何金博曾表示,“我的职业生涯才刚刚开始,这里是我的起点”。何金博2016年在河南登封习武,2018年通过河南省体育局跨界跨项选材的渠道入选国家滑雪集训队。何金博说:“练滑雪我摔了多少跤、受过多少伤,都已经记不清了,但我清楚记得2018年8月1日,这是我人生中第一次滑雪的日子。”2019年,技术开始突飞猛进的何金博正式成为一名自由式滑雪大跳台及坡面障碍技巧运动员,并在2021年完成了倒滑DoubleCork1800(倒滑空翻两周转体1800)动作,成为中国首位完成这一高难度动作的男子运动员。2022年的北京冬奥会,是何金博职业生涯最值得铭记的时刻。为了获得参加北京冬奥会的资格,在国外集训的何金博,每天的训练都要超过9个小时,而努力付出的回报,让他成为北京冬奥会中国体育代表团年龄最小的成员之一。他也成为第一位站上冬奥会赛场的河南运动员,并参加了自由式滑雪大跳台这一项目的冬奥首秀。敢于不断挑战高难动作的何金博也没停下挑战的脚步:“在冲‘正滑1800’‘倒滑1800’,正式比赛也拿出来做过,但质量不高,还需多练。”“成功的关键是什么?”记者问。“热爱。”何金博说。本届全国冬运会,在2月17日的自由式滑雪大跳台公开组男子项目决赛中,何金博收获了一枚银牌,憋着一口气的他,当然想在自由式滑雪公开组男子坡面障碍技巧比赛中向最高领奖台发起冲击。受天气影响,该项目原本5轮的比拼,最终缩减到了2轮,对运动员来说,这也意味着更低的容错率。首轮,第7个出场的何金博发挥稳定,得到了84.00分,但第12个出场的山东名将张世豪却拿下了86.50的高分。何金博选择直面压力,放松心情拼一把。为何会选择难度系数更高的转体1440?何金博坦言,这个动作他已经练了很长时间,有信心在不同速度的情况下都能稳稳落地,平时苦练出来的实力,就是要在关键时刻展现出来。谈及未来,何金博表示,在实力和比赛经验上,他和国外顶尖选手还有着不小的差距。接下来,他要努力训练去挑战更高难度,争取能以更强实力征战国际赛场以及两年后的米兰冬奥会。适用话题:青年青春、热爱与挑战、脚踏实地、责任与担当、持之以恒苏翊鸣:我还是喜欢单板滑雪的小孩子23日,在第十四届全国冬季运动会单板滑雪公开组男子大跳台决赛中,北京冬奥会冠军苏翊鸣以182.60分摘得金牌。这是苏翊鸣个人首枚冬运会金牌。本场比赛,苏翊鸣首个动作出现失误,落地时失去平衡后摔倒。他并未受到失误的影响,第二跳和第三跳动作均展现了较为舒展的空中姿态并丝滑落地,分别得到89.20分和93.40分,逆转摘得金牌。值得一提的是,苏翊鸣后两跳的成绩也在本场所有成绩中排名前两位。赛后,谈及第一跳的失误,苏翊鸣表示,没能完成预期动作对他而言是挑战,“最终能够取得一个好成绩,我自己心里也很释放。”在“十四冬”的赛场,苏翊鸣度过了自己20岁的生日。“在生命中的前19年,我收获了数之不尽的爱与温暖。希望未来的自己可以更有担当,认真训练,努力学习,不负家国重任,不负好时光!”他在社交平台这样写道。20岁的第一天,苏翊鸣是在训练场度过的。2月18日,他参加了“十四冬”单板滑雪公开组男子大跳台的赛前训练。接受媒体采访时,苏翊鸣道出了此次参赛的目标。“我的目标一直很明确,就是希望在比赛中展现出最好的自己,取得最好的成绩。”面对镜头,苏翊鸣如是说道。过去这段时间,他也在调整状态、积极备战。“春节假期差不多就休息了一两天,我就去雪场训练了,以及练体能。包括我脚踝的伤也是一直在努力康复。”因脚踝扭伤,苏翊鸣缺席了今年的Xgames(世界极限运动会)比赛。“十四冬”赛前训练时,他曾透露正在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恢复。北京冬奥会上,年轻的苏翊鸣交出了1金1银的完美答卷。在那之后,他的生活经历了不少变化,但始终不变的是对单板滑雪的热爱。“我的初心没有变,还是喜欢单板滑雪的小孩子,但我肩上责任更多了,有很多人把我当作学习榜样。我也要督促自己,让自己越来越好,给大家做出一个表率。”适用话题:不忘初心;坚毅自信;自立自强;坚持不懈;青年青春王强:狂揽五金的“金牌收割机”“YES!”冲过终点,王强振臂高呼,庆祝自己在“十四冬”收获第五枚金牌。