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3.4 平均速度的测量学习目标1.会使用秒表、刻度尺正确地测量时间、距离,并会求平均速度。2.通过实验激发学习的兴趣,培养认真仔细的科学态度,实事求是地记录数据。◎重点:体会设计实验、实验操作、记录数据、分析实验结果的总过程。学法指导1.平均速度的测量是本节课的重点,在预习时要记住测量原理和测量方法,体验测量过程,时间约20分钟。2.测量正常行走、竞走和跑步的平均速度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在室外完成。【预习导学】知识点 测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的方法 1.如图所示,这是一物体自由下落的频闪照片,你要知道哪些条件才可以测出物体下落过程中任一阶段的平均速度 2.测平均速度的方法:用 测出物体在某路程上运动的时间,用 测出这段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利用了 求出这段路程的平均速度。 3.利用课外时间同学之间一起完成测量正常行走、竞走和跑步的平均速度。在实验中需要 和 ,然后运用平均速度的计算公式 求出这段路程的平均速度。 4. 实验报告的内容包括:实验题目、 、实验器材、简单的实验方法与步骤、实验数据的记录(一般用表格形式呈现)、实验结果。在实验报告的后面还可以提出问题并对本实验提出意见和 。 【答案】1.下落的路程和通过这段路程所用的时间。2.秒表 刻度尺 =3.测出人通过的路程 所花的时间 =4.实验目的 建议【合作探究】任务驱动 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1.小实验:小明和同学利用棉线、刻度尺、秒表、火柴、一盘新蚊香、蚊香架等器材测量蚊香燃烧的平均速度。他们设计了如下步骤,请你补充完整:(1) ; (2)将蚊香支在蚊香架上并点燃,5 min(即t1)后;(3) ; (4)用公式=求蚊香燃烧的平均速度,其表达式为 。 接下来他们进行讨论:(1)根据蚊香燃烧的速度能否算出剩余蚊香还能燃烧多长时间 如果能,其字母表达式为t2= ; (2)根据测量能否计算出从晚上10点到早上6点需燃烧多少盘蚊香 如果能,其字母表达式为n= 。 请帮助小明和他的同学设计一个数据表格,并填上需要测量的物理量。2.探究活动: 小明在“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车从带刻度(分度值为1 mm)的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图中的圆圈是小车到达A、B、C三处时电子表的显示(数字分别表示“小时:分:秒”),则:(1)该实验是根据公式 进行测量的。 (2)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的坡度较 (选填“大”或“小”)。 (3)请根据图中所给信息回答:sAB= cm;tBC= s;vAC= m/s。 (4)实验前必须学会熟练使用电子表,如果让小车过了A点后才开始计时,则会使所测AC段的平均速度vAC偏 (选填“大”或“小”)。 3.*探究活动:如何测量纸片下落的速度 实验器材: 。 制订计划与设计实验:(1) ; (2) 。 实验过程:(1) ; (2) ; (3) 。 绘制实验表格并记录实验数据:交流论证:测量速度的原理是 ,利用长度和时间的测量工具测量物体通过的路程及所用的时间,即可代入公式求出速度的大小。 实验小结:纸片下落的速度是 的,我们所测出的只是它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的 。 【答案】1.小实验:(1)用棉线和刻度尺测出一盘新蚊香的长度为l(3)再用棉线和刻度尺测出剩余蚊香的长度为l1(4)=讨论:(1)t1(2)或实验表格:项目 数值蚊香总长度l(cm)燃烧时间t1(min)剩余长度l1(cm)燃烧速度(cm/min)剩余燃烧时间t2(min)每晚用蚊香时间t (min)每晚用蚊香数n(盘)2.(1)=(2)小(3)4.00 1 0.033(4)大3.*实验器材:刻度尺(可选量程2 m的卷尺)、秒表等制订计划与设计实验:(1)用刻度尺测量纸片运动的路程(2)用秒表记录纸片通过这段路程所用的时间实验过程:(1)用刻度尺测出桌面边缘到地面的距离,并记录测量结果(2)让纸片从与桌面相平的高度下落,同时启动秒表开始计时,在纸片落地时按动秒表的按钮停止计时,记录整个过程所用的时间(3)重复上述实验两次,由=求出每次的速度,再求平均值绘制实验表格并记录实验数据:交流论证:= 变化 平均速度2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