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2.3 学生实验:探究——物质的密度 第1课时学习目标1.引入密度的概念以及通过活动对密度的物理意义进行进一步阐释。2.通过实验探究活动,找出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成正比的关系;学会用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比值来定义密度概念的科学思维方法。◎重点:说出什么是密度,密度的国际单位以及单位间的换算;能写出密度的计算公式;记住密度是物质的特性,在一定条件下,同种物质的密度是一定的。学法指导1.探究物体的质量与体积之间的关系是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在活动中,要认真观察,将实验数据填入表格或绘制成图像,寻找物质的质量与体积之间的关系。2.通过实验探究获得质量与体积之间的关系,体会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物理特性。3.比值法定义物理量是物理学中常用的研究方法之一,密度就是用比值法定义的。【预习导学】阅读课本,完成下面的问题:环节一 你的问题 观察图2-17及自己的生活体验,完成下面问题。1.一杯水和一桶水,质量哪个大 你判断的依据是什么 2.铁块的质量一定比木块的质量大吗 物体质量的大小可能与什么有关 3.由此提出问题: 【答案】1.一桶水的质量大,因为物质的种类相同时一桶水的体积大。2.不一定。物体质量的大小可能与物质的种类及其体积有关。3.同种物质组成的物体的质量大小与体积有什么关系环节二 你的猜想 4.同种物质组成的不同物体,体积越大,质量 ,它们各自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可能是 。 5.不同物质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可能怎样 【答案】4.越大 相同的5.不同物质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可能是不相同的。环节三 你的实验方案 6.器材: 。 7.为什么要选取多种物质作为研究对象 【答案】6.天平、量筒、刻度尺7.多选一些物质是为了多次测量,总结规律,避免结论的偶然性。环节四 你的结论 8.密度的概念:某种物质 的质量叫作这种物质的密度,用符号 表示。 9.密度的公式:ρ=,密度的国际单位是 ,读作 ,常用单位有 ,其换算关系是 。 10.想一想:通过学习知道了密度的公式是ρ=,这是不是说明“物质的密度跟质量成正比,跟体积成反比”呢 【答案】8.单位体积 ρ9.kg/m3 千克每立方米 g/cm31 g/cm3=103 kg/m310.这种说法是错误的。该公式只能说明密度的大小等于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不能说明物质的密度与质量、体积有关,更不能理解成密度跟质量成正比,跟体积成反比,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合作探究】任务驱动一 探究物体的质量与体积之间的关系实验器材:天平、量筒、铝块、铁块、水等。实验步骤:(1)每组同学用天平和量筒分别测出铝块、铁块、小石块的 与 ,并将实验数据填在表格中; (2)计算出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 ; (3) 。 设计实验表格并记录实验数据:实验结论:同种物质组成的物体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 ;不同物质组成的物体,其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一般 。 【答案】(1)质量 体积(2)比值(3)分析一下表中的实验数据,归纳出结论次数 物体 质量m/g 体积V/cm3 /(g/cm3)1 铝块1 54 20 2.72 铝块2 108 40 2.73 铁块1 79 10 7.94 铁块2 158 20 7.95 水1 10 10 16 水2 20 20 1相等 不相等任务驱动二 测量物质的密度探究活动:快餐店的“烤薯条”,对马铃薯的淀粉含量有一定的要求,而淀粉含量与马铃薯的密度之间又存在对应关系:所含淀粉 百分率(%) 14 18 22.5 26.5 29马铃薯的密度 (g/cm3) 1.08 1.10 1.12 1.14 1.16(1)分析上表提供的信息,你可得出的结论是 。 (2)某同学想通过测量家中马铃薯的密度,分析它的淀粉含量。下图为他测量马铃薯样品的质量、体积的示意图,请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①样品质量m= g,样品体积 V= cm3; ②样品的密度ρ= g/cm3,合 kg/m3。 【答案】(1)马铃薯的密度越大,所含淀粉百分率越大(2)①5.6 5 ②1.12 1.12×1032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