这是2月24日下午,发生在第十四届全国冬季运动会越野滑雪公开组男子50公里集体出发(传统技术)比赛现场的一幕。至此,王强完成“十四冬”最后一场比赛。他为何能在“十四冬”创造“五冠王”的奇迹?重庆日报记者进行了采访。狂揽五金的“金牌收割机”时间的指针回拨到2月14日11时45分16秒。那一刻,在“十四冬”公开组男子双追逐比赛现场,王强的雪板和身体率先触达终点,勇夺重庆体育发展史上第一块全国冬运会金牌。“强哥赢了!”“冠军!”……王强夺冠时刻,重庆市代表团每个人都兴奋不已。现场督战的重庆市体育局一级巡视员张欣说,重庆自2018年发展冰雪运动以来,此次是首次组队参加全国冬运会。这枚金牌不仅是“十四冬”重庆代表团首金,也是重庆体育发展史上第一块全国冬运会金牌,更是全国冰雪运动“南展西扩东进”战略在重庆落地开花的标志性成果。本届全国冬运会,王强共参与公开组男子15公里、公开组男子4×10公里接力、公开组男子50公里集体出发、公开组男子双追逐、公开组男子个人短距离、公开组男子团体短距离6个项目的比赛。除了公开组男子4×10公里接力,他在其他5个项目中均斩获金牌,堪称“金牌收割机”。重庆发展冰雪运动,要从2018年说起。是年,重庆开始培养冰雪竞技体育人才。从零起步,重庆冬季运动项目如何取得具有辨识度的成果?据介绍,在竞技方面,重庆以越野滑雪为发力点,瞄准目标,重点保障。一方面,积极引进王强、张岩等高水平运动员和教练员;另一方面,积极组建本土队伍,在2022年5月成立了首支本土越野滑雪队,在全国赛场成绩突出,将越野滑雪发展成为我市冬季运动的优势项目。王强在“十四冬”的出彩表现,正是重庆冬季运动蓬勃发展的见证。重庆市冬运中心副主任张歌说:“第一次见王强就有一见如故的感觉,他的性格和重庆人一样豪爽,是一名非常优秀的运动员,处事干练、细致,能力强、情商高,是我们重庆冰雪难能可贵的人才。”“强哥对自己特别狠,特别特别努力”赛场上实力满格的王强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哪些品质成就了他?数年如一日的高强度训练,手上磨出的老茧,脚上磨出的水泡,身体经受的伤病,这些对王强来说都不值一提。作为中国越野滑雪领军人物,2022年王强曾代表中国参加北京冬奥会、越野滑雪世界杯,接连创造历史,两度刷新中国越野滑雪的最好成绩,成为站上越野滑雪世界杯领奖台的第一位亚洲运动员。对于王强数年如一日的付出,以及对越野滑雪的热爱,王强的妻子、重庆运动员张岩看在眼里。她说:“我眼中的强哥很多变,平时生活中属于很搞笑的人,能给大家带来欢乐和力量,但是训练比赛的时候就像变了一个人,很严肃,特别专注,充满杀气!强哥对自己特别狠,特别自律,特别特别努力。”正如张岩所言,王强在生活中平易近人,人们都喜欢称他“强哥”。市冬运中心竞赛部负责人黄源媛也有类似感受。她说,训练时,王强不管是对他自己还是对队员都万分严格。但在生活中,他对待朋友非常义气。星光不问赶路人,时光不负实干者。重庆市代表团保障专员王诗然说,王强的标签不仅仅是名字中的那个“强”字,更是他对于体育事业的全情投入和不懈追求。他是赛场上的王者,领奖台上最耀眼的C位非他莫属。王强的自律、勤俭等品质,也给重庆市代表团工作人员留下深刻印象。市冬运中心反兴奋剂专员王丹说,节约是王强的关键词,比赛这些天因为消耗巨大,需要额外给王强提供一些食物,有时候做多了会有一些剩余。每当这时,王强总会拿着餐盘说:“别扔哦,加热当晚饭吃。”康复师秦刚说,王强对自己的身体有着非常好的管理。在出现伤病时,他会主动和工作人员探讨。共同把问题分析清楚,并制定好治疗和康复训练计划后,王强会认真完成,绝不会打半点折扣,这种认真、严谨做事的态度值得每个人学习。“我还要继续努力,走好每一步”王强已然成为很多“00后”运动员的榜样。市越野滑雪队队员李美奇说:“强哥特别自律,是我学习的榜样。他在训练中指导我的技战术,让我受益匪浅。”在外教纳尔斯看来,王强是一个非常快乐、精力充沛的人,“你知道,他总是爱跑步,破解难题,专注于提升滑雪速度。他想成为世界上最好的滑雪运动员。”让重庆市代表团保障专员陈麒宇印象最深的是,去年他曾和王强赴挪威训练。