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3.2 探究——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学习目标1.说出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速度公式和匀速直线运动的概念。2.复述停表的使用方法。3.经历观察物理现象的过程,能简单描述所观察现象的主要特征,具有初步的观察能力;尝试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具有初步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重点:复述速度的概念及单位,判断匀速直线运动,熟练进行速度单位的换算。学法指导1.在预习过程中要认真阅读课本,对照实物说出停表的使用方法。2.探究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是本节课的主要内容之一,在活动中要积极发表自己的见解,学会用控制变量的方法研究问题。3.速度是同学们第二次接触到采用比值法定义的物理量,不仅要记住其表达形式,更重要的是理解其物理意义。【预习导学】知识点一 停表 1.时间的重要单位是 ,符号是 ,其他单位有 、 、 等。 2.停表读数的方法:首先弄清大表盘、小表盘的每一大格、每一小格表示的时间。停表的最后读数为小表盘读数与大表盘读数之和。3.如图所示,停表的读数 。 【答案】1.秒 s 小时(h) 分(min) 毫秒(ms)3.184.4 s知识点二 比较物体快慢的方法4.在运动会上,运动员在百米比赛中,裁判员是怎样比较运动员运动的快慢的 观众是怎样比较运动员运动的快慢的 5.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有哪些 6.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用不同的方法来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图中a、b、c三人同时从同一起跑线开始运动,则甲图中运动最快的是 ,其比较运动快慢的方法是 ;乙图中运动最快的是 ,其比较运动快慢的方法是 。 【答案】4.裁判员是通过比较运动员在百米比赛中所用时间的长短来比较运动员运动的快慢的;观众是通过比较运动员在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来比较运动员运动的快慢的。5.相同时间比路程,相同路程比时间。6.a 相同时间内,运动路程越长,运动越快 a 相同路程,所需时间越短,运动越快知识点三 速度 7.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 的物理量。物体运动越快,速度越 ;物体运动越慢,速度越 。 8. 称为速度。计算公式: ,其变形式为t= ,s= ,s表示路程,t表示时间,v表示速度。速度的国际单位是 ,符号为 或 ,常用单位有 ,符号为 ,1 m/s= 。 9.物体沿 运动,并且 保持不变,称之为匀速直线运动。 10.甲、乙两个物体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像如图所示,根据图像可知甲、乙两物体做 。乙物体的运动速度为 。 【答案】7.快慢 大 小8.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v= vt 米/秒 m/s m·s-1 千米/小时 km/h3.6 km/h9.直线 速度大小10.匀速直线运动 1 m/s【合作探究】任务驱动一 体验两种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实验器材:两张相同的16开纸。猜一猜:哪一张纸片下落得较快 实验方法:取两张相同的16开纸,其中一张对折一次,另一张对折两次,为了使纸片平稳下落,可将纸片的两端向上叠起一部分,让它们从同一高度同时释放。试一试:结果与你的猜测一致吗 实验现象: 。 分析论证: 。 【答案】对折两次的纸片下落得快些 对折两次的纸片受到的空气阻力较小,下落得较快任务驱动二 运动的快慢1. 探究活动:小张用自己的脉搏跳动次数做计时工具测定大李百米赛跑的速度(如图所示)。首先,小张测定自己脉搏跳动的规律如下表,然后他站在起跑位置指挥大李起跑,在下达口令的同时,开始数自己的脉搏,当看到终点发出信号时停止计数,此时数出脉搏跳动次数为13次。测量次数 时间/s 脉搏跳动次数/次1 30 322 60 623 90 924 120 124脉搏跳动规律 次/s 请根据这些数据计算出大李百米赛跑的速度。2.*议一议: 一个人在自动步行道上行走,若行走的方向与自动步行道的运动方向一致,那么该人的步行速度肯定要比行走在普通道路上的速度快些;若行走的方向与自动步行道的运动方向相反,那么该人的步行速度比行走在普通道路上要慢些。如图所示,一个男孩在自动步行道的一端起步向前走,走到另一端后再返身往回走;一个女孩在普通道上做相同距离的往返走。请问,会发生下述三种情况中的哪一种 当然,两个孩子的步行速度相同。(1)男孩往返的时间短一些;(2)男孩与女孩往返时间相同;(3)女孩往返的时间短一些。【答案】1.1解:v==≈7.7 m/s。2.*女孩往返的时间短一些。设想比较极端的情况,若自动步行道的速度比男孩本身步行的速度快得多,那么要逆自动步行道方向而行是不可能的,所需时间为无限大。即使自动步行道的速度不太快,比男孩本身步行的速度慢,设步行道长度为s,男孩和女孩步行的速度均为v,自动步行道的速度为v'且有v>v',则t男=+,t女=,t男>t女,所以,女孩在普通道上往返的时间少一些。2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