有一次,他们去超市采购补给和食物时,走到停车场,突然有一辆车停在他们面前。摇下车窗是几位外国友人,他们对着王强大喊:“Qiang Wang,We"re your fans! ”那一刻,陈麒宇感慨颇多:“强哥是用自己的实力,在挪威这样一个越野滑雪如此发达的国家,拥有这么多顶尖滑雪运动员的国家,得到当地人的尊重。他用实力征服了所有人。”重庆市代表团保障专员李朝政说,王强在生活中是个阳光大男孩,永远充满活力、积极向上,“祝愿他在世锦赛、冬奥会舞台取得佳绩。”“‘十四冬’结束后还要回归平静的生活。我还要继续努力,走好每一步,迎接亚冬会、世锦赛和冬奥会。”2月24日下午,王强在赛后接受采访时说,他还将竭力帮助重庆青年越野滑雪运动员成长,“我相信,在‘十五冬’中,重庆运动员一定会为大家带来更精彩的表现。”适用话题:自强不息、顽强拼搏、超越自我、奋斗;榜样的力量张添翼:磨着磨着,你就把自己磨出来了1月12日,第十四届全国冬季运动会短道速滑比赛在内蒙古呼伦贝尔打响,在上午进行的青年组男子1500米决赛中,吉林四川联合培养运动员张添翼获得金牌。这是四川代表团在本届冬运会摘得的首枚金牌。张添翼从小喜欢运动,他从2010年开始接触短道速滑,2017年入选国家队,是当时国家队最小的运动员。2019年10月国际滑联上海超级杯短道速滑大奖赛,首次参加成年国际级比赛的张添翼在男子1000米比赛中,面对匈牙利奥运冠军兄弟刘少林、刘少昂,以及来自韩国、俄罗斯的成名高手,最终以第二名冲过终点线。张添翼随后在2000米混合接力决赛跟随中国队拿到金牌。2020年1月31日,张添翼参加意大利博尔米奥2019-2020赛季国际滑联短道速滑世界青年锦标赛,他在500米预赛中以40秒331的成绩获得小组第一,打破了此前由匈牙利名将刘少昂在2017年创造的男子世界青年纪录。训练场上的这份执着和认真,让张添翼通过层层选拔,站在了北京冬奥会的舞台,最终获得了北京冬奥会短道速滑男子500米接力第5名。“磨着磨着,你就把自己磨出来了”,张添翼一直记得教练员说过的这句话。在训练馆里,他一次次举起杠铃,在冰场上,他一次又一次地冲刺。“我感觉训练的那些技术动作遇到比赛就差了,我应该更努力做到把训练和比赛融为一体,训练是什么水平,什么样的技术动作,就应该在比赛上全部发挥出来。”本次十四冬摘得金牌,不到20岁的张添翼获得了分量颇重的全国冠军。对于职业生涯来说,这无疑将奠定他更大的自信、更大的舞台。适用话题:自强不息、顽强拼搏、超越自我、奋斗;榜样的力量“雅女”宋佳蕊:首摘冬运会金牌短道速滑混合接力青年组夺金项目的几位队员中,宋佳蕊是四川本土培养的,也是一名地道的“雅女”。2005年出生的宋佳蕊,3岁开始习练轮滑,5岁接受正规训练,通过“轮转冰”跨界选材到短道速滑项目,是四川省短道速滑队第一批运动员,同时也是四川挖掘“轮转冰”转项潜力的成功典范。2018年,她被选入国家短道速滑集训队“天才少年队”,开始参加各级各类国内大赛,与体育结下不解之缘。2019年2月,入选短道速滑国家队。2019年7月,宋佳蕊参加全国二青会,获得体校乙组女子组轮滑500米和短道速滑500米争先赛全能总分冠军,这是四川籍本土运动员在全国综合性运动会冬季运动项目中赢得的首枚金牌,改写了四川在该项比赛中零金牌的历史。2022年12月17日—19日,第三届中俄冬季青少年运动会短道速滑比赛在吉林省长春市体育中心五环体育馆举行。宋佳蕊斩获2000米男女混合接力冠军、1000米冠军。2023年1月短道速滑世界青年锦标赛上,代表中国队出征的宋佳蕊收获女子3000米接力银牌、女子500米铜牌,创造了目前川籍运动员冰雪项目世界顶级赛事最好成绩。2023年3月在河北石家庄举行的全国短道速滑锦标赛,宋佳蕊获得500米赛冠军,首次问鼎全国冠军。2023年的全国短道速滑冠军赛,宋佳蕊同四川运动员宋嘉华、李坤与北京队联合组队,获得2000米混合团体接力赛冠军;宋佳蕊与北京、吉林队联合组队获得女子3000米接力赛铜牌。适用话题:自强不息、顽强拼搏、超越自我、奋斗;榜样的力量